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控制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消解*

2010-04-07 08:15齐爱花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伦理群体规范

齐爱花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宁波 315000)

从伦理控制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消解*

齐爱花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宁波 315000)

21世纪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网络化的社会背景,大学生在网络化社会背景下的伦理问题消解被认为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高等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系列的伦理控制培养适应现代化伦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德育教育的专业化来实现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高素质。

伦理控制;网络道德问题;消解

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道德追求,是其现实世界的道德素养的体现,大学生网络世界的失范行为,则代表了大学生自身的一种危机,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危机,这种危机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危机,要克服这种危机,必须要从伦理控制角度培育现代道德文明和伦理规范。

一、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主要网络道德问题

1.伦理责任方面

价值识别迷茫。众所周知,网络社会中信息的开放式传播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地域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面对不同文化背景、文化观念下的信息实体,大学生在深切地感受到巨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自身文化识别迷茫的境地,更谈不到自身肩负东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

自我价值感迷失。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封建性和传统性禁锢了人的很多欲望和要求,很多欲望和要求被认为不道德而受到压抑。而在网络世界中,社会禁忌由于匿名而大大减少,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体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按照自我愿望来设计和践行自己的主张。当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虚拟世界的自我建构时,往往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网络世界中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自我”,自我价值真正能够实现的领域是网络世界,进而无法区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并对网络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社会责任缺失。在自由而又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容易迷失于虚拟世界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忘记自身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网络世界中,传统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摆脱,身份识别的缺失,无须承担社会角色的认定,往往带给大学生一个信息,在网络世界中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可以为所欲为。在此情况下,他们极易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束缚,道德认知出现偏差,进而丧失道德感和责任感。

2.伦理准则方面

对人道与尊严尊重的缺失。大学生群体往往关注自身的尊严较多,自尊心和自尊感较强,但是对他人的尊重较少关注。而虚拟世界的开放与多元,不同文化与观念,不同身份与立场并存,使得同一件事情,会有无数多元观念的认知,大学生群体则由于年轻气盛,易于进入“愤青”群体,往往从个人情感角度分析事件,缺少对于人道与尊严的尊重。

专业知识增进的忽视。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很容易让刚刚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大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中学时代更多的囿于高考的压力,努力学习书本知识,较少有机会在网络世界遨游,而大学时代的开放式管理,易于使部分大学生失去自我调控的能力,转而把网络作为一个娱乐的平台,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增进。

道德与法律意识的淡薄。在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的观念下,大学生往往认为,既然是虚拟的,就是假的,那么假的就不需要对于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同时虚拟世界,彼此身份认定能力的缺失,使其在观念中缺乏道德与法律意识的现实性约束,于是道德失范行为屡屡发生。

3.伦理规范方面

一般失范行为。(1)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不同规范的并存与冲突,必然造成网络行为的两重性。一方面要求大学生遵守纪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强调言论自由和不受控制,无需对任何事情负责。这两者并存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法把不同的规范严格的区分开来,导致大学生出现大量不负责的漫骂和发布虚假信息等失范行为。(2)由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完整的网络道德规范又未成型,从而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问题出现了大量不受旧规范制约又无新规范可依的真空地带。

严重失范行为的凸现。黑客行为、盗用他人知识产权、色情引诱在网络上的泛滥,无疑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严重失范提供了强烈的诱因。加之其他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严重失范行为必然成为网络犯罪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内在道德约束力的缺失

按照费孝通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的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之间紧密的社会交际圈,那么传统意义上的道德约束力量: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一般能共同发挥作用,自觉维护个体的道德行为,个体道德行为比较严谨和守矩。信息社会,网络的匿名使得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彼此陌生的开放的空间环境,因为这个开放的空间环境无需身份的确定,那么个体可以幻化为各种各样的角色,实施角色扮演。在这个角色的扮演空间,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无法触及,只有依靠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个体道德只能依靠内心信念这一支力量维系,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就会减少,容易出现伦理上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有人把网络世界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上的善恶。如网络黑客行为在虚拟世界非但不会受到谴责,反而会受到崇拜和宽容。这些问题的显现正是道德约束缺失的表现。

2.多元道德准则的并存

现实社会是“一元主导”的道德结构,无论社区环境大小,人们生活的具体社会空间都有主导的道德规范,其他的道德观念虽也会并存,但是有主流道德文化内涵。而网络社会里,虽然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信息传播方式却是超地域和全球性的,形成了“多元并列”的道德结构,在“多元并列”的道德结构中,不同的道德意识、观念与行为,就会不断的出现交汇、沟通以及彼此的冲突。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结构造成不同的道德理解,于是道德相对主义产生了。道德相对主义是指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而对多种道德标准,很难用原有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对网络行为作出判断,甚至放弃对网络行为的道德判断。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往往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网络社会本身是一种离散结构,缺乏统一性,由此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多源性,以为一个人只要有所信奉,有他自己的价值择定,不管其信奉或价值的内容如何,就是好人。于是很多大学生走入了多元化的误区,即只认同现实而不批判现实,只有事实、功利,没有价值批判和道德批判的是非、善恶之辨,对传统的道德认识形成冲击,逐渐失去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而滑向道德虚无,甚至为网络犯罪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同流合污。

三、从伦理控制的视角尝试消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所谓伦理控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伦理控制即个体行为的社会控制环境,其控制对象不直接指向人的单个行动。伦理控制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伦理责任下个体生活的道德化、伦理准则下个体组织生活的伦理化以及伦理规范下个体行为的伦理化。

1.从伦理责任的明确消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理性价值观念的构建。文化的差异性会永恒的存在,但是自身文化的特色是自我种系保存的标签,每一个种系的人群保存和传承自身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不同民族、种族的社会责任,应该教育大学生明确这一点。同时对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则应该持理性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客观的分析评价,而不是价值的迷茫与迷失。

社会责任感的重建。大学生群体极易接受新的信息与文化理念,但是个体对于新的信息的易接受不等同于全盘接纳,做为时代的核心与精英群体,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代表未来社会建设者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自身素养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社会总体的道德素养水平,因此高校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帮助大学生群体重建社会责任,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现实道德约束力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群体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在网络社会的行为,负责任的对待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行为。

2.从伦理准则的构建消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研究中,我们说伦理的准则,是让人们开放地讨论自己的观点,反过来也会加强他们的关系,因此规则是有用的,因为可以鼓励人们开放的讨论,开放的讨论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道与尊严是首位的。每个人对其生活与行为均有不可侵犯的自主权利,网络世界也不例外。即使是网络世界也应尊重人性的尊严与价值,在自由运用网络工具时,应随时考虑其作为对他人福祉的可能影响。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也不要成为网络世界的俘获品。

其次是知识的增进。大学生群体应认识到自身学识素养及能力的缺陷,在虚拟的世界中,随时留心并吸收与其专业有关的新知,并在专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他人。

再次是道德与法律。大学生应关切社会中公认的法律与道德标准,并认识到认同或违背此等标准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

3.从伦理规范的践行消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伦理规范的法律化意识建构。道德入法,并没有法理上的困境,而纯粹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鉴于大学生的部分网络行为已经触及到法律的底线,我们需要问的是,这个问题是否已经严重和迫切到,仅靠现实道德规范不足以约束,而必须上升到法律层面?从立法成本的角度看,入法是不是比不入法的社会效益更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伦理规范的法律化”就是无可指摘的。“伦理规范的法律化”本身就表明了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法律所持的一种普世态度,它最大的意义不在约束和制裁,而在伦理道德的重建。当然,我们的目的也是藉此约束大学生的伦理规范法律化的意识,如果他们在意识中时时警醒的话,那么违背伦理规范的行为就会自觉避免。

伦理规范践行的引导。理论规范的践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对于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因此就对现在的德育论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德育教育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思想教育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群体的伦理规范,使它变成内心的伦理准则,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社会,都能成为自身行为的指导,那么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就会消解。

四、结语

传统的大学生的伦理观念正面对着网络时代的冲击,大学生们或是努力的坚守自己的传统专业道德,或是在迷茫中前行。然而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直接影响青年人价值观的建构,只有大学生群体建构起明确的伦理责任、伦理准则以及伦理规范,从伦理控制角度做好应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理念准备,才能够帮助他们建构21世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李俊文.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3]林滨等.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G641

A

1008-469X(2010)06-0098-03

2010-09-07

注:本文为2010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课题《从伦理控制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消解》(课题编号:WL2010-Y08)的研究成果之一。

齐爱花(1970-),女,河北固安人,讲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猜你喜欢
伦理群体规范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