周 芨,刘 海,严达忠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由于儿童鼻腔解剖、生理学的特殊性,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不尽相同。腺样体肥大被认为与儿童慢性鼻窦炎相关。本文通过总结 2006年2月至 2009年 2月期间 43例慢性鼻窦炎且腺样体肥大患儿临床资料,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43例患儿,其中男 24例,女 19例;年龄 6-14岁,中位年龄 9.2岁;病程 6月 -5年。所有患儿术前均行鼻咽部及鼻窦 CT扫描和电子鼻咽镜检查,显示鼻后孔阻塞达 2/3。临床分期参照1997年海口标准[1],其中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 25例(Ⅰ型 2期 13例,Ⅰ型 3期 6例,Ⅱ型 1期 3例,Ⅱ型 2期 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 18例(Ⅰ型 2期 9例,Ⅰ型 3期 4例,Ⅱ型 1期 3例,Ⅱ型 2期 2例)。
1.2 治疗方法: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手术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使用 0°Stryker鼻内镜,Stryker冷光源,Sony监视器,采用 Stryker电动吸切器切除患儿腺样体。患儿平卧于手术台,取肩高头低位,双鼻腔内放置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后,在直径为3 mm的硬性鼻内窥镜引导下,观察鼻咽部腺样体肿大的程度以及距离双侧咽鼓管咽口的距离,经对侧鼻腔导入电动吸切器至鼻咽部,切割肥大腺样体,同侧切除满意后,将电动腺样体吸切器与鼻内窥镜所置入的鼻腔互换,以便充分切除各部份的腺样体。纱条压迫止血,彻底止血后,取出止血纱条。手术前后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单纯药物治疗组:口服克拉霉素,连用 3-6月。同时鼻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连用 3个月。用药期间,每 2周随访一次,观察鼻腔黏膜及脓性分泌物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患儿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手术疗效评定参照 1997年海口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术后复查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见窦腔粘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见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治愈 +好转归为有效。1.4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表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有效率96.0%,单纯药物治疗组有效率 72.2%,统计分析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儿童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与儿童的鼻窦解剖学、生理学密切相关。由于儿童鼻窦窦口相对较大,位置相对较高,感染易经窦口侵入鼻窦;另外,鼻腔鼻窦狭窄,鼻窦发育不全,鼻腔鼻窦黏膜嫩弱,淋巴管和血管丰富,免疫防御功能较差,对变态反应原及细菌感染较成人更加敏感等,鼻腔鼻窦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均使儿童易患鼻窦炎症,而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不尽相同。腺样体肥大作为局部伴随性疾病在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作用目前已逐渐受到重视。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鼻窦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但干预治疗的效果和时机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Ungkanont[2]等研究认为腺样体切除术被证明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也是儿童慢性鼻窦炎手术干预的首要选择。笔者回顾分析 43例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或单纯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模式的疗效,结果显示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有效率达96.0%;而在单纯药物治疗组中,有效率为 72.2%,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手术组的疗效更佳。在手术的同时,抗生素的静脉给药也对鼻腔鼻窦病原微生物的消灭起到积极作用[3]。复读单纯药物治疗组中 5例无效患者的术前 CT,发现均有明显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发育异常存在,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解除肥大腺样体对鼻后孔的阻塞,从而导致鼻腔鼻窦分泌物在鼻腔内蓄积,使鼻腔鼻窦的引流受阻;同时也导致病原微生物在鼻腔内寄生和繁殖。因此,在决定治疗方式以前,应认真进行鼻窦CT读片,有明显的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时,宜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5例无效患儿后期进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
在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视野清晰,安全可靠。在手术中应最大限度的保护鼻腔粘膜、骨膜和骨质,鼻内镜下施行腺样体切除术,其并发症并没有增加,而治疗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对儿童鼻窦炎伴有腺样体肥大者,应积极施行腺样体切除术。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Ungkanont K,Dam rongsak S.Effect ofadenoidectomy in children with complex problems of rhinosinusitis and associated diseases[J].Int J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4,68(4):447-451
[3] Adappa ND,Coticchia JM,etal.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J].Am JOtolaryngology,2006,27(6):38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