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云
(许昌学院 社科部,河南许昌 461000)
论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①
张凤云
(许昌学院 社科部,河南许昌 461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依靠的主要力量。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利益的保障、素质的提高等方式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主体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深刻地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探究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和措施方面,仁智相见。作者认为,在影响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长期起作用的是农民的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以及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程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甚大。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恒久动力。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民大国。经验证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什么时期把农民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了,事业就会成功,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遭受挫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就必须切实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第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者。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有清楚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的所需所求,能够根据长期在农业生产中、农村生活中摸索、总结和积累的丰富的农村建设经验,集中智慧,对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农田水利、村容整治等公共事项,提出最直接、最朴实、最实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更切实可行,行之有效。防止出现大拆大建,乱建广场等劳民伤财现象。
第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者。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二是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第二大原则是指新农村建设既要靠国家政策扶持,又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依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在农村,无论是硬件建设,如水利基础设施、道路和各种管道建设等,或者是软件建设,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建设的主体就是当地农民。
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鉴定者和受益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后,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行动起来,开始了新农村建设。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对中央文件精神没有领会到位,建设中搞形象工程,大拆大建,“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实际利益。有的地方农民虽住上了两层小楼,却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十多万元的贷款压得农民喘不过气,不得不举家外出打工还贷。这种结果的造成就是忽视农民主体地位的结果。其实,新农村建设成效如何,不应由地方领导干部的总结说了算,也不能只看新村庄的外部形象,农民自己最有发言权,要让农民自己去评判。要把农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建设新农村,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但这些农民不是刀耕火种的农民,不是靠天吃饭的农民,而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中依靠的力量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离不开新型农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即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离开生产发展,农村其它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当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既增产又增收,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能够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种养殖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消化吸收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突破耕地和淡水资源的约束,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敢于冒风险种植科技含量高的农作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增加收入,使生活更加宽裕离不开新型农民。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实现生活宽裕的前提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人均收入为 17175元人民币,农村地区为 5153元,二者收入比为 3.33:1。较 2007年的 3.32:1和 2008年的3.31:1进一步扩大,达到 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年版。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自 1982年以来先后下达了 12个“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近五年的文件政策,改革力度很大,提出了对农民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废除了在我国存在 2600多年的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同时强化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尤其是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只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不具有持续性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则对收入的增加有恒久的力量。具体表现为:
一是减少农村人口数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措施。要减少农民数量一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二要实现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素质高的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追求的是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而要实现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并不是改了户口就行,它要求农民必须拥有能够在城镇生存发展下去的能力。只有那些素质高的农民,尤其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者,能够从事和城里人一样的工作,获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能够在城里长久生活下去,最终实现身份的真正转换。
二是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土地数量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连年下降,再加上对有限土地施加过量的化肥和农药,致使现有土地的边际生产率降低。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农产品收购实行保护价,但因农业生产资料等价格的上涨也影响到农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因此,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呈下降趋势。纯农户成为农村低收入群体。而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素质较高的农民,市场意识强,能够及时地收集分析市场信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收入也比较高。
第三,倡导文明新风尚,形成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离不开新型农民。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目前,在一些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社会还很不稳定,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难以相处,打架斗殴现象经常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差甚远。素质高的农民能够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问题和矛盾,并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大局意识,当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能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至上;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说这样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精英,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通过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通过举行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整个农村崇尚科学,逐步形成诚信、文明、热情友爱、团结互助的新风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四,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离不开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面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健环节。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质量。由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行,污染已扩展至农村,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不能享用安全用水,三分之二的农户不能使用清洁能源,只有占比例很低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还有生活垃圾和秸秆随意堆放在路边、村头,生活污水直接渗入地下,牲畜与人共居一室等,低劣的生存环境将严重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新型农民能带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耕地和水资源,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利用新能源。如推广使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使原来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种养殖,变成一座小电站和优质肥料的供应地。实行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由此能够极大地改变农村的村容和村貌,使广大农民享有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第五,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离不开新型农民。民主管理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主人。因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为至上。这些年,我国农村广泛开展了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这也是党领导下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但由于各项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致使乡村管理混乱,个别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出现黑恶化,出现恶霸和地头蛇控制农村基层组织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新型农民具有主人翁意识,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热情与干劲,能积极地参与到村级的各项管理事务中去,敢于站出来与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村级政务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尤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实务进行监督,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第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有发展农村经济的责任,但建设新农村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上。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这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本保证。
第二,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增强农民的建设信心。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农民加强中央、省、市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宣传。如从 1982年至今中央下达的 12个“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五个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要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特别是 2006年取消农业税这一政策,让农民真实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改革给自己带来了好处。由此坚定广大农民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提高广大农民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让农民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从宏观来说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来说更是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是自己的事情。从而调动起农民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自觉主动性,变政府“要我干”为“我要干”,尽而发挥出建设的创造性。
第三,坚持“以农民为本”,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经过 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就业方式、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视野不断扩展、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期待。只有坚持“以农民为本”,以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至上,顺应农民的愿望和期待,进一步放宽有关政策,安排有关事项特别是涉及村里有关建设项目时,多与农民群众商量;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为至上,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第四,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到 2006年末,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 3593万人,占 6.8%;小学文化程度 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 26303万人,占 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 9.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648万人,占1.2%。①第 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7_402464718.htm这样的文化素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美国当代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曾说:“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可能实现,既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一个国家在设计自己的现代化蓝图时,必须将人的现代化包括进来,并且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上。”②(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生存发展的能力,对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的竞争力,以至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至关重要。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二是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能力教育和技术教育;三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广播电视和电影覆盖面。
总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和根本之计。
F320.3
A
1003—4145[2010]12—0140—03
2010-10-15
张凤云 (1965-),女,许昌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责任编辑: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