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 郝 栋
(中央党校 哲学部, 北京 100091)
低碳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建构
赵建军, 郝 栋
(中央党校 哲学部, 北京 100091)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利用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社会财富,技术因此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与此同时,在技术的异化作用下,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崩溃、人的生命物化等生态危机,并且愈演愈烈。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设想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来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生态文明构建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基础,需要技术范式的低碳化转型与构建。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对现代技术范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论述了现代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分析了现代技术的反生态性及其在发展模式、目标实现、价值观、技术累积效应上的缺陷,并研究了如何应对技术范式低碳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技术范式;生态文明;低碳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技术始终贯穿在其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0世纪,技术更是帮助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航天技术把人类送到了月球之上;核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的部分脑力得到代替;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拥有了创造新的物种的能力。但是技术带给人们的并不只是美丽的鲜花和幸福的果实带给人们,危机四伏、扭曲人性的近代工业技术文明,使得人们对技术理性产生了怀疑。“病态社会”、“单面人”、核武器扩散及全球生态危机,激起了人们对技术的激烈批判。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以及生态环境运动的兴起,对当代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不断升高的海平面,不断融化的冰川和日趋变大的南极臭氧空洞,如何看待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探求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技术范式的转化,成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带来人类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新追求,生态文明中技术范式的低碳化,也成为人类需要考量和推动的重要课题。
(一)范式的概念形成。
卡尔·波谱尔在其代表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和《猜想与反驳》中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批判理性主义模式或证伪主义模式。但这一学说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理论缺陷,它过于强调了科学知识发展中的批判和理性精神。针对波谱尔思想的缺陷,从事科技史研究的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并提出了“范式”(paradigm)一词。“范式”一词体现了库恩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趋向,它强调了科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发展的不确定性。库恩发现,随着科学发展产生了许多新事物、新现象,而原来的一些理论却无法解释和适应当前的事物和现象,这就必然导致范式的转变[1]。库恩范式概念是从社会经济的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角度来考察科学革命的发展脉络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多西在1982年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技术范式指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根据从自然科学中得来的一定原理,解决一定技术问题的“模型”和“模式”[2];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又将技术范式进一步定义成为“解决特定经济问题而设计的技术创新系统或技术创新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将范式看做一种以被组织化的技术为主体的社会生存方式。从微观上看,它是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从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技术范式是“解决某类技术问题的一种通行模型或模式”[3]。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
(二)现代技术范式的内涵。
“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幸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并使它传承下去,因此,人类进化史的基础是技术史”[4]。技术是人类需要同自然规律相契合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利用的手段,是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技术的结果满足了社会的人的需要,为社会的人所消费,许多技术还会产生它的发明者和首创者所未能预料到或未充分预料到的重大社会后果,更显示了技术的社会属性[5]。随着技术范式发展的不断成熟,许多哲学家对现代技术范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海德格尔指出:我们生活、工作和玩乐的方式,都受统治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秩序所制约,技术在本质上是人靠自身力量所控制不了的东西。法兰克福学派则从人的自由解放角度来说明现代社会是非人性化的社会,“它使得现代人类不但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甚至不能选择自己的手段”。霍华德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衰亡的过程,现代工业社会巨大的能量消耗,给我们居住的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技术现代化的进程越快,能量转化的速度越高,有效能量消耗得就越多,环境的混乱程度也就越大。马克思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方面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但它也是人们遭受奴役的元凶,文明前进一步,不等同于生态系统或生态因子也同时前进一步。文明产生的社会为自己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目的的反面。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各种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价值和反主体性效应,把人类置于一种生存困境之中[6]。
多西将技术分为“技术范式是一组样品——准备开发和改进的基本人工制品;也就是一系列试探——从此我们走向何处?我们应该利用哪些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范式的实质应当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试探性的经验的总结。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盛,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社会不是由对自然的直观思辨认识和运用原始技术直接加工自然物获得的零星人工制品等构成的简单文化因素,而是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等构成的完整文化系统[7]。现代技术作为一种展现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开放、改变、交换、分配、转化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当今社会一切事物都纳入技术系统之中。现代技术范式的内涵是以技术的广泛性传播和渗透为基础,具有自身独立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它通过自反性重新整合以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现代技术活动的对象、方法、评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致性和高度理性化为依托,突破民族、国家、宗教和地区的限制,并且根据社会主体需要和客观世界的尺度去改变已有结构和规范,形成更多、更快、更大的价值开放系统。
以现代技术范式为核心的工业社会中,自然物质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现代技术支撑的社会物质生产“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8]。现代技术范式经济上的成功导致了生态学上的失败,技术范式扩张所产生的危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美国战后技术变迁产生的,不仅是宣布了具有很多预示意义的国民生产总值上的126%的增长,而且有一个在比率上高于国民生产总值10倍的环境污染水平的上升”[9]。现代技术范式的反生态性来自其科学基础的还原性质。技术的谬误源于其科学基础支离破碎的性质,“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可以溯源到技术的科学基础的相应失败”。在现代技术范式框架之中,人类按照技术规划的路线去行动,人成了被技术所统治和支配的工具;生态环境是肆意掠夺和剥削的原料,生态危机不可避免。
(一)现代技术范式发展模式上的缺陷。传统的工业是“原料—产品—废料”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典型的非循环、大量废弃物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由于利用率的低下,转化为产品的物质仅仅占从自然界中取出物质的很少一部分,剩余的均以废弃物的形式被排放到了自然界中。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模式给全球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技术成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式;并且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自然成了一个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人工自然的发展伴随着自然功能化的加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加剧。
(二)现代技术范式发展目标上的缺陷。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唯GDP论,把工业增长的速度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使得经济发展最后陷入缺乏生态基础而难以持续发展的境地。
(三)现代技术范式价值观上的缺陷。现代技术范式的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在推动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过分地陶醉在对自然界的胜利中,人类中心主义冲破了限制,无视自然的存在和价值,过分扩大人的主体性和放纵人的理性,成了一种凌驾在自然界之上的专制主义。技术摒弃了自然界以及人类本身所固有的法则和规范,代之以技术以及技术应用的法则和规范,并且形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系化结构(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座架”)。这种座架是一种通过人类的发展所建造出来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型环境,具有强烈的非自然、技术化和机械性的色彩。它不仅通过自身逐渐形成的独立完整的结构和功能,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具根本意义的自然生态圈屏蔽在外,而且也对自然生态圈的过程、关系和秩序产生大规模的干扰和影响[6]。
(四)现代技术范式累积效应上的缺陷。技术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如果现代人以他们过去对待自然的方式来对待技术的话,他们便无法摆脱技术宿命论。确实,如果采取普罗米修斯式的态度来看待技术,人们便不得不依赖更多的技术来取得对技术本身的控制。人类曾利用技术征服自然,但如果他们不懂得尊重自然甚至敬畏自然的话,他们便会创造出自身难以掌控的技术,而且技术也不可能轻易地被控制。因为技术正如自然一样,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我们不应当要求机器、工具和电脑完成超出它们能力以外的任务,否则它们会以自己的逻辑对待我们,并会使其制造者机械化[10]。技术的累积效应就是顺序相承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革新的技术谱系,其一旦形成对人类的发展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11]。随着该技术体系被人类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非线性的、负面的、外在的影响日益明显。由于技术累积效应的影响和后果具有滞后性特征,技术的大量使用,无疑暂时确实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但它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在若干年后才能表现出来和被发现。当前的人类面临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无疑就是技术累积效应负面影响的一个表现,同时也反映了技术累积效应的滞后性[6]。
(一)技术范式的低碳化转型。
技术范式的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低碳经济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的系统性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新变革。低碳经济作为经济模式,要有技术方法的支撑。实现低碳经济的最重要的技术范式的转型就是“碳中和技术”的应用。“碳中和”(Carbon-neutral)这一术语是由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在1997年提出的,意思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二氧化碳捕捉和埋存等方法把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因此,低碳经济所引发的技术革命是一个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节能技术(能源效率)、环保技术、储能技术、建筑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所依托的应该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综合能源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技术革命,涉及能源、交通、建筑等各方面。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12]。经济增长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内在的技术范式演进推动的。
与技术的生产过程相似,技术范式也要经历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过程。当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发展不相适应或出现矛盾的时候,即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一致的时候,已有的技术范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会减弱或者产生阻力。在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这就表明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发展的极限,一场新的技术范式革命成为时代的需要,低碳经济应运而生[13]。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是技术范式低碳化转向的表现,技术范式的低碳化转型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二)现代技术低碳化转型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当今困扰世界的三大“过剩”问题——人口过剩、技术过剩、消费过剩,都是从生态危机角度提出来的。其中对技术的反思是现代性批判的中心话题之一。因为技术已成为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主导力量,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与危害,因此,人类不得不对现代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20世纪的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利用科学和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同时随着技术的负面作用的产生,像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应当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文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新的探索,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技术范式的转型是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形成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首先,技术的低碳化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发展理念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这种只顾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的狭隘的发展思路正是传统工业时代的真实写照。随着人类对面临的困境的不断反思,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把发展理解为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结合。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即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协调基础上的发展,对技术的创新和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技术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即摒弃原有的工业文明的高碳化技术范式,促进技术范式的低碳化转向。
其次,生态文明的兴起为技术转型提供了动力。生态文明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为主要标志的未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循环经济的社会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目前人类文明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转型之中。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显著区别是,工业文明是以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为主要动力,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为主要标志的未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支撑工业文明的化石能源是有限资源,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是用之不竭的,因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循环经济的社会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这就要求把低碳技术作为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手段,彻底实现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不同的文明时代有不同的核心技术,每一次社会转型都是在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发生的。耕种、饲养等技术的发明,使人类从迁徙的狩猎文明进入定居的农业文明;以蒸汽机为先导的机器技术,开辟了化石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文明时代。当今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特别是大规模商用,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这便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逐步应用并最终取代化石能源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为主要标志的未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
第三,当今能源问题的突出性需要技术范式的低碳化。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范型,而循环经济的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观念的改变,人们认识到了开发“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称作“可再生能源”,由于这些能源对环境危害较少因此又叫做“绿色能源”。它也是技术范式低碳化的重要体现。开发“绿色能源”,促进生产的低碳化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全球能源利用结构,这就需要技术创新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的低碳化将能源利用方式转换成“绿色利用方式”,这是发展生态文明、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
低碳化发展既是文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目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灵魂所在。处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中国低碳发展新道路,我们任重道远。
第一,重中之重在于转变观念。低碳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化的潮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形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树立生态平等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在社会政策制定、决策实施上,以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准,以期保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
第二,坚持低碳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能耗最大、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来自国外的减排呼声越来越高、来自国内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将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融入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千方百计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节能技术(能源效率)、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方面拥有一席之地。
第三,依据国情,实施低碳化发展战略。坚持节约为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建立自己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生活方式,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不照抄照搬国外经验,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在新能源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以市场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积极引导大众的低碳消费。
第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一体化的举措。低碳化发展,要求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必须是政府主导,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建立环保产业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等。低碳化发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建立一种环境道德和文化体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需要健全完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做到依法行事。必须规划先行,建立各级政府官员重大环境事故问责制。
第五,营造低碳生活氛围,从现在开始行动。当前低碳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的主流,但能否真正走向低碳化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既取决于领导的意识,也取决于科学的规划,更取决于公众的态度。我们肩上的胆子很重,因为未来就在我们手上,我们的决策稍有不当,就可能带给子孙后代灭顶之灾。
美国学者布朗曾这样描述:“由于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走过的所有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和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榜样;如果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
[1]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Dosi.Technologic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Research Policy,1982(1).
[3]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4] E·麦克莱伦,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5] 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6] 张兴.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向[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
[8] 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研究——“地球村”工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9]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 丹尼斯古莱特.靠不住的承诺——技术迁移中的价值冲突[M].都立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 梁经纬.技术范式的转化与地毯经济发展[J].商业研究,2006(3).
[13] 回艳.技术范式创新与循环经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6).
X171.4
A
1007-8444(2010)05-0586-06
2010-05-10
赵建军(1961-),男,新疆石河子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