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永 □程 浩(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好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虑及长远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局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确保首都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从南阳陶岔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km,河南省境渠道长度为731km,占58%,涉及8个省辖市,22个县(市);一期工程计划总调水量95亿m3,其中分配河南水量37.69亿m3,占4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既是受水区,又是水源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河南将新增淹没面积143.9km2,省境库区水面面积将达到506km2,占库区总面积的48%,库区将新增移民15.5万人。总干渠永久占地1.21万hm2,开工后沿线需动迁人口5万人左右,工程静态投资估算省境内约为670亿元。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总面积9.5万km2,涉及河南、湖北、陕西3省共43个县,人口1460多万人。其中河南涉及南阳、洛阳、三门峡3省辖市的淅川、西峡、内乡、邓州、栾川、卢氏共6个县(市),流域总面积为7815km2。丹江口水库的汇水支流主要有丹江、淇河、老灌河、蛇尾河和丁河。汇水区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均降雨量在700~1000mm之间,地形上属于中浅山区和丘陵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40%。丹江口水库目前为Ⅱ类水质,据多年水质监测,基本上呈稳定状态。
作为首都北京和工程沿线河南、河北、天津4省(市)的饮用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事关工程建设的成败。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调水方针。同时,国务院还责成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境保护部等部委联合编制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规划》,并及时进行了批复,项目总投资194亿元,其中近期规划项目投资69.89亿元。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涉及河南、湖北、陕西3省的广大地区和1400多万人口,且上述地区多为贫困县和次发达地区,因而水源区各级政府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水质的双重任务。如何正确处理好水质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实现水源区和受水区南北双赢的局面,是水源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搞好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必须取得水源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展览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水质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和表彰水质保护和治理污染的好典型,对环境违法行为给予公开曝光和批评,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营造人人重视环境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丹江口水库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环保局等11个厅(局)联合下发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实施意见》。水质保护范围内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市要严把项目审批验收关,严禁新建造纸、化工、制药、电镀等重污染企业,严禁无序开采矿产资源和破坏生态行为;严禁在库区周围新建旅游度假村、宾馆饭店等项目,已建成的要达标排放,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搬迁;对库区内的新建、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前提,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关,实行环保审批上级备案制度。
引导库区广大农民科学施肥施药、提倡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一是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绿肥;二是禁止和限制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提倡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三是大力发展沼气,使农业废弃物和人畜粪便得到有效处理和转化。
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国家在水土保持治方面的投资。与此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行拍卖、租赁、股份制、大户承包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拓展投资渠道,开发“四荒”资源,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编制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规划》总投资194.33亿元,河南27.5亿元。近期项目投资68.89亿元,河南14.9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17亿元,项目44个,水保投资4.8亿元、项目19个。项目主要内容有小流域治理、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生态农业示范区监测能力建设等。项目实施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目前,本省《规划》内近期63个项目中,除因企业关停转调的12个工业点源项目外,已完成19个,在建12个,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19个。项目竣工运行后,要强化运行管理,使项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真正发挥投资效益。
2008年,国家适时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源区人民的关怀。由于本省水源区6个县中有4个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财力薄弱,实施生态保护后,减收增支压力巨大,依靠地方财力难以消化。建议国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将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重要支持对象。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天然林保护和渠首生态林建设工程对水质保护至关重要,应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生态补偿的重点地区,使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二是将项目支持列为丹江口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水质保护的需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渠首电站等项目列为重点支持范围。三是实施对口支援。建议国家号召工程受益区和国家有关部委在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科技、环保、林业、水利等方面对丹江口水源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对口支援,加强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中线工程水源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四是直接从工程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水源区生态环境补偿。如在渠首成立水源子公司,以增加地方税收等。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安排河南境内总干渠沿线环境保护投资约7.36亿元,其中环境投资1.2亿元、水土保持投资5.6亿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度、严格工程质量、确保项目真正发挥投资效益。这些项目的实施并正常运行,将为总干渠沿线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工程基础。
2006年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划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工作的通知》,省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实施意见》,同时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调此项工作。几年来,经过对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报告及方案的反复论证和修改完善,目前全省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拟将保护区划定成果以省南水北调办、环境保护厅、水利厅和国土资源厅名义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批复后颁布实施,严格遵照执行。严禁在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内新、扩、改建可能导致保护区水体污染的工业企业,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促使一些重污染企业远离南水北调总干渠,将水质污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保护区内现有的有可能导致保护区水体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及早启动限期治理工作,确保总干渠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267km,沿线分布着几十座城市、数百座桥梁。虽然在工程设计上采取了很多水质安全防护措施,如导流沟、隔离带、防护林、桥面收集、防护设施等,但日常生活中仍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水质安全突发事故。因此,在今后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水质预警和安全应急机制,以保证沿线城镇的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