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0-04-11 14:23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儿女中华民族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1)

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对“家”所怀有的那种精神家园感进一步延伸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产物,是中华儿女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获得的温情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希望感的统一体,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依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取决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同时也与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为了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历史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存在基础,并不断强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生成基础;建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这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而且明确了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要理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我们既需要深刻领悟“精神”对人的存在的根本意义,也需要深入把握中华文化中的“家”作为一种精神家园的历史意蕴。

人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作为身体存在的人是一个自然事实,它说明人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而作为精神存在的人是一个文化事实,它说明人能够凭借他在自然界独有的文化精神超越其存在的自然状态。“人是精神,人之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1](P3)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提出这一论断时并没有否定人的生命实存(身体的存在),而是强调人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解释。他还说:“人不仅生存着,而且知道自己生存着。”[1](P3)这是指,人不仅像其他自然存在物那样存在着,而且能够以充分的意识研究他的世界,并改变世界以符合他自己的目的。人按照他自己的“意识”来研究和改变世界,这不仅彰显了人的精神对存在的巨大反作用,而且创造了一个仅仅属人的文化精神世界。

由于人只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确定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精神必然是一种与人相伴相随的东西。无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即个人),还是作为群体存在的人(由个人组成的民族、团体、组织、机构等),都必然会被深深地打上精神的烙印。从个体的人来看,精神表现为个人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念、意志、气质等;从群体的人来说,精神则表现为民族精神、集体观念、团队意识、整体意志、合作精神等。精神使人摆脱了非人的自然存在物被动地适应自然规律的本能状况,它为人提供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依托和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充实感。那些具有精神依托和精神充实感的个人不会在生活的潮流中堕入精神空虚的深渊,也不会在人生的征程中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抱持悲观主义态度;那些具有精神依托和精神充实感的群体不会缺乏民族精神、集体观念、团队意识、整体意志和合作精神,也不会对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缺乏必要的信心。个人因为有精神的支撑才觉得人生值得一过,群体因为有精神的支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精神与“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因而它常常被比喻为人的精神家园。现实生活中的家并不是由一定数量的人随意复合而成的产物,而是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结成的一种精神共同体。家给每一个家庭成员提供温情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希望感,驱使他们相互亲爱、相互保护、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相互勉励。当我们感到自己生活的家是一个安全港湾、亲情花园、幸福岛屿、温暖怀抱、荣誉之乡或希望王国的时候,那么这样的家就成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精神家园的家是一个让人在精神上向往、憧憬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在精神上感到快乐、幸福的寓所,它超越了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内容和家庭繁衍子孙后代的功能。成为精神家园的家从根本上提升了家庭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指,一个家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它本身能否成为一个精神家园的事实;换言之,一个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必须通过它给家庭成员带来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享受来衡量。如果一个家因为某种原因(如夫妻之间的感情破裂)不再成为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它要么会变成一个痛苦深渊,要么会走向解体。

中华民族只不过是一个放大的家庭。在家国同构的中华文化中,由众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被称为“国家”。所谓国家,即以“国”的形式存在的“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对“家”所怀有的那种精神家园感向“中国”这一“国家”进一步延伸的产物,它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勤俭自强、乐群贵和、团结友爱、尊道厚德、义利兼顾、天下为公、维护统一等优良道德传统所产生的精神感召力,是中华儿女在长期相互保护、相互亲爱、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相互勉励的过程中所达到的亲如一家的精神境界,是中华儿女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总和,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团结奋进、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是促使中华儿女形成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和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给每一个中华儿女提供的温情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希望感的统一体。

作为全体中华儿女共享的精神依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每一个中华儿女与中华民族或中国这一大家庭之间的关系没有局限于纯粹的物质利益关系,而是升华为一种无比紧密的精神关系。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里,整个中华民族结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共同体,它联结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贯通每一个中华儿女对自己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民族文化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凝聚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愿望和理想目标。由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存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才成为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向往、憧憬的地方,才成为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能够感受快乐、幸福的寓所,也才成为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时刻具有回家感觉的王国。

作为全体中华儿女共享的精神依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想性,但它同时又是具体的、实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审视中华儿女所结成的和谐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和谐感来体会它的存在,可以通过关注中华儿女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快乐指数、幸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等具体指标不断攀升的事实来感受它的存在,可以通过探查中华儿女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道德思想和环境道德精神来感悟它的存在,可以通过考察执政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来把握它的存在,可以通过透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时政局面来探查它的存在,可以通过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对中华儿女的巨大凝聚力来洞察它的存在,也可以通过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对中华儿女的强大感召力来发现它的存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反映中华儿女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同时致力于将中华民族变成一个无比强大的精神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基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围,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从事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的生成首先取决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

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农业经济时代,直到最近才拉开从农业经济形态向工业经济形态和生态经济形态转变的历史序幕;因此,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主要在家族范围内展开,商品买卖仅仅是自给自足经济活动的补充,社会经济生活被深深地打上了“家”的烙印。根深蒂固的农业经济模式是决定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经济基础,而“家”在构成和巩固这种经济基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形态下,家是一种举足轻重的经济单位或经济实体,它掌控着物质生产、物质交换和物质分配的主导权,是个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最重要依托。以家庭生产和家庭消费为主导的农业经济模式不仅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变得非常紧密、稳固,而且使他们之间的精神纽带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凸显“家”的强大精神联结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是由家本身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决定的。

农业经济形态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而且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了追求整体主义精神家园的思想传统。由于长期处于以家为主要经济单位的农业经济形态,中华民族历来较少强调个人的经济独立性和精神独立性,而是较多强调个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家”的依赖性,这与自古以来宣扬个人经济独立、个人意志自由和个人意识自主的西方民族形成了鲜明对照。严重依赖“家”的中华民族把家庭财产传给子孙后代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同时特别重视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关系。“家”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分量要远远重于西方民族。它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隐喻,不仅规定了中华民族中的个人在“家”中的定位,而且喻指个人只能在群体或集体生活中找到他的精神家园,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还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或文化心理密切相关。中华民族与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或文化心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民族普遍抱持主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强调个人的主体独立意识,主张张扬个人的意志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对个人获取知识、真理的能力怀有绝对信念。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张扬个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预设了个人与个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困难。正因为如此,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民族必须有一个“第三者”来发挥联结和沟通所有个人的作用——这个“第三者”就是“上帝”。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他不仅创造人,而且担负着用其神性贯通人性的使命。作为神的创造物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的存在,但个体的人只有分有了神性才能够互相沟通、交流。在基督教文化中,上帝不能不在场,他是所有基督教徒的共有精神家园,因此,当唯意志论者尼采在19世纪发出“上帝死了”的呐喊时,整个基督教世界陷入了“世界末日”——因为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摧毁了基督教徒共有的精神依托。许多后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人从19世纪开始就逐渐陷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其实质在于:在失去“上帝”这一人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之后,西方人坠入了空前未有的精神危机,世界和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遭到了史无前例的质疑和否定,世界变成了荒诞不经的世界,人也变成了荒诞不堪的人。

与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民族不同,中华民族历来普遍推崇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所谓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依据人的经验来把握人自身和世界存在的思维方式。席勒曾经指出:“人本主义自身实际上是最简单的哲学观点;它仅仅是这样一个理解:哲学问题所关心的是力求以人的心灵的手段来把握人的经验世界的人。”“人本主义要求,人的整个本性应该被用来作为哲学必须全心全意以其为论证起点的整个前提,人的全部满足应该是哲学必须以其为目标的结论,哲学不应该借助一开始便抽象——这种抽象是假的,即使是真的也不值得赞扬——来脱离真实的生活问题。因此,人本主义坚持要包括个人心灵的全部丰富多彩的东西,而不是把它们全部压缩为一个单一类型的‘心灵’,假充它是一体且是不可变动的;人本主义还包括每个人的心灵的心理财富以及它的兴趣、感情、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2](P12-13)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从其心灵深处来把握经验世界,以获得关于其自身、社会和自然的最深刻感悟。它强调自由、变动、改进和创造,但所有这些都必须是“为人的”——真理只能是为人的真理,理想只能是为人的理想,价值也只能是为人的价值。

崇尚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把人的一切追求(物质的和精神的)定位在世俗世界,而不是将其置于某种超自然或超验的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对人本身在社会和自然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怀有绝对的信任。它相信人有能力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个人不仅总是处于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相联系的关系网络里,而且只能在这种关系网络里确定其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沟通取决于个人本身,因此并不需要任何中介。正因为如此,在中华文化中没有“上帝”这样一种能够沟通所有个人的“第三者”。中华民族是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确定个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他们笃信个人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自然达到和谐。更进一步说,中华民族是在世俗世界、尤其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来确定其精神家园的。他们没有把自己的精神家园寄托在一个超自然的彼岸世界。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飞快提高,物质文明程度快速攀升,这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过,由于农业经济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中仍然占有不容忽视的比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华民族仍然普遍把“家”当成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慰籍的主要场所。另外,在当今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或文化心理仍然是人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审视和认识世界和人自身存在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仍然只能在世俗世界里得到确定,仍然只能在中华儿女生活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现实感觉里得到确定,仍然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确定。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农业经济基础和中华儿女对它的传统理解形成巨大的冲击波,甚至已经导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在中华儿女中间日趋淡薄的现实问题。如何应对此类问题?这就把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历史条件下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表。

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坚实的生成基础,这两个方面既证明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在性和合理性,又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问题上,我们需要致力于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第一,充分认识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样的精神家园既是中华儿女必不可少的共同精神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更应该拥有自己的共有精神家园,以彰显其特有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民族气节。充分认识这一点是我们全力以赴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思想准备。

当代中华民族面对精神危机威胁的严峻现实也凸显了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谓精神危机,是指人因为过分沉迷于追逐物质财富或金钱的游戏而导致精神贫乏或精神空虚的生存危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显得比较落后。在当今中国社会,各种形式的拜物教现象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当成生活目的,实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滋生蔓延的趋势令人担忧,这些事实不仅说明当代中华民族正面对着精神危机的严重威胁,而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了化解精神危机的潜在威胁,当代中华民族必须建构适合于新时代要求的共有精神家园。只有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儿女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才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合理的整合,当今中国社会也才能够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合力。

第二,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存在基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涉及社会意识形态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它的建构必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一项社会发展工程。它所要求的一切努力无疑必须以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为旨归,但它成功建构的前提是当今中国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

一个人对“家”的精神依托并不等于“家”本身,但它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独立、安全、舒适的家。同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不等于“中国”这个国家,但它需要建立在中国的强大综合国力基础之上。只有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才能为中华儿女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才能推动中华儿女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带给中华儿女真正的温情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希望感,才能为中华儿女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的存在基础。进一步增强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是当代中华民族建构其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条件。

第三,不断强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突出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任务。

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全体中华儿女结成一种不可分离的强大精神共同体。这种精神共同体必须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因子来构成,但它不是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因子简单相加得到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有机整合,因而是一种具有无限潜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克服了中华儿女个体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私性和狭隘性,但发扬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的开放精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谐精神等弥足珍贵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不否定中华儿女作为个体的精神需要和追求,但它鼓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形成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价值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任务在于强化中华儿女的价值认同意识,即在于推动中华儿女普遍接受中华民族谋求整体发展所需要的价值标准、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为了强化当代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我们需要着重做好四件事情:(1)不断加强中国历史教育,使中华儿女了解中华民族在地球上谋求生存和发展、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和造就卓越中华文明的光荣历史,使之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反复侵略的屈辱历史,以强化他们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价值认同。(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将社会生活纳入制度化轨道,以强化中华儿女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3)持续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强化中华儿女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主流价值导向,推动当今中国社会形成崇尚真理、精诚团结、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荣辱分明的良好风尚和伦理精神,以强化中华儿女对当代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二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是诚信道德建设,促进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强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价值认同。三是要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反腐倡廉,形成“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行政道德价值取向,以强化中华儿女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价值认同。(4)坚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以强化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价值认同。

[1]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F.C.S.席勒.人本主义研究(麻乔志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责任编校:文 建)

On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

XIANG Yu-qiao
(Research Center of Moral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nation’s conception of home,the various kinds of good feelings that all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Chinese nation embrace in the big family of China,and the spirit that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can depend on.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 results from the socio-economic relations that Chinese nation depends on for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deep-rooted way of thinking of Chinese nation.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we need,first of all,to se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up the hom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market economy,then try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for the home,and finally reinforce the value-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the common home of Chinese nation;connotation;the foundation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construction

B82

A

1000-2529(2010)04-0031-04

2010-04-09

向玉乔(1967-),男,湖南麻阳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儿女中华民族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华儿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