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
(江西省胸科医院 南昌330008)
尽管经支气管直视下肺活检术、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明确了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但许多肺部周围性病变由于无法定位或直视下活检,仍不能明确诊断。此时,经皮穿刺肺活检术(percutaneous lung biopsy,PLB)成为取得病理学诊断的理想手段,它具有微创、便捷的特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28~74岁,平均61.2岁;病灶径最大8cm,最小1.5cm;病灶离胸壁的平均距离为3.4cm;12例病灶位于肺上叶,15例位于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23例位于肺下叶。
1.2 方法 术前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测定,并交代注意事项。采用日立公司pronot单排CT机,穿刺针为9号腰穿针。首先根据患者病灶位置选择合适体位:病灶靠近前胸壁者,取仰卧位;靠近后胸壁者,取俯卧位;靠近侧胸壁者,取侧卧位。于拟穿刺部位以5mm层厚、5mm层间距行薄层扫描(必要时行3mm层厚扫描)。以病灶最大层面作为最佳穿刺平面,同时以最近距离为穿刺途径,并测深度与角度。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按设计的角度与深度进针。重复扫描,确定针尖位于病灶内,以30mL空针负压抽吸,同时以0.5~1.0cm幅度上下抽动穿刺针,必要时旋转穿刺针。取得标本后,嘱患者屏气,拔针。标本用10%甲醛固定或直接涂片。术后平卧20min,复扫CT,明确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必要时24h后摄胸片。
2.1 标本获取情况 本组50例共做了55次穿刺,5例在同一病灶分别做了2次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
2.2 病理检查结果 50例中恶性病变35例,其中鳞癌19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2例,转移瘤4例,未能确定类型4例;良性病变11例,其中肺结核6例,炎性病变5例;病理结果为血凝块4例,活检诊断准确率为46/50(92%)。
2.3 并发症 本组50例中有7例发生了气胸,均未做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气胸发生率为7/50(14%)。4例穿刺后出现肺内出血征象,未出现痰血或咯血,肺内出血发生率为4/50(8%)。2例发生穿刺口疼痛,未行处理,症状于2周内消失。本组均未发生需紧急处理的气胸、出血等并发症,也未发生空气栓塞、肿瘤针道种植等并发症。
肺部周围性病变由于解剖结构的影响,痰检以及支气管镜检的阳性率低,往往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使得许多肺部疾病无法得到及时诊治。随着胸部介入检查,如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支气管镜下肺活检术等技术的出现、发展、成熟,使得肺部周围性病变有了可靠的诊断手段。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始于1883年,当时Leyden首先以盲目的方法对1例肺炎患者行肺穿刺活检术,在活检的标本中找到致病的肺炎双球菌[1]。1886年Menetrier通过经皮穿刺活检对1例肺癌作出了诊断[2]。随着电视透视及CT的应用和穿刺针的改良,显著提高了活检确诊率,减少了并发症,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已成为胸部介入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被公认为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具有以下特点[4]:(1)适用于肺部周围区病灶、肺门区肿块、肺部弥漫性病变及经支气管镜检查未能确诊者;(2)对于特殊部位的病灶,如心脏后方、脊柱旁、贴近胸膜或胸壁等处,该操作定位准确,可成为最佳诊断手段;(3)对于老年及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适用;(4)患者痛苦小,且经济实用;(5)并发症少,且穿刺后可立即扫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以便及时处理;(6)操作过程较简单,易于在临床推广。本组穿刺确诊率为92%,与文献报道肺部病变确诊率74%~99%相似[5]。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并发症常见的是气胸、出血、空气栓塞及肿瘤针道种植,有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为20%~30%,出血发生率为4%[6]。减少穿刺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准备充分,如完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的检查,并对咳嗽剧烈的患者给予止咳处理,对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予镇静处理;(2)选择体位时要考虑到患者能否长时间维持;(3)进针点应当尽量选择病灶最大平面且离病灶最近处;(4)进针路径要避开肺大泡、叶间裂、大血管及明显的支气管;(5)在穿刺针进入胸膜及拔针时,嘱患者屏气,减少胸膜划破的危险;(6)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不宜在原穿刺点重复穿刺,应就近另选穿刺点,同时避免多次重复穿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虽然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阳性诊断率高,但对于肺内较小病灶,尤其是病灶位于肺下叶,呼吸活动度变化大,穿刺活检很难到达理想效果,另外对纵隔内病变或肺区病变穿刺活检有一定风险性。
[1]Froelich JJ,Ishaque N,Regn J,et al.Guidance of percutaneous pulmonary biopsies with real-time CT fluoroscopy[J].Eur J Radiol,2002,42(1):74-79
[2]Laurent F,Montaudon M,Latrabe V,et al.Percutaneous biopsy in lung cancer[J].Eur J Radiol,2003,45(1):60-68
[3]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420
[4]Yeow KM,Su 1H,Pan KT,et a1.Risk factors of pneumothorax and bleeding: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660 CT-guided coaxial euttingneedle lung biopsies[J].Chest,2004,126(3):745-748
[5]赵军,王开福.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准确性因素的分析[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7):648
[6]Ko JP,Shepard JO,Dmcker EA,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pneumothonax ratat lung biopsy:Are dwell time and angle of pleural pucture cributing fators[J].Rhdiol,2001,220(2):5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