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朝阳岩沿革述略

2010-04-08 00:0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零陵青莲永州

汤 军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永州朝阳岩沿革述略

汤 军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永州朝阳岩摩崖石刻历今1200余年,迄无专志,建国以来,亦无系统记述,有关文献记载或零星不全,或中断残缺。文章依据方志、文集中的片断记录,以及现存的修缮碑记,重点对于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景观沿革,作出系统而初步的梳理。

朝阳岩;朝阳洞;永州;零陵;沿革

编者按:朝阳岩位于永州旧城西南二里潇水西岸,与湖南科技学院毗邻。唐永泰二年(765)道州刺史元结维舟岩下,取名朝阳岩,历代名贤题咏不绝,成为著名的摩崖石刻景观,迄今已历1240余年之久。近50年来,朝阳岩旧有建筑基本无存,重要景区如群玉山、火星岩已遭彻底毁坏,惟有朝阳洞内石刻尚有部分保留。其中唐代题刻1通,诗刻4通,及若干宋刻,尤为珍贵。2009年9月,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2007级古代汉语专题课程选修同学49人,为编注朝阳岩纪咏诗集,前往实地考察,其初期成果并有朝阳岩沿革与朝阳岩摩崖石刻整体考察两种副产品写出。鉴于已往有关朝阳岩的系统研究迄未开展,本期特辟出专栏,抛砖引玉,期望学界予以关注。

朝阳岩位于永州零陵朝阳岩公园内,面临潇水,背负西山,南邻愚溪,北毗群玉。不知成于何世何年,隐秀于天地间。或为渔人樵客所识,以为寄居之地,或为邑人得之,误为仙妖寄灵之所。由岩上密布“寄名石山保”,可知乡民巫祝之盛。然使山川景观化为人文名胜,千二百年以来垂于后世,则待之元结。

一 朝阳岩的发现及命名

唐广德元年(764)九月,元结受命为道州刺史。康熙九年《永州府志》云:“朝阳岩城西南二里,潇水浒,岩口东向。当朝暾初升,烟光石气激射成采,唐道州司马元结维舟岩下,名之曰‘朝阳’。”(此处言元结为道州司马当误)。元结作《朝阳岩铭》,其序云:“永泰丙午(766)中,自舂陵至零陵,爱其郭中有水石之异,泊舟寻之,得岩与洞。吁戏!岩洞此邦之形胜也,自古荒之,亦无名称,以其东向,遂以命之焉。以摄刺史独孤愐为吾剪辟榛莽,后摄刺史窦必为吾创制茅阁,于是朝阳水石始为胜绝之名。已而刻铭岩下,以示来世。”(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元结以负盛名,刺史独孤愐为之剪茅开辟,窦必为之创制茅阁,此时所建茅阁当为朝阳岩建筑之始。而元结则无疑对朝阳岩有开辟之功。

但元结所统名的朝阳岩实有上洞与下洞之分,今上洞、下洞尚分别存有宋张子谅所题之“朝阳岩”、“朝阳洞”二题刻,而明代朱衮则写有《上洞志》、《下洞志》。江南谓溶洞为“岩”,故“岩”、“洞”二字本无区别,故分朝阳岩为上洞、下洞,是更加准确的。

二 西岩的由来及西亭的得名

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来永后多寄情山水,曾循元结之迹游朝阳岩,留诗二首:《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渔翁》。前一诗所言之西亭,即元结所创之茅阁。康熙九年《永州府志》云:“岩顶有西亭,柳宗元登之有诗。”下注:“疑此即太守路公所建。”柳诗言:“昔非吾乡土,得以荫青茅。”说明自元结后,茅阁虽历39年,此时尚为完好,应有人屡时修整,不然仅一茅阁历39年而不坏此于常理不合。后一诗中“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西岩”,即元结所名之朝阳岩。盖因其东向而位西,又称之为“西岩”。

今存“西岩”二字石刻为民国三十年姚雪怀所书。

三 西亭的修复

北宋治平三年(1066),蒋之奇来永,其游朝阳岩有诗,诗序云:“朝阳岩在潇江之西,去治城不远。唐永泰二年,元次山为道州刺史,计兵至零陵,访而得之,以其东向,遂名‘朝阳’。方是时,结有盛名于世,故永之守丞独孤愐、窦必为之剪荆棘,建茅阁,结又为之铭与歌。其后柳子厚继为之诗,而朝阳之名始大著。予至永则求登其颠,颠有阁焉,甚幽雅。予以子厚诗考之,正所谓‘西亭’者也,复为之西亭而系以诗。”(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艺文志》)可知蒋之奇曾寻西亭旧址而复之。光绪《零陵县志》云:“宋蒋之奇复为亭。”后注:“疑此即沧洲亭。”

至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朝阳岩:在零陵县南二里,下临潇江。旧云道州刺史元结以地高而东其门,故以‘朝阳’名之,今所刻记犹在。岩下有洞,石涧自中出流入湘江。亭台凡十六所,自唐迄今名贤留题皆镵于石。”

当时朝阳岩之胜景可想而知。

四 阴潜涧阁道的修建

朝阳洞北有侧洞,不知古时为何名,今邑人名之为“青阳”。与朝阳洞之间有木质阁道。自洞入内即阴潜涧,朱衮《下洞志》云:“岩下折而入者,洞也。初以磴,蹬缺以栈,栈尽以土径,径尽以石阶,阶尽泉声绕出洞之底。洞口东缺,石势中偃而轩覆,若合幕,若连屏,缭苔曲房。由外郎中缘径三曲,乃穷其际。际则泉窍泛出,碎响琤琤,正若操琴落佩。初注泓渟平布几满,三嶲乃流涧,如石之折,逾二十步抵潇之漘,遂穿石限作瀑布,潨然而下矣。洞外石复广起,仿佛重檐。旁有一径北折,叠磴以上,可十许步,一洞仰仄,而如舴艋凌虚之状。初登必为欹仄偃偻,即登而即之,如燕坐蓬牕,偃仰其中,惟意所如。东曦上下,彩散烟罗,川练山屏,廻巧奏技。虽得博望乘槎之趣,复何道哉!《尔雅》曰:‘山东曰朝阳。’吁,洞哉!可谓独专兹义也已。”(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艺文志》)

朱衮,永州卫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嘉靖初任兴化知府、沂州知州、工部郎中,官至云南参政。

五 元刺史祠的创建、岩洞之间路径的开辟及览胜亭与听泉亭的修复

明正德六年(1511),曹来旬治永,在朝阳岩上建元刺史祠,有记云:“零陵郡城西南隅,越潇湘之浒,以大明正德八年二月十有五日,新作元刺史先生祠成。祠在朝阳岩之巅,览胜亭之北,枕流面麓,三架五楹,肖先生形貌衣冠,正位于其中,盖以义起之而非苟焉者也。先生名结,字次山,在唐广德元年任吾郡道州刺史,德政、文学卓然为天下望。永泰丙午中自舂陵至零陵,爱郭中水石之异,泊舟寻访得岩与洞。以其东向,故以‘朝阳’命之。厥后摄刺史独孤愐为之剪荆棘,窦必为之创茅阁,而先生又刻铭岩下,于是朝阳水石始为绝胜之名。唐宋以来,风景声华传播人口,达人高士如柳司马、周濂溪诸贤,游观吟咏于其间者可胜计哉!元经兵火,民稀事寝。我朝太平盛治近百五十年,岩洞之名仅存而壮丽之迹犹泯,匪直观游之无人,虽世居垂老者亦鲜知其所在焉。迩者予与同寅白君追求故迹,恢复一新。水石之美不减于昔,而游观之盛容或过之。探本溯源,人固知皆先生为之兆也。呜呼!棠阴去思,岘碑堕泪,秉彝好德之心,人所自不容已者。况吏于斯,生于斯,岁时往来游于斯,独无是心矣乎!今即先生旧游之地,而作先生之祠,庶使登临瞻礼之余,必有感发兴起之念,仪而型之,则而象之。其在上也,以美政;其在下也,以美俗;贤人君子,耿光大业,彬彬乎胥,此焉出矣。岂但恣意于耳目之玩,以为杯酒嬉笑之地而已乎!以先生游零陵时为道州刺史,故仍匾之曰‘元刺史祠’。而末后为之词曰:大儒之伟人兮,守舂陵。遐方之孑遗兮,赖康宁。瞻刺史之厅记兮,如雷如霆。览中兴之崖碑兮,配史配经。水石之何遇兮,乃一顾而流馨。睹物以思人兮,来士庶之仪型。建祠以崇德兮,俨若謦欬之将聆。期春秋兮永祀,沛福泽兮四埛。”(道光《永州府志·秩祀志》)

记中述明了朝阳岩得名的原因,及其自元结开辟后的游冶之盛。又以朝阳岩现今“虽世居垂老者亦鲜知其所在焉”的凄凉景象,而对其重加整顿,并建元刺史祠。其建祠之原由,一则以元结对朝阳岩的开辟之功;二则认为以元结之风范可为后人之则。

曹来旬同时还修复了览胜亭和听泉亭,修通了岩与洞之间的路径,改变了岩洞上下相悬无路可通的状况。有《重修朝阳岩记》云:“曩读元次山诗文,已知朝阳岩洞为零陵水石之冠,而意未其必然也。调守兹郡,询及同寅白君,得其所,偕往观焉。草莽四合,蹑梯扪萝而登。洞门敞豁,泉流有声,泥沙榛楛,蓊翳殆尽,而奇形怪状,与他泉洞自别。予曰:嘻!美若此,安忍废之!白君欣然领其事,不数日,路开而洞辟矣。予曰:此洞也,而岩安在哉?越数日,洞南下转西五十余步,得‘朝阳’,次山所谓‘苍苍半山,如在水上’者盖此。予曰:未也。越数日,岩西上十余步,至其巅,得览胜亭,即次山所谓‘茅阁’,柳子所谓‘西亭’者焉。予曰:未也。又数日,亭西南去六十余步,得听泉亭,即洞中流泉发源于此也。予曰:犹未也。月余,乃剪茅架木,垒石编竹,因旧构亭,南向者两楹,东向者三楹,拓地至南北三百余步,东西百五十余步,而故疆遗址悉见毕出矣。于是高岩深洞,隐者显,塞者通,而崎岖者平矣。云峰雾岩,方者横,圆者纵,曲者伏,直者仰,锐者颖突而出矣。远水遥岑,嘉木奇葩,与夫鱼鸟之类。峙者青,流者绿,乔者枝,夭者蔓,飞者鸣,潜者跃,杂然而攸萃于前矣。始知朝阳岩洞之美,不但水石之奇如次山之所云而已矣。呜呼,自古之游零陵者不知其几,至唐次山而此岩洞之美始闻。自唐之游者亦不知其几,至今而此岩洞之美复振。山川显晦,固存乎人之贤否,抑不于斯而可徵哉?白君名思义,字宜之,山西平定州世儒家也。”(道光《永州府志·山川》)

“览胜亭”,即先时之“西亭”,而不知何时改称为“览胜”。至于“听泉亭”,乃曹来旬寻其旧址而建,但非建于原址。而原有之建筑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建,已不可考。

曹来旬,郑州人,正德三年任永州知府。

嘉靖间,又有“观澜亭”之命。施昱所作《朝阳岩记》云:朝阳岩“其间石侧一亭,额曰‘观澜’,江流其在下也”。此即观澜亭,今下洞洞北石壁尚刻有“观澜”二字,后题“万历辛卯南海陈洋书”,当是缘此。

六 寓贤祠的创建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唐珤任永州知府,重修寓贤祠。其时同知鲁承恩有《朝阳岩寓贤祠碑》云:“城西南有朝阳岩,岩上有祠,祠久就圮。郡守毘陵有怀唐公,以地官正郎出守来永。朞月教行化洽,民用诚和,于是修废举坠,朝阳寓贤之祠以成。归濂溪周子于郡庠专祠。寓贤因次山、山谷之旧,增苏轼文忠、文定,邹文忠、范忠宣、张忠献、胡忠简、蔡西山诸贤祀于祠。偕僚佐同知承恩,通判周君子恭告成。其词曰:于惟群公,节义孝友,文学治理,或赋全材,或具一体,是皆发河岳之秘藏,萃两间之正气。出而有为,期以济世,阨于时命之崄巘,中罗沮挠而摈弃。惟夫才美之外见,岂亦造化之所忌。终焉德业之彪炳,将历永久而可纪。芝山之阳,潇水之裔,公昔来游,公神所寄。距公之生,垂数千祀,昭回之光,山川衣被。珤等于公实勒仰止,幸兹守宦过化之里,酬我椒浆,式陈明祀。匪曰吾私,秉彝好懿。告毕,燕僚佐于庭。或疑于诸贤增损去留,承恩幸闻教于公,有曰:湖南唯永多岩洞,唯朝阳襟潇按湘,面城背岭,独为幽奇。前此翳莽已数千载,次山始得其地,山谷又以高文峻节发明秀异,同祠于此,宜匹休无穷。濂溪周子以三代之美,例以寓贤,实近于亵,庠有专祠,则致尊致亲之道备。他若苏氏、范氏、胡、邹、张、蔡诸贤,正气孤忠,触忤于时,相继来永。兹山佳胜,固憩息之所,安知灵爽在天,不依依于此耶?盍撤而厘正之,以伸我仰止之敬。公斯言也,幸今告成。岩洞宣朗,亭台昭明,祠室整洁。信夫诸贤精英,足以媲美山灵。维公德学足以觐扬先哲,地以人胜,人以道显。呜呼!人生如寄,世变朝昏,道义千古,功名浮云。以宋贤视次山,固已慨叹于百世之上;以公今日视诸贤,又不免慨叹于百世之下。他日永人思公之德之学,能无感发兴起者乎!公讳珤,字国秀,号有怀,陵人。有子曰顺之,节义文行,足以世公家学。观公斯举可以知公大略矣。时嘉靖壬寅孟冬吉旦书。”(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艺文志》)

唐珤,武进人,嘉靖二十年任永州知府。

此时之寓贤祠即曹来旬所建元刺史祠。所祀之人始为元结,后不知何时又增列周敦颐、黄庭坚二人。而此时因“濂溪周子,以三代之美例以寓贤,实近于亵庠”而“归濂溪周子于郡庠专祠”。又以苏氏文忠、文定,邹文忠、范忠宣、张忠献、胡忠简、蔡西山诸贤“节义孝友,文学治理或赋全材,或具一体”更兼“正气孤忠”而将其增列于祠。崇祯时司理万吉人又进杨诚斋父子于祠中,至此寓贤祠所祀,则已达十一人。

七 流香洞的得名

明范之箴有《流香洞记》,云:“永城之右,大江之西,愚溪之南,有所谓朝阳岩者。郡之形胜最佳处也。岩下风磴盘空,转折而下,路尽洞见。洞口虚敞,泉出其中。扁曰‘流香’。寒澈芬芳,味洌可酌。循泉沿涧而入,深探乃得其原。泉自石窦喷出,合流觞石湍激成声,铮铮鏦鏦。云璈下空,忽抑复扬,仙佩铿锵,廻旋委曲,由中达外。势欲尽处则瀑飞如练,寻丈下悬,注于潇水。本天成曲水流觞之地,不假疏凿导引而然。游者往往于此席地泛觞,纵饮为乐,自成佳趣。贤士大夫游踪不绝,歌咏之富,侈于兰亭。岩志且载可考见也。迩为郡人迹其水道易以坚珉,虽少涉于人为,而石涧廻流,隔绝泥滓,沁涤肝肺。视昔殊清绝,尤快幽赏。回视隔江之城郭,与扑地之闾阎,类皆等闲尘土尔。元次山、柳宗元、周濂溪昔尝游宴于此,故今岩石之巅即西亭故址。而祀之岁有祀焉。”(明何镗《名山胜概记》)

范之箴,秀水人,嘉靖二十五年任永州知府。

今存“流香洞”三字石刻为明吴郡张勉学所书。

八 零虚山与青莲峡的创名,澄虚、青莲二亭的创建及卷潮峰诸胜的发现

明万历二年(1574),丁懋儒知永。道光《永州府志》云:“明万历初,知府丁懋儒搜讨幽邃,穷其逸迹,于阴潜涧之南得‘卷潮峰’、‘小有洞天’诸胜,复建‘澄虚亭’于山麓,创名本山曰‘零虚’。懋儒又以石如青莲,名入门处曰‘青莲峡’,建亭亦以‘青莲’名之。”

丁懋儒有《零虚山记》一篇,述明其命名之由来。记云:“零虚即朝阳岩山。元次山自舂陵经此,爱其水石之异,以其东向因名‘朝阳’。逮宋有名贤题刻,入我朝复以榛芜蓊翳,人迹罕到。前郡守东里曹君修饰而岩洞复显,次山所谓茅阁,或云即柳子之西亭。后人以览胜省观再易之,巍然出于岩上。抵境之逾月,岘南纪君邀予一游。盖素识其胜,不意足迹所履,然亦孰非天之所以予我者乎?求其山之名,纪曰:迩城唯群玉颇大,相距不二里,或群玉之支,不尔则概以朝阳之。夫岩洞在下,而亭之址独高,且峰峦层出,登其亭不知其岩与洞。而麓之石罗列在前,如揖如拱,去岩洞并非止寻丈许,其环立延袤里许,朝阳不得而兼之明矣。遂由前人之途,偕零陵徐尹暨丞次第探讨,扪萝缘石,右侧石上得‘潜涧’二字。涧深丈余,人不能下。又其南为‘听泉亭’,为‘小有洞’,为‘叠翠’,为‘耸碧’,为‘崆峒’,为‘渊潜洞’,为‘卷潮峰’,为‘石门’,为‘芳泉亭’,皆勒诸石。岩壑争奇,踪迹幽邃,如青莲布地,芙蓉呈秀,虽在人目前,而所不及见者。几年一旦我得而有,或皆唐宋诸人之题识,而姓名不留,兹非所尤异者乎?因斩茅筑基,就山麓建亭,曰‘澄虚’。乱峰之内,巉壁如门,建亭曰‘青莲’。初入处,题曰‘青莲峡’。朝阳本山,创名曰‘零虚山’。凡零陵对江西岸,一里之内,下皆空峒,山泽通气,匪虚而何?山有定名,则自朝阳而下,皆属之零虚,群玉不得而支之也。一人也有四支百骸,乃成全体;一山也必泉涧岩洞,始可名山。前所云‘朝阳岩’,乃指一支而言。人即一窍而言山也,于理不亦大舛?胡山有众美,而千百年无从名之者乎!于山固遇不遇也。夫永迫象郡,古之有庳,以处迁谪,次山、子厚而下,殆不知几何。人不能安其身朝廷之上,而寻幽问奇,往往寄迹无用之地。若曰欲有所托而逃,其亦浅之乎知君子也!邵君守斋、崔君弘庵佥曰:可刻石以示来者。”(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山川》)

可知丁懋儒发现的卷潮峰、小有洞、叠翠、耸碧、崆峒、渊潜洞、石门、芳泉亭,在阴潜涧之南。山麓所建澄虚亭,在“乱峰之内,巉壁如门”之初入门处,命为青莲峡,在其旁建青莲亭。民国徐崇立有记云:由阴潜涧“西北向而出于青莲峡之东焉”,故当距零虚山西,阴潜涧之出口处不远(今“潜涧”二字已不可寻)。古有青莲亭诗云:“黄叶落如雨,青莲布作山。峭崖撑藓壁,高岫耸烟鬟。门对云千叠,亭临月一湾。何当携太白,长啸响尘寰。”(道光《永州府志》)而其所言之芳泉亭不知何时何人所建。然其与曹来旬相继来永时隔仅29年,曹来旬于记中尚未言有芳泉亭。故芳泉亭当为曹来旬重修朝阳岩与丁懋儒来永之间所建。古有芳泉亭诗云:“不见芳泉落,源潜一涧深。石门闭古洞,云鎼出清音。境寂悦禅性,声幽洗客心。悠然流水意,便是伯牙琴。”(道光《永州府志·建置》)

丁懋儒,聊城人,万历二年任永州知府。

九 徐霞客游朝阳岩

崇祯十年(1637)徐霞客来游于此,有日记云:“由岐径东南一里,则一山怒而竖石奔与江斗。逾其上,俯而东入石关,其内飞石浮空,下瞰潇水,即朝阳岩矣。其岩后通前豁,上覆重崖,下临绝壑,中可憩可倚,云帆远近,纵送其前。惜甫伫足而舟人已放舟其下,连声呼促,余不顾。崖北有石蹬直下缘江,亟从之。蹬西倚危崖,东逼澄江,尽处忽有洞岈然,高二丈,阔亦如之,亦东面临江,溪流自中喷玉而出,盖水洞也。洞口少入即转而南,平整轩洁,大江当其门,泉流界其内,亦可憩可濯,乃与上岩高下擅奇,水石共韵者也。入洞五六丈,即汇流满洞。洞亦西转而黑,计可揭挽衣涉水而进,但无火炬,而舟人遥呼不已,乃出洞门。其北更有一岩,覆结奇云,下插渊黛,土人横杙小木桩架板如阁道。然第略为施栏设几,即可以坐括水石,恐缀瓦备扁,便伤雅趣耳。徙倚久之,仍从石磴透出岩后,遂凌绝顶。其上有佛庐官阁,石间镌刻甚多,多宋、唐名迹,而急不暇读,以舟人促不已也。”(《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可知其所游仅零虚山、朝阳岩与朝阳洞,其中惟言朝阳岩岩顶有佛庐、官阁,而未言有其他建筑,其所言之官阁当为寓贤祠,而其所言之佛庐则不知为何,且言洞北还有一岩,与洞有“阁道”可通。

十 清初朝阳岩的修复

朝阳岩现存张登云《重修朝阳岩碑记》碑,后题康熙丙午,即康熙五年(1666),但碑面残毁,文字间断。记云:“永城南拖东有朝阳岩者,乃斯土一胜地也。为□□□□历□□□兹二十年兵燹之后,风雨飘摇,荆榛灌茷,胜游不□,惟馀欸乃□□□□□□□□胜地宁如是乎!予每公馀,与二三僚友泛舟其下,而□衣而上,徘徊瞻眺。□□迹之□□□岗阜之如属,引清风之徐来,延明月之□□。□□□□□松□□□□皇啟岩风露,因瞩老僧□与语。噫□,剪叶茨而□茂树,缀金泥□□□□□朝阳一大观也。乃□毁垣欹室,箐棘不锄,□岂释氏供奉之所,抑碧潇湘胜游之地,□□□□□及□住僧从而整葺,虽岩非□金之乡,饰□丹雘之□,今也幸使岩屋犹存,胜地不书,秀□姪□□□□山上之徇徻,而弟邀兴□而復,存斯岩之景者。予也捐资而□□□□□□□□良二千石□□□。大清康熙岁丙午□□□上湖南道工部张登云凤台再题。”

可知永地经明清之间改朝换代二十年兵燹之后,朝阳岩风雨飘摇,已为荆榛所没。故张登云与僚友泛舟摄衣而上,观其芜废,有感而复葺之。

十一 清中期朝阳岩的修复及篆石亭与朝阳洞前楼的创建

清咸丰八年(1858),杨翰守永。民国二十年补《零陵县志》云:”按记中所载,诸胜迹今多废塞或改造矣。咸丰八年,知府杨翰莅任修复名胜,多还旧观,建亭曰‘篆石亭’,又建楼于流香洞口,而重刊次山碑于石壁。”

杨翰此时重刊元结诗、铭于朝阳岩,并补刻了黄庭坚诗及其像赞。

杨翰刻《朝阳岩铭》跋云:“昔元次山爱此岩,搜奇表异,摩崖勒铭。岁戊午,予来典郡,寻次山铭,已不可见。因念次山当中兴时,得以萧闲文字,寄托山川。今则干戈扰扰,一切如浮云,独深谷高岩,寿足千古。因属古皖邓守之作篆,补刻岩上,以还旧观。后之览者,当快然于扶筇腊屐时也。”刻元结《朝阳岩下歌》跋云:“余既补《朝阳岩铭》,复书次山诗刻铭下。时同治甲子将去郡矣。”刻黄庭坚诗跋云:“朝阳岩,余既补刻元次山铭,寻山谷诗亦不可得见,黄氏题名有‘伯父摩刻’语,怅然久之,因书此诗,补刻岩上。”

杨翰,字伯飞,一字海琴,号樗眖,别号息柯居士,直隶新城人,一作宛平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湖南辰沅永靖道。曾作《伏日游朝阳岩用山谷韵》、《秋日游朝阳岩再用山谷韵》等诗并刻石。

十二 清末朝阳岩的修复

清光绪二十年(1894),守永者为光稷甫。此时朝阳岩“屡经尘劫,渐没榛芜”,故其又重修葺之。光稷甫有《重修朝阳岩启》记云:“夫模山范水,流芳躅于前贤;修月葺云,亦雅人之韵事。郡西朝阳岩者,天开绝壑,地俯清流,镵唐宋之贞珉,辟潇湘之胜境。屡经尘劫,渐没榛芜,壮严之精舍云颓,香洌之洞泉沙积。余十年薄宦,百废俱兴,结山水之奇缘,感沧桑之胜迹。爰倡鹤俸,亟督鸠工,式扩旧规,复开生面。所愿荐绅巨族,大雅名流,共解吟囊,用襄胜举。征梓材于来甫,蔚丹雘于岑楼,从兹萍藻馨香,妥寓贤于百代。岂第琹尊饮讌,佐逸韵于三吾。期与落成,先为喤引。”王德安跋云:“此前郡守光公稷甫重修朝阳岩启也。公安庆人,以名进士由京秩来守吾永,为政十年,兴废举坠,更仆虽数。朝阳岩之议修,在光绪甲午七月,乃事甫集,而公即以是年冬迁归道山。德安以公之志不可不成也,爰命子若姪董其事,阅五月所告竣。嗟乎!古今名胜之境,久则必敝,敝又重新;或更增其旧制,丹碧辉煌,后之来游者可以凭高吊古,饮酒赋诗,怡然终日,而经始之人,顾返不得遂其一日之乐,往往而然。是则其为可伤悲,更有甚于羊叔子者矣。虽然,不有君子,则斯岩之兴犹有待,是不又一甘棠也乎?乙未闰五月王德安谨跋。”

此次之重修经两任守官,增旧制、漆丹碧,历五月方成,可谓一段佳话。

十三 民国间朝阳岩的修复及阴潜涧的凿通

民国七年(1918)谭延闿督军至此,见朝阳岩已芜废,故修复寓贤祠,并将朝阳洞与阴潜涧凿通。

徐崇立有记云:“朝阳岩之名始于元次山,即柳子厚诗所谓西岩者也。昔贤游者,唐以来至今歌诗题记具于《零陵县志》。戊午夏,茶陵谭公督师驻永州。暇游于岩,顾瞻祠宇,病其芜废。其明年,乃鸠工庀材,葺而新之。面属零陵水警署署长姚 迪 斋董其役。岩深处,入则幽以狭,不可以通入,而岩阴故有小穴,公意其可通也。又命工疏泉凿石,始偻以入,继乃益穷,逶迤曲折,豁然贯通,历井而升,益旷以明,则西北向而出于青莲峡之东焉。是役也,始于巳未之春,迄秋七月工竣。属崇立纪其略。夫兹岩之在天壤间,不知其几何年也,乃至有唐而始显,迄今日而始通人下。岩壑之美类是者多矣,而兹岩特著;游者众矣,而元柳特闻。岂不以其德泽之及人者远,而其文章尤足以藻绘山川欤!然则继元柳而起者益可知矣。”(“姚迪斋”三字被人凿毁,据文献补。)

民国二十七年(1938)孙望游此,有记云:“余于民国二十七年冬十一月十一日离长沙到零陵,留居零陵凡五月,曾数游朝阳岩。岩在潇水南岸,又傍西山麓。山下乱石间有洞穴焉。拾级而下,洞黑不见五指,有泉汨汨流其中,燃火种始得前。摸索东行十余丈,渐有光。自前入,再行若干步,豁然开朗,则洞口也。洞口临潇水,不旁通。买舟游岩下,始见巨崖壁立江浒,岩石作丹紫黄白色,藤萝缘之,与碧流相应,回荡生声,信大观也。洞口岩壁题刻至多,余求元公遗迹,得于岩壁上,然仅题名而已,《朝阳岩铭》则久索而未得,诚憾事也。”

可知孙望是从阴潜涧后而入,以至朝阳洞前。正是谭延凯主持将阴潜涧凿通,才能使孙望从此路径至朝阳洞洞口。另外他说“洞口临潇水,不旁通,买舟游岩下,始见巨崖壁立江浒”,说明此时逍遥径已废。

十四 朝阳别馆的创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守官吴崇钦于庙旁建朝阳别馆三楹。有记云:“湖外山水之美,侈称零陵。自柳子厚、元次山记述以来,高岩幽壁,无不有墨客骚人之题咏。朝阳岩去邑治三里许,柳诗所谓西岩者也,境尤清绝。余以乙亥来治事邦,慕其胜而游焉。岩上有庙,规制隘陋。先是,有人就庙旁隙地谋辟馆舍,供游者止□。既集千余金,仅平土奠基,诿会金尽,积之岁年,基亦渐芜。余览而愀然,以为岩上□有馆舍,实足增斯□之壮观,发游人之雅兴。然天下事往往有适人人之意,易集厥功者,讬非其人,则反败功偾事,良可慨也。游罢归署,谋诸邦人君子,期以必成。□阳刘济人司令,衡山唐辟衡司令,先后驻节零陵,尤力赞其事。遂别醵二千金有奇,寻原址为屋三楹,颜曰‘朝阳别馆’。峻其坦侵,登临远眺。民国二十一年季春落成,适民国政府主席林公南巡至此,题名‘西楼’以宠之,则又斯馆之荣也。董工事者,县商会主席唐玉钦之力持多功。既竣,玉钦语余曰:兹□始若易成,乃阅年而址且废,继为不易,成则数月而毕工,废兴信有数耶?公疲于神,吾疲于力,不可不纪以告来者,庶咸惕若而永护之也。因为之记,俾刊入馆壁。”

另据同治《永州府志》所绘图,朝阳岩有寓贤祠、朝阳庵,文中所说之“庙”可能即朝阳庵旧址。

十五 朝阳岩公园的创建及朝阳岩现状

建国后,1957年湖南省文化部门曾委托零陵县文化科主持修缮,1981年又由湖南省文化厅拨款委托永州市文化局主持修缮,并开辟为公园,1983年,“朝阳岩石刻”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期间,公园修葺了寓贤祠、篆石亭、览胜亭、听泉亭。拓宽逍遥径并设护栏。于朝阳洞前铺设平台又以混凝土浇筑栈道使朝阳与青阳洞相连。

今之朝阳岩,仅存零虚山、朝阳岩、篆石亭、逍遥径、朝阳洞、青阳洞及听泉亭。岩洞峡涧当大观未改,篆石亭、览胜亭、寓贤祠、听泉亭皆于1980年所恢复,虽欲竭力恢复其旧观,但旧貌难知,旧址难寻矣。此尚为其中之幸者,朝阳别馆、佛庐、观澜亭、朝阳洞前之楼、涧后之青莲亭、澄虚亭今皆废而不存,至于零虚山之零虚洞、涧南之青莲峡、卷潮峰、小有洞、叠翠、耸碧、崆峒、渊潜洞、石门亦无迹可寻矣。

光绪元年《零陵县志》曾云:“由零虚山后西南过小岗白石累累,罗布岗下曰群玉山”。群玉山之状貌,董居谊记云:“群玉山巨竹萧森,古木蟉曲,怪石万状,地势清胜,一郡之奇观也”。但上世纪70年代末时,其已平夷如小岗。此因1969年建东风大桥时在此采方料,后又于此建石灰窑烧石灰所致。而零虚山距群玉山不远,故文献所言之零虚洞、青莲峡、卷潮峰、小有洞、叠翠、耸碧、崆峒、渊潜洞、石门等景观,是否毁于此时,亦未可知。又,笔者采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张官妹教授(张教授生于1954年,自幼家居群玉山旁),承告朝阳岩公园创建前,约60年代推行公社制时,有农户独立单干,自垦山田,自阴潜涧出则为红薯田。自上世纪80年代前后,永州镇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工厂职工、学校师生、城镇居民在此植树造林,并将寓贤祠及祠侧民国房屋维修改造为公园用房。在此期间,朝阳岩旧观已遭全局性的改变。

曹来旬于记中云:“山川显晦,固存乎人之贤否?”丁懋儒亦于记中云:“胡山有众美,而千百年无从名之者乎?于山固遇不遇也。”世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朝阳岩之兴废亦如是乎?

(责任编校:张京华)

K877.4

A

1673-2219(2010)02-0019-05

2009-12-01

汤军(1987-),男,湖南张家界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2007级学生。

猜你喜欢
零陵青莲永州
零陵的雪
旗袍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湖南零陵潇水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一朵青莲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一朵佛前的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