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融资供需失衡成因及其均衡实现

2010-04-11 16:38
关键词:乡镇企业信用融资

肖 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乡镇企业融资供需失衡成因及其均衡实现

肖 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乡镇企业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其融资难不仅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资金供给方面的因素。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乡镇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共同造成了乡镇企业融资难。因此,要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法规措施,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多元化的农村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和秩序,推动内生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制度创新,促进金融组织活动的多元化,为乡镇企业选择金融服务供给者提供较大空间,进而有效缓解乡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融资;均衡实现

乡镇企业自有资金少、融资困难等原因造成了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短缺,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分析研究乡镇企业所面临的资金供需失衡问题意义重大。

一、乡镇企业融资供需失衡的成因

(一)从需求视角分析供需失衡的原因

农民和乡镇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样也是农村金融体系中资金需求的主体,其本身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对融资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信用环境差、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家族式管理为主、产权不清晰等原因,是导致其资金供需失衡的一方面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差,乡镇企业信用缺失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发展起来的,其生存发展环境较差,特别是社会信用文化环境更差,再加上管理理念落后,导致其信用状况普遍低于全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多数乡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不规范,制度缺失,企业拖欠银行货款、逃废企业债务、偷税漏税现象经常发生,甚至还出现了造假仿冒、恶意欺诈等事件。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乡镇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

2.治理结构不完善,家族式管理为主

首先,乡镇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从其成立一开始就密不可分,虽经过企业改制,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甚完善,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导致乡镇企业经营风险较高。这就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供给方。比如,银行担心贷款风险大,惜贷现象严重;投资者担心其权益得不到保障,投资欲望低。

其次,乡镇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企业。家族式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甚至到成长期,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职业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由于家族式管理缺乏对非亲非故高级职业管理人员的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感和隔阂又会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造成乡镇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在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削弱的情况下,其融资能力势必降低。

3.产权模糊,股权融资难度大

乡镇企业在创立初期,出于种种利益的考虑,往采取挂靠集体、合资合作或投资入股的方式,与当政府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程度地存往地在着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产权不明晰成为众多乡镇企业获取后续资金的一大障碍。产权不明,必然导致企业治理障碍和管理问题,进而会造成企业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对融资活动的阻碍主要表现为在组织之外的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在组织内产生代理问题,致使银行对乡镇企业望而却步。由于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也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要求,乡镇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

(二)从供给视角分析失衡的原因

1.金融抑制作用的存在

金融抑制政策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肖和麦金农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经常通过压低银行利率以促进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银行的利率水平经常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大量的信贷资金被配给到政府希望优先发展的一些部门(如工业部门),而急需资金的其他行业或个体(如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等农村经济部门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满足,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抑制是中国银行体系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金融抑制的存在使农村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向城市或重工业经济区,也造成了大量的闲散资金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以外,致使民间金融数额不断增大。金融抑制的存在致使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乡镇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首先,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使我国大量商业银行县级以下金融机构大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甚至出现“空洞化”现象。除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业务放款由农发行承担外,农村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机构缩减,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导致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从事传统的存贷业务,相应地理财产品、中间业务较少,涉及的外汇业务更微乎其微。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几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现代金融发展的成果。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农村区域明显不足,并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资金通过各种途径上流到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一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支行的撤并,加之离农村区域最近的县支行的贷款权被上收,县支行已演变成单纯的存款金融组织,其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二是邮政储蓄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农村基本上也是只存不贷,每年倒流城市的资金达数千亿元。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经营贷款业务,但是绝大多数发放的是小额信贷,大量资金也是通过上存等形式流向城市。这种农村资金的“非农化”,使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三农”的资金供给缺口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在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虽然是主力军,但因其资本充足比率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管理水平低,对“三农”的支持也显得力不从心。

3.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

就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主板市场对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市场的容量也相当有限,其定位是为那些已经产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提供产权流转、资源配置、资金融通的平台。中小企业板在现行法律制度的框架下,遵循“两个不变、四个独立”的原则,这就足以将乡镇企业排除于资本市场之外。从另一角度讲,中小企业板仅仅是沪深股市上股权分置状态下所有股票中的一个特殊板块而已,无论如何包装,也绝不是市场的概念,因而不可能解决大多数乡镇企业融资的问题。

二、乡镇企业资金供需均衡的实现

乡镇企业资金供需失衡既然是由资金的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两方面共同造成的,就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化解资金供需矛盾,最终实现双方的均衡。

(一)加强乡镇企业内部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

首先,乡镇企业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乡镇企业制度,就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在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和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乡镇企业制度。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产权制度,各类投资者才有信心作出投资决策,乡镇企业的融资才能成功。其次,加强乡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健全的信用制度。要把信用管理融于企业的全程管理之中,与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劳动人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管和事后反馈等工作。同时要建立起以企业主要领导人负责的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完善以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信用管理制度,使企业信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要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责任制,完善信用管理部门工作责任,规范工作人员的各种行为。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

1.允许并规范乡镇企业集资

当前,在正规金融组织不能有效地解决乡镇企业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应允许企业运用市场进行企业集资,政府应制定科学的集资规则,大幅度扩大企业的融资选择空间。应把企业集资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可以在政府的监管下实行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机构或个人有可能根据每一笔贷款金额、预期风险进行合理定价,或者依据贷款资产组合的综合风险进行定价。

2.在条件成熟地区建立地区性资本市场

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是全国性的、统一的、综合性的资本市场,这在某些方面来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国情的需要。因此,可考虑有条件、分层次地建立地区性资本市场。这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又立足于本地市场,综合而言,地区性资本市场对于乡镇企业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全国性资本市场。

对条件成熟的地区或者综合盈利能力强的乡镇企业,可以允许发展企业债券,实行发行企业债券核准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因为乡镇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可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通过实施灵活的利率,扩大融资规模,同时还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效应增加股东财富等。

3.大力发展中小金融组织

一是建立专门服务于乡镇企业的中小金融组织。可凭借政府信用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入低廉资金,然后以风险定价原则放贷,实现中小金融组织盈余。二是设置最低核准条件,鼓励民间投资者举办“只贷不存”的金融机构,鼓励和核准有条件的企业间设立财团、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三是依托工商网络、商会网络或者企业网络,建立各种互助基金,对内部成员提供存贷款业务、担保业务、投资业务等。

4.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在现阶段,乡镇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民间金融,因此,加强民间金融引导与监管,对推进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监管者必须减少直接微观管理,增加宏观监督,使民营金融机构(包括农信社)真正民有民营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民有民营所蕴涵的制度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的鼓励办法,鼓励民间资本联手创建贷款担保公司,并不断提高担保公司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所有人监管(控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和社会监管(社会舆论,信息披露等)等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监管。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征信行业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它不仅包括具体信用标准、信用构建条件、信用评估方法,而且更应该具有健全的社会征信系统。因为只有征信行业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才能形成失信惩罚机制的基本条件。征信系统涵盖面越大,其服务性就越强,人们对其依赖也会越大。现阶段,我国的征信行业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缺乏统一的政府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在完善政策行业监管的同时,还应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经营各类征信机构,逐步形成竞争性的征信环境。此外,应加速制定《社会信用信息法》,为商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评级、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以期加速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总之,要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法规措施,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多元化的农村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和秩序,推动内生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制度创新,促进金融组织活动的多元化,为乡镇企业选择金融服务供给者提供较大空间,进而有效缓解乡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卢永军,等.关于乡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建议[J].乡镇企业研究.2002(5):18-21.

[2]冯兴元.乡镇企业融资难需要系统解决[Z].人民网,2006-03-15.

[3]方红星.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评述与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3(7):75-78.

[4]张扬.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验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08(1):52-55.

[5]郑之杰,等.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供求分析——兼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39-43.

[6]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迪 尔]

F830.6

A

1000-2359(2010)03-0115-03

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项目(2009 A 630057);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B 103)

2010-03-04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信用融资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融资
融资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