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松山
(江苏省高邮中学 江苏高邮 225600)
加强化学错题管理提升高三复习效率
管松山
(江苏省高邮中学 江苏高邮 225600)
错题管理在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中居于重要地位,本文结合高三化学的实际,指出了高中生在错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错题管理的具体做法。
错题的价值;归类统计;六西格玛管理
在省“五严”精神指引下,学生上课的时间大大减少,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大家共识,对高三师生来说,加强错题管理是提升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很多学生对错题的价值缺少充分的认识,缺少错题管理方面的策略,下面就此谈谈错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对错题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
有人说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就是自己的错题”,在每一个错题的背后都隐藏着知识或方法方面的遗漏,可以说错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但很多学生认为化学试题做错,主要原因是粗心和不规范,真正不会做的试题很少,只要以后细心一点、注意规范就行了。因此这部分学生对错题不进行主动的订正,只是依赖于教师的课堂上的评讲,满足于上课听懂,结果造成下次考试时,即使遇到以前曾做错的题,仍然不会。
2.对错题的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部分学生也认同化学错题的价值,也知道错题对自己学习水平的影响,但认为化学试题易错,也易懂,只要题目明白、在错题旁边写出正确答案就行,认为建立错题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太耽误时间,没有价值,与其花时间整理错题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目心里才踏实。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放在做新题上,搞题海战术,导致错误重复出现,学习成绩停滞不前。
3.对错题的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
部分学生迫于老师的压力或意识到错题的价值,从而建立了“错题本”,但他们只是把错题抄到或剪贴到本子上,题目的正确答案写上去,却对错题不进行错因分析,不进行分类、统计、评级等进一步管理,所以找不到错误的实质性原因,学习能力仍不能真正提高,考试结果自然也不理想。
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对错题不闻不问是浪费资源,只对错题作一般性订正则是对错题资源的低效利用,只有对错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挖出错误根源,建立正确认识,提高学习能力。
错题管理的主要步骤有:收集错题、错因反思、归类统计、改进提升等。
1.收集错题
这是实施错题管理的第一步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把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集中摘录到一个本子上,这种本子就称为“纠错集”或“错题集”。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错题要进行初步分析,看一看每一条题目中错的内容属于哪一个知识点,如果属于不同的知识点,尽可能分开摘录。
(2)摘录的方法可多种多样,有抄写法、复印法、剪贴法等,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把错误答案和错误的解题过程摘录到本子上,并用红笔标出错的地方。
(3)在记录错题的地方,要留下足够的空白,并标明时间、所属内容。
(4)提倡使用活页本,便于对错题进一步归类总结。
2.错因反思
错因反思是学生自我完善和继续学习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对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查出知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找出学习中的盲点。如果长期坚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错因分析首先要搞清楚错在哪里,然后要搞清楚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错误的类型是什么,化学错题的错误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审题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思维性错误、表达性错误、过失性错误等。最后还要搞清楚从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怎样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例如2010年高三化学第二次调研测试中有一条试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某同学处理方法如下:
原题:二氧化硒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原题的一部分)错解:正四面体正解:V型
错因:不熟悉SeO2,未注意到“分子”这一信息,误认为化学式与SiO2相似,其结构也应相似。解题时既有审题问题,也有思路问题。
启发:(1)认真审题,要注意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晶体的空间构型的差异。
(2)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思路:对于ABm型分子,可直接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预测,若为非ABm的分子,可尝试用等电子体原理去推测。
通过以上的错因反思,学生不仅找到错误的原因,纠正了错误,而且提高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错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归类统计
随着复习进程的推进,学生积累的错题会越来越多,因此要把错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来获取精确的信息,寻找错误的规律,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错题归类的方法较多,可按照错误的类型、知识点、章节顺序等进行归类,各种方法各有所长,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高三化学方面的错题可先以知识点为线索进行归类,再统计不同类型的错误出现的机率,这样做学生不仅能查出易错的知识点,还能查出易出现的错误类型。高中化学的知识可分为五大模块: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物质结构,每一个模块下再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归类整理时,把错题按知识点的顺序重新排序,属于同一知识点的错题再按时间进行排序,这样就制作出具有一定条理性的错题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不断补充新的错题。归类整理后,再做一些统计分析,就可以发现在哪些模块、哪些知识点上错误率较高,这些内容应该是该学生化学学科较薄弱的环节。例如某学生在电化学方面的试题错误率较高,则说明该学生在电化学知识方面存在问题,如统计一下该学生电化学方面的错题中不同类型的错误出现的概率,则可找出主要的错误原因,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的归类统计,对错误进行准确的定位,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为彻底纠错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4.改进提升
准确诊断错误,是正确纠错的前提。但不同类型的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很大的区别,其解决的策略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错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要对症下药。在几种错误类型中,审题性、表达性、过失性等错误,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解决这一类问题就要改变自己的学习和解题习惯,加强审题,训练规范表达,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解决知识性的错误就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的整体结构,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思维性错误,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及创造性。
为提高纠错的效率,控制纠错的过程,可借鉴六西格玛管理企业的方法来管理错题,利用归类统计所获得的数据,找出影响解题的最关键因素,最易发生的错误类型,设计解决这一类型错误的方案,使错误率尽可能降低。如果某学生错误类型主要集中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即审题性、表达性、过失性等错误,那么该学生可把解决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的问题设为近期的工作目标,争取在1~2个月内彻底纠正该类型的错误,力争以后不再或少出现。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潜意识的能量,可将目标量化处理,对该错误类型设定趋近于零的目标值,如“审题错误”的目标设为6→4→2→零;“表达错误”的目标设为6→3→零等,其中数字代表错误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小表示错误越来越少。接下来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定时记录、统计出现错误的次数,以监控实施过程,必要时对纠错方案作适当调整,直至完成既定目标。在完成这一目标以后,再确定下一个解决的问题,不断减少错误,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管理错题的同时,也应该建立自己的错题库,并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规避错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错题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是开启学习进步之门的金钥匙,恰当的错题管理则是一门学习艺术。虽说学习化学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但如果师生能充分利用错题,并加以恰当管理,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能做到“学海无涯‘巧’作舟”,更能避免“题海漫游”、“挑灯苦读”,发挥最大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1] 符爱琴.错题管理——从一道经典易错题谈起[J].化学教育,2008,(12):39-41
[2] 包美芳.考试质量分析中应用六西格玛方法初探[J].教育探索,2008,(7)
1008-0546(2010)06-0055-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0.0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