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2010-04-11 06:54顾月琴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行会德国职业

顾月琴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江苏太仓 21541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顾月琴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江苏太仓 21541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策支持、健全的行会制度和经济结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是指学校教育与企业训练紧密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其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80%,同时因其最突出地反映了德国职教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运行特点,以致“双元制”几乎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代名词。“双元制”促进了德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被德国人自豪地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一、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德国文化源于古希腊文明,思辨性是其哲学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德国对“科学”有其独特的理解,赋予科学以广泛的意义。德语Wissenschaft(科学)一词含义较广,“包括一切有系统的知识,不论是我们所谓的科学也好,还是语言学、历史与哲学也好”[1]389-390。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而且把哲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还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其中包括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等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19世纪中叶以后,当务实、实证的自然科学观念和方法在德国处于主导地位时,德国人在实际中采纳并彻底贯彻了实证主义精神,并将这种务实、实证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德国人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他们首先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各种职业的技术、技能、技巧和规范,并使之系列化和科学化。其次,根据职业目标确定若干个“关键技能”,使之课程化。正是基于对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完善及操作技能的科学化,德国人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和条件来保证教学质量和操作技能的有效训练。因此,客观上需要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或协会之间通力合作,以优化训练,保证质量。

在文化形态中,价值取向对民族的心理影响也极为深远。它代表了民族或个体在评价事物时所表现出的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在德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技术主义”和与之密切相连的“实用主义”一直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儒家“重德轻技”“重道轻艺”鄙视工商的思想相反,德意志民族自古就崇尚手工业和技艺,有着强烈的职业归属感。这是“双元制”植根的沃土。德国历史上手工业非常发达,有重视手工业和技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优良传统。在德国市井保留的雕塑中,无论是古老的面包师、鞋匠、木匠、铁匠、泥瓦匠,还是近代的修鞋匠、邮递员,都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受过严格训练获得“师傅”称号更令人敬重。大多数德国人视工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极度重视操作技能,并认为“不教儿童手艺,等于教儿童盗窃”,因而德国素有“工匠王国”的美誉。这种注重技能的传统深深影响着后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大众的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并非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主动的要求。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过:“鞋和靴是你的职业作品。你的生命只有通过它们才具有意义,决不要企图超越这个已经为你确定的目标。”[2]35而德国工人精湛的技艺随处可见,从滴水不漏的水龙头、严丝合缝的门窗到驰名世界的奔驰轿车都是见证。

因此,无论是从“双元制”模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还是从操作技能、教学内容及组织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过程,都可以看出哲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深层影响。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实证务实、细致严谨、重视技术的价值取向正是建构“双元制”这座大厦的支柱。

二、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早在13世纪,德国学徒制度就已广泛地存在于手工业作坊中。1897年的《保护手工业法》将处于低谷的学徒培训以法律的形式重新恢复了它的活力,并与1908年的《手工业条例》一起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奠基石。16、17世纪宗教界和实业界一起举办了星期日学校。当时的星期日学校主要分为两种,传授普通教育知识的教会星期日学校与教授计算、绘图、机械和普通技术课程的手工业星期日学校。这类学校是专为跟随师傅学艺的学徒补习文化而开设,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到星期日学校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知识。1900年采纳大教育家凯兴斯坦纳的建议,将星期日学校改为以按职业原则划分的教育机构——进修学校。这种学徒培训与星期日学校的最初合作可视为“双元制”模式的雏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传统的学徒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的需求,又能满足工业社会对劳动者高素质需求的教育,“双元制”正是在适应这一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此后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法律完成了其制度化的过程。1948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双元制”这一概念描述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的形式。1969年联邦政府公布了《职业教育法》,标志着双元制作为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完成了其制度化的过程。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律,如《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使“双元制”不断巩固和完善。

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是“双元制”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令、法规、条例等,明确各方职责,调动企业与学校的积极性,使“双元制”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各部门在政府的统筹下也保持步调一致,协同发展。并且,德国通过州政府、联邦劳动局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对各类职业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继续教育机构提供足够的资金,以确保其稳定健康的发展。此外,德国政府还直接充当企业和职业学校联系的桥梁,以保证双方培养目标的一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教育观念的改变,“双元制”职业教育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并成为德国教育界和经济界争论的焦点。面对各方意见和压力,德国政府则采取坚决和鲜明的态度,即坚持“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动摇的方针,支持企业和学校采取更加可行的措施,使这种教育更趋完善。

三、悠久的行会传统和健全的行会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源于中世纪早期的行会制度,那时手工业作坊已出现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德国最古老的行会是1106年沃姆斯的贩鱼者行会和1128年马格德堡的制鞋者行会[3]63。虽然行会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组织在西欧乃至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存在,但由于德国政治生活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它在德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换言之,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晚生”,促进了行会组织的强大。[4]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作为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保护本行业利益而建立的一种互助组织,行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德国城市的经济生活。它不但保护其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利益,而且还通过行会章程规范本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如控制产品价格和工资等级、规定企业生产规模、确定劳动时间、教育年轻一代等。虽然早期的手工业学徒训练师是在手工业师傅作坊或家里分散进行,但学徒的训练期及有关训练的一切具体要求被详细规定在行会的规章或“案卷”里[5]4。1871年德国统一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基于对成熟的学徒培训制度及国家财政负担等方面的考虑,政府并没有过多干涉由各行业主导的职业训练。尽管最初的商业行会、手工业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同业行会、工会所取代,但这种学徒培训的企业负责制一直保持在日后德国企业自我负责的精神与相应的制度之中。

如今,德国的各行业协会(工商业协会、手工业协会等)依然负责企业内职业教育的许可、咨询、考试及监督等主要职责,包括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定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登记职业培训关系;制定结业考试条例,组织与实施期中考试、结业考试;监督职业培训,开展职业培训咨询;仲裁等。由此可见,行业协会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特殊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

职业教育与经济结合最密切,它的形式、内容和目的都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时,我们不能离开德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及经济结构。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德国位于中欧,国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南北相距800多公里,东西600多公里,地形复杂多样,除辽阔宽广的平原外,还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密布的湖泊。与英法相比,德国土地面积较窄而人口众多,原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靠输出工业制成品和服务,其国情决定了它的工业品不能依靠价格取胜。据估计,价格条件在联邦德国工业产品竞争中只占2%,他们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品的质量(35%)、贸易经验(19%)、交货期限(18%)、工艺先进(13%)、销售服务(12%)。其二,德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大。手工业是德国传统产业,发展到今天,德国的机械、精密仪表制造、电子光学仪器是德国的支柱产业。1970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9%,虽然德国第二产业近年来比重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是德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这样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工业生产过程分工很细,专业化程度很高,这一方面决定了对技术工人需求的质和量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双元制职业培训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技能的岗位针对性也很强。其三,随着传统工业的萎缩,原有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结构重组,生产和服务流水线作业,市场全球化等一系列变化,使德国上下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不断革新,成为竞争和求职的决定性因素,而新材料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正是这种特殊的资源条件及经济结构,使德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不断地提供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技术工人,并且工人的知识和技能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因此,以企业为主,职业学校为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符合了德国的经济结构,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日益发展完善。

[1] 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严红卫,郜志明.德国人[M].西安:三泰出版社,2004.

[3] 陈刚.西方精神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 周丽华,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5] 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German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U Yue-qin(D ivision of Scientif ic Research,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 215411,China)

The German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Its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imp rovement have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background.It is also the p roduct of the socio-econom 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p rogres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factors for the German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the dual system;facto rs

G512

A

1674-2273(2010)05-0111-03

2010-07-22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编号:D/2008/01/030)的阶段性成果

顾月琴(1975-),女,江苏太仓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与文化、高等职业教育等。

(责任编辑 闫 龙)

猜你喜欢
行会德国职业
德国豹2号
武大郎要在开封城卖炊饼有多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职业写作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宋代行会初探
行会 异军突起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