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探索

2010-04-08 00:08:16林冬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院校

林冬妹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探索

林冬妹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校师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对目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进行梳理,分析存在问题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高职高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思想政治课理论课;选修课;建设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履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1],必须创造性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拓展教育空间、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推出了建设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的计划,用若干年时间,以四门(《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和《廉洁修身》)必修课为核心,建设若干门的配套选修课,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若干门”的课程体系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一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的情况,我们对部分学院和学生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对学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6份;对学生的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359份。

(一)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情况

1.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省 46所高职高专院校,几乎没有院校单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而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和其它公共类选修课放在一起开设,让全校学生自由选课。25%由教务处统一开设,17%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部门开设,4%由各系部独立开设。2.据调查资料显示,对自己在院校是否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调查中,有65.5%的学生很清楚地认为已经开设,12.2%的学生认为没有开设;22.5%的学生对是否开设不清楚。3.各高职高专院校对开设的公共类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是成正比:在学院重视程度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人文素质类各占54%和50%;艺术欣赏类均占46%;专业拓展类各占46%和35%;职业修养类各占30%和17%;思想理论类各占28%和10.8%;时事政治类各占19.5%和17%;其它类各占6.5%和4.3%。

(二)学生对开设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总体看法

对目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总体看法和总体评价,绝大多数同学持肯定和支持态度,74.4%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是非常有用或比较有用,只有5%的学生对开设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没什么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非常必要或必要占87.5%,既可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占 40%),又可以帮助树立正确“三观”(占54%),既提升了精神境界(占24%),又拓宽了知识面(占18%)。关于开设的形式,有28%的学生赞成单独开设,39%的学生赞成和其它公共类选修课放在一起开设,39%的学生认为两种开设方式都可以。

在回答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开课数量能否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时,选择满足、基本满足和不满足的比例分别为:22.4%、57.7%和19.9%,仍然有近%20%的学生认为开设的选修课程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已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人文素质类。哲学、法学、历史文化、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2.职业修养类。职业道德与人生规划、成功素质训练、成功三锦囊等。3.思想理论类。思维与智慧、大学生社会行为与健康、中国民俗文化等。4.时事政治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大国兴衰与中国的未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等。5.其它类。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代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二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不到位,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思政选修课,因为标上了“选修”二字,无论是在学生层面,还是老师层面,甚至是在学院层面,与“必修”课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其重视程度都是大打折扣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思政选修课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仅占48.3%,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思政选修课的“教”与“学”,“选”与“修”,“督”与“管”并不让人乐观。

学生,对“学”好选修课意义认识不深,部分学生只求“学分”,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出勤率不高,上课时心不在焉,做其它的事情,对选修课抱有成见,应付考试,他们“选”的目就是为了修满学分,选修课“选而不修”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教”好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投入精力和时间明显少于必修课,仅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书育人过程敷衍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对“管”好选修课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疏于“督”导与“管”理,“滥竽充数”选修课科目为数不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课程含金量少。

如此,“教”、“学”、“管”均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保正,也违背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不利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学生对选修课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仅占48.3%,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二)开设课程随意性大,课程体系有待规范

各高职高专院校关于开设选修课(含思政类的选修课)虽然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但普遍没向对必修课一样有统一标准和进行严格的管理规定,没预先设定培养目标,尚未做到根据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开设课程,课程开设随意较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含思政类的选修课)的一般做法是:自由申报开设的课程。由具备一定资格和条件的教师(包行政人员、辅导员等),按各校的要求选定所开设的课程、填写开课申报表,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只要选课学生达到一定的数量即可开课。是否开课,开什么课,开多少个班的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任课老师决定,他们往往根据个人的专业、个人兴趣爱好和该学期必修课、其它工作任务来决定某个学期要开设的课程。这里面存在很多不可控制因素,不利于建立稳定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规划。

(三)选修课“人多课少”,供需矛盾突出

学生普遍反映,思政类的可选的课程太少,选课人太多,特别是热门课名额相当有限,喜欢的课难以选上,稳定的、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更无法难以满足学生需要,“人多课少”,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原因:一是思政类的选修课开设数量受大环境影响,先天不足。我国高校选修课开课数量总体偏低,与西方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相比,开课数量有很大差距:如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 50%,而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才占 30%左右,一般院校不过几十门[2]。在这个大背景下,思政类的选修课开设不可能充足。二是思政类的选修课开设数量、质量受师资影响。首先,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必修课工作量饱满,时间精力受限,调查显示高职思政课教师每周要承担10-16学时、有的甚至高达20学时的工作量,完成思政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已经精疲力竭,即使有心也无力在开设选修课程了。

(四)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教学环节的督导难以到位

1.教学资源的有限制,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近几年,受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几乎都跟不上规模发展的步伐,无法在正常上课时间段,很好地满足选修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于是各高职院校只能各出奇招,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导致思政课选修课时间安排不尽合理。调查显示,各院校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为周一至周四7、8节,9、10节,周末,思政课选修课也不例外。学生普遍认为安排在7、8节和周末上课,不是很合理:7、8节是他们参加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的时间,而周末则是他们休息的时间。2.课程管理欠规范,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与其他课程或活动发生冲突。由于各院系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有些院系的活动在时间上与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如:在选修课开设时间上补上必修课、上党课,组织社团活动等,导致学生无法上课。在本院系的活动与公共选修课的时间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放弃后者。课程管理欠规范,各院系之间缺乏协调,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与其他课程或活动发生冲突,导致学生无法上课。3.受经费、人员保障制约,教学各环节的监控难以到位。由于思政课选修课的上课时间都是在非正常上班时间,受经费保障制约,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含教学督导组)不可能实行轮班工作,监控各教学环节。各院校虽然有一整套管理选修课的规章制度,但制度不完善,仍存在漏洞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各环节的监控难以到位,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也难以落实。

三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建设思路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开设思政课选修课重要性

首先,开设思政课选修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需要。加强“教”、“学”、“管”层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综合性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就教师而言,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就学生而言,可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就学校而言,可以促进课程开发和必修与选修课的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满足社会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其次,开设思政课选修课,是多渠道多途径的思政教育渗透培养的需要。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渗透,远比单一的教育模式更有效。据了解,国外没有专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模式虽然是多样化的,但共同的一点都是将道德教育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教育,融入到各学科中。例如,美国高校实行的就是,“全面的道德方式”即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在各门课的教学之中;英国也是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溶到各种教学中;德国则要求教师是不但把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融到各门课教育中,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品格去影响学生,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仅靠单一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仅靠必修课是不够的,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渗透,开设选修课作为拓展和延伸是必要的选择。

(二)建立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设置

1.明确思政课选修课的教育理念。首先,明确思政课配套选修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它建设好,需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价值导向、健康的心智培育和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拓展等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配套选修课的追求目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作为其延伸的配套选修课,这是做好思政课课程有总体规划和整体设计的前提。其次,明确思政课配套选修课建设要将其纳入学院思政课课程整体培养目标考虑。思政课配套选修课是一个课程群,不是一两门课,这一课程群必然是由若干课程模块组成。课程模块的设立,要坚持“以学科为标准和以教育理念或学生成长需求为标准”的相结合的原则,要以高职高专四门必修课为轴心来划分,结合其教学内容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思政课延伸选修课,使每一门必修课周围形成一个课程系列,从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空间[3]。

2.建立课程模块。配套选修课具体课程建设可以有多种途径,实践证明,根据其教育理念,建立起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确定课程模块及具体课程的,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例如:可以制定以下的思政课选修课“遴选标准”:(1)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2)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基础知识;(3)有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健全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身体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点,对思政课选修课程进行科学规划,用若干年时间,以四门必修课(《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和《廉洁修身》)为核心,建设若干门的配套选修课,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若干门”的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把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法律修养素质、文化修养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际交往素质,立足于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情,在文、史、哲、法学、艺术五大人文类社会科学知识的范畴内,对全院人文素质类任选课进行归纳分类和科学规划,规范选修课的课程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高职院校统一的课程管理体系,进行全盘考虑,消除不确定因素。如,可以为学生量身订做了五大课程模块,如:“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类”模块;“心理健康类”模块;“艺术欣赏类”模块;“职业和综合素质类”模块和其他人文素质拓展类模块等,并建立责任人制度。这样,开什么课,开多少个班的课,由各院校结合自身学生素质的培养,事先都做好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含课程目标设计(能力目标设计和知识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培养能力训练目标设计等[4],严格审核课程内容,从而避免思政课选修课的设置“随愿意性大,不确定因素多”,最大限度保证课程开设质量。

(三)丰富课程资源,促进思政课选修课可持续发展

针对选修课“人多课少”,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高职院校教务部门要按照科学的价值导向、健康的心智培育和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拓展等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配套选修课的价值目标要求,制定优惠政策,挖掘潜力,采取措施增加思政课选修课程资源:(1)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以的生师比1:350至400,配备足够数量的思政课教师,以保证他们在完成除了完成必修课的任务外,有精力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各门类的思政课选修课。(2)要求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申报公共选修课,并以此作为年度教学评价及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3)聘请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思政课选修课;(4)聘请校内确有特长的行政人员或退休教师开设风格各异的选修课【5】。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增强思政课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前提。高职院校必须拥有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思政课选修课程,才能给高职生以充分的选择余地,满足广大高职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利于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思政课选修课除了要有一定的数量作为保证,还要根据学院或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结构,以人文社科类为重点,辅之以侧重科技知识的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使公共选修课体现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特点,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四)加强思政课选修课教学管理,合理安排时间

1.合理安排思政课选修课教学时间。排课时既要考虑不同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又要避免与必修课、课外活动发生冲突。学校可固定每周1到2个下午用来安排思政课选修课,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紧凑,不可把时间拉得太长,很好地解决,长期困扰高职院校的,因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导致学生选而不修或不能很好的修的问题。这对规范思政课选修课的教学秩序,提高思政课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2.加强“教”与“学”的过程管理。为了确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选修课价值目标,应从“教”与“学”两方面加强管理。加强思政课选修课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实行准入制度。要求思政课选修课老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承担,严格其审核从教资格和教学水平,把准入关,把那些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纳人到选修课的教师队伍中来。其次,思政课选修课老师教学动态的教学督导。开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检查,督促教师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开课后,组织专家或教学管理人员深人课堂听课、评课,在学生中进行教学情况调查或召开学生座谈会,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测评等等,以各种形式帮助和督促教师精心备课,讲究教学艺术,增强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思政课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管理。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旷课行为;安排专人负责选修课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和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对学生缺课达到规定量时,取消其考核资格。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思政课选修课课程和教材建设。首先,组织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思政课选修课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投入。由省教育厅,向全省高校征集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以及配套使用教材,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建设力度,有效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引导更多的高校合理开设选修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功能的全面实现,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同时实现思政课选修课资源共享。

其次,各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自身思政课选修课模块的内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集中专家学者,开发出符合思政课配套选修课的价值目标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课程,围绕课程建设,编写凸显高职教育特色的配套教材,教材内容可以涉及哲学、历史、道德与伦理、政治、社会学、经济、法律、形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学校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支持、鼓励承担思政课选修课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编著教材:(1)减免工作量,使他们有时间与精力从事教材的编著工作;(2)给予经费支持,减少或免除他们出版发行教材的经济负担;(3)对编著的教材得到学生或社会的认可、良好评价的教师,给予适度的奖励。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

[2]李萍.美国高校课程选修制发展探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

[3]黄伟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参照系及其启示[J].思想思想理论教育,2007,(11).

[4]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各环节管理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责任编校:燕廉奚)

G641

A

1673-2219(2010)02-0097-03

2009-11-30

本文是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2006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06zy014)研究成果。

林冬妹(1964-),女,广东信宜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