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研究

2010-04-09 05:55
关键词:养生学道教儒家

胡 旭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儒、道、佛三家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研究

胡 旭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古代儒、道、佛各家学说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自然也是具有深刻的影响,以至起着某种支配作用。儒、道、佛各家体育养生学说虽然各有其特色与长短,但合起来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所具有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儒、道、佛;体育养生思想;意义

一、儒家与体育养生——“自强不息”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甚至于对整个民族心理的塑造,它都起着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可取代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文化的总纲。儒家学说以肯定并面向现实世界,从而积极治理人生与控制社会的思想特征区别于其他各家。儒家养生思想是其基本学说的折射,并对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早期儒家的体育养生思想

儒家的体育养生思想可以追溯到很早。《孔子集语》卷3则引述了孔子关于人们夭折而死的原因的说法:“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饮食不节,劳过者,并共杀子。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并共杀之。”第一条是指由于日常饮食起居调摄失节,导致疾病而夭亡;后面两条涉及精神情志调养与道德修养问题,也与体育养生有关。明智的人不犯此三事,就能避免于非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论语·宪问》)之意。孔子的这种说法,明确强调了包括养形与养神在内的体育养生与延年益寿的关系。

《周易》也是儒家取法的经典之一。《易·乾·象》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求实的人生观,历来被儒家所推奉,也贯穿在儒家养生思想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强不息”可以说是对儒家养生思想中积极面的精辟概括。儒家思想从现实主义的中心出发,其人生观是积极的。儒家重视现实的生命,并不是为了活命而生存,而是为了去实现他们所主张的人生价值与社会抱负。在儒家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值得重视,就是因为它是实现理想的前提。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前领袖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述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吴德智也。”说明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前提条件。孔子说:“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礼记·儒行》)养生以准备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作为,这就是儒家养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区别于道、佛养生学说的基本特征。

(二)发展中的儒家体育思想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从孔子创立学派以后,深得儒者信奉。《韩非子·显学》记载分为子张、子思、颜氏、孟氏(孟子)、漆雕氏、孙氏(荀子)、乐正氏八派,以孟子和荀子两派对社会影响最大,特别是宋代以后,被视为孔子嫡传弟子,儒家正宗,尊孟为“亚圣”,孔庙列位祀奉。之所以影响最大,是由于他们的学说思想渗透入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董仲舒到康有为都认为孔子为教主,萧衍有儒、佛、道三圣设教,唐代有“三教归一”,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曾说“孔子创教”,所以有的称儒家为儒教。按照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反映”(《辞源》)的解释看,以为儒的学说理论不尽如此,所以称儒家不称儒教为好。

(三)儒家体育养生重在个人道德修养

儒家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体育养生中的作用,主张突出个人养德的主动性,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认为这是人们得以长寿的基本要素。“德者寿”的观点可以说是儒家养生思想最为集中典型的体现。儒家对养德的具体要求方面可以列举一些与体育养生关系较为直接的说法。如《礼记·曲礼上》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由于“德者寿”的主要原因在于精神情志的调谐,所以儒家养德以至整个养生的基本途径就是“修心养性”、“正心”。《礼记·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同篇又解释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为修身在正其心。”可以看出,这里的“正心”具有重视精神调养、消除情志的异常状态,时时专一其神的含意。

二、道家与体育养生——“重人贵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重人贵生”的宗教,其论涉“生命”的义理极为丰富多彩,是道教学中最具有社会价值的理论成就,是人类“生命学”园地的奇葩。

(一)道教的生命观

“道”是生命的根本,早在道教创教之时,道教就把太上老君视为“道”的化身。《老子想尔注》称“道”为“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唐代《混元皇帝圣纪》也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生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可见太上老君即老子,即“道”,即天地宇宙乃至生命之根本。而对于宇宙和生命的诞生,《道德经》这样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这是宇宙和生命乃至万事万物生成的最原始的科学解释。

对生命的解释,历来有着不少说法。如:具有肉体、精神、灵魂三大要素,谓为生命;神识与先天之气的合一,谓为生命;形神相依相守的和谐统一,谓为生命;有谓“性命”即生命;有谓生机与形体俱为生命。道教对人体生命的解释,也有很精彩的论述。如吴筠《元气论》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谓为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气来人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人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谓为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谓为生命。为此,道教强调以气为本,精、气、神三者和谐于一体的“生命说”(或谓生命三义论),这是道教生命观的特征之一。

(二)道教的体育养生思想因素

道家用神仙方士的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说作宗教性解释。以“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修真养性为上、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认为生长、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性,主张生道相守,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希望“保守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是体育思想可吸取的因素。尤其是道家创造了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房中、守庚申等养生方术,更容易接近群众,使之能长期延续绵绵不断。总的说,道家的道论、气论,以及天人合一的理论,构成了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成为我国体育养生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坐忘、行气的体育思想理论及方法,构成了中华民族保健强身医疗治病的重要框架,成为东方保健体育的瑰宝。

(三)道教的心理健康思想

1.清静——以静制躁

清静是道教教义之一。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玩物只有清静,才有道来居,学道的人只有清静,才能修道和得道。

道教认为,人们要做到清静,首先必须做到“无欲”,这是道的规律。《老子想尔注》说:“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觅玄语录》也说:“学治心者必须万虑俱忘,一心清静。问曰:‘如何得心清?’曰:‘谁令尔动!’凡人起一切事,本由自心;止一切事,亦由自心。如耳不闻非礼之声,声自不扰汝耳;目不视非礼之色,色自不浸汝目。作如是想,自然清静矣。”

2.无为——顺应自然

无为是道教教义之一。道教认为,无为就是对于社会政治和处世的基本态度。万事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自有其“道”,治理天下要顺乎社会发展,与民休养生息;待人处事则要摒弃妄自作为,而应追求清静寡欲。“无为”是达到无不为和自化之目的的途径和方法。

3.寡欲——见素抱朴

寡欲是道教教义之一。道教认为,为人处世应当节制欲望,个人修炼要少思寡欲才能求得长生之道。道教认为,“欲”是凶害之根,欲盛则伤气害性。孙思邈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闷心劳形,养生之方也。”明代吕坤《呻吟语》将寡欲作为良药,“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少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

三、佛教与体育养生——“禅定”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便放弃了印度的王室贵族生活,离家修炼并创立了佛教,其教义长期以来在亚洲及欧洲地区流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佛教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摩诃止观辅行》第32卷说,医生必须先正确诊断病情、分析原因。在治“身病”时,提出了药物、饮食、养生和运动(如瑜珈术、太极拳、习武等)、按摩法和修定法(静坐)等多种对治方法。而这些方法与中医养生治病的方法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养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心理学的作用,它关心人类的心理状况和所谓的“苦难”,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做出了特定的判断,提出了一整套约束人们思想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赋予它们以生动形象的心理学解释。

(一)禅定与体育养生

古代的高僧长寿者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非常俭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长年餐风露宿,但精神充实,以“禅悦法喜”充满,因而能尽享天年。虚云禅师的一弟子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1888年12月28日出生于福州市鼓楼区,2004年5月于佛堂安详逝世,享年116岁。他生前总结自己养生之道是:“三勤、三静、三淡、三乐。”三勤谓脑勤、手勤、脚勤;三静即静心、静气、静行;三淡是淡权力、淡金钱、淡忘年龄;三乐就是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他的这种养生之道与他的禅修生涯是分不开的。无数高僧大德的修禅实践证明:“生命在于静”,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修禅充分调动自己身心具有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悦情养性,延年益寿。

(二)佛教思想与体育思想的关联

佛道结合,天台宗智颖提出的“止观并重”起到了体育养生的作用。止是坐禅,观是宗教世界观的建立。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的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慧思提倡禅定、静观,并吸收道教神仙方术与印度神仙方术,希望成五通神仙,要求长生为得宣扬佛法。这样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使禅定、静观成为佛徒修养的准绳。实际上止观法是消除一切妄念,专心一致,再调养身心;并注意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使之和适;再注重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的修炼方法,是可以达到体育养生和体育健身的作用的。如“安心住在病处,即能治病”(《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逐渐形成后来的静坐气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评论儒、道、佛各家体育思想特点时,苏轼曾经比喻道:“释如白壁,道如黄金,佛如五谷。”(《尊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卷引)从体育养生的角度,这可以理解为儒家强调修身以待,其说切近现实生活,风格平实;道家、道教最重生命本身,其说最具体育养生价值,弥足珍贵;佛教长于精神内修领域的探索,其说理论层次甚高,超尘脱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历代人们对他们的作用也作了相应的评价,如宋代以来即有“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一类的流行说法。在各家中,如果以与体育养生关系的直接、养生态度的积极及养生学内容的丰富而论,道教显然更为突出。有人对此评论道:“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畏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从各家生死观的比较出发,赞扬了道教力图与生命抗争的积极的体育养生宗旨。也正因如此,道教养生学说对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的影响也最大。不过各家体育养生学说虽然各有特色与长短,但结合起来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所具有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于文明、舒天音:《中华养生宝典》,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第14-21页。

②王光、张秀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③郝勤:《体育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第256-259页。

④郝勤:《试论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的动静观》,《体育文化导刊》1990年第2期。

⑤李长福、李慧雁:《孙思邈养生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02-403页。

⑥李似针:《养性延命》,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53-64页。

⑦周际明:《养生学新编》,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42页。

⑧詹石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127-128页。

⑨张清华、罗伟凡:《古人谈养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⑩罗时铭:《孙思邈养生思想初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⑪杨朝霞:《修禅养生》,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7-213页。

⑫陈撄宁:《道教与养生》,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52-75页。

⑬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4-75页。

⑭樊西宁:《生命在于什么——对古代养生思想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第5期。

⑮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151-154页。

2010-03-16

责任编辑 文音

猜你喜欢
养生学道教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古诗中的养生学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西夏道教补议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