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肺功能紊乱主要原因为气道高反应和急性气流受限,因此改善肺功能是防治哮喘的重要方法。反应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较多,其中重要的有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流速(PEFR)、用力肺活量(FVC)、FVC在25%时最大呼气流速(V25)、FVC 在50%时最大呼气流速(V50)、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 等。哮喘患者测定肺功能,可以对大小气道的阻力状况及可逆性、气道的高反应性及其程度等做出直接评估,为哮喘的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机理分析与影响等方面提供有意义的依据[1]。1995年《全球哮喘防治战略》(GINA)[2]将FEV1和PEF列入哮喘病的诊断标准,FEV1是评价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最佳单一指标,PEF是反映气道阻力的重要指标。针灸治疗哮喘疗效显著,通过不同的针灸方法(如针刺、针药并用、天灸、灸药并用、穴位帖敷、穴位注射及穴位电超导疗法等)均能够明显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针灸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文献,报告如下。
张智龙等[3]观察了针刺支沟、内关、太冲、丰隆、肺俞、阴陵泉治疗哮喘的疗效,以喘康速气雾剂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针刺能够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活量,减少哮喘的发作,其效果优于对照组。蔡志红等[4]观察了针刺“清喘穴”与针刺“定喘穴”的疗效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PEF及PEF变异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PE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EF变异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表明两组针刺方法在改善肺功能方面疗效相当。Chu KA等[5]观察了哮喘患者通过针刺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发现针刺能够改善哮喘患者的FEV1,但是疗效不及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刘智斌等[6]观察了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的疗效,与喘康速气雾剂疗法对比,结果发现两组肺功能FVC、PEF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头皮发际区微针法与喘康速气雾剂疗法疗效相当,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肺通气提高肺活量相关。
张文彭[7]观察了应用抗哮喘药物的同时给予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治疗,选取曲池、列缺、鱼际、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均为双侧,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与应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针刺后FEV1%、PEF、FEF25%~75%、FEV1/FVC均显著增高,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表明宣肺健脾益肾针针法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杜宇征等[8]观察了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针刺脾俞、肾俞、华佗夹脊穴、丰隆,留针30分钟,取肺俞、风门穴以三棱剑点刺皮肤,然后加火罐,令出血3~5 ml为度,与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对照,结果发现针药并用组和西药组患者治疗8周后PEF均显著提高,且针药并用组优于西药组,表明针药并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峰值呼气流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王又平[9]观察了针刺拔火罐、针刺温灸治疗哮喘,采用肺俞、风门、大椎,留针20分钟左右,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虚寒者配以艾条温和灸,虚热或合并肺热较甚者,可针后拔火罐于大椎、肺俞之间,结果发现针刺拔罐、针刺温灸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针刺拔罐组与针刺温灸组比较,七项肺功能测定指标中FEV1、PFR、FVC、V25、V50、V75等六项以针刺温灸组为高,其中PEFR 、V5%、V75%与针刺拔罐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陈健等[10]观察了穴位电超导治疗哮喘60例,与安慰剂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比安慰剂组能够明显改善哮喘患者PEF水平,表明穴位电超导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庞声航[11]观察了治疗组在应用抗喘药物的基础上,壮医特色针挑颈1、2、3棘突下,胸1、2棘突下及旁开2寸(双),胸骨上窝等,每次选4~6个穴位为挑点进行治疗,对照组1单纯应用西医抗喘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2采用中医辨证定喘汤加减治疗,结果发现三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FVC、PEF、MMEF、FEF (V)50%、FEF (V)25%、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高,且治疗组增高程度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表明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李延红等[12]观察了麻黄、细辛、白芥子、甘遂等制成药膏,初伏灸定喘、膏肓、肺俞; 中伏灸肺俞、心俞、膈俞;末伏灸大杼、肺俞、肾俞穴、足三里,每组穴位均取双侧,结果发现治疗前后相比,天灸治疗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FEV1、FEV1/FVC,提示天灸可能是通过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通气功能,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杨剑等[13]观察了炙麻黄、杏仁等中草药,加氮酮、甘油等制成膏剂贴敷定喘、膻中、肺俞、脾腧等穴,与吸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药及中药汤药进行治疗对照,结果发现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的FEV1% 、FEV1/FVC、PEF% pre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外敷后加强了温肺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小气道的痉挛,促使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的好转,同时改善了病人机体的缺氧状况有关。
米建平等[14]观察了天灸联合舒弗美治疗哮喘,与安慰剂治疗对照,结果发现两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后、1年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灸药结合对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FVC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舒慧等[15]观察了对照组采用氨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① 大椎、定喘、双肺俞、双志室,天突,②大抒、肺俞、双脾俞、双膏肓、天突,③ 双肾俞,双定喘、双风门、双心俞、膻中,三组穴位交替天灸的方法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后FEVl、FEV、FV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对照组,对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调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和呼吸膜的通透性。
章涵等[16]观察了白芥子、苏子、白果、麻黄、地龙等穴位贴敷于定喘、肺俞和足三里穴,对照组予口服氨茶碱,结果发现治疗组肺功能FEV1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穴位贴敷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方法之一。
陈生等[17]观察了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穴位帖敷双肺俞、定喘、肾俞、风门、天突、膻中等穴,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结果发现两组患者FEV1%、PEF%、FEV1/FVC%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李俊等[18]观察了对照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组采用该药治疗的基础上用曼吉磁贴穴位(天突、定喘、肺俞、膏肓、膻中、命门、肾俞、足三里)帖敷,结果发现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FEV1/ FVC、PEF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袁保丰等[19]观察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拔罐和药物敷贴(敷贴药物由甘遂、细辛、延胡索、白芥子等按1∶1∶2∶2 组成)法,穴位选择大椎、定喘、膻中、肺俞、脾俞和肾俞,先拔罐,时间5~10分钟,后敷贴3~8分钟,对照组每隔10 天治疗1 次,共治疗3 次;治疗组每隔3 天治疗1次,共治疗10 次,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有明显改善,并且采用拔罐和穴位贴敷同时治疗10 次比3 次效果为佳。
林艳华[20]观察了用丹参1ml加氨茶碱1ml加地塞米松1ml加利多卡因1ml于背部是肺俞穴、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处穴位注射,与静脉输注氨茶碱0.25单位加地塞米松10mg对照,结果发现两组在改善患者FVC、FEV1、PEF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表明药物联合穴位注射能够迅速发挥平喘作用,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
刘素香等[21]观察了用咳喘固本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对照,结果发现两组均能改善FEV1、PEF、FV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咳喘固本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王文兰等[22]观察了用黄芪注射液穴位(足三里、肺俞、肾俞)注射,联合时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与单纯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对照,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肺功能。
通过不同的针灸方法,如针刺、针药并用、天灸、灸药并用、穴位帖敷、穴位注射及穴位电超导疗法等,均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包括FEV1、FEV1%、PEF、PEFR、FVC、V50、V25等肺功能指标,表明肺功能可以对大小气道的阻力状况及可逆性、气道的高反应性及其程度等做出直接评估,为哮喘的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机理分析与影响等方面提供依据。然而各研究所含的样本量都偏小,并且大都没有具体描述随机分组方法,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也不统一,这将有可能影响疗效判定的可信度,建议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完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实验,并且采用国家级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一步肯定针灸防治哮喘的确切疗效。
[1]郭继鸣.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5-1304.
[2]WHO/NHLBI Workshop Report.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WHO Publication No.95-3659, 1996.
[3]张智龙,吉学群,薛莉,等.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3):158-160.
[4]蔡志红,董宇翔,刘放,等.针刺“清喘穴”即刻止喘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6):383-386.
[5]Chu KA, Wu YC, Ting YM, et al.Acupuncture therapy results in immediate bronchodilating effect in asthma patients[J].J Chin Med Assoc.2007, 70(7): 265.
[6]刘智斌,牛文民.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8例[J].现代中医药,2008,28(5):69-70.
[7]张文彭, Е.В.Владимирский, А.В.Туев.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法对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肺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07, 32 (1):42-48.
[8]杜宇征,于涛.针刺及刺络拔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19):170.
[9]王又平.针灸治疗哮喘5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1):23-24.
[10]陈健, 张晨美, 陈华,等.中药穴位电超导辅助治疗轻中度发作期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12) : 1120.
[11]庞声航,黄东挺,王小平,等.壮医特色针挑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民族医药,2008,31(6):53-55.
[12]李延红,宋卫东,鞠琰莉,等.天灸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医学新知杂志,2009,19(2):101-102.
[13]杨剑,李风森,杜丽娟.穴位经皮给药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07,25(3):39-43.
[14]米建平,刘炳权,符文彬,等.天灸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18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2):61-62.
[15]舒慧,朱少荣.“三九”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华医护杂志, 2006,3(4):351-352.
[16]章涵,董丽华,张静.穴位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8,40(11):80-81.
[17]陈生,高雪,叶小丹,等.穴位帖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4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 2009,37(3):60-61.
[18]李俊,胡家才.磁贴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 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28(2):36-39.
[19]袁保丰,秦黎虹,张建华.穴位帖敷次数对缓解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9):9-10.
[20]林艳华.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8(3):178-180.
[21]刘素香,代爱芹.咳喘固本胶囊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08,40(5):29-30.
[22]王文兰,付彩文.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08,30(11):12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