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节目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2010-04-07 17:12李桐鹏
关键词:节奏空间运动

李桐鹏

浅谈电视节目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李桐鹏

节奏是影视片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人们对节奏的理解不很统一。有相当一部分影视理论都把节奏理解为是镜头的切换产生的,也就是组接镜头时产生的镜头外部交换而形成的运动形态。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影视节奏产生于镜头内部主体的运动形态,与镜头外部结构无关,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准确,电视节目应该是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节奏;内在节奏;外在节奏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形成影视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此而产生的节奏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拍摄中的主体的运动(包括语速与动作),摄影机镜头的运动,镜头组接时切换频率不同产生的镜头外部的运动,音乐的节律、解说语速等都可以产生节奏。这些因素形成的节奏由于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物质形态,可以用视觉、听觉直接感受的,我们称它为外在节奏。

除此以外,影视片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节奏形态,那就是内在节奏。它是由影视片叙述中情节的内部冲突发展为人物内心情绪起伏产生的。由于它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叙述的观念形态,只有通过审美的直觉去感知才能获得,我们称之为影视作品的内在节奏。

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必须在剪辑这道工序上完成一种有机的统一。尽管在表现形态上它们有时可以有局部的形式上的不一致,然而在深层结构上它们必须是一致的。外在节奏既要考虑到镜头段落中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与影片总体的内在节奏的统一性。它最终是为叙述目的服务的,它要与情节叙述中的低潮、回转、发展、高潮、结局等发展曲线的启承转合、张弛相生的节奏效果相呼应。内在节奏是一种叙述性节奏,其目的是要使叙述有层次、有变化、有意思,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多的美感和意义。

内在节奏,被有的电影理论家称为是决定电影画面和整部影片基本价值的“第一种因素”,外在节奏完全被影片内在的主题表现节奏、情节结构节奏、人物心理情绪节奏等内在节奏决定着;同时,影片的内在节奏虽然是外在节奏的依附和动力,但它也只有依靠外在节奏的多种表现形态方能得到体现。可以说外在节奏是内在节奏的表现形式,是内在节奏的外化。它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又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

蒙太奇剪接所产生的那种镜头外部的节奏,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独特的节奏形式。镜头与镜头的连接,无论是连贯的或跳跃式的,渐变或突变的,都是不同空间的运动形态,这种空间运动的产生可以说是与时间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正因为有了时间因素,使得空间运动的形态有了依据,因为空间的每一次切断或组合,都是与空间(镜头)中活动内容有关的。让空间保留多长,下面与哪个空间相连,都是依活动内容而定的,而这活动内容的切割组合制造着内在节奏。因此蒙太奇剪接所产生的镜头外部节奏(包括空间运动节奏和与之共时性产生的时间运动节奏)是依附于内在节奏而形成的。

影视作品的外在节奏与其内在节奏的依附性,在场面调度的长镜头段落中也许表现得更明显了。因此长镜头段落中的节奏主要是形成于镜头内主体的活动和镜头本身的运动两个方面。主体的运动全依据于情节叙述的需要而作的场面调度安排,它形成的节奏本身就是内在节奏的一部分。而这时摄像机镜头运动的方向、路线和速度都依据于主体活动的形态和情节叙述中的节奏感。它只不过是它们的外化和具体化。因此这时的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差不多是共时产生并几乎吻合的。

外在节奏的表现形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内在节奏一致的,譬如内在节奏紧时,它就快;内在节奏松时,它就慢;内在节奏复合变化时它也随之变化形态。然而它们之间也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当然这种不一致不是真的分裂,而是它们为取得更好的叙述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因此,这时外在节奏分裂,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分裂,从深层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更深更紧的结合,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统一。这也是外在节奏依附于内在节奏并为内在节奏服务的证明。

如在费里尼的《八部半》中头一部分“矿泉疗养地”的段落。影片描写一个既失去了目标又失去了对自己艺术的信念的电影导演的生活。剧情发生在他即将开拍一部重要新片之时,他被许多压力压倒,于是他妻子和摄制组人员来到了一个矿泉疗养地。这一段落主要是反映使主人公吉多失去行动激情的那种麻木不仁的状态,这些场面本身包含着一种慢吞吞的无精打采的节奏,给人一种懒洋洋,漫无目的的感觉。然而这里的配乐却是贾科莫 罗西尼的《偷东西的喜鹊》中快板的前奏曲。音乐的节奏很快,结构也富于变化,然而整个场面仍然表现出一种麻木感—人物飘来飘去,摄影机以一种很缓慢的速度移动,摇摄顾客们和慢吞吞伸出来要矿泉水的手。尽管音乐速度很快,整个段落仍然表现出一种昏睡和死亡的节奏。这是因为音乐的轻松节奏在此作为一种反衬,起到的是一种相反相成的特殊效果。尽管音乐的外在节奏与整个场面的内在节奏发生了分裂,然而从整个叙述中,从影片总的内在节奏来看,这种分裂是一种更深刻意义上的融合和统一。

最后补充一点,影视作品节奏的确定还得注意影视不同的特性。由于电影与电视在审美感知空间上的不同特性,情况也不一样。一方面电影的银幕比电视的屏幕在面积上要大得多,更容易让观众看清楚其中的内容;相反电视屏幕上的内容不易让人看清。因此在拍摄时电影往往可以表现一些大场面,而电视则不合适,要用较大景别的镜头。另一方面电影的观赏是在一种严肃的单纯的审美空间中进行的,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银幕上,因此镜头长短和节奏的安排完全可以依据美学的意义来进行;而电视由于观赏空间的生活化,审美空间往往是不单纯的,有多种因素的干扰。在这种状态中,电视作品在镜头的长度上和内在、外在的节奏的安排上相对缓慢一些。如果镜头太短,或节奏太快,往往不容易被观众所吸收。而且电视观众观看电视时的心态多半是一种消遣或直接简单地获取信息,可以边看边想或边做别的事情。而且电视传播是线性和不间断的,一个节目一结束另一个节目马上又接上去,不留给观众联想和回味的时间。而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观众都可以有自由的审美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仔细地品味和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作品中镜头的内容既要浅显,也得有足够的时间让观众看清楚。当然为了保证作品本身结构和节奏上的美感,不可能让镜头太长或节奏太拖沓。为避免这种现象,电视往往用单一的叙述结构和注意内容的重复多次出现。所以说,电视作品中的节奏和镜头的长度问题,不完全是依据纯艺术作品的那种美学意义来考虑的,它首先得保证观众能获得信息,看得明白,在这个前提下才注意电视作品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所作的美学考虑。当然,电视作品也有些相对独立完整的(像纪录片、专题片),它们的播出也一般与前后节目之间有隔离。这种情况下,编辑时就可以依据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本身内在的结构需要和内容需要来安排镜头的长度和节奏,像电影一样。

[1]何苏六.电视画面编辑[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2]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OnUnificationBetweenInternalRhythmandExternalRhythmofTelevisionPlays

Li Tongpeng

Rhyth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 But our understanding of rhythm is different. Some film theory regarded rhythm as a production resulting from switching the lens which is generated when the lens group

external exchang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ens movement patterns. Others take the rhythm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as a moving pattern inside the main rhythmic patterns of the mo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external structure of the lens. The paper thinks that neither of them is correct . For the rhythm in the teleplays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rnal rhythm and the external rhythm.

rhythm;internal rhythm;external rhythm

ClassNo.:G222.3DocumentMark:A

高银河 郑英玲)

李桐鹏, 高级工程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广东·中山。邮政编码:528436

1672-6758(2010)05-0146-2

G222.3

A

猜你喜欢
节奏空间运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YOUNG·节奏
不正经运动范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