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猝死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管理对策

2010-04-08 04:31:26周云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护士长纠纷家属

周云勤

猝死在心血管内科时有发生,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抢救成功率低,患者家属难以接受突然失去亲人的现实,情绪易激动,常无端怀疑诊断、处理错误或不及时,在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和投诉,造成医疗护理纠纷。我院心内科 2004年 ~2009年共有 62例猝死患者,由于加强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抢救过程中的各方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满足患者和家属被尊重的要求,并做好善后处理等,无1例发生医疗护理纠纷。现将防范猝死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 护士管理

1.1 做好新护士和进修实习护士的入科教育

对新转入科护士和进修实习护士入科时,首先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进行入科培训,详细讲解心内科专科疾病特点、病情观察要点,了解冠心病猝死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及心脏猝死患者的抢救配合,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尽快熟悉各种抢救仪器、药品、用物的放置位置,保证抢救时有条不紊地将各种物品到位,提高抢救成功率。

1.2 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医院是以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内容的服务行为,也是一种高风险性职业,而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而部分护士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测体温,实际上这仅仅是护士工作最基础的一部分[1]。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普及,人们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因此,要求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从法律角度规范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基础护理等各项操作规程,关注细节,增强护理操作的严谨性,防范差错和缺陷。同时注意提高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护理活动中,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交流技巧,遇事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多为患者着想,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需要[2]。心内科护理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将异常症状体征做好记录,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特别是心电监护过程中有危险心律失常未及时发现,延误患者的抢救。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重要环节管理,针对少数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如观察病情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基础护理过度依赖陪护,巡视病房不及时等现象,将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缺陷及时反馈给全病区护士,加强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警示教育,从而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达到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重视自我保护

组织护士反复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有举证倒置责任意识,让每一位护士深刻认识到,我们每天书写的护理病历,绝不仅仅是记载患者病情和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活动的医疗文书,而是很有可能成为日后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文书,成为医疗诉讼的重要证据[3]。若在护理记录时对患者病情描写不细致、不相符或遗漏,或有病情变化不及时报告医师和严格交接班,都可能成为护理纠纷时不利的法律依据。所以要求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及时、完整,遵从“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录做过的”原则[4]。要避免虚构结果,凭空捏造,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护理记录的病情变化时间、抢救时间、用药时间、死亡时间要与医疗记录保持同步性。护士长对护理文书,特别是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每天检查 1~2次,发现缺陷及时反馈给当班护士纠正,对共同性存在问题,定时在护理质控反馈会上重点提出,引起大家重视。

1.4 出现医疗纠纷苗头时及时做好调解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显示,虽然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多数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导致患者或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不满意引起的[5]。患者猝死后当家属情绪激动,对医护人员的某些言行和行为提出疑义时,首先要避免当事人与闹事者正面冲突,以免加剧矛盾发展。科主任和护士长要主动将家属安置到医师办公室或主任办公室,耐心诚恳听取家属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对能当时解释的问题详尽解答,对需要调查后答复的问题,定好合适的时间给予解释,避免敷衍了事,激化不满情绪,更不能无视家属的大吵大闹,认为事情与自己无关怕惹事而置之不理。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此时及时调解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调解可化解医疗纠纷的形成。

2 抢救工作的管理

2.1 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急救物品做到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清洁、消毒,急救仪器定时充电备用,护士长每周总检查 1~2次,节假日前全面检查,对损坏、短缺、性能不稳定物品及时请领维修,使抢救物品时刻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2.2 经常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和心肺复苏术的应急

发现猝死患者时当班护士要当机立断,争分夺秒,遵循《护士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护士长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立即赶到抢救现场,有条不紊,严肃认真地配合开展各项抢救工作。同时要劝阻家属不要围观。

2.3 抢救时护士要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制度和三查七对制度

执行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并经双人核对后再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后及时请医师补开医嘱,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空安瓿,对有纠纷苗头者要保留抢救后用物,待问题解决后再弃去。

抢救患者的护理记录严格要求在抢救后 6 h内完成,护士长要严格把关,反复核实各项时间是否与医师记录吻合,病情变化时异常体征、参数的准确记录,有心电监护患者要打印并保存各种原始心电监护条图、生命体征数据,以随时应对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

3 善后管理

患者的猝死使家属六神无主,如何处理后事更不知从何下手,护士长要指导当班护士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尸体清洁,换上干净衣服,对家属有风俗习惯的特殊要求也尽量满足,使患者有尊严的离去,给予家属最后的安慰。

详细指导家属如何办理结账和尸体转运手续,外地或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的家属,亲自带到住院处办理,并指导家属如何到殡仪馆办理后事。

对情绪激动和悲伤过度出现不适症状家属给予适当处理,如有头晕、虚脱症状者安排躺下休息,予测量血压、脉搏,给予热开水或糖水,安慰、体谅家属的悲伤情绪。医疗护理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非经行政和法律的裁决不能解决的医患纠葛[6]。心脏病的猝死是难以预料的,医疗护理纠纷的焦点往往是:是否及时发现病情,用药是否规范,抢救工作是否及时。如何防范这些医疗纠纷的高发因素,要求护理管理者高度重视,抓住重要环节加强管理。教育护士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遵守各项医疗规范,杜绝失职行为,做好抢救工作和善后处理,医疗护理纠纷可以化解在萌芽状态。

[1] 吴 迪,郝云华.护理行为与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88-89.

[2] 姚美芳.基层医院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7):92-93.

[3] 宋海锋,毛怀东,黄 斌,等.重症监护病房如何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31-232.

[4] 温建清,徐建婷,黄锡梅,等.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防范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3):346-347.

[5] 钟遂平.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必要性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2):155-157.

[6] 王传益,李 博主编.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医疗纠纷的防范[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203.

猜你喜欢
护士长纠纷家属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署名先后引纠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