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缺 刘静乔 柴静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1]。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以降低其发生率;正确把握子宫切除的时机,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2001至2006年我院分娩17666例,其中剖宫产2703例,占15.30%(2703/17666),其中实施产科子宫切除术20例,占0.11%(20/17666)。回顾性地分析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率、子宫切除术指征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
2.1 分娩总数、剖宫产及子宫切除例数。剖宫产2703例(15.30),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2例(0.11%),剖宫产后子宫切除18 例(6.66%)。
2.2 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子宫切除20例,平均年龄(32±2)岁;首次妊娠45%(9/20);孕次≥2次65%(11/20);11例患者中,有剖宫产和人工流产史9例,占患者总数的45%(9/20),占孕次≥2患者总数的81.82%(9/11)。
2.3 急症子宫切除手术指征 20例患者均在发生产后大出血后经各种抢救措施仍出血不止,为抢救产妇生命而行子宫切除术。其中前置胎盘8例(40%),宫缩乏力6例(30%),胎盘植入4例(20%),胎盘早剥2例(10%)。其中胎盘因素所占比例70%,6例宫缩乏力患者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例,3例不明原因的宫缩乏力性出血而切除子宫者,术后病理回报:子宫肌层呈炎性细胞浸润。
2.4 产妇术后并发症 产后出血18例(90%),失血性休克6例(30%),失血性贫血10例(50%);血栓性静脉炎 1例(5%),术后病率7例(35%)。
本文20例急症子宫切除术中,发生在阴道分娩2例,发生在剖宫产18例,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发生率的60.5倍,与国内报道的23倍[1]高2.6倍。追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产科剖宫产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我地区血源紧张,患者需输血治疗时血制品不能及时到位;(3)产前检查还不规范,我地区群众对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多次妊娠、多次分娩导致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发生率增高;(5)我院尚未开展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用于产科急症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指征,发现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等引起的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是近年来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最主要手术指征,占70%。近年胎盘异常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与人工流产、中期引产及剖宫产手术的增加有关。Jeffrey等[2]发现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妊娠者前置胎盘发生率为4.6%,而自然流产后妊娠者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8%。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随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前次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此次妊娠子宫切除的危险性增加大约4倍[3]。因此产前人工流产、引产手术次数的增加以及剖宫产率的增加是引起前置胎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前置胎盘易合并胎盘植入,导致产后出血。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目的主要为止血,手术时患者出血多,处于危重状态,因此,手术应尽量选择子宫次全切除术,力争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留部分下段子宫及宫颈,日后月经量少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起着一定的安慰作用。对于子宫弛缓性出血,胎盘粘连或植入等经多种措施处理后效果不佳,在没有充足血源或急症动脉栓塞的条件下,应果断采取子宫全切术[1],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早切子宫比晚切除好[4]。
本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病率35%,与单纯剖宫产患者术后病率相仿[5],全部患者均健康出院,说明在产后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尤其在基层医院抢救条件有限、其他措施无效时,果断采取该项措施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手段。
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首先必须加强避孕,实行计划生育,做好围生期保健;积极筛查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以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产科质量,合理使用催产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切口选择及子宫切口缝合技术,以减少再次妊娠及分娩后子宫瘢痕破裂,减少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宫缩乏力和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现代产科学中的地位仍受到很大的关注,是一项抢救围生期急症危重出血,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1 马水清,边旭明,郎景和,等.产科临床中的子宫切除术.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9-41.
2 Jeffrey MB,Frank HB,Allen PK,et al.Induced abortion:a riskfactor placenta previa.Am J Obstet Gynecol,1981,141:769.
3 张运平,刘小红主译.产后出血.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
4 段涛.产科失血性休克诊断及处置的四字方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803.
5 Duff P.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postcesarean endomyometritis.Obstet Gynecol,1986,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