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建管站,是河东区建筑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1993—2010年先后多次被评为 “全国先进单位”;市、区 “先进社会团体”; “市建筑市场监察先进单位”;新建住宅管理的 “准入证管理奖”; “创建市级卫生区工作优秀基层单位”;区 “文明窗口科室”;市、区“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
几年中,建管站按照市、区建委的要求,每年都对50余处工地、200余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进行监察管理。每年都对正在施工存在问题的工地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做到监察覆盖率100%。通过监督落实使河东区工地达到市建委规定的要求,使河东区建筑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在工作中建管站做到:一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全区工程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二是及时调查各项工程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施工手续,加强承分包管理;三是对有问题的工程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限定时间,设专人负责,督促整改,使全区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完善,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河东区建管站在工程招标监督备案中,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于企业,做到区管工程招标透明公正,招标率达100%,得到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好评,所完成招标工作无投诉,在市内各区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河东区区管建设项目权限逐步扩大,由原4万平方米扩大到15万平方米,建管站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保质量,尤其是在20项民心工程和奥运火炬线路整修工程中,充分发挥属地优势,简化程序高效管理,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区建管站对合同管理做到了精细准确,备案率达100%,通过对中标后施工合同每一项条款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严格审查及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跟踪管理、监督检查,达到招标投标的预期目的,提高了投资效率和工程质量,有效地抑制了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规范了建筑市场交易行为。由于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于企业,经审查备案的合同无经济纠纷,在天津市内各区中名列前茅。
几年中,河东区建管站努力做好企业资质初审服务,严格按 《建筑法》、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河东区区属建筑企业进行严格的资质初审及资质年检工作,资质审查实行了网上和书面相结合,在企业资质管理方面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鼓励企业向民营发展,使其体制、机制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对改制企业经过多次耐心指导帮助,使企业改制成功,办理了企业资质权属变更,扩大了企业规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多家改制企业送来 “热情服务、耐心指导”的锦旗,表示感谢。
区建管站努力做好服务,促进招商引资,紧密配合区招商部门,积极做好引进建筑业企业的资质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站对在河东区注册的101个施工企业,其中二级专业承包企业10家,三级总承包单位2家,三级专业承包企业51家;劳务分包38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繁荣河东区经济,搞好城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到了企业资质管理高起点、长效化。
河东区建管站坚持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素质。近几年由于企业改革,不少施工企业内部机构发生了变化,人员变动也较大,区建管站始终把为企业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素质作为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了项目经理 (建造师)、工长、安全员、机械员、材料员、电焊工、水暖工等十几个岗位的培训,参加人员达579人次。同时,针对企业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办理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通过完善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科学化管理,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此外,还积极督促农民工培训,组织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农民工素质。
2008年,区建管站根据天津市建委文件要求,鼓励选拔优秀的选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天津市第二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河东建管站因组织出色,被市建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河东区建管站为促进企业发展,繁荣区域经济,全站每年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总结会等,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抓典型、进行推广,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且加强走访,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与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的,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协调,促进施工企业发展。
近年来,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控一大难题。河东区建管站坚持抓好拖欠工程款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2004年起,用三年时间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用一年半时间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一年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止拖欠问题的机制。市政府提出的清欠工作的目标任务:政府投资工程拖欠的工程款,2005年底前全部偿清;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建设工程项目拖欠的工程款,2006年底前全部偿清。区建管站按照市、区政府的指示要求,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抓住重点,采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使清欠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全市名列前茅。受到市有关部门的表扬。
为落实市建委有关要求,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建筑业农民工及时、足额、顺利拿到工资,巩固和完善农民工工资 “月支付,季结算”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区建管站成立专项检查组,重点做好每年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及专项检查工作,定期对河东区内的所有正在施工项目,包括年内已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内容: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情况;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的合同备案和合同履约情况;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现场考勤制度、农民工实名制备案信息上传制度、劳务队长持证上岗情况);用工单位的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对不落实要求,存在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企业及时进行调查,一经核实严肃处理,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009年春节前,有农民工集访事件,涉及工地是区重点安居项目,主要是因结算不一致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情绪都很激动,声称如解决不了,要到市区政府上访。建管站工作人员主动热情地向农民工了解情况,稳定了农民工的情绪,向农民工郑重承诺一定帮助解决,全站人员连续4天召开由施工单位及农民工参加的协调会,甚至晚上加班到很晚,大家研究情况,商量解决的办法,终于在第5天的上午经过协调施工单位与农民工达成了协议,农民工激动的向全站人员握手表示感谢,站里全体人员也都十分欣慰。
几年中,区建管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意义,把农民工工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站在清欠工作中借鉴了市和其他区县好的经验和做法,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受到市领导的表扬。区建管站为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还努力做好网上填报工作,抓好实名制管理制度;现场考勤制度、农民工实名制备案信息上传制度;专人管理制度等。使各用工单位配备专人对现场农民工实行登记,农民工的花名册和考勤表及时登记造册,并随人员变更做到及时调整。
几年中,区建管站经过严格管理,河东区在建项目基本落实了农民工实名制度管理,建筑工地基本达标;农民工工资 “月支付、季结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90%以上,避免了农民工发生劳务纠纷,形成拖欠。
几年来,建管站在建筑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达标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达标率始终排在全市二十一个区县的前列,得到了市建委领导的好评。
多年来,河东区建管做好建筑企业的企业统计报表和经济普查工作,对河东区区属建筑企业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及时和准确性,发挥统计工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河东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建管站人员表示一定要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扬敢打硬仗的好作风,继续做到监察覆盖率100%,区管工程招标率100%,合同备案率100%,继续做好建筑业农民工举报投诉的受理工作,热情接待,决不发生不负责和激化矛盾的事件,对投诉举报问题积极进行协调帮助解决,对投诉举报问题积极进行协调帮助解决,保护企业和农民工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确保该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河东区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