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人化”看西方美学的审美特征

2010-04-07 09:24丁龙海
关键词:人化鉴赏力判断力

丁龙海

从审美“人化”看西方美学的审美特征

丁龙海

一般认为,中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不同导致中西方审美方式的不同。但事实上,方法论的不同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将西方审美深入探究,西方审美体现出审美“人化”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是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美学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掌握西方美学中所体现的独特审美特征。

审美;审美“人化”;审美特征

西方美学,自从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的事物和美本身进行区分后,千百年来无数西方哲学家陶醉于这一似乎无法超越的界定。特别在《斐里布篇》中,当柏拉图将美界定成为:美是一种数学比例所构成的和谐后,无数美学家更试图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对美和审美进行科学的区分。其实,西方美学在探讨审美问题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审美“人化”论,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美学的整体把握。

在探讨美学时,一般来说,审美的主体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类,而审美的客体即审美对象的问题长期以来却争论不休,在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之前,审美的对象被认为是美的事物,这种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称霸了几千年。但休谟、哈奇森等人打破了这一传统,他们把美从“现实存在”中解脱出来,将其作为一种心理属性进行分析,用心理学上的感觉印象代替柏拉图的绝对理式。而萨特在批判心理学美学是“内在性的幻觉”后提出意识的意向性原则,并将审美意识最终概括成一种主动的想象。茵伽登认为审美对象不会凭空产生,审美对象只有被感知后才能被想象出来,而审美对象更具有多层次的复合性,在复合性基础上所构成的意象性成为审美的对象。西方哲学家们在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审美对象时将其属性做了完整的区分,将审美对象的内涵的表意性和层次型都加以描述。这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问题:即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审美“人化”?笔者认为审美“人化”在层次上表现为主客体对象关系范畴的转换性,意义指向的生成性,内容与形式的超越性;在类型上分为主观作用论,客观作用论,主客观统一论;在关系上表现为通过审美判断力,判定天才与各种力的关系。

一 审美“人化”的层次论

审美“人化”所讨论的首要问题应是美学概念上的灵感的有无、产生、消亡及其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但是过去的美学家将自己局限于灵感之中,采取悬置个体的方式看待问题难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局发生。在西方美学中,对于灵感的争辩早已在对“天才”的美学阐释中被释放出来,而“天才”也仅仅是一种美学符号,是审美“人化”的外在表象。笔者认为审美“人化”应该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人”作为现实世界中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理应成为审美的对象。其次,审美“人化”中的“人”是哲学意义中的“人”,是一种意向的复合体,是美学家想象后的意义载体。第三,审美“人化”是指一种超越关系范畴和内容形式的美学阐释,是被哲学家所使用的一种普遍范式。如果只将“人”作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类型之一,是审美的泛化的表现,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直接的体现,是审美“人化”中最低的层次。而作为意义复合体的审美“人化”原则,则又带有太多的想象韵味和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将审美“人化”等同于审美“玄化”。只有将审美“人化”视为一种超越的模式,才能从审美“人化”中形成美学的普遍特征。美学的发展使审美的“人化”特征逐渐演化为对“天才”这一概念的美学解构。西方美学家们通过无限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减化其外延,实现了对审美“人化”的美学解构。在西方哲学家那里,“天才”这一概念已成为审美“人化”的表达范式。需要注意的是,纵观西方美学史,在柏拉图那里“天才”和“天赋”是等同的,天才就指天赋。此后,西方美学家在探讨天才时,总是有很强的内指性,论述天才和讨论“天赋”总是结合在一起。“天赋”是指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与天赋相对应的是“灵感”和“才能”,“天才”成为审美“人化”的产物,是一种多层次意向的复合体,与天才相对应的是“被审美化了的人”。在西方美学史上,有时天才与天赋指的是同一概念,有时又有着严格的区分。

二 审美“人化”的类型论

审美“人化”,不仅仅有层次的不同,还有类型之分。这一点,西方美学自柏拉图起,便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将“天才”引入到了美学的探讨中,从而将审美“人化”的概念用那充满哲学内涵的“理式”原则加以解释。从此之后,许多西方著名的美学家都沿着柏拉图的思路,通过讨论“天才”的问题,将审美“人化”的问题详加论述,从哲学层面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新的美学意蕴。

首先是审美“人化”客观作用论。柏拉图是审美“人化”客观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在柏拉图看来,美有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理念的美是最高的“美”,现实的美次之,模仿的美再次之。在《伊安篇》中,诗人伊安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被迫承认自己是在神灵凭附后达到的一种迷狂状态。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定义奠定了文学艺术的基本原则:即文章必须表现真理,并进一步说文章作者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一、生来就应有的语言天才。二、知识。三、训练。苏格拉底看中天才,将天才视为灵感或神灵凭附后的迷狂状态。在《斐得若》篇中,苏格拉底说道:“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它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因它到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颂赞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垂为后世的教训。”[1]可见柏拉图将成功全部归结于一种外力作用下的超常结果。至于这种结果为何产生,能否被控制,作者并未阐述。在美学领域“天才”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天才”的能力超出常人,可能成为奇迹的创造者,而这种以审美为特征的客体神话,便成为最为合理的意义载体。从而使西方美学中以审美“人化”特征表现出来。此处,天才的到来是神灵凭附后的结果,天才侧重于指具体的才能,天才等同于天赋。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唯心主义哲学家普洛丁,以其重灵魂轻肉体,重精神轻物质的特征为中世纪的神学美学和神秘主义美学奠定了基础。成为审美“人化”客体论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他说,“至于各种最高的美,就不是视觉所见到的,而是要心灵不凭借感官去观照它,去判断它,在观照时,心灵上升到上界,把灵感留在下面”。[2]他在将美学神秘化的同时,也将审美“人化”这一概念完全陷入到了客体论中,而心灵关照是柏拉图“神灵凭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审美“人化”主客观统一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论进行了批判的继承,他除了接受柏拉图的“天才等同于天赋的观点外”,同时又明确指出了柏氏“天才”观的局限性,在《修辞学》第十章中他说到:“现在讲巧妙的话和受欢迎的话是怎样形成的,制造这两种话要靠天才,但也要得力于勤学苦练。”[3]这种将天才与能力进行区分的方法,将审美的人化置于“天赋”和“能力”这一对立的范畴进行探讨,承认“天赋”,并且肯定“后天训练”,是对柏拉图绝对的“神灵凭附”的一种超越。随后,贺拉斯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将“天赋”和“训练”视为成功的关键。他指出,“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是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4]进一步印证了西方美学家对于审美“人化”观念中,“天才”和“训练”具有相同的地位,二者缺一不可。

再次,审美“人化”的主观作用论。审美“人化”的主观论表现为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将“天才”视为是技巧的再现,通过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强调了联系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了技巧是天才的来源,而技巧正是通过训练得来的。琉善在《质诗人》篇中通过质疑赫西奥德既然可以成为神的代言人,却为何将权利保留甚至不能自圆其说,并且采用例证法说明赫西奥德的预言甚至不如老农,彻底批判了赫氏的灵感说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灵感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灵感是文思的涌现,灵感的作用不过尔尔。”[5]由此看来,琉善对于灵感的认识也是坚持灵感不会凭空产生,应该有基础来源,即强调主观努力的重要性。

三 审美“人化”的关系论

审美“人化”的关系论着重强调天才和各种力的关系。康德主要论述了“判断力”、“想象力”、“源动力”、“鉴赏力”、“创造力”的表现及综合作用结果。“判断力”一词并非康德原创,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就有“写作的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6]的著名论断。但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是美学意义上先验与超验争辩,审美主体经验与体验的再现,是美学意义上人的主体的自我超越,是审美判断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是愉快在先还是判断力在先?是审美决定判断力还是判断力决定审美?康德认为只有判断在先,由判断引起的愉快才具有普遍性,才是审美。那么判断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认为审美判断只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快感,并不是一种逻辑认识。而这种审美判断不受范畴和概念的约束,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运动的结果。笔者认为这里对判断力的回答是一种心理学意义的阐释,并非西方美学传统所要论证的内容。康德在这里将判断力视为决定审美的因素是为了通过审美判断力而引出对想象力的讨论。康德将鉴赏的原则认为是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认为“一切判断的主观条件就是做判断力的能力的本身”,并将审美客体视为“所给予的表象”,审美主体视为“对象”,对象作用于表象时,二者必须要协调一致才能产生审美的判断力。康德将这一种协调一致定义为想象力和知性的一致。从而使想象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论述内容。在康德看来“想象力”和“知性”是构成天才的内心力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审美意义上的“源动力”是指一种能够鼓动心灵的东西,通过自调节将各种内心的力量重新调控从而达到最佳状态。在康德这里,“鉴赏力”与“判断力”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判断力”和“鉴赏力”都是审美主体的主观判断,但“判断力”的美学内涵和价值要远大于“鉴赏力”。在他来,“鉴赏力只是一种评判的能力,而不是一种生产的能力”。[7]但鉴赏力的高低和有无是衡量天才的重要内容。例如,一件美的艺术作品,鉴赏者如果没有高水平的“鉴赏力”是不可能发觉其艺术价值的。此外,创造力也是康德推崇的内容。康德认为天才必须有“创造力”,独创性是他的第一特性,同时天才所创造出的作品是判断的准绳或规则,是别人模仿的范式,而天才本身并不需要模仿。最后,在分析了各种力及其关系后,在康德那里天才便成为“一个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诸认识能力方面的禀赋的典型范式的独创性”,[8]将审美“人化”的关系论最终落脚于以创造力为代表的诸多力的合力上。

综上所述,审美“人化”论,不但有助于梳理西方审美的具象化特征,同时还有助于对比中西美学在审美方法论上的差异。西方美学的特征以其宏大性的特点而难以把握,但是究其一点做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西方美学的具体特征,从而领会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特征。

[1]柏拉图.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18.

[2][5]章安祺.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38,182.

[3]亚里斯多德.修辞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2.

[4][6]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44, 140

[7][8]康德. 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7,163

OntheAestheticFeaturesofWesternAestheticsfromthePersonalizedAestheticsPointofView

Ding Longhai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theoretical system leads to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expression . However , the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the different methodology between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Eastern Culture that brings about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expression .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Western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personalization , which is seen as a point of penetr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s .

aesthetics;personalized aesthetics ;aesthetics feature

ClassNo.:B83-0DocumentMark:A

赵洁婷 蔡雪岚)

丁龙海,在读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08级文艺学专业,甘肃·兰州。研究方向:文艺美学。邮政编码:730070

1672-6758(2010)06-0038-2

B83-0

A

猜你喜欢
人化鉴赏力判断力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之关联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任正非:一个正在“人化”的神话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学习书法是培养判断力的有效途径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
年少如能逢夏昆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