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敏,张丽霞,张丽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浅谈心理辅导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结合*
赵西敏,张丽霞,张丽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发展,高职学生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正处于青春发展期,思想和心理发展均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把心理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探究“心理辅导—道德教育”的结合对高职院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辅导;高职学生;德育
近年来,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群体,由于传统偏见,加之其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等,致使其思想素质状况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倾向,诸如自信心不足、就业焦虑、人际交往困扰、情感管理能力差、恋爱心理和行为异常等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而自卑、孤独、嫉妒、闭锁等心理病症也越来越多。
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难度增大的重要症结。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无论是在面向未来,还是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怎样适应社会需要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社会教化可以使学生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而个体的自我内化则可以实现从“知”到“信”(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然而,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德育方式往往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消防式的方法。德育工作往往脱离学生生活,不能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效结合。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面前往往是纯粹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这种德育模式使得德育在广大高职青年学生面前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变成空洞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因此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引发主体道德行为产生的直接内在动因。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关于道德规范的说教比较多,而对于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和情感的激发相对比较少。任何一个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都必须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才能有效,否则只能产生逆反心理,并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调查都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现象严重。我们的德育的确培养了一些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行为的人。这一问题的存在,与我们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德育途径有关。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与一般学科教育之间的区别。既然道德是实践精神,德育就不能只有精神的传授而没有精神的实践,更不能仅仅按照知识获得的多少或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必要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掌握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等于德育过程的全部。
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现实的德育中,学校往往把道德片面地视为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过多强调个体的服从,忽视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性发展。把学生的“听话、服从、守纪律”等视为德育追求的目标,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尊重。这种无视主体性的德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自律的能力,对于一些现实问题缺乏道德思维判断能力和自我抉择能力,缺乏进取精神,缺乏责任能力和主动参与的能力,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但现实中道德实践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以致于活动轰轰烈烈,效果微乎其微。大型的德育活动虽然可以起到渲染氛围、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大学生的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但有些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模式化问题严重,过分局限于传统的经验,缺乏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有的活动个性特点不明显,缺乏针对性,不能成为人格塑造的主要方法;有的实践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关注外界反应多,对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较少;有的活动接受教育的主体缺乏主动性,缺乏问题意识,大学生往往注意活动形式上的热闹,忽视活动的思想内涵,活动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较大。因此,德育活动应该贴近生活,注重实效,戒绝“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倾向。
心理辅导是指了解人的心理状况、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实际工作,具有全方位辐射式的特点,主要心理辅导是通过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升学、择业、健康等方面的人生发展课题进行指导和训导,以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它渗透的价值观、蕴涵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一种基础的隐形的个人定向的思想道德教育。
现代教育家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政治、思想、道德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工作是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的传输,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政治观、社会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超我的社会取向的心理辅导。
高校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因其活动对象都是青年大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故可结合起来进行。而这种结合,既不是要用传统方法去解决一切心理问题,也不是要用新兴的心理辅导取代德育的地位,而是要充分发挥两者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所以德育工作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真正有效。“心理辅导—道德教育”模式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体现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实现以心育德、以德育心,既是一种更完整的心灵教育,又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的、健全的人格。下面以河北电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心理辅导—道德教育”的模式。
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格塑造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同目标。心理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注重人格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合群、诚实、守信、进取等人格特质;思想道德教育则注重对人格的社会层面加以塑造,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塑造理想的人格。在高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肩负着共同的重任。“心理辅导—道德教育”模式更能贴近高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应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思想方面的特点出发,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院从2009级新生开始增加了8次《思想道德修养》的互动课,采用心理辅导的技术强化学生自我意识、个性品质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教育训练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有意识地进行挫折训练,有目的地认识自我在某些方面的匮乏,自我治愈心理上的某些轻微失调,达到心理平衡;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忍耐力和心理承受力,完善个体作为人的内在本质,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忍受挫折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高职学生们遇到的心理问题比思想问题要多得多,各种心理纷扰解除了,思想问题就会少得多。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可以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一是学院对各年级的学生干部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给予学生干部良好的心理支持,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等。可见,德育工作借助心理辅导能够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智力、人际关系、长处、不足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二是学院尝试了一系列的专题辅导,如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对有相似要求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学习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增加自信心等。辅导中给予学生个体充分表达、释放心理冲突的机会,包括欲望冲动的完成,不满情绪的宣泄、帮助其树立信心等。
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虽然联系密切,但是两者毕竟有区别又彼此独立,实际结合中难免存在不协调、不统一。因此,高职院校在建构“心理辅导—道德教育”模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正确认识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坚持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
其次,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养,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
最后,心理教育必须加进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防止“德育问题心理化”。
因此,学校的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上,对学生要有引导的功能,要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等。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产生显著的优化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是开创学校德育新局面的一项有力措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1]田淑梅,秦泗岩.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2]王迎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3]金艾裙.引入团体心理辅导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9,(2).
[4]刘丽美,张莲英,张国宏.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责任编辑 赵 君)
G641
A
1008-469X(2010)03-0092-03
2010-03-18
注:本文为2008年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影响的研究》(课题编号:S080315)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负责人:赵西敏;课题组成员:张丽霞,马少荣,张丽云。
赵西敏(1969-),女,河北辛集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