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2010-04-11 17:23
关键词:阶层流动结构

盛 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社会科学部, 江苏 南京 210046)

邓小平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盛 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社会科学部, 江苏 南京 210046)

适度分层和合理流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但过度分化则会引发社会问题,这是邓小平社会结构思想的核心内容。其现实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认清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层结构原因,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指明路径。

邓小平;社会结构;合理流动

社会结构对社会运行状态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在结构协调的基础上,如果结构不协调,无论怎样从功能上加以调整,也不可能使社会呈现出良性运行状态[1]。我国目前面临的权力腐败、环境污染、社会失和、道德败坏等众多社会问题无不与当前的社会结构有关,或者说这些问题不过是深层社会结构问题在社会生活表层的反映罢了。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结构的问题,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重温邓小平的社会结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变迁历史并找出解决社会结构问题的对策。

一、拨乱反正,恢复我国社会结构的真实面目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结构功能的调整,而要对社会结构功能进行正确的调整,则要正确认识社会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邓小平1977年复出后,首先对当时的社会结构状况进行重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过重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较为复杂,贫雇农阶级、中农阶级、富农阶级、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处于并存状态。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经济标准的角度衡量,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演变为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构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这种阶层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然而,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决策部门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并没有及时地、实事求是地调整社会分层政策,而是以政治身份、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家庭出身等标准人为地把人们分成高低不同的社会群体,人为地制造出“地主、富农、反动派、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资本家、‘臭老九’”,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我国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坚持以阶级斗争的方式调节社会阶层关系。国家利用其强制力量限制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即使在两大阶级集团中内部的社会流动率也被限制到最低水平,且社会流动的标准也主要遵循先赋性原则亦即先天的身份、血缘等因素。这种僵化的社会结构断绝了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扼杀了人们的工作热情,整个社会几乎成为一潭死水。

邓小平1977年复出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社会变革的本质,首先从对社会结构的重新认识和调整入手开启了社会复兴之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纠正过去的社会分层错误。例如,197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给被定为地主、富农分子的社会成员“摘掉帽子”,他们本人及其子女的成分一律被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在对待工商业者的问题上,新政策明确规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其成分一律改为干部或工人。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明确肯定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通过拨乱反正,我国对社会结构的认识实现了向客观现实的回归,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起被定位为三支基本社会力量。这种政治定位,极大地调动了各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为后续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结构基础。

二、建构合理流动机制,优化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学理论认为,由于封闭的社会结构断绝了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因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反之,建立在合理流动机制之上的社会,流动越通畅,就越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低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进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因此,邓小平把建构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流动机制。干部制度能上不能下,其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为了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邓小平力主建构合理的干部流动机制:“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无限期的。”[2]331-332针对部分老干部不愿意退休的问题,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庙只有那么大,菩萨只能要那么多,老的不退出来,新的进不去,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此,老同志要有意识地退让。要从大处着眼,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不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具体问题就想不通了。”[2]193并且以身作则,主动按规定从领导位置上退下来。

(二)建立了量才录用的专业人才流动制度。邓小平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合理使用,并从改革人才流动制度入手为专业人才发挥才智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例如,在对待职工的社会流动问题上,他明确提出要建立有利于社会流动的考核制度:“今后职工提级要根据考核的成绩,合格的就提,而且允许跳级,不合格的就不提。”“要有奖有惩,奖罚分明”。“如果他干了几年,干不出成绩来,就应该让他改行。”[2]102邓小平除了关心人才的纵向流动外,还十分注意人才的水平流动,以便为人才提供更适合的社会空间。教育科技领域是特别需要思想创新的地方,而思想创新的重要途径就之一就是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如何协调、人员如何经常交流的问题。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2]70除了要充分利用国内的人才之外,邓小平还高屋建瓴地提出要大胆地使用国际人才。他在1977年就指出:“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同中国友好的学者中著名的学者多得很,请人家来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干?”[2]57对于出国留学人才,邓小平认为要创造条件吸引留学生回国。

(三)建构了农民、工人的社会流动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把农民的社会阶层固化并在阶层内实行平均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种窒息农民积极性的制度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制度、农民进城务工等一系列制度得以建立,中国农民不仅获得了集体土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而且获得了从事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权利;不仅获得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而且获得了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修理服务业的各种权利;不仅获得了在农村进行生产的权利,而且获得了进城打工的权利。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打破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通过一系列改革,城市产业工人在横向上形成了国有企业职工、集体企业职工、三资企业职工、私营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在纵向上则形成了厂长经理阶层、“白领”阶层(除厂长经理外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普通职工阶层、低收入职工阶层[3]。

经过近20年的社会结构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了十大阶层[4]。多层次的社会阶层结构为人们向上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结构空间,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性,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共同富裕,衡量社会结构合理性的根本标准

社会结构对社会运行状态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合理的分层结构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而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则阻碍社会整体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才是合理的呢?这个问题,在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首先,邓小平提出了衡量社会结构是否合理的总体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372。这个标准把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社会系统观。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都不可能得到提高,而综合国力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重视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不注意相应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将因打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影响综合国力的发展;反过来,如果没有综合国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得不到有力保障。由于社会分层的核心标准是经济,因此邓小平从经济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即“共同富裕”,他把“小康社会”描绘为:“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5]161-162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5]110-111。

社会流动能够激发人们向上流动的主动性,调动社会的创造性,这是社会流动的积极一面。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社会流动也不例外。无调控的社会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断裂并进而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形成社会失和的局面。邓小平很早就敏锐地认识到社会流动存在的负面作用。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的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6]根据当时社会阶层的分化速度,邓小平还准确地预测对社会分化进行调节的时间,他在1992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5]374并就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设想:一是税收调节,“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5]374;二是地区帮扶,“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技术转让”[5]364。

四、邓小平社会结构思想的现实意义

虽然邓小平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的两极分化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并作了相应安排,但遗憾的是后来两极分化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现继续扩大趋势。以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为例,我国1990年的基尼系数为0.348,到2005年扩大到0.47[7]。与此相应,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由改革前的扁平结构转变为倒“丁字型”,“即64.7%的人处在非常低的分值位置上,与其他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分界,其他群体则像一个立柱。倒‘丁字型’所表现的阶层之间的界限更为突出,是直角式的,下层与其他阶层之间几乎完全没有缓冲或过渡,是非此即彼的二分式结构”[8]。倒“丁字型”产生巨大的结构性紧张,也就是说,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成功的期望,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了严重失衡。处于下层的人们为了向上流动而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处于上层的人们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突破道德、法律底线,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处于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权力腐败、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社会失和、“黄赌毒”沉渣泛起、自杀率攀升、国民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等无不反映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结构性压力。因此,不解决结构性压力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面对目前的各种社会问题,重温邓小平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社会结构调节:一是通过税收政策以及再分配政策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关系,缩小阶层之间差距,减低社会流动的压力;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减少或避免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流动,促进人们对自己所处社会地位的认同。

客观地说,邓小平社会结构思想的价值已经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科学发展观已经在理论上准确地阐明了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剩下的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我们期待并相信目前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1] 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7-38.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郭榛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3(5).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2(3):55.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7] 1980—2005年中国基尼系数变化趋势[J].理论参考,2008(1):64.

[8]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55.

责任编辑:张超

A849

A

1007-8444(2010)05-0580-04

2010-04-10

盛红(1971-),女,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阶层流动结构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流动的光
论结构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论《日出》的结构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