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红环瓢虫生物学特性观测及保护利用
王志强
(西华县林业局,河南 466000)
红环瓢虫是草履蚧的重要天敌,整个世代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共4龄,以成虫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开始出蛰,出蛰不整齐,3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为幼虫期,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为成虫期。红环瓢虫具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对草履蚧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能取食草履蚧的若虫、蛹和成虫,可利用红环瓢虫对草履蚧进行生物防治。
红环瓢虫 草履蚧 生物学 保护 利用
草履蚧是一种常见的农林害虫,能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近年来,对杨树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控制草履蚧的发展蔓延,我们开展了草履蚧的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在观测过程中,发现红环瓢虫是草履蚧的一种重要天敌。为了更好的利用红环瓢虫防治草履蚧,我们于2007-2010年开展了红环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将观测结果总结如下。
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瓢虫科红瓢虫亚科短角瓢虫族,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主要捕食对象为绵蚧科昆虫[1]。在我县主要捕食草履蚧。
成虫:红环瓢虫体长4.0~6.0 mm;体宽3.0~4.3 mm。虫体长圆形,两侧近于平行,弧形拱起,披黄白色细毛。头部黑色,复眼黑色而常具浅色的周缘。前胸背板前缘及侧缘红色。小盾片黑色。每一鞘翅的周缘均为红色,中间为黑色。腹面中央部分黑色,其余部分红色。足基节黑色,其余部分红色[2]。
卵:红色,长卵形,长1~1.5 mm,宽约0.5 mm。
幼虫:1~2龄幼虫红色,3~4龄幼虫暗红色,腹部背面有3条纵向黑线,中间一条较细,两边较粗。头小,黑色,胸、腹区分明显;胸部背板近方形,黄色,中间微凹,胸部腹面有3对足;腹部分节明显,两侧相对于每一腹节各有一个显著钝锯齿。
蛹:近半球形,桔黄至桔红色,位于蜕掉的幼虫皮内。
在我县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开始出蛰,出蛰不整齐,4月中下旬仍有少量越冬成虫活动。3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为幼虫期,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为成虫期。
红环瓢虫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出蛰,出蛰不整齐,4月下旬仍发现有越冬成虫活动。红环瓢虫出蛰后在树干上游走寻找草履蚧若虫补充营养。交尾多在晴天午后进行,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继续补充营养,产卵后死去。卵主要产在树皮缝、树枝上及草履蚧固定刺吸处附近,呈鲜艳的红色,散产,产卵量大,有资料显示平均每雌产卵400余粒[3]。卵经10~12 d孵化,初孵化的幼虫行动迅速,爬到草履蚧腹面下吸食草履蚧体液,直至将草履蚧吸干。野外观察,5月中下旬红环瓢虫开始化蛹,化蛹时红环瓢虫幼虫尾部分泌粘液将虫体固定,身体稍拱起并缩短,不再取食,通常也不动,有2~3 d的前蛹期,但如果受到刺激,处于前蛹期的红环瓢虫身体会前后摆动。化蛹地点在树叶下、草下、土块下等较隐蔽处,蛹位于蜕掉的幼虫皮内,蛹受到刺激也会前后摆动,化蛹时间不整齐。红环瓢虫的蛹期约12 d。初羽化的红环瓢虫鞘翅全为红色,此时若受惊即从蛹壳内爬出, 经数小时后鞘翅才变为和越冬虫一样;若环境较安静,则待和越冬虫一样后才从蛹壳内爬出。未观察到补充营养的现象。以后在枯枝落叶、墙缝或草丛下寻一地点开始入蛰,越夏越冬。
越冬红环瓢虫出蛰后以草履蚧刚出土的若虫和即将蜕皮的一龄若虫为食补充营养,红环瓢虫的幼虫以草履蚧若虫、蛹和成虫为食。在食物缺乏时,红环瓢虫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这对红环瓢虫的个体的成长有影响,但对种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红环瓢虫的空间分布与草履蚧的空间分布一致,在树冠、树干、林下草丛、电线杆、墙壁等有草履蚧活动的地方都有分布。
红环瓢虫对草履蚧有很强的抑制能力,通过养殖观察,红环瓢虫成虫出蛰后补充营养约需草履蚧一龄小若虫20~30头/d,初孵化的红环瓢虫幼虫则只需1头较大的一龄若虫即可蜕皮;较大的红环瓢虫幼虫(3~4龄)一天可消灭2头草履蚧;红环瓢虫幼虫不但取食草履蚧若虫,而且取食草履蚧的蛹和成虫。观察发现,红环瓢虫对农药敏感,故应在红环瓢虫出蛰前10 d(3月初)停止使用农药。
由于红环瓢虫对草履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用来对草履蚧进行生物防治,具体方法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红环瓢虫发生量较大、已经充分控制草履蚧发生发展的地方,人工采集带有红环瓢虫的幼虫或卵的枝条,连同枝条上的草履蚧一并装入透气且柔软的布口袋里,带到草履蚧待防治区,在林带上每隔1 000 m左右选择一个放虫点,将带有红环瓢虫幼虫或卵的枝条固定在待防治的树木上,让红环瓢虫的幼虫自行爬上树并捕食草履蚧,每个放虫点释放红环瓢虫的量为100头以上,一般过2~3年可基本控制草履蚧的发生发展[4]。
[1]杨有乾.河南森林昆虫志[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 天敌昆虫图册[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78.
[3]江 洪. 草履蚧的重要天敌—红环瓢虫的初步研究[J]. 昆虫天敌,1980(1):17-23.
[4]张军灵,王小纪,高存劳,等. 红环瓢虫生物学习性及对草履蚧林间控制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2(3):35-37.
2010-07-29
王志强(1976-),男,河南西华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及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S763.38
B
1003-2630(2010)03-0039
(责任编辑:王团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