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2010-04-07 08:15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

于 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于 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服务企业和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

温家宝总理2007年在大连考察时说,我们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好。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我国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近几年来,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因此,进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就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进一步完善“以服务企业和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体系等进行重新设计和重组。在对理论知识延伸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实施“双证制”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技术资格等考试的主要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

1.根据工作过程以及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对会计工作岗位(群)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进行分解,重新设计和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课程及内容,设计的课程体系要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培养宗旨。根据工作过程以及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在对各专项能力要求的分解中设计课程模块,精选教学内容。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与实训模块,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完成;基本能力模块的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与专业技术能力模块教学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社会认知与综合实践贯穿于中期和后期;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是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升华与提练,体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2.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要求接轨,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兼顾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的教学体系。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技术资格证等考试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凸显高职特色与优势。

3.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采用类似“三阶段两条线”的模式。“三阶段两条线”,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其中,“三阶段”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阶段;“两条线”是指会计手工记账实训和财务软件记账实训同步进行。

通过三阶段两条线的教学,使学生的技能训练能贯穿始终,并由最初的课程模块技能训练发展为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就业前就经过实战训练,再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在课程改革中,学生也逐步明白本课程不是要他“知道什么”,而是要他“做出什么”。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情境中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内容。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合理设计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控制教学质量、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通过核心课程的改革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的改革。

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在合理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第二,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为目的,以培养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实践性为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组合教学内容,并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相结合。第三,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关注、紧跟会计电算化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与行业沟通等形式,及时调整、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主流技能和成熟技术,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第四,以应用为目的,构建就业导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会计电算化核算能力,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形式,并兼顾了与会计师技能要求的接轨。

通过改革,使课程内容具备以下特征:(1)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岗位能力。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普遍开展项目教学,通过各种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2)教学内容体现财务工作过程。根据工作过程改革相应的教学内容。使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将财务工作流程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按财务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素质,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3)根据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发展远景,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和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适时修订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更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要求,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逐步进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以选择企业业务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企业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具备企事业部门工作环境并配备相同的设备和软件的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仿真的工作场景中运用仿真的业务软件和单据表格进行大量的业务操作,训练学生熟练企事业业务的能力。在学完本课程并完成各训练之后,达到与企业业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具体表现为:

1.一个中心

在教学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贯穿会计教学全过程。

2.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将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基础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综合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三个阶段。

3.五种方法

包括实物演示法、模拟实训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投影播放、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软件演示,展示企业财务部门的组织机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率。(2)模拟实训法。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时,以企业真实业务资料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仿真演练形式。(3)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消极接受知识为主动内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项目教学法。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相互协作,完成某一实际操作。(5)情境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的精髓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最终达到学生的做,即能做、会做,而情境教学就是检验学生是否会做的最佳方式。情境教学法要始终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围绕社会和现代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建立一种由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的具体会计岗位,使书本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形成了以“教学做一体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强化应用,突出特色”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桥梁,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1)参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2)指导专业的实训课程的教学,有条件的委员可担任专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3)帮助专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4)协助专业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5)制定校企合作的科研规划并赋予实施。

2.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必须到生产第一线才能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获得交叉渗透的效果。这种做法既缩短工作适应期,也使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真正实现了零过渡。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聘请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专家兼任实训环节的指导老师

兼职教师多是来自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本专业及相应技术领域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能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将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工作现实。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是大有好处的。

4.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解答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显得十分迫切。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的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积极选派年轻教师到单位进行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为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积累丰富的实践资源。

进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这既是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也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熊威.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6).

G718.5

A

1008-469X(2010)06-0070-03

2010-08-17

注:本文为2010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关于建立具有单招特点高职高专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体系的研究》(课题批号:104087)的研究成果之一。

于冰(1980-),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会计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