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山,郝成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郭江山,郝成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项综合检验。在目前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各界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高校毕业论文从选题、写作过程到答辩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来提升论文质量。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我国高校扩招十多年来,本科教育规模迅猛发展,高校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而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全面检验,其完成质量一直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更好适应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业论文选题是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包括教师出题、专家审题与学生选题、开题部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论文选题存在“旧题多新题少、题目大内容小、理论强实证弱、研究重实践轻”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指导教师仅仅根据本人的兴趣与特长制定题目,而忽视学生参与选题的主体作用。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愿做,教师强制做的局面。
自教育部教学评估制度实施以来,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毕业论文规章制度,而现实中由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固定,指导教师无法采取同理论课程相同的管理制度,过于宽松的自由空间使得学生论文写作不积极、不主动,缺乏压力,到提交论文时,只得采用抄袭或者降低质量要求来应付写作。
毕业论文答辩环节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四年大学学习的一个总结、归纳与展示。一般在答辩前学生论文要送给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审阅。然而碍于同事情面,审阅仅仅起象征作用。这种情形在答辩现场仍然存在。因为答辩时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因此答辩小组成员提问题时拈轻避重,提问时间也是从长到短,越到后面,答辩时间越被压缩。没有淘汰率,缺少惩罚机制,自然论文质量难以保障。
(1)毕业论文课程自身特殊的内容与考核形式的影响。作为实践环节的一个类项,缺乏鲜明的主题与内容,直接导制毕业论文质量难以得到充足保障。与本科普通教学课程比较而言,它没有明确的授课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功底,选择学习与写作内容。从学习形式来看,一般指导教师指导6~8个学生,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上课时间,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渠道无法真正建立,直接诱发了学生写作的懒惰性。
(2)学生对毕业论文质量期望值降低。价值研究理论认为,人们只要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可充分满足某种需求,就会积极和努力地去实现。对于本科生要完成的毕业论文而言,其努力程度与效果将取决于他对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价值感。通常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此时普通教学课程都已结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准备考研初试与复试情况下,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主观上降低了要求。对于不考研且已经找到了工作的学生,有的在单位要求下需要提前到单位实习或工作,有的在前面这些同学的“示范效应”下,也不能积极且高质量地完成。
(3)指导教师放松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牛津大学有句话:“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众所周知,指导教师数量及质量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这些年我国高校本科招生数量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高校教师数量的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每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本科学生的数量成倍增加,有些重点大学教师同时肩负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另外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与教学改革项目,这些都消耗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职责就显得有心无力。另一方面,限于体制影响,目前我国高校补充新教师的主要渠道主要来自于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尽管他们的理论基础都很扎实,但是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也成为其最主要的劣势。
(1)社会大环境影响分析。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的大幅扩招,同时在经济增长趋缓形式下,高校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从进入大四开始,学生就开始为招聘作各种准备工作,此时也是考研的关键时期。考研与面试消耗了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甚至挤占了原本属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
(2)学校环境影响分析。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但仅是规范其工作流程,而有关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统一标准还没有,尤其是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从立题、审题、选题、开题到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议,指标设计与量化还不是很清晰,考核流于形式。而且,在就业率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高校更加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投入较多资源提升就业率指标,更有甚着,对签定就业合约的学生网开一面,这进一步导制学生的论文质量滑坡。而且这种效应具有“传导效应”,结果使毕业论文一届不如一届。
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切实加强与改进毕业论文质量环节的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第十一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接着在2004年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充实本科毕业论文内涵,增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2007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管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国务院2010年5月5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家各项文件精神基础上,我校利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评估团对我校进行评估的时机,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收到了很好效果。下面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进行讨论。
经管学院以推进毕业论文与科研、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根本途径,利用铁路建设优势,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例如各项资金支持)鼓励指导教师深入各工程局、重点项目工程一线,参与各种科研活动,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掌握学术前沿。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得到更好的体现。
这可解释为学生亲自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进行体验、探索、研究与设计。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参与的过程,奠定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我校学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施工企业,通过寒假后的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大部分签约学生选择在签约单位实习),学生不但对于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与认识,而且收集了相关毕业论文第一手资料,这为高质量的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因为学生自身就有一种分析与解决所从事的工作相关内容的内在动力,所以学生对于高质量的论文的需求自然得到理想的结果。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我们的做法是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让教师与学生双向选题。教师与学生首先沟通,教师提出选题的基本要求与原则,每一名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领域与指导教师交流,勾画出一个选题轮廓。教师在沟通基础上拟出相关题目,然后再次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调整、缩小范围,最后形成毕业论文题目。并且要求各系从新的经济形式出发,结合社会发展出现的重大问题,结合专业基础理论,积极调整与完善选题范围,题目更新率超过80%,尽量做到一人一题。及时下发任务书,严格要求开题报告质量与时间。
人手一册的《毕业论文手册》,明确提出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我们采取明确教师管理职责,强化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见面至少一次,每次指导结束后,记录指导内容,由所指导的学生签名认可。其次,要求在初稿结束后上交毕业论文中期总结,各系采取系主任检查与指导教师互查相结合方式。同时抽查部分学生论文初稿,要求其汇报毕业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于一些学生在外地单位实习,不能在校写作,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现场与远处指导相结合,使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进程与教师指导保持一致。
在毕业答辩阶段,我们首先在正式答辩前一周,经过指导教师许可后,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定稿提交到答辩小组秘书处,隐去学生和指导教师姓名后,进行“双盲评阅”,目的是使评阅更加真实、客观,没有干扰。其次严肃答辩过程。答辩小组由五人组成,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任组长,明确指导教师与一名评阅人参加。答辩时间每人不低于30分钟,采取学生自述,答辩委员提问,问题不少于五题。最后通过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小组评审表三张质量评价表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打分量化,然后进行成绩综合评议,每个答辩小组抽取最后一名学生进行分院组织的二次答辩,对于二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采用暂缓、延迟毕业等措施。以上我们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自律水平,保证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经过回访,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总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较普通课程的学习而言,其学习任务、方式与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在当前扩招的背景下,每所高校在认真学习国务院最近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结合自身的情况,查找问题,借鉴其他院校教改成果,进一步深化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改革,为国家与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朱学道,邓道贵.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3]刘扬,雷庆.工科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4]赵旦峰,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5]马育.实验室联合开放,培养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8).
G642.477
A
1008-469X(2010)04-0044-03
2010-04-12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分析及构建绿色考试制度研究》(课题编号:EFA090405)的研究成果之一。
郭江山(1974-),男,河北邢台人,讲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