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来斌,薛金华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模式
孙来斌1,薛金华2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模式”是世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称谓。这一模式的形成,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模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现代化;中国模式;基本特点;历史意义
发展与现代化问题,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历史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时代课题。不论人们主观意愿如何,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地踏上现代化之旅。但是,不同的起点条件、启动时机、主动程度、发展速度,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并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中国这个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迟到者,在久经历史磨难之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踏上了世界现代化的高速列车,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进程。在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在东西方的碰撞、互动过程中,中国先后尝试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但结果却总是与现代化失之交臂,“百年的变革始终在抄袭外国和回归传统之间摇摆,时断时续,杂乱无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1]P35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自觉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并最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模式。
根据学术界的有关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一点理解,可将世界现代化进程大体分为以下历史阶段:
(1)16-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准备时期。英国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开始了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准备。圈地运动、商业革命、海外扩张、政治革命等,拉开了英国现代化的历史序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商业革命、海外扩张的历史作用:“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2]P273
(2)18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先发现代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工业革命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分水岭,标志着西欧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引导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英国率先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现代化的腾飞。在英国的影响和带动下,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先后走上现代化道路。这类现代化道路被称为内源的现代化或先发现代化,其动力主要来自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外来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3)19世纪中后期,以东方资本主义后发现代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之下,日本、俄国等东方国家通过社会革新追求现代化发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成为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日本成为东方各国甚至非西方世界最早取得现代化成功的特例。这类现代化道路,被称为外源的或后发的现代化。它一般是在外来的异质文明的冲击下激发而来,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超过内部因素,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短时间内释放,易造成现代化的“断裂”现象。[1]P131-132
(4)20世纪初期,以苏联社会主义后发现代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现代化浪潮。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苏俄以特殊的方式跨越了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比较先进的工业大国,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原西德《世界报》曾刊文指出:“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光才能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方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的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3]P955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者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维定势。
(5)二战结束到现在,以现代化模式多样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现代化浪潮。二战改变了战前旧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大批亚洲、非洲、拉美的原殖民地国家成功摆脱殖民统治,纷纷宣告独立。如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这些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觉醒的发展意识和强烈的发展要求,成为这些国家现代化的主动力,并由此推动了拉美模式、东亚模式、中国模式等多种现代化模式的形成。
2.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中国作为唯一保持文明连续性的文明古国,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却步履蹒跚。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还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此后的300年,世界现代化萌动,中国则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与世界现代化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被西欧赶超。
当英美等国进入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期时,清王朝还沉浸在天朝之国的迷梦之中,中国经济也步入持续衰落阶段,并由此导致落后挨打。马克思评价说:“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2]P631。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被动地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而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血腥的军事掠夺、野蛮的鸦片贸易,从中国攫取大量财富。可以说,在第一次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中国被迫成为向西方资本主义先发现代化中心输血的外围地区。
鸦片战争之后,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中的改革派与地方实力派结合,尝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自强运动。但这次现代化运动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而遭挫。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又先后经历维新运动、立宪运动。但是,由于制度和传统等等的束缚,这些尝试先后以失败而告终。在此前后,日本、沙俄等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表明:在第二次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仿效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君主宪制模式的做法遭到失败,中国不仅没有抓住这次现代化的机遇,反而又进一步成为东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对象,为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原始资本。
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于是乎人们转而寄希望于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王朝循环”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中国现代化运动初始阶段的结束。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也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
从1911年至1949年,仿效欧美式的资本主义共和制模式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处于权威失落、地方割据和社会失序的局面,加之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进一步掠夺、长达近四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争磨难,此间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在战争的夹缝中时断时续地进行的、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的一种发展模式。
正当中国人民为找不到现代化出路而苦闷的时候,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结论。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翻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中国人民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实现现代化梦想的正确途径。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所说:“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4]P3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而言,在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以后,面临着如何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以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等一系列的高难度课题。从1949年到1956年,基本上是仿效苏联模式。1956年以后,毛泽东对这些难题进行了新探索,提出要“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取得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但是,他也受到了斯大林超越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影响,犯了“左”顷错误。毛泽东对这一错误后来虽有所认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彻底纠正这一错误,最后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严重偏离了正确的现代化道路。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模式多样化的时期,上述波折不禁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不会再次与中国擦肩而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前人探索的积极成果,科学总结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答案。实践表明,中国在根本制度框架内成功进行了一次独特的现代化模式转换,基本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转型;中国终于在世界第四次现代化浪潮中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各种现代化模式的竞争与比较中以鲜明、绚丽的“中国色”令世人瞩目。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一系列重大事件:苏东剧变,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遭受严重失利;拉美、东南亚等地发生金融危机,拉美模式、东南亚模式引起反思;许多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发生再发展危机,传统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力遭到质疑。相比之下,中国却通过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中国的发展道路被世人称之为“中国模式”,并引起广泛讨论。那么,同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模式到底是怎样一种模式呢?在我们看来,它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对于这个问题,无疑可以从多视角、多维度来回答。此外,中国模式还处于继续生长期,除了本文概括的六个方面以外,注重科学发展、追求社会和谐等方面,也正成为它的重要特征。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作展开):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其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外源的、后发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与欧美资本主义先发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有效启动的现代化进程落后一二百年。因此,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以期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经济社会信息化已成趋势,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由于较早实现工业化而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抢得先机并占据有利地位,在全球信息化趋势呈现的时候,它们又利用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开始了新的国际领先地位的角逐。国际经济竞争的现实表明:我们要发展,人家也不会睡大觉;如果在发展速度上亦步亦趋,原有的发展差距不仅不会缩小,相反会越拉越大,那就永远无法改变劣势地位。因此,“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5]P91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续完成别的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又要在新的信息化国际竞争中立足,不至于继续拉大发展差距,就必须走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并举、良性互动、跨越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路径,在发展速度上就不能慢慢悠悠,而必须急赶紧追。
马克思晚年曾经指出,在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大化的情况下,落后国家不必重复发达国家经历的所有发展阶段,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发达国家用较大的代价取得的发展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固然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但它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5]P519它彰显了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发展经验、利用外部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压缩发展时间、争取发展优势、缩小发展差距,后发式、追赶型,可谓中国模式的显著特点。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走上资本主义后发现代化道路。但是,从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除少数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迈入现代化发展的正轨,甚至仍然徘徊在落后的边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如何走出一条真正的自主发展之路,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人民苦苦探索的重大难题。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选择的是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虽然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借鉴了西方社会创造的一些文明成果,中国模式也因此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是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等根本问题上,我们毫不动摇。正因为如此,中国模式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选择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存在根本区别。事实上,以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完全市场化等主张著称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泛滥,给许多发展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模式同某些人鼓吹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在指导思想、所有制主张、奋斗目标等多个方面存在本质区别。人们只要注意这些本质区别,就不会“把虚假的表面现象当作实质或某种重要的东西”[6]P45。
总之,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与一些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相比,具有自己的优点:与欧美模式相比,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很强的可成长性;与拉美模式相比,显现出发展的人本性和社会的稳定性;与印度模式相比,显示出高速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发展的全面性。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它们位于同一个地区,同样人口众多;在二战结束后,两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局面非常相似。然而,两国却在沿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而不同道路的选择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社会发展(如人均寿命、识字率、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体育动动水平)等方面,中国的表现都远远好于印度。[7]
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绝非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一种充满着改革和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主义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8]P69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9]P166,必须根据现实需要及时改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斯大林对这些思想未予重视,长期坚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否认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勃列日涅夫等人思想僵化,一再殆误改革时机。戈尔巴乔夫意识到苏联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但是他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选择了一条不切实际的激进改革路径,结果将改革变成了“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邓小平在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一条正确的改革路径。一方面,他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10]P237;另一方面,他指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11]P333。
同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是一种稳定有序、渐进式的改革。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刊文说:中国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但其变革方式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正像中国所进行的经济改革一样,是渐进、务实和累积式的,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思想和经验。[12]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评价。后发现代化道路一般会遭遇传统与现代、富裕与贫困、发展与秩序、解构与重建等一系列悖论,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入“现代化陷阱”,并造成社会发展的断裂。中国走的是一条社会主义后发现代化道路,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我们最终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效避免了社会发展的断裂。
在如何对待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中国模式既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不同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也区别于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社会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和市场。原苏联理论界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计划这个“看得见的手”把经济引向预定的发展轨道。建国初期我们仿效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现代化模式的结果是票卷经济、短缺经济。按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发展主要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事实上,这种理论主张的局限性在现代西方经济危机面前暴露无遗。
与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自由主义模式相比,中国模式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从社会制度中剥离出来,强调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既强调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同时也强调发挥计划的作用,注重加强和改善中央宏观调控;既强调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也注意到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会显示出不同的特性。总之,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下的市场经济,它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结合了起来,从发展的实际效果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国外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在大胆否定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等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但是,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立论的理论基础以及主张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等问题上,两者存在着本质区别。[13]P200-210
中国模式所彰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品质,在于既能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市场机制高效率配置资源的优化作用,又能克服各自的弊端。它所焕发的巨大制度潜能已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所证实,并且已得到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的公允评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在“2000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与预测”国际会议上指出: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但中国的实践证明,这二者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上发展经济的模式很多,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成功的,沿着这个道路向前走,中国的经济会不断发展。[14]
面对汹涌澎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选择何种发展模式?这是后发国家不得不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拉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具有典型意义。在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结束以后,拉美国家就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是,无论其发展模式如何演变,它们始终没有改变其对外依赖的局面。可以说,拉美的现代化之路集中体现了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摆脱的两难选择:依附与自主。[15]P11-112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进行理论反思,其中一些依附论学者将理论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思想界为落后国家提供的现代化理论样板,将其斥之为最强烈的、最野蛮的思想干预之一: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和发展为代价的,而不发达则成为发达的代价。以弗兰克为代表的激进依附论提出,不发达国家要想改变其不发达的状况,就必须与发达国家“脱钩”(割断关联),否则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16]
“依附”带来了发展,但是失去了自主,因而这种发展至多只能是依附性的发展,而不是真正的发展;“脱钩”虽然带来了自主,但实际上走向自我封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它也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依附”或者“脱钩”,除了这两条道路,发展中国家难道真的别无选择?对于这一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的世情和国情,在认真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的基础上,作了自己的回答:(1)“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16]P78(2)我们是在落后的条件下搞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10]P44(3)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效应,“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5]P189(4)“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0]P3
上述思想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一大宝贵经验,也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点。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来看,一个大国的崛起似乎往往会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英国现代化的先发优势使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但这背后却是其海外殖民地人民的血泪辛酸;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相继崛起,带来的是可怕的世界大战;苏联的不断强大,随之而来的霸权主义、对外扩张……近年来,国际上不断有人根据以上大国兴衰的历史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将形成“中国式”的世界秩序,引起一些国家的衰落,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
上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若干片断,确是史实。但上述结论,却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一结论似乎很重视经验,但是却有意回避中国在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有选择性地遗忘了一些国家霸权扩张的反面经验。中国的发展不走西方发达国家依靠武力掠夺其他弱小民族来进行资本积累的历史道路,也不走苏联霸权主义、对外扩张的道路,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直崇尚“和为贵”,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中国处理内政外交的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就是中国古代和平外交的典范。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更强化了我们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反映了我们党长期治国理政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从毛泽东、周恩来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邓小平做出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科学论断,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胡锦涛提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总结我们党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我们党关于和平发展重要战略思想的继承发扬。[17]P387
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鉴照了一些国家霸权行径的历史教训,顺应了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发展潮流。英国的海外扩张最终遭到广大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日不落帝国”终成昨日黄花;德国、日本因发动法西斯战争为害世界,自身也难逃战争惩罚;美苏争霸,拖累了世界,拖疲了美国,拖垮了苏联。霸权不得人心,扩张必受惩罚,这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环顾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发展的整体相关性和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非赢即输的旧观念日渐式微,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渐成共识。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对中国模式外向特征的高度概括。
作为世界上的头号人口大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既对本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毋庸讳言,中国模式对于丰富世界现代化的色彩、推进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自鸦片战争以来,尽快实现现代化崛起,重回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就一直是数代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和不懈追求。一部近现代中国史,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辛酸史、曲折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一扫笼罩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阴霾,开始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和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18]P7-9这绝非我们的自我欣赏。早在十余年前,世界银行专家面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就曾不无感叹地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绩。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的发展。”[19]P1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如此重大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就是世人在一般现代化理论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和表达。
当然,中国模式在实践上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丞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指出,中国用30年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50—100年的成果,但同时也累积了其他国家50—100年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把历时性的矛盾和问题变成了共时性的存在。压缩发展时间、缩小发展差距,还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在现代化发展上的重要任务。可想而知,其中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矛盾和冲突也前所未用。但是,中国模式正处于继续构建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生长空间。只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引,勇于面对矛盾问题,善于学习和总结,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中国模式能否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模仿,对它们有无借鉴意义?在中国模式成为当前世人关注热点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人在如何对待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的争论明确表示:不顾历史条件照抄照搬西欧发展模式的做法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究竟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20]P765。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邓小平在1988年会见莫桑比克客人时曾说:“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10]P20这一说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此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我们既然一再强调走自己的路,就决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别国照搬我们的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坚决反对价值观输出。
但是,我们也不应否认,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彼此尊重的同时,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受到殖民主义的掠夺,现在又面临新殖民主义的挑战,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同样面临现代化的共同课题。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我们认为,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首先应该是它所表现的基本原则: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条基本原则是可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正如江泽民199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5]P512英国左翼杂志《每月评论》也曾刊文指出,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了一种发展模式,这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作用。[21]
其次,中国模式所包含的一系列基本理念无疑对其他发展中国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例如,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既是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也应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合理选择。对此,英国学者雷默认为:“中国新的发展理念在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正在指引一些其他国家在有一个强大中心的世界上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想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秩序接轨,同时真正实现自己的独立。”[22]又如,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经验,也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英国《卫报》在2004年5月27日刊登题为《中国解决亿万人民温饱问题的经验》的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此外,中国模式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在解决后现代化道路普遍性问题上的积极成果,无疑具有一定意义的普适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凯歌高奏的时候,也有陷入低谷的时候。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随后苏联所创造的现代化奇迹,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亚洲、拉美的一些国家在二战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对身处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也显现出巨大的吸引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形势高涨,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却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正当一些西方极右势力为苏联解体弹冠相庆、一些进步人士为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深感忧虑的时候,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垮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应该为它殉葬”[23]P1;中国模式的成功,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新希望,宣告了所谓“社会主义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埃菲社等国际媒体曾经刊文指出: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扭转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威望”,“挽救了要失事的社会主义大船”。[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成功,有利于重塑和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正在产生涟漪效应。正如邓小平指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0]P346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苏]罗·亚·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M].赵洵、林英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M].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马克·班德比特.中国和印度:哪个发展模式更成功?[N].参考消息,2005-02-1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张维力·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N].参考消息,2004-05-3.1
[13]孙来斌.“跨越论”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道路[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4]颜鹏飞等.兼容理论: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评论,1998,(6).
[15]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6]孙来斌,颜鹏飞.依附论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
[17]章沁生.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美]马丁·哈特-兰兹伯格,保罗.伯克特.解读中国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22]Joshua Cooper Ramc,The Beijing Consensus,http://fpc.org.uk/fsblob/244.pdf
[23][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徐文烈等译.四川:重庆出版社,1997.
[24]肖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挫折”与“新局面”[J].当代世界,1999,(11).
D0
A
1004-3160(2010)01-0032-08
2009-10-28
1.孙来斌,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2.薛金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刘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