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娥
(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20)
试论话轮转换对发展交际能力的作用
柯玉娥
(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20)
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问话技巧与学生应答的机能与话轮转换机制有关,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会话的话语模式,运用话轮转换规则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操纵话轮的语用策略,使会话活动利于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和意图。
话轮;话轮转换规则;话轮关联位置;回应
话轮(turn)是会话的基本形式,很多学者对话轮的理解没有统一的说法。话轮的概念最早是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turn)。刘虹(2004:46)认为,话轮是指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者各方的沉默为标志。(刘森林:253)学者还认为会话中存在着这样的规则:每次至少有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何兆熊:308)会话双方轮流说话,即出现话轮转换(turn-taking)的情况。
Sacks等人认为话轮转换在日常会话的“转换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TRP)上,所谓“转换关联位置”是指一个话轮单位(turn unit)中听话人认为可以发生话轮转换的位置,如句子或分句的结尾处。在任何话轮的第一转换关联位置上有三条规则呈现有序的现象:1.如果当前说话人选定下一位说话人,那么所选的人就有权继续话题,而其他人无此权利;2.如果当前说话人没有选定下一位说话人,会话人可以自选,但并非必须自选。如果已自选,第一位自选人就接续了话轮;3)如果当前说话人既没有选定下一位说话人,会话参与者又没有自选,那么当前说话人可继续(但并非必须)说下去。(李悦娥,范宏雅,2007)话轮可以依序循环递进使用,只要有人想开始话轮,就会产生很多话轮转换。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会话中也存在者话轮转换规则,这些规则是对Sacks等人所讨论的日常会话转换规则的变体。首先,教师处于任何话轮第一转换关联位置存在下面三条规则:一是如果教师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标志指定下一个说话者,教师必须终止说话,被选的学生必须开始谈话,话题转换就出现在教师选定后的第一个转换关联位置上;二是如果教师使用发问,指示等技巧限定下一话轮内容,全部学生有义务继续谈话,而只有一个学生自选获得下一话轮的机会,她或他将谈话进行下去;三是教师没有指定下一话轮也没有限定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继续说下去,直到学生自选或打断其说话为止。其次,如果规则1或2生效,学生在任何话轮中处于话轮转换关联位置上,也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一是学生限定下一话轮内容,学生必须终止谈话,教师(很少是其他学生)首先自选继续谈话;二是如果学生没有限定下一话轮内容,会话参与者可以自选,第一个自选者(通常是教师)成为下一个说话者;三是如果学生没有限定下一话轮内容或选择下一话轮(很少发生),该学生或许但并非必须说下去,直到教师自选为下一个说话者为止。在教师或学生的任何话轮的第一转换关联位置上,如果规则一和规则二都未生效而规则三生效的话,那么教师或学生继续谈话,规则循环使用,直到话轮转给学生或教师为止。(李悦娥,范宏雅,2007)下面举例说明话轮转换规则在外语课堂的体现:
T(Teacher):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Sawyer?(After seeing a film Tom Sawyer,from the novel Tom Sawyer written by Mark Twain),Li Zhong,you first.(规则1)
Li Zhong (Student1):Sorry,I haven’t thought about it.(规则1)
T(Teacher):As you know,Tom Sawyer is a poor
boy.(Pause)(规则3)
Chen Xiaobing(Student2):Oh,he is a poor boy.And he is a clever boy.(规则2)
T(Teacher):Well done.I agree with you.He is poor but clever.But he didn’t like to work on Sunday.What did he have in his personality?(规则3)
T(Teacher): Such as…
Liang Hao (Student3): Well,I suppose he was a kind of lazy.
Li Zhong (Student1): Yeah,he is clever but lazy.(规则2)
上述是师生就电影故事进行延伸思考的一段讨论。按照话轮转换规则对这段对话进行分析:首先,话轮更迭进行了六次,其中第六次出现重叠现象,老师用了一个很短的词such as来消除他认为将要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结果,出现两个学生和老师同时说话的“重叠”现象。其次,第一轮由老师提出话题,选定了第一位学生,其他学生只有沉默,其中S1、S2、S3都是按话轮转换规则2以自选方式接续话轮积极介入谈话的,而S1进行了两轮会话,第一轮则以他选的方式被动地介入话轮转换的,最后以自选的方式主动介入话轮转换。研究发现,学生以自选的方式进入话轮转换的比率和他选的比率是分别占70%和30%。结果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活跃,但老师在话轮转换当中,保持话轮有4次,持续时间长,而学生参与平均次数少。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话轮转换中体现这些特点:教师话轮时间偏长,学生的话轮比较偏短;教师运用话轮技巧可以很多,有语言性的反馈,也有非语言性的手势和动作,而学生缺乏问话技巧,通常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始接续话轮;打断话轮而获得下一话轮的控制权往往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李悦娥,范宏雅,2007)学生缺乏话轮技巧主要有语言能力的限制,母语的负面迁移,跨文化知识的缺乏等因素。下面用例子说明话轮转换的语言反馈技巧。
开始话轮,也称“开腔”(opening),是指用自选或者她选的方式进入谈话,拿到第一个发言权。在外语课堂会谈开始时,教师有意识地演示话轮转换技巧,如对当前说话人(学生)第一轮话语后加上简单的评论,建议,附和,认同,增加语义解释,礼貌插入等。下面举例说明策略的应用。例如1:Macho:---A secretary often complains of too many
meetings.
Han:---Too bored.
例如2:Macho:---No,a Soshe is someone who. Roger:---is a carbon copy of their friend. Drinks Pepsi(Jefferson,1973)
例如3:Dan:---The guy who doesn’t run the race doesn’t win it, but he doesn’t lose it.
Roger:---lose it.(Jefferson,1973;何兆熊,2000)
例如4:Sorry to interrupt,but…
Um…um…um…
By the way…
That reminds me of…
The way I see it…(刘森林:262)
话轮语用策略分析:例1听话人Han估计说话人Macho将要结束时,主动参与自选说话,在说话人完整话语后加上补充或评论,有礼貌地把原来说话人的话轮接续过去。例2听话人Roger自选说话,在估计说话人Macho话语所指或将要结束或有语法标志词who的情况下加上建议的结尾,使自己得到了话轮控制权。例3听话人Roger能预测前一个说话人Dan最后结尾的一句话,从而和说话人同时说出同样的内容来结束一句话。例4听话人可能对说话人“转换关联位置”没到而感到不耐烦,于是在说话人话语中间合适的地方进行插话。如果能用上述一些委婉的话语,这种插入是有效的,可以礼貌地得到说话权。
把持话轮,也称“接腔(floor-taking)”。所谓接腔,是指保住话轮而不让别人发言,但又不失礼貌。当前的说话人会竭力避免提供话轮过渡关联位置出现的机会,采取一些策略保住话轮。(Yule,2000)。常见的当前说话人保住话轮的语用策略一般使用标记词或方式:如搪塞词,过渡词或连贯词,语速,声音等。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以上的策略保住话轮。下面举例说明话轮语用策略的运用:
搪塞词(hesitation filler):er, well,um,You know,Let me see,un,the thing is,in my opinion, I think,I agree with you,I’m afraid I disagree.
过渡词或连贯词(cohesive devices):also,and,so,because, first…second…third…,next,now,moreover,likewise,however, finally,for example, then,therefore,similarly,in fact,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untry,not only…but also…
例如5:I wasn’t talking about-um his first book that
was-uh really just like a start and so-uh isn’t-doesn’t count
really.(Yule,1996)
例如6:There are three points I’d like to make-first…例如7:Didn’t you know about Melvin?-ohit was last October.
例如8:They used to open their offices at ten o’clock; then at nine; then at eight.(刘森林:265)
结束话轮,也称“闭腔”。所谓闭腔,是指有礼貌结束会话。会话是一种合作性的社会活动,唐突地结束会话或言而不止,都让人感到难堪和不快。结束会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束某些话题,二是利用一些结束语,交换会谈后续性的活动,可以使用问候,安排活动,下次讨论的主题,提醒事项等等;也可以是对于会话的归纳。在正式结束会话前,双方都会先发出一些信号词,如“good-bye,good night,see you,alright,okay,so,well.教师在结束话题时,经常向学生重复这些信号词,让学生也能作出礼貌的回应。
话轮的构建成分(the turn-constructional component)主要有词(words)、词组(phrases)、分句(clauses)、句子(sentences),这些成为话轮语言反馈的重要语料,要不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利用这些语言反馈技巧来进行话轮转换。上述二就话轮语言反馈技巧做了大量的论述;而非语言反馈则指手势,眼睛注视,点头摇头等动作也可以用来帮助开始话轮。
例如9:
Teacher:A secretary has a lot of duties in daily routine,you know that.(教师停下来,眼睛注视者学生)
Student1:Yeah,a secretar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office equipment.
Teacher:Uh…(教师点头,示意学生继续说下去)
Student2:Well,I think a secretary should be thoughtful to his boss Teacher:Yeah.I appreciate it.(教师点头同意并结合语言反馈)。
在讨论的话题中,教师如果能结合语言反馈和非语言的动作让学生接续话轮,认识到自己只是话轮的协调者,那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加强。
接续话轮如打电话一样,如May I speak to John?对方回应:John is speaking.但学生可能会回应:I am John.回应失误主要表现在对于语言解码的困惑,缺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于是回应中容易出现汉语负面迁移的情况。
例如10:The land is fat(应为fertile).土地太肥了。例如11:The trousers are too fat(应为loose).裤子太肥了。例如12:A:Nice shoes.B:Yours are nice,too(应为Do you really like them?)(李悦娥,范宏雅,2007)
回应失误分析:例10,学生错误认为英语的fat对应汉语“肥”,结果出现迁移错误。(周光明,程可拉)。例11,在回应别人称赞时,中英有着独特的文化差异。说英语的人习惯称赞-接受这一结构。因此,B回应是有失误的地方,因为他使用了汉语的谦虚原则。使用这个回应比较合适:Do you really like them? 从而实现了礼貌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语言层次和语用层次的回应策略,包括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强化中英文化知识等。
一般来说,学生在师生之间的会话回应容易出现紧张情绪,而科学设计小组活动使学生的紧张情绪有所减弱,课堂话轮比较活跃,学生回应的频率比较高。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话轮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轮时间。活动结束后,及时反馈学生的会话效果,提出各种层面的回应失误的应对策略。
话轮转换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轮流更迭,会话只有一方在说话,但话轮之间经常出现重叠、冷场和插入打断的情况。出现重叠一是由于听话人有时会误解说话人到了“转换关联位置”,于是开始自选,出现多人同时说话的情景;二是因为听话人有意争夺话轮权,往往是为了竞争。(刘森林:2007)而冷场是由于该说话的人不接前说话人的话轮引起的。插入打断则是对话轮转换规则的违反,目的是阻止当前说话人完成交际的目,很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紧张或者交际的中断。通过打断夺取话轮是违反会话礼貌和合作原则的,因此,有必要进行修复和纠正。如果出现重叠,按照礼貌原则,其中一方主动停下来,把话轮让给对方。如果出现冷场,前一个说话人可以重复之前所说的话,让对方得到话轮。(刘森林:2007)也可以使用Well, yes, you know ….等搪塞语,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如果出现打断,则视情况主动出让话轮,听话人尽量避免出现打断当前说话人。不管怎样,这三种情况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当前说话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如果有必要,可以出让话轮给对方,让对方接续话轮,目的是使学生更有效进行交际。
[1]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4]Ron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
[5]Kenneth R.Rose,Gabriele Kasper.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6.
[6]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校:燕廉奚)
G623.31
A
1673-2219(2010)07-0149-03
2010-03-01
柯玉娥(1968-),女,广东茂名人,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英语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