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新
独孤及文系年续补
卢燕新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独孤及作品系年,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台湾)罗联添先生《独孤及考证》、傅璇琮先生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蒋寅先生《大历诗人研究·独孤及文系年补正》等。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者尚存,现系独孤及《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宴集序》作于大历二年(767);系《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作于大历三年(768);系《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作于大历十一年(776)。
独孤及;文;系年;续补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新唐书》卷一六二有传。《毗陵集》二十卷,是大历文学家仅存的完整文集。以独孤及及其文集的特殊地位,研究者甚众。其作品系年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岑中勉《唐集质疑》、(台湾)罗联添《独孤及考证》、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下文简称《编年史》)、蒋寅《大历诗人研究·独孤及文系年补正》(下文简称《补正》)等。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者尚存。正如蒋寅《补正》云:“合罗氏所考及本文补正,独孤及文系年已初具规庑,其未能考实者计有《请降诞日置天兴节表》……《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宴集序》……《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1]525现系《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宴集序》(简称《宴集序》)作于大历二年(767),《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简称《赴上都序》)作于大历十一年(776)。另,《崔中丞城南池送徐侍郎还京序》(简称《还京序》),学界已有研究,但系年观点不一,主要观点有两种:《编年史》以为永泰元年(765),《补正》疑其在大历二年,现拟再添一说,系《还京序》作于大历三年(768)。略为考论,请同仁指正。
一
独孤及《宴集序》,《毘陵集》卷一五、《全唐文》卷三八七著录该文曰:“可以排天下细故,使忧吝不作,莫圣于酒。……言必遗累,笑必造适,故谈话不及朝市;迹无町畦,事不机括,故和乐不恃笙磬。主人有才子四人,侍酌于前。台下有南山倚庭……于是一觞解颜,再觞解忧,三觞忘形而傲随之。……夫以世道之多故,年岁之不吾与也。若忧患欢乐众寡之不侔,苟来者犹可追……凡今日之娱,莫我若也。吾乃今日视薄游空名如争蜗角,又何用知接舆、伯夷不遇于杜康乎?顾谓满座,展诗以赠,亦命夫四子者志之。”据序文“排天下细故,使忧吝不作”“世道之多故”“年岁之不吾与”等观之,本次唱和事在安禄山乱后。又,味序题“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排天下细故”“朝市”“台下有南山倚庭”意,序当为于京师。
再品“言必遗累,笑必造适”“谈话不及朝市”“一觞解颜,再觞解忧”“忧患欢乐众寡之不侔”“吾乃今日视薄游空名如争蜗角”,明显可见独孤及文充满忧谗远祸之意:作者既谨慎畏祸又满腹牢骚,这应当是挫折失意后文士常见的心态。考《新唐书·独孤及传》云:“独孤及……代宗以左拾遗召,既至,上疏陈政曰……又言……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据蒋寅《大历诗人研究·独孤及事迹订正》(下文简称《订正》)考,及永泰元年(765)初春赴任拾遗,约永泰二年(766)五月前后,迁太常博士。大历二年(767),官礼部员外郎[1]710—712。此后,独孤及仕途通达。比较拾遗与博士,前者品级虽不算很高,但接近皇帝,极为清要。故独孤及自永泰元年诣京师,唯永泰二年迁博士可算仕途稍有挫折。因此,《宴集序》所记唱和事当在其卸任拾遗、官太常博士期间。
独孤及缘何迁职太常博士,史书未有明确记载,诸学者亦未考及。考《新唐书》本传云:“既至,上疏陈政曰:‘陛下屡发德音,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极谏。……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所上封皆寝不报。有容下之名,无听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相招为禄仕,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又言:‘减江淮、山南诸道兵以赡国用,陛下初不以臣言为愚,然许即施行,及今未有沛然之诏,臣窃迟之。……自此而往,东洎海,南至番禺,西尽巴蜀,无鼠窃之盗,而兵不为解。……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是益其弊而厚其疾也。’”其“所上封皆寝不报”“忠鲠之人所以窃叹”“率土之患日甚一日”与《宴集序》所云“天下细故”“忧吝不作”意甚合。
又,独孤及谏言谓皇帝“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有容下之名,无听谏之实”“臣亦耻之”“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等,这些话语虽谏官忠直之言,亦未免有偏激之嫌。独孤及解职拾遗,或当与此有关。又,谓序文“言必遗累,笑必造适”“谈话不及朝市”之心态,与其上疏陈政言辞形成鲜明对比。故可以推测,《宴集序》不当为于独孤及官拾遗期间。
又,《宴集序》作于“清明日”,永泰二年春,独孤及尚在拾遗任上,大历二年后,独孤及官礼部员外郎并走上仕途通达之路。因此,该序当作于大历二年(767)春。
二
独孤及《还京序》,《毘陵集》卷一六存录。其曰:
“侍郎昔为河南督邮河阳令,其解龟也,东人思其遗美。今出入夷险,历二十载而一来,厅树未老,佐吏半在……去之日,主人叹瞻伫之莫及也,故又酾酒於此池。……伊洛春树,若刺绣布锦,仙桃火然,顾我则笑。……而狂歌送之。”
徐侍郎 ,徐浩。《编年史》[2]145、《补正》有考[1]519;崔中丞,崔昭。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河南府(洛州)上》有考,代宗大历三年前职河南尹,大历三年夏迁京兆尹[3]597,32。序云“伊洛春树,若刺绣布锦,仙桃火然”,故知本次送别事在春天,是无异议。然,有以下三个方面颇值得思考:第一,崔昭既为河南尹,后迁京兆尹,为何序题谓之“崔中丞”?第二,序谓徐浩“今出入夷险”,当作何解?第三,徐浩一生两任侍郎:一为工部侍郎,一乃吏部侍郎,序题“侍郎”,所指者为何者?
据《全唐文》卷四一〇录常衮《授崔昭右散骑常侍制》载:“今位望逾重,选之更精,银青光禄大夫前京兆尹兼御史中丞博陵县开国子崔昭,经之以文敏,纪之以宪则……可守右散骑常侍,散官封如故。”故崔昭曾官御史中丞无疑。又,《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载:“(大历三年五月)癸酉,以左散骑常侍崔昭为京兆尹。”唐代,兼职往往和其本官的任免,时间上有可能前后不一致。如王志愔,《旧唐书》卷一〇〇本传载:“太极元年,又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内供奉。”又如,张延赏,据《旧唐书·代宗纪》载:“(大历二年七月)以中书舍人张延赏检校河南尹……(五年正月)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留守。”由此可见,兼官也有可能在职任某官以后。据崔昭职官变迁,御史中丞应当是以本官兼之。其何时兼任此职,已难确考。但据上文材料可以理出崔昭职官变化的大致线索:大历初,官河南尹,或兼或迁御史中丞,后左散骑常侍,后为京兆尹。又,大历二年,张延赏职乃“检校河南尹”,详查序题及序文,均未见崔昭官“河南尹”或“京兆尹”字样,且序文谓“厅树未老,佐吏半在”“伊洛春树”,凡此种种,均可见崔昭卸任河南尹后,当继续留任河南,其具体职官不详,御史中丞当为兼官。崔昭离开河南至晚可推至尹京兆时,即大历三年五月。
徐浩,两《唐书》有传。据《旧唐书》卷一三七《徐浩传》记载:“字季海,越州人。……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除国子祭酒,坐事贬庐州长史。代宗征拜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寻迁工部侍郎、岭南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又为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坐以妾弟冒选,托侍郎薛邕注授京尉,为御史大夫李栖筠所弹,坐贬明州别驾。”《新唐书》卷一六〇本传略同。记载徐浩生平较详尽者乃《全唐文》卷四四五张式《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彭王傅上柱国会稽郡开国公赠太子少师东海徐公神道碑铭》(下文简称《碑铭》)云:“公姓徐氏,讳浩,字季海,东海郯人。……期不奉制,有命改授大詹事……而浸润之谮,竟中于多言。因除国子祭酒,遂贬庐州长史。代宗践祚
……寻迁工部侍郎。杨慎微病久政荒,殁于南海,冯崇道阴奸伺隙,盗据新息。……拜岭南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公折简飞书,先明大信,顺流鼓棹,以示不疑。……会来年有吏部之拜,复兼集贤学士,尝领东都选务,铨第举科。”对比《本传》与《碑铭》,二者记载徐浩事迹颇合。徐浩兼集贤殿学士以后,事无关本文,不繁述。其于此前的仕途经历则值得探讨。
《还京序》作于洛阳,其谓徐浩“今出入夷险”,此与徐浩任工部侍郎前仕途经历不符。据《旧书》本传与《碑铭》,徐浩迁工部侍郎前,曾贬庐州长史。据《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庐州”上载:“隋庐江郡。武德三年,改为庐州,领合肥、庐江、慎三县。七年,废巢州为巢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庐江郡。乾元元年,复为庐州,自中升为上。”庐州属淮南道,如若谓“夷险”,甚不相符。又,《旧书》本传与《碑铭》均载,徐浩迁工部侍郎前,先官中书舍人,再加银青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故徐浩官工部侍郎时,其已在京城,不可能经由洛阳还京,且被称为“徐侍郎”,更不可能“出入夷险”。故,独孤及《还京序》绝无可能作于大历二年或本年以前。
再考《碑铭》,杨慎微卒后,徐浩官“拜岭南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唐六典》卷三云:“岭南道 ,古扬州之南境 ,今广、循、潮、漳、韶、连、端、康、冈、恩、髙、春、封、辩、泷、新……凡七十州焉,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其名山有黄岭及郁之水灵洲焉,其大川有桂水、郁水。”由于岭南道距离京城极远,其特殊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往往使文人内心充满畏惧与忧愁。如《李卫公别集》卷四录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云:“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又,《碑铭》谓岭南“杨慎微病久政荒”、“冯崇道阴奸伺隙,盗据新息”,可见,岭南之政治环境亦颇为不佳。因此,徐浩卸任岭南,与独孤及序文所谓“今出入夷险”意甚合。其经由洛阳还京,于理亦通。据此观之,《还京序》之“徐侍郎”记徐浩官拜吏部侍郎自岭南诣京途径洛阳、崔中丞昭宴饮送别事。
本次送别的具体时间,可由徐浩职官变迁管窥。《碑铭》谓徐浩“拜岭南道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事在“杨慎微病久政荒,殁于南海”后,据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考,杨慎微广德元年至大历二年(767)岭南道节度观察使任[4]396。又,《广西通志》卷五〇“岭南节度使”条有徐浩,注曰:“越州人,大历二年任。”故《碑铭》云“会来年有吏部之拜”,时当在大历三年(768)。又,序谓“伊洛春树”“仙桃火然”,故徐浩拜吏部侍郎返京经由河南,事在大历三年春,此亦与崔昭生平事迹合。
上文据崔、徐二人生平考证,《还京序》撰写时间已基本确定。下文再看看独孤及本年春有无可能之洛阳。味序文意,文辞未及独孤及还京或离洛阳赴任外州之意。这一方面可能是为文需要,同时还有另一种可能:即独孤及此时就在洛阳。
独孤及,《新唐书》卷一六二有传:“字至之,河南洛阳人。……代宗以左拾遗召……俄改太常博士。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独孤及生平,《全唐文》卷四〇九崔祐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云:“独孤常州……今上即位,下诏收俊茂,举淹滞,政之大者,以公为左拾遗。……迁太常博士。
……迁尚书礼部员外郎……上方大恤黎庶,精选牧守,以公为濠州刺史。”又,据蒋寅《订正》考,独孤及迁尚书礼部员外郎、转吏部员外郎,然后再擢为濠州刺史[1]712。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独孤及曾司职书礼部、吏部员外郎。其任职时间可由其刺濠州略知。《毘陵集》卷五《谢濠州刺史表》云:“臣伏奉今年五月一日敕,授臣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以闰六月十二日到所部上讫。”以闰六月观之,独孤及大历三年五月奉诏、闰六月之濠州刺史任。傅璇琮主编《唐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所考均同[2]198,[3]1734。以此逆推,独孤及卸任尚书吏部员外郎当在大历三年五月前。独孤及在吏部工作,观其《谢濠州刺史表》云:“臣及言……臣顷待罪礼官,备位郎署,职旷无补,增惧且愧。”又,崔祐甫碑铭谓独孤及曾“受诏考第吏部选人词翰”,据此观之,其大历三年春之河南,当在其受诏考第吏部选人时。
故,综合崔昭、徐浩、独孤及三人生平,《还京序》当为于大历三年春。
三
独孤及《赴上都序》,存录于《毘陵集》卷一六。其曰:
初公由尚书郎出佐蜀郡……休绩布于巴汉。天子器之……既而剖符驱传,出入吴楚,专五城,佐三府。府罢身退,复藏于密,出处之道,历二十载而未光。……今上方励精熙载,用官人安民为急,百工以厘,不至者知罪,故公朝贲然,伏轼入阙。时然后行,动而不格,在是役也。……可以道千里之意者莫若文,群贤诗之以送远,盖古人杂佩以赠之之流也?
《全唐诗》卷八一九皎然《送崔詹事论之上都》诗,注曰:“崔尝典吴兴。”《毘陵集》卷一六录独孤及《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序》,亦可参考。故知崔詹事,即崔论。
崔论,两《唐书》有传。《旧唐书》卷七四:“论,以吏干称。天宝中自栎阳令迁司勋员外郎……乾元后,历典名郡……大历末,元载以罪诛,朝廷方振起淹滞,迁同州刺史……秩满,寓于扬、楚间。德宗以旧族耆年,授大理卿致仕卒。”《新唐书》卷九九本传略同。本传谓“大历末,元载以罪诛……迁同州刺史”,“元载以罪诛”事在大历十二年,事见《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十二年……(三月)辛巳,制: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赐自尽。”《旧唐书》卷一一八、《新唐书》卷一四五《元载传》载同。故崔论之同州刺史任当在大历十二年(777),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考同[3]126。据此可知,至少大历十二年三月后,崔论已在同州,此和独孤及卒年亦合。序题称崔论被启用时官“崔詹事中丞”,皎然诗题亦称“崔詹事”,且送行目的地为上都,故《赴上都序》必为于大历十二年前。
又,《赴上都序》谓“初公由尚书郎出佐蜀郡……历二十载而未光”,据戴维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考,天宝十三年(754)前后,崔论曾在杨国忠幕任行军司马[4]。上元元年(760),崔论试太府卿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行军司马在邓景山幕。若起天宝十三年,以二十年推算,迄于大历九年(774),崔论仕途还处于“府罢身退……复藏于密”的时期。故崔论因“今上方励精熙载,用官人安民为急”而起用,其事当在大历九年之后。
又,据《编年史》《补正》考,独孤及大历九年刺常州,此前在舒州任[2]270,522—524。考《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舒州下”云:“隋同安郡。武德四年,改为舒州,领怀宁、宿松、太湖、望江、同安五县。……天宝元年,改为同安郡。至德二年二月,改盛唐郡。乾元元年,复为舒州。”同书同卷“湖州上”载:“隋吴郡之乌程县。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湖州,领乌程一县。……天宝元年,改为吴兴郡。乾元元年,复为湖州。”若《赴上都序》所记事在舒州,则与崔论之上都的路线不合。
又,据贾晋华《皎然年谱》《编年史》,皎然大历十一(776)年冬十二月从湖州之常州[5][2]303,此与独孤及常州送别崔论合。又,皎然诗曰:“金虎城池在,铜龙剑佩新。重看前浦栁,犹忆旧洲苹。远思秦云暮,归心腊月春。青园昔游处,惆怅别离人。”据皎然诗“腊月春”观之,事在冬末。因此,独孤及等人送别崔论奉诏赴上都,地点在常州,时大历十一年冬十二月底。
[1]蒋寅.大历诗人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3]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4]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6.
[5]贾晋华.皎然年谱[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251.
I206.2
A
1000-2359(2010)02-0209-04
卢燕新(1967—),陕西柞水县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古籍整理。
2010-01-20
[责任编辑 海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