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俊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论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发展战略
来俊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基于不同的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地方本科高校在实现其科学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制约和束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教学科研协调、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财务风险和经费筹集。其中前四个问题,核心在于对办学理念、定位和特色的认识,而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十余年来高校扩招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普遍性问题。地方本科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从战略上思考并解决以上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发展;战略思考
近年来,各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涉及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规划及其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反思,找出了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明确了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这些都为高校自身及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学校层次定位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从战略层面探究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在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即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事业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高校办学的顶层设计。办学定位是指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等做出的方向性选择,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统领、导向作用。办学定位一般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结构定位、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办学定位的确定,主要应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实际,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体现学校特色、最体现学校学术优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的建设上,以凝聚学校的品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然而,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十多年来,高校在目标定位上存在不少误区,不少人误认为规模越大、学科越全、培养层次越高则办学水平就越高,盲目攀比和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本来拥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高校,在盲目攀比和趋同化中,反而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和办学优势。从深层次和全局性上考量,过度的趋同化,也必将影响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定位,各安其位”。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从资格准入和考核评价上严把关口,引导高校规范办学、科学定位。高校则需要摒弃浮躁心态,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办事,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知识型社会要求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具体表现为一系列具有不同职能同时又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需要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并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就需要发展各种类型的学校,学校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功能之别,只要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就是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地方本科大学多属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一般持正相关的观点,但在二者关系的具体把握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相当一部分高校过于重视科研,而对居于学校中心地位的教学工作关注不够,有的高校出于“上层次”的迫切追求甚至出现“科研即一切,教学乃附庸”的极端行为。究其原因,一是形形色色的大学评价排名多半只以科研为取向,而政府投资和大学评价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社会地位、资源配置和优质生源,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的急功近利[2];二是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在学校的政策导向下,极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参与,相对忽视教学工作的价值。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评价引导科学定位,科学定位促进有机融合”。首先,既然官方对大学的评价影响着大学的选择,那么官方就应该从不同类型大学的实际出发,改进对大学整齐划一的、片面性的考核评价方式,使之更趋科学合理,以此引导大学科学定位,从而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其次,既然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教师的选择,那么大学就应该从政策导向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改起,真正使教学也成为“硬指标”,从制度规范(比如发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杠杆作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聘任的导向作用等)上引导教师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此外,政策和制度引导固然重要,但大学和教师的“自觉”同样不可或缺。缺失了对自身责任使命的自觉认同,浮躁心态也就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意识和程度大大提高,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影子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表现在高等院校,就是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落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于这一突出问题,应该说高等教育界已经有了一定共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虽有,实质性的改进却参差不齐,导致整体上推进甚微。
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三:一是抓住培养目标这个根本,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对此,相当一部分高校反应迟缓,应对滞后,观念上还残留着不少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很多,其中“结构性失业”应为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抓住改革创新这个灵魂,以学生成才为本,创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培养模式上,习惯于用同一个计划、同一个模式来培养学生,较少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理念偏离甚远;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往往变成教师的“独唱”,较少出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研讨。而实践证明,教育只有成为学生的自主教育,学习只有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三是抓住创新能力这个重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责任不在学生,主要是学校和教师没有教好。对此,不少高校都在实实在在改进。如武汉大学以“三创”(创造、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教育为核心,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北大清华等九校建立联盟,在本科生层面,九校将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山东大学近年来全力探索“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使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到国内外大学长期学习或短期实践,到企业或政府机构实习,不仅拓展了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激发锤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般认为,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然而现实生活中,高校对社会服务内涵的理解存在模糊性和片面性。如有的认为,社会服务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作贡献;有的认为,社会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了全面体现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推动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办出特色,刘献君提出应该建设一批教学服务型大学[3]。
与科研优势突出的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本科大学更多地把社会服务的职能理解为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作贡献,其最大的弊病在于未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服务面向定位”——作为地方大学,应依托地方而生,随着地方发展而发展。具体表现在“关门办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领域狭窄、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其一,提高认识,主动服务地方发展。高校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威斯康星理念”的成功实践昭示高校只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才能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地方大学一定要牢固树立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其二,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服务地方发展。地方本科大学中行业性高校较多,行业优势明显,如农林、师范、矿山机械、医药化工等,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其三,选准结合点,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地方本科高校科研的整体优势有限,亮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方面。这就需要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上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集聚自身优势资源,在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上做文章。
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两三年间,不少高校财务运转举步维艰,随时可能面临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金融危机发生后,高校债务危机状况因国内货币政策调整而略有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高校负债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大扩招必然带来大投入,然而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学费收入相对有限,非教育部直属又非“211”或“985”的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向银行举债甚至向本校教职工高息借款。其间为接受第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不少高校更是债上加债。
如何筹集经费,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多管齐下”。首先,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事实上,也只有政府才能担负起这个责任。我国高校经费筹措途径有三,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学费收入,三是其他收入。学费收入迫于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其他收入因为高校产业政策调整等原因,近年来不升反降。高校最终能够指望的,只能是政府拨款。然而这方面的多年“欠债”众所周知。尽管总量每年都在增长,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 D P 4%的目标却在承诺期限的十年之后至今未能兑现。相比于三十年前,我们缺乏的不是财力,而是眼光和决心。因此,不仅4%要尽快兑现,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提高,至少不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多管齐下化解财务风险。比如协调银行展期,将中短期贷款调整为长期贷款,缓解高校还贷压力;实行政府贴息,各地根据自己的财政收入情况,对当地高校贷款予以一定比例的贴息;发行教育国债;允许高校对多余老校区土地进行置换,所得资金用于还贷;探索引进民间资本,减轻高校基本设施建设负担,等等。此外,高校也要规范自身办学行为,建立健全贷款和债务管理机制,增强化解财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多在开源节流上想办法,避免走盲目求大求奢华的发展怪圈[4]。
[1]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2]王彦.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J].教育研究,2007(7).
[4]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 许 昌]
G521
A
1000-2359(2010)03-0239-03
来俊军(1968—),河南柘城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