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漳州学人与鳌峰书院的特殊关系和贡献

2010-04-12 11:43黄大林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漳州康熙书院

□黄大林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福建巡抚张伯行在福州城内九仙山创建了鳌峰书院。这所书院以研习朱子理学,秉承朱熹教育思想,重视志节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当时,师资雄厚,校风优良,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人才,如近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治台宗匠蓝鼎元、才华横溢的陈梦林、天才奇逸的诗人张际亮等,就是该书院办学史上的佼佼者。鳌峰书院堪称清代具有全国影响的示范书院。

笔者披览地方志书资料发现,鳌峰书院创办早期,即康熙、雍正两朝,该书院所聘山长多为漳州人,耐人寻味。康熙年间有四位,雍正年间有一位。他们任职累计近20年。可以说,漳州名士与鳌峰书院存在着特殊关系,甚至还对台湾开发和闽台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因资料记载分散,以致后人甚至今天的漳州人也知之不多,很值得研究探讨。

一、荣任鳌峰书院早期山长的漳州学人

据《漳州府志》记载统计,康熙、雍正两朝荣任鳌峰书院山长的漳州学人有5人,他们各有特点。

1.蔡璧:字君宏,一字武湖,漳浦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其父蔡而煜(字邦偾,一字季湛)就是明末全国著名的大学者黄道周的得意门生。蔡璧学行俱优,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海澄选)(卷二十选举五)入太学,考试皆优绩,立志研学育人,弃仕途而归里授徒。以德才称誉远近。康熙四十五年(1706)选任福建罗源县学教谕。次年,又以“善教人”被新任福建巡抚张伯行访知,聘为鳌峰书院首任山长。他育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天下之治乱在人才,人才之盛衰出学校”,年过花甲,仍兢兢业业。他教育学生以“器识为先”,重品德养成,强调读书要有侧重精读,用心涵泳体察以达贯通,“返之于身可以寡过,措之笔下可以成文”(卷三十二人物五蔡璧)。他曾诠解朱子学则数条为办学准则,为书院形成好的教风学风奠定基础。康熙四十九年(1710)卸任,次年卒于家,时年65岁。张伯行为他作墓志铭,评价他“先生之学,惟则古称先,不为剿窃之言,表暴之行,而人信服之,盖以德胜也”(P63鳌峰书院)。 蔡璧家族由于重德和有良好的学风传扬,故人才辈出。

2.郑亦邹:字居仲,海澄人,有家学渊源,父郑之惠,顺治年间举人,经魁,在乡里德高望重。郑亦邹颖敏好学,博览群书,且曾到江西宁都向名师研习古文,又游学江淮豫晋楚粤,可谓见多识广。康熙四十五年(1706)登进士(卷十九选举四),选为内阁撰文中书,与方苞相友善,在京城官员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吴士玉称赞他“居仲诗才史学肩唐踵汉”。(卷三十三 人物六 郑亦邹)他雅志著述,不久,辞职归里。在漳州组织南屏文社,结庐白云洞之麓,友教四方,名播远近。学者称他白麓先生。张伯行抚闽,访知后“深敬重之”。(卷三十三 人物六 郑亦邹)起先聘他为鳌峰书院学正,蔡璧年老归休时,升任山长。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张伯行推荐到纂修馆,未赴而卒。郑亦邹所著书有十多种,家中藏书也远近闻名。可惜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漳州发大水时,藏书浸毁大半。他悉心搜集黄道周的珍贵资料,编成黄石斋先生集,所编文三十六卷,诗十四卷,被广为称道。

3.詹明章:字莪士,号履园,海澄人,少负异敏,读书过目成诵。比长,有志圣人之道,沉心游学,曾客游燕赵齐楚秦晋交广滇黔,最后徙建昌,作兼山楼以居。学者称他兼山先生。晚年回到漳州结庐,热心参加学术活动,以饱学识治体而闻名。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时,礼聘主正谊书院。正谊书院是早期鳌峰书院的别称,《福建通志》第三十册学校志鳌峰书院有这样的记载,“鳌峰书院……前为正谊堂后为藏书楼”。因郑亦邹推荐,被张伯行先是聘他参校书籍,后接郑亦邹为山长。时年80岁。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因年高辞。《乾隆海澄县志》有“居二年以老辞”的记载。 张伯行对他非常敬重,在漳州修了五经书院,作为詹明章的居所,并“月给廪”。康熙后期,漳州著名知府魏荔彤十分敬重他,常登门问政论学,物质上优待关照,如为他建居室,起名“景云楼”,还每月派人定时送去粮米。(卷三十三 人物六 詹明章)表示敬仰和礼遇贤达。詹明章93岁去逝。他精诣河洛之旨,贯穿六经上下诸史,研究事物之理,又工吟咏,善书法,著有易义等书二十多种。乾隆《海澄县志》收有詹明章的《赋得此日不再得示同学》、《居韵二首》、《晏海楼赋》并序,可窥见他的文学底蕴。特别是他列举了20个“此日不再得”提醒他的学生,要有远大志向和追求,具有教育意义,特辑录于下:

此日不再得,光阴疾如矢,不学徒面墙,顽冥竟何似;此日不再得,六辔驾骊驹,不学殖将落,空负七尺躯;此日不再得,岂可自悠悠,矢志贯金石,斯为豪杰俦;此日不再得,时时当自醒,君子慎幽独,无为愧衾影;此日不再得,少壮易成立,展转迟暮来,枯鱼悔何及;此日不再得,勿恃天资好,多少眼前人,为花不成果;此日不再得,等待何时可,如今又错过,总教天地老;此日不再得,蹉跎恨莫补,甘同牛马裾,于人何齿数;此日不再得,儒服可章身,所行既不掩,宁无愧古人;此日不再得,及蚤求三益,若复交臂失,愚昧何终极;此日不再得,韶华闭眼过,终日而虚度,其如自弃何;此日不再得,歧路易亡羊,获禽思诡遇,终身底自忙;此日不再得,所欲何时足,纷纷名利场,黄梁梦未熟;此日不再得,义利鸡鸣间,一念舜跖判,人生之大闲;此日不再得,斯道合有真,能择而能守,庶不蹈迷津;此日不再得,慎勿费工夫,大本苟能立,庶几成远图;此日不再得,专心希圣贤,无为钻故纸,龌龊蚁慕膻;此日不再得,富贵日及华,行事无根本,以杞而包瓜;此日不再得,施为慎所持,万事穷理后,时措得其宜;此日不再得,道南学再振,谆谆先哲训,谨述告同人。 (卷二十诗)

可以说,詹明章20个“此日不再得”折射出他洞明人生真谛,饱含生活哲理的大家风范。足见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见解,时至今日,不少仍有启发借鉴价值。

4.蔡世远:字闻之,漳浦人,蔡璧之子,幼承家学,及长,广得名师指导。因世居梁山农村,学者称他梁村先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举人,越二年,随父到福州鳌峰书院。曾协助张伯行校刊先儒著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登进士。选庶吉士,深得大学士李光地的赏识,分校《性理精义》,又主编《漳州府志》。康熙五十五年(1716)起,先后应福建巡抚陈瑸和吕犹龙礼聘为鳌峰书院山长长达八年,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志向教育,重身教,以“二希堂”命名其居室,寓意学问要像朱熹高徒真希元(即真德秀)要像范希文(即范仲淹)自我激励,以为学生表率,讲求世务为有用之学,有鳌峰讲义行世。因育才绩效显著,雍正元年(1723)被特诏进京授编修入直尚书房,为经筵讲官十多年,培育诸皇子,54岁病逝。蔡世远以饱学善培英毓秀著称,对乾隆皇帝的影响很深。乾隆皇帝有“于世远得学之用”(卷303福敏传)的评价。著述十多种,官至礼部侍郎,为官守正清廉,志向和道德文章为时所重。

5.孙芷:字芳洲,龙溪人,曾以汪为姓,又叫汪芷。至性敦恳,以教授为生,才学突出,为文渊淡而隽永,是漳州南州文社的文坛翘楚,时所推重。康熙五十年(1711)选贡(诏安学),授同安训导。雍正中后期,赵国麟为福建巡抚时,重文学,“加意作兴人士”,孙芷以“名宿”被礼聘主持鳌峰书院。他硕才敏识,文思如涌,据记载,他“为文瞑坐半顷,举笔疾书,无所更撺”,令人叹服。他主要著述有仰山文集等。漳州府志称鳌峰书院在他主持下,文学“造就益宏”。(卷三十三人物六孙芷)可以说,以上五位漳州籍的鳌峰书院山长,都以各自厚实可风的德才学识,为鳌峰书院的发展和许多优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令人称道的积极贡献。她是康雍时期漳州学界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极具说服力的一个侧面展示。

值得指出的是,张伯行及其继任者之所以重视在漳州名士中遴选鳌峰书院山长,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最主要的是当时国家统一,必须在稳定中求发展,康熙治国的思想理念首重倡稳定、崇实干、讲志节的朱子学。福建是朱子学(又称闽学)的故乡,最善于办学的能臣张伯行衔命来福建搞试点,树样板。张伯行深知,漳州是朱熹晚年过化之地,朱子学有深厚的地方人文积淀,漳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人才济济;尤其是明末漳州出了全国著名的大学者黄道周,他的饱学和志节被广为敬仰,在福建士子中乃至全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黄道周在漳州多处讲学育才,培养众多有抱负的人才。漳州士子中形成的优良学风既有传承的深厚根基,也可加以激励使之发扬光大,以点带面。正所谓棋用一着,满盘皆活。

可以说,明末以来福建朱子理学的中心是在以漳州为圆心的闽南地区。以翰林庶吉士出身的陈汝咸,出任漳州漳浦知县已十多年,他深知漳浦是黄道周故乡,亲身感受到潜存于该地特别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他,积极向张伯行推荐漳浦籍的优秀人才,得到求贤若渴的张伯行的赏识,因而在鳌峰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鳌峰书院培养了闽台许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鳌峰书院早期漳州学人在闽台学界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举例

实际上,漳州士子不但在鳌峰书院早期办学中起了立范作用,而且在闽台学界乃至社会上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福建省志 教育志》就记载,清代福州城内有三贤五先生祠,祀有功于书院建设的陈瑸、赵国麟、徐嗣曾(注此三人分别为清康熙、雍正、乾隆时的福建巡抚)和鳌峰书院著名山长蔡璧、蔡世远、朱仕琇、张甄陶、孟超然。可见,蔡璧、蔡世远父子的贡献受到肯定。光绪《漳州府志》也评论说:“闽自武湖(按即蔡璧)、文勤(按即蔡世远)相承为鳌峰书院师,模范陶冶言行而身化之闽士之著声于时有闻,于后者非亲承训迪则私淑以相传习不悖其指归……梁簏讲学明道之德,远而功大矣”。(卷三十二)实际上,蔡世远讲学育才影响不但惠泽福建而且上达于朝廷,已如前述,在此不赘。漳州籍鳌峰学人如蓝鼎元、陈梦林、阮蔡文等对台湾的开发和治理多有睿识和贡献,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公认和赞扬。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漳浦县赤岭畲族乡人,清朝前期爱国思想家和著名的文史专家,有经世治国之良才,筹台之宗匠的赞誉。蓝鼎元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与同窗蔡世远一同被福建巡抚张伯行聘到鳌峰书院篡订先儒诸书,康熙四十八年(1709)告归故里。康熙六十年(1721年)他协助族兄蓝廷珍完成稳定台湾的军务,表现了出众的才华;雍正初,出任广东普宁知县,善治政,关心民瘼,断狱如神;后病逝于广州知府任上,时年54岁。蓝鼎元一生著述甚丰,有《鹿洲初集》二十卷、《女学》六卷、《东征集》六卷、《平台纪略》一卷、《棉阳学准》五卷、《鹿洲公案》二卷、《修史试笔》六卷等。他才华横溢,志存高远,忧国忧民,反对海禁政策,于台湾治理,尤多精辟议论,主张守台、垦台,添兵设防,增设县治,整饰吏治,反对划界迁民,听民开垦,允眷入台,汉番不隔,振兴文教,革新风习等,成为当时和后来治理台湾的蓝本和龟鉴。连横在所著《台湾通史》中就评论:“鼎元著书多关台事,其后宦台者多取资焉”。(下册P668蓝鼎元)蓝鼎元所作的台湾诗,漳浦乡贤王道称赞不已,王道作《题蓝鹿洲台湾诗后》这样评价:“良医托生死,夙疾视所婴。俊杰救时务,振刷旧所仍。根源既在握,顾盼易功成。君有管葛志,揣摩薄长缨。安海出奇计,腥颤俾永清。指陈十五章,一一得其情。大都为风俗,败坏失干帧。教养废不举,番民昧天经。善后始无漏,防患法在明。三复此间意,妙论准贾生。昔者元使君,杰构春陵行。贼退示官吏,诗史有直声。万物埃吐气,殷勤动少陵。君才道州匹,予无杜子名。大厦愿巩固,晏坐享玫宁。此诗定传后,百代犹堪听。” (卷四十一艺文一)蓝鼎元所作的《临漳台赋》也远近闻名,被收入《漳州府志》。光绪《漳州府志》称赞蓝鼎元怀才不羁,通经史达治体,语经济,文章远近闻名,“为文雄快警辟,长于议论,有眉山父子风(注即有北宋苏洵、苏东坡的文风)”。(卷三十二人物五蓝鼎元)《临漳台赋》在漳州一直被传诵,对漳州地区优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滋润作用。如,据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回忆,林玉霖(厦门大学教授,林语堂的哥哥)与他同居一舍时,曾深情地谈起他们的成长:他的父亲林志诚把蓝鼎元的《鹿洲集》作为教育家人子弟的必读之书,其中,《临漳台赋》尤须背诵无龃龉。他的弟弟林语堂后来驰骋文坛,得力于该赋不鲜。陈梦林,字少林,号他斋,漳浦县陈岱乡(今云霄县陈岱镇)人,是康熙后期才华横溢学者。光绪《漳州府志》称他“天才无双”。(卷三十二人物五 陈梦林)梦林少孤苦,父亲陈聿毅避战乱转居广东潮州,梦林生于潮州。两岁时,母亲又亡故,过继给父亲的好友、在潮州经商的浙江人林雄为养子。从小就很懂事的他,立志有为,发奋读书,少年起留心经济、军事,以游学的方式历遍东南和贵州。他的才学被许多名贤所赏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贵州,黔州牧黄虞庵欣赏梦林的才学,要选他入太学,但他无意仕进;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以识才善政著称的漳浦知县陈汝咸把他推荐到福建巡抚张伯行设立于福州的鳌峰书院,参与修订宋儒理学典籍并继续研习学问,其文章为同考官所称道。康熙五十年,梦林献计智擒海盗郑尽心;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台湾府诸罗县令周钟 宣初修县志,特聘梦林任主笔,他详细考察研究了台湾的地理、军政和社会事务,博采诸罗县的历史、地理、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素材,严谨谋篇,据实落笔,文笔洗练,志成之后,被称为善本;康熙六十年,与好友蓝鼎元参与事关恢复台湾稳定的军务工作,从军草檄奏记,并提出守建台湾的建议,得到采纳;为加强台湾的海防建设和吏治整治与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此次,紧张操劳达五个多月,他淡泊名利,坚辞为他请功而回到故里。又应邀参与纂修《漳浦县志》。他的好友蔡世远称赞他“文史三冬用不穷”。 (卷四十一艺文一)。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下诏,各地举孝廉,漳州地方当局要报梦林,他又坚决辞谢了。雍正六年(1728年)梦林已73岁,福建巡抚檄荐他为鸿博,梦林以高龄而不赴。回首人生路,他幽默而真实地为自己的闯荡一生留下特色的印记,自个儿把居室命名为“他斋”。人称为“他斋先生”。越三年,陈梦林病逝家中,时年76岁。庄亨阳为他作墓志铭,宁化的雷 宏为他作传。他立身守正,“若利己妨人驰声华借权贵以荣身饱家宁转死沟壑不忍为也”。(卷三十二人物五 陈梦林)他的人生道德素养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陈梦林著述有《台湾志》、《漳浦续志》、《他斋诗文集》、《台湾后游草》、《游台诗》等五种。蔡世远称梦林“海外文章声价高,惟君气谊薄云霄”。(卷四十一艺文一)阮文,又名阮蔡文,字子章,号鹤石,漳浦人,父亲阮魁侨到江西新喻经商,阮文遂寄籍新喻入学。十一岁时就能写出好文章,性格刚猛活泼,好弄刀枪,十三岁补诸生,二十五岁在江西中举人。文武双全,身材魁伟,面阔口才好,有大志,胆智超群。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邀入鳌峰书院,以讲洛闽之学,并参与整理先儒著作,长达五年。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漳泉诸郡大饥荒,阮文在朝廷下诏“截江浙漕米由海道入闽接济”之前,已联系从浙江定海运五万石的大米扬篷先至,“民困顿舒”。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阮文还不顾生命危险,独自乘船登海岛,深入海盗陈尚义的聚结地喻理招抚,“陈利害声情慷慨”(卷三十二人物五阮文),义理动人,使得陈尚义一伙百余人接受招抚,从而促使地方社会秩序走向稳定。因此而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并叙功授厦门水师中营参将。次年调到台湾北路营。在台湾任职期间,尽心职事,加强海防要地的防御,多次亲巡过去将官未到的戍所,慰问士兵,吊祭戍亡的将士,安抚少数民族同胞,积极教化引导,促进和融进步。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这样记载,阮蔡文“戢吏卒,抚番黎,饬部伍,躬历沿海,增置营汛。北路地方千里,半线以上,民少番多,大肚、牛骂、吞霄、竹堑诸处,山川奥郁,水土苦恶。南坎、淡水穷年阴雾,罕晴霁,硫磺所产,毒气熏蒸,戍卒多病死,巡哨未至。文拟往视,左右谏止,不听。自赉帐落,具脯贝 ,日或于马上赋诗,夜燃烛纪所历地里山溪风候土俗,为文祭戍亡将士,凄伧激烈,闻者感泣。山谷诸番具牛酒迎,一一拊循。召社学番童坐幕下,与之语,曰‘吾汝师也,毋惧。’能背诵四子书者,旌以银布。为讲孝弟力田之道,诸番咸喜。”连横感佩阮文的出色才华,评论:“若文之循循儒雅,马上赋诗,尤有投壶之概焉”(下册P554~556,阮蔡文)然而,阮文在尽心履职中染上了瘴病。后来,他调升福州城守营副将。有一次到北京途中病发,逝世于江苏的宿迁,时年50岁。光绪《漳州府志》称赞阮文“生平举措悉出于正而踪迹英迈奇特”,(卷三十二人物五阮文)可谓中肯。

还有的漳州籍鳌峰士子为漳州地方教育发展贡献才智而史书流芳。如林莹光在梁麓书室任教,培养出乾隆时期才识负时望、德行存风范的文华殿大学士、一代贤臣蔡新;(卷三十三 人物六 林莹光)还有的渡海到台湾从教或游学,成为漳州乃至闽南文化向台湾传播的重要管道。这也是漳台文化同根、同文、同俗重要缘由之一。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

注:本文在写作中参考了(清)沈定均《漳州府志》;福建省教育志办公室、省教科所史志研究室编写的《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十辑;(清)陈 英纂的《海澄县志》;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

参考文献:

[1]连横.台湾通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3]蓝鼎元研究会.蓝鼎元研究[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4]李广生.趣谈中国书院[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漳州康熙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白鹿洞书院记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熙下象棋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