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0-04-12 14:55胡曼君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交际

胡曼君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

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胡曼君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

文化教学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文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当遵循文化教学原则,精心设计并有效开展文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文化教学; 课堂活动; 跨文化交际能力

20世纪90年代,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文化教学作为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融入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外语教学课堂,外语教学由单纯的语言教学模式变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由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1]6,文化意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纳入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如何开展文化教学,确保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无疑成为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了解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文化教学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学活动。

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紧密相关,语音可以显示说话人的文化特征,语法可以反映民族的思维方式,词汇可以体现文化内涵,而语境则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礼仪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语用差异,如果交际中不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交际失误就有可能产生。跨文化交际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的影响[2-3]。文化教学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一方面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如民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逐步形成多元的文化视角;另一方面使外语学习者进一步深化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培养他们协调和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和灵活性,逐步形成自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文化教学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互补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同步性指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互补性指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补充,教师通过传授文化知识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兼容性指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语言教学含有文化信息,文化教学离不开语言因素,人为地割裂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则违背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本质,也背离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Brown的观点,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语言是文化成员之间的交流手段,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4]163-173。王寅认为,“学习一种外语,不单单是学会其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而且必须同时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5]258

二、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

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课堂内外的文化教学,遵循文化教学原则、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生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

莫兰在文化教学研究中提出了文化教学的12条原则:(1)文化教学包括引导学习者通过文化体验拓展文化认知。(2)文化体验就是通过体验性学习循环的四个阶段使文化内涵和学习过程相连接。(3)文化内涵源自对特定社区和群体的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视角的分析。(4)学习者从体验性学习中发展文化行为规则、获得文化信息和诠释,并做出个人反应,最终形成个人文化能力。(5)学习者在参与、描述、阐述以及反应阶段中获得语言与文化。(6)教师需要分辨不同的文化学习结果。学习结果可能来自外语环境下的文化理解,也可能来自二语环境中的文化同化。(7)每个学习者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特性。教师要帮助他们表达和应对他们的文化学习体验。(8)在体验性学习循环的参与、描述、阐述和反应四个阶段侧重文化和文化学习的不同层面。(9)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应选择或构建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10)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11)教师应有丰富的知识并具备教学、科研、指导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12)教师也是文化学习者,也需进行文化体验。[6]134 -135

莫兰的教学原则涵盖整个文化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既关注教学过程又关注教学效果,既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又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教师只有遵循文化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

从文化内涵来看,文化教学内容既可涉及文学、艺术、法律、制度、价值观等人类文明的高级信息,又可以涉及民俗、风俗习惯等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一些文化知识呈显性状态,而另一些则为隐性,需要学习者观察、识别、体验来习得。在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内容可以涉及言语类文化(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和非言语类文化(如体态语、色彩、距离等)。由于语境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礼仪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语境分析也可以是文化教学的组成部分。习语具有“寓意深刻、形象简洁、表达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7],以习语为主题进行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能力,而且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教学活动

文化教学有多种形式。陈申详细地列举了12种文化教学模式: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讨论、文化欣赏、文化会话、文化合作、文化表演、文化交流、文化谜语、文化冲突、文化研究、文化创新。其中文化创新包括:文化渗透、文化旁白、文学作品分析、文化片段、文化包、文化丛、文化多棱镜、人种学方法训练8种教学策略[8]128-185。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教学。

常见的文化教学形式包括在语言课堂中渗透文化内容和开设专门的文化课。渗透文化内容的教学活动一般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所学材料的话题和文化背景;课堂学习阶段主要以语言学习为主,文化学习为辅,增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课后巩固阶段重在话题的延续和实践。以《大学英语教程》第4册第4单元《Why Superstitions?》为例,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西方社会对迷信的态度和认识,并了解迷信的具体做法,从文化角度增加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在西方社会迷信弥久不衰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同时意识到一些迷信活动已经发生演变,成为风俗或习惯而融入生活,并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另外通过归纳课文中具有文化内涵的关键词语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二为一,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活动,如口头或书面的复述、作品或现象的分析。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主题研究、文化讨论、文化表演、文化多棱镜等一系列延续性活动,使学生深化他们对主题、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素质。

专门的文化课教学可以以话题为内容,组织学习者学习、讨论并体会所学材料的文化内涵。专门的文化课教学形式多样,文化代表物、短文仿写练习、地域文化介绍、通过常用语了解文化、发现文化身份就是其中的5种[3]160-166。通过了解和识别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建筑、民歌、民乐等文化代表物,通过描写和讨论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家庭生活、社交聚会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通过学习习语、俗语、谚语等语言材料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学习者可以增长地域文化知识,体会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调集表明身份、特征及信仰的词汇,学习者可以反思自身文化观念、了解自己所在群体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主动、正确地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

三、结语

文化教学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深入到外语教学的各个阶段。这种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拓展了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师应当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和文化教学原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的文化学习,细心体会目的语的文化内涵,在不断的学习中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将其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必须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但是也不应忽视对母语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来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严 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Brown,H.D.Principles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5] 王 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 [美]莫 兰.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 陈 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G 642

A

1672-6219(2010)增刊-0158-02

2010-12-01

胡曼君(1962-),女,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