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梅(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面而深刻。
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教育和被教育的需要为基础,以师生交往为条件和渠道,以尊师爱生为感情纽带。心理教育家西伯曼(Sillberman)把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分为四类:
1.友好型(attachment):学生特点:学业成就较高,对教师顺从、合作,喜欢接近教师。教师行为:喜欢这类学生,但交往中大多不公开表示喜欢和偏袒。
2.冷淡型:被动、退缩,不引人注目,对教师无个别交往要求。教师行为:和这类学生活动频率较少,较冷淡或不关心。
3.关怀型:学业成就较低,但应和教师要求,期望教师的关心。教师行为:在合理范围内接纳这类学生的要求,公开关心和互动较多。
4.拒绝型:学业成就低,有违纪和不遵守纪律的倾向。教师行为:对这类学生期望消极,较多注意其行为问题,忽视其学习努力程度,师生互动较多。
现今普遍存在的师生关系根据不同的角度还可分为:情谊型、交易型、工作型、民主型、依赖型、服从型、认同型、同化型等。
1.情谊型.师生之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成才和成人。有的老师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学生经济上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学生尊敬老师,也为老师做一些应该做的一些小事情,师生和谐,情谊浓浓。这是当今大学校园里提倡的师生关系类型。
2.交易型:由于市场经济元素的影响,金钱进入大学师生的交往领域是不可避免,老师做课题需要人手,自己的学生自然成为首选群体,学生需要进行专业的实践活动,跟着自己的老师做事自然是最佳的选择。师生之间有了一定的利益交往。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产物。在未来的比例会逐渐增大。
3.工作型:老师上完课走人,跟学生根本不认识。学生下课以后迅速离开教室,跟老师连个“再见”也不说。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路人。即使是偶然见面,也是对面相见不相识。这种师生关系是近些年出现的。因为大家都很忙,老师上完这节课要忙着去赶下一节课,学生下课以后还有没完没了的实验。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人人都很忙,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了。
4.民主型: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5.信赖型:学生对老师的建议、要求和言行的可信度毫无异议,并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师可以把任务安排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并且对任务完成的结果很放心。
6.服从型:教师靠规章、纪律要求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学生则屈服于教师的意志或权力
7、认同型:教师靠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知识以及闪耀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可,但关注的仍是教材和好书。
8、同化型:这是最高层次的师生关系,教师以“教人”为已任,关注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超越老师,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针对100位大学师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的设计是紧密围绕以上所述的师生类型,对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归纳核心问题得出以下统计数据:
学生问卷1结果统计:
1.老师不了解你的忧虑和不安,48%是,52%否;
2.你的意见常被老师不加考虑地反对,5%是,95%否;
3.老师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与奖惩学生的尺度48%是,52%否;
4.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67%是,33%否;
5.老师常以某些东西作为掌控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29%是,71%否;
6.你愿意听老师的话,你的思想常被老师支配,29%是,71%否;
7.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认可,0是,100%否;
8.老师对你很冷漠,14%是,86%否;
9.你常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38%是,62%否;
10.老师常询问学生意见,并采纳学生的意见,71%是,29%否;
11.由于某位老师的影响,你将来想做教师工作,48%是,52%否;
学生问卷2结果统计:
1.对目前师生关系表示满意的学生占81%;
2.认为教师能经常关心自己的占43%;
3.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找朋友的占67%,找老师的占10%,其他为找父母与同学;
4.当对教师的做法有看法时,57%的学生选择给老师传纸条或其他方式;
5.76 %的学生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是:我尊重他,他尊重我;
6.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对学生一视同仁67%;尊重学生人格71%;有创造性,思想跟的上时代52%;有幽默感62%;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老师62%;
7.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是教师方面的占52%;
8.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友谊型76%;关怀型67%;民主型57%;信赖型43%;依赖性和放任自由型分别占19%;认同型14%;同化型与工作型分别占9.5%;交易型4.7%;服从型与对立型为零;
9.81 %的学生认为对老师有一点了解。
教师问卷结果统计:
1.100 %的教师认为与所教的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
2.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的占82%;
3.64 %的教师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方面;
4.与学生相处时,82%的教师认为自己习惯呈现的角色是朋友;
5.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91%,学习态度82%,心理健康64%,学习成绩45%;
6.73 %的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一般;
7.64 %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能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8.对师生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2%;
9.想通过自己的榜样效应影响学生将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占27%;不想的占55%;
10.选择由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工作和学习的36%;
11.73 %的教师认为学生更有效学习的方法是自主学习。
12.91 %的教师认为好学生的主要标志依次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考试成绩好;品行端正,行为习惯好;身心健康。
13.100 %的教师认为合格教师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成长;其次是教育方法;再次是课讲得好。
1.大学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根据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大学老师和学生对目前大学师生之间的关系的满意度均达到了80%多,但是,这种师生关系尚停留在表面上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层面上,76%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是:我尊重他,他尊重我,73%的大学教师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老师了解甚少,无法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沟通,无法找到一位老师能够倾诉内心的想法,他们内心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会轻易地被教师所支配。同时,老师也不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忧虑和困扰,在遇到问题时,也只有尽可能地尊重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表示找朋友的占67%,找老师的仅占10%,目前的师生关系总体来说,非属关怀型和情谊型,更多情况下为工作型。
2.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根据问卷我们可以看出,52%的大学生和62%的教师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方面,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占绝对的主动地位。同时,多数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显然,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身心的发展。然而,在教师的问卷中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教师不愿以自身的榜样效应去教育、激励和感召学生,使他们在教师的教导下不断地吸取知识和力量进而被同化。而近乎一半的学生表示在老师的影响下,将来会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为人师表”为己任,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在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功教育的标志。
3.师生关系之间相互约束的因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身份、人生观、价值观、分析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自我意识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大学生不再愿意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与认可。问卷显示: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依次为:尊重学生人格71%;对学生一视同仁67%;有幽默感62%;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老师62%;有创造性,思想跟的上时代52%;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依次是:友谊型76%;关怀型67%;民主型57%;信赖型43%。由此可见,大学生希望在尊重、平等、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创造和谐、关怀、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些即表达了学生们的愿望,也为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而在教师心目中的合格学生应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强,考试成绩好;品行端正,行为习惯好;身心健康。这无疑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师生之间的相互期待和要求就是制约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只有相互的满足,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工作型为主;师生关系较为冷淡,缺乏课外的交流与沟通。民主、信赖型为辅,此类师生关系只属个例;情谊、关怀、服从、认可、同化型渐退,证明了当代大学师生的人文关怀和相互理解程度在逐渐减少;排除冷漠、交易型,即当代大学师生之间并非绝对冷漠和纯粹的交易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人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教育的影响极其重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大学师生关系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建立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因素是多元的,绝不仅是上面所探讨的几个方面,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1]李其龙,建构主义教学哲学依据探讨[J].教育参考,2000(5).
[2]白桂香,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M].开明出版社,2000.1(1).
[3]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4(1).
[4]卢元锴等,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6(1).
[5]刘林平,爱的误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10(1).
[6]田玉荣,孤独忧虑烦恼[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