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慧云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大情报信息体系下公安院校学生信息应用意识与能力及培养
靳慧云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正在建设“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种与部门为支撑,以全警应用为基础,以专业研判为核心,条块结合,上下衔接”的大情报信息体系。在大情报体系建设中强调综合情报部门的分析研判,但并不排斥专业警种研判与信息全警应用。因此,在大情报体系下公安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公安院校应在加强实践型师资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整合虚拟应用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的意识,加强训练和提高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
大情报体系;信息应用意识;信息应用能力
2008年9月24日,公安部厅局长(南京)会议决策、部署、启动了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孟建柱部长指示:“建立大情报信息体系,是公安部党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是推动公安体制机制警务方式改革创新、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突破口……”
所谓大情报信息体系是指“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种与部门为支撑,以全警应用为基础,以专业研判为核心,条块结合,上下衔接”的体系。公安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是一个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情报分析研判为主要内容,以服务警务决策为目标的工作体系,是一项涉及众多环节的综合性工作。
全警参与公安大情报信息建设,重在通过大情报信息应用平台进行简单查询,搞清单一人事物的来龙去脉。其关键在于会综合运用、勤于应用和主动应用。这需要民警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专业警种研判,是对全警应用的深化,以串并案为代表,重在搞清某类人事物的来龙去脉。应用策略为通过各种复合手段,要比全警应用技高一筹。这同样需要民警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建设公安大情报信息体系时,强调综合情报部门的分析研判,但并不排斥专业警种研判与信息全警应用。恰恰相反,信息全警应用是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专业研判是公安信息的深度应用,而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应该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信息化的高端应用。这更需要民警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应用意识是指对涉及公安工作信息的敏感性和应用的主动性以及勤于应用。对于从事不同公安工作的民警在信息应用意识上要求应该是一致的。
信息应用能力是指运用信息和信息系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对于从事不同公安工作的民警在信息应用能力上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全体民警信息应用的能力重在对常用以及本工作相关的公安应用系统的查询能力,其基础在于对所涉及的公安应用系统的熟悉和熟练程度,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这个层次的能力培养可以通过目前已经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来实现。对于专业研判的民警,除了具有敏感的信息意识、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科学的信息分析与研究能力,其基础在于对专业警种业务的熟悉程度,强调专业警种信息研判能力培养。这个层次的能力培养可以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公安信息系统应用》以及《情报分析方法》相关课程实现。专职的大情报研判人员应该由情报专业毕业的来担任。在这三个层次中,不仅信息应用能力逐层递增,而且对公安业务的熟练和熟悉程度的要求也逐渐增强。
信息全警应用是公安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能否用足、用好信息取决于全体民警信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公安院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在校学生信息应用意识和能力以及提高在职民警信息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担。
随着金盾工程的全面完成,公安信息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公安信息应用正在从信息管理向实战跃进。大情报信息体系正在建设之中,近几年来,学院紧跟浙江公安信息化进程,在各个教学层面注重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开办了信息警务班,这是一个创新教学实验区,旨在培养信息警务和信息研判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了信息技术、情报、公安业务等;试点班开设了《公安信息应用》,这是一个面向公安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后试点班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和公安信息系统介绍和网上作战基础;学历班开设了打防控,其对象主要是学历教育的学生,主要内容是公安信息系统打防控一体化的应用;各种干训班开设了《公安信息应用》,对象主要是军队转业干部、在职干部等,类似于试点班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正在不断改进中。我们早期的教学内容是以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查询为主,最近加大了网上作战和信息研判的内容。早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采集的自觉性、信息录入的规范性和信息使用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公安信息资源的能力”,近期的目标加上了网上作战的能力;教学方法中实训比重逐步加大。我们努力以案例引导,以基层公安机关常用的信息警务系统为基础(基础信息技术以自学、课外辅导为主),以实训为手段,以实战为目标,提倡教学训练的实情、实景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信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
浙江是全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公安信息应用较普及的省份,已经从简单的信息查询到信息深度应用。近几年来,浙江警察学院在公安信息应用的教学实践中感到,在大情报信息体系下公安院校学生信息应用意识和能力教育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并不是一两门课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在许多相关学科教师的教学中,是长期的,才能潜移默化,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本身缺少这种素养。第二,目前从全国公安院校看承担公安信息应用教学的是计算机相关的教师,然而,从公安大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的框架下,情报信息综合研判是高层次的公安信息应用,由于这些教师缺少相关的知识,这类课程仅停留在公安系统本身应用的层面而无法深入。第三,目前公安院校的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对于当前公安信息应用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知之甚少,授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沉在公安实际部门(最好从公安厅、局、队到派出所都跟班)锻炼实践,就不可能设计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而学生主要是通过这些训练来培养和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的。第四,聘请公安实际部门的教官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校进行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能够快速了解公安工作动态,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也看到,如果是讲座和实训课,效果较好,但如果是一门完整的课程,还是需要教师和教官集体备课,这同样要求教师要了解公安实际工作。因此,加强教师本身信息应用意识、能力以及相关的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应注重复合型教师(包括相关学科的复合、公安理论和公安业务的复合)培养,多给教师提供锻炼、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使其了解熟悉当前公安工作的现状,使他们成为通理论善教学又富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
学院公安信息应用教学和实训是直接在公安网上进行的,目前有两大弊端,一是不能完成信息的录入,而规范化的信息录入是信息应用的前提,公安大情报体系研判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源的质和量;二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同时进入某一系统时,网速受限,很难正常进行实训;三是一些涉密或需要较高权限的系统学生的数字证书无法进入,使得模拟案例网上侦查受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公安应用实训平台和专门的情报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系统、虚拟的信息的环境中完成网上作战和研判的实训。
与此同时,案例和实训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育训练最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教学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一般来讲,虚设案件,让学生网上侦查,按照常规的套路进行,对于任课教师教学较为容易,但提升一步,一种情况是收集到真实的未破案件,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的结果将会五花八门、实训的过程也是问题百出,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很难驾驭课堂;另一种情况是设计案例和实训,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或信息应用能力,又要合乎逻辑,教师绞尽脑汁,但有时却难以如愿,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非常希望公安部能够组织一些教师和实际部门的教官研制一个题库,真正使教育训练更有效,更贴近公安实战。
总之,在大情报信息体系下公安信息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注重研究和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信息应用意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大情报信息体系下公安工作的要求,推进大情报信息体系的建设。
D631.15
A
1672-6405(2010)03-0079-02
靳慧云(1958-),女,浙江警察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研究。
2010-07-24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