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的社会性规定*

2010-04-07 21:30:21阳春乔龙迎伟蔡红梅
关键词:阶级师德原则

阳春乔,龙迎伟,蔡红梅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8)

论师德的社会性规定*

阳春乔,龙迎伟,蔡红梅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8)

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决定于社会存在。师德的历史性表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师德内容。师德的社会性内涵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个人取向”。在阶级社会里,师德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

师德;社会存在;意识形态

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道德无疑是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构件”。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师德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决定于“社会存在”,换言之,师德的具体内涵无不随时地受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的规定。

一、师德的历史性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前,曾经流行的主流思想是: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此,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观点:世界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于是,作为“意识”的直接产物“道德”以至“师德”便被当作了永恒的、终极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这种要求的借口是,道德是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原则。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略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1]93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由此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1]92

由此可见,师德的历史性表现为:师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产物,归根结底,师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不是师德“原则”要求“社会关系”,而恰恰相反,是“社会关系”规定了师德“原则”。这是师德的历史性的表现之一。师德的历史性表现之二是,社会是不断发展运动的。因此,师德的“原则”也应当是发展和运动的。企图制造和发现“永恒的”、“不死的”、“超历史的”道德和师德“原则”都是一厢情愿的徒劳。师德的历史性之三是,发展和变革师德的“原则”和“规范”不是人们从人的观念中去寻找和实现,而应当从现实的社会中去寻找和实现。只有把落后的“现实社会”状况进行变革,师德的“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得到实质性改善。

不难看出,以上的论述已经表明:师德的历史性本质仍然是社会性规定。正是“社会规定师德内涵”这一基本原理赋予了师德的历史性特征。这一基本原理同样为解答以下困惑提供了思维路径:人们普遍认为“现在道德滑坡了,师德也不如以前了,师生关系不如从前纯洁了”等等。那么,道德是否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全面滑坡了呢?论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于片面。正确的视角应该结合社会历史状况去考察师德,结合“社会关系”去要求师德“规范”。由此,那些平常“愤世嫉俗”的道德评判家所要做的不是去批评别人而应该解放思想。当然,论者也不认为当前的“师德”表现尽善尽美,但邓小平所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本身就是“师德建设”的“硬道理”。

二、师德的“他人取向”

正如前面所指出,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如果把道德进一步划分又分为三类,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美德,师德无疑又属于职业道德的范围。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教师所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从何而来?

每一种职业都要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正是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对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人也就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逐渐适应“他人取向”和“他者期望”中养成了特定的职业心理、习惯、荣誉感等。

仔细打量,教师的角色其实复杂。相对于校董事会来说,教师是雇员,对校长来说是下属,对别的老师来说是同事。对学生来说,教师肯定不只是维持纪律的人、裁判、知己、提供道德标准的人和父母的代替者,还是一个能有效交流的、有知识的人。对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其他行业的人来说,教师又应该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标杆和行为典范。因此,复杂的社会关系从不同角度定位了教师不同的角色,也赋予了教师不同的“角色期待”和“道德取向”。不仅教师在其角色转换过程中不能完全适应其“道德取向”和“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同转换,社会的不同群体也未必能及时自觉地意识到教师的不同角色转换。有些社会群体在与教师群体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我应用的是社会通行的一般的“操作规范”,却要求教师不能运用社会通行的“操作规范”和“道德原则”。如此,必然导致社会交往双方的“个人取向”的错位或矛盾。同时,有的教师本人也容易造成角色错位,即有的教师往往把社会交往中的某些“道德原则”和“交往原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教育过程中,运用到教师与学生的单纯的角色关系中。甚至还会出现第三种尴尬场景:即在某种社会交往中,社会其它群体运用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和“社会操作规范”,而作为交往对象的教师群体不能理解社会其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操作规范”,造成社会其他群体和教师群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冲突”和“社会交往原则的冲突”。

令人忧虑的是,教师角色的复杂程度不仅停留于此,师德的“个人取向”的复杂程度也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现实条件。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中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教师的公众形象已发生了急剧变化。在美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教师是手里拿着教鞭的严厉的老师,毫无幽默感、古板严谨的学究,心不在焉的教授,受人尊敬的学者,以及富有同情心的青年导师。[2]毫无疑问,波普诺先生所说的教师的“公众形象”本身也包含了“师德”的要求。即“师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人们的“个人取向”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尤其在国家政权发生更替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性革命的过程中,“师德”的“个人取向”则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一点将在本文的第三点中进行专门论述。

师德的具体内涵因社会变化而随着变化的历时态表现,在我国也是如此。古有韩愈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师说》,韩愈在这篇千古名篇中说:为师者的主要事情是三个,即传道、授业、解惑。而今天,情况却不完全如此,人们对“师者”的“期望”似乎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人们对“师者”的教授方式的“期望”也似乎不再是单纯的“灌输”。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人们的“个人取向”和“社会期望”似乎已经向“人的个性化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倾斜。社会对于教师的这种角色“取向”和“期望”的变化必然也会引起人们对“师德”的“取向”和“期望”的变化。因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可以作为这种现象的良好注释:“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3]433-434

三、师德的意识形态承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3]435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表明了一个核心思想是,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无疑,作为道德范畴的“师德”也具有阶级性。这便是意识形态应该明确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段话很著名:“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98这段话含有三个义项:其一,意识形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二,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其三,占统治地位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第一个义项确定意识形态是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排除了社会异端思想和边缘思想。这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中的定位,有利于人们抓住意识形态中心。第二个义项指出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这要从意识形态所维护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生存发展这一总效果去理解。意识形态是统一的,不是各个阶级意识的大杂烩。第三个义项说明社会意识的主流化、现实化、社会普遍化是需要现实力量推动和支持的,现实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当然是统治阶级了。“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换言之,在阶级社会里,师德的原则和要求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且统治阶级也总是把自身的师德原则和要求转换成“全社会”的共同师德原则和要求,并动用统治地位利用一切资源把这种经过“共同体化”之后的师德原则和要求向全社会推广、普及、实行。师德的意识形态承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有意识地宣传、推广和自觉履行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主流观念和主流道德。

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也给教师的师德提出了基本规范:自觉学习、宣传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基本政策和方针,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提供正面的国情教育,为党的事业、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一种职业,还要求教师从德心、德能、德行三方面入手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一是树德心。即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二是锻德能。即锻炼师德本领,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完善各方面教育技能,不断更新知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探索教育新规律,具有过硬教学本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三是践德行。即注重师德的实践,教师要甘为人梯,淡泊名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8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3-434.

[4]罗国杰,夏伟东.以德治国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2.

责任编辑:卫 华

On the Social Provisions of Ethics

YANG Chunqiao,LONG Yingwei,CA IHongmei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8,China)

Ethics belongs to morality and deter mined by social existence.The historicity ofmorality shows that different social historical stages have different content of ethics.The social meaning ofMorality depends on the moment society’s“personal orientation”. In a class society,morality always reflects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class demands.

ethics;social existence;ideology

G40-012.9

A

1674-117X(2010)03-0127-03

2010-04-21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6年度立项课题“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XJK06CDY040)

阳春乔 (1963-),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龙迎伟 (1970 -),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蔡红梅 (1965-),女,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阶级师德原则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翻译界(2018年2期)2018-03-05 07:55:26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近代史学刊(2017年1期)2017-08-16 06:06:03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