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顶
(华侨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自清末制定《国籍法》以来,华侨华人问题始终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有不少名儒硕士曾经致力于华侨华人研究,如今这项研究已经发展为多学科参与的学术研究领域,在华侨经济、华侨社会文化、华文教育、华侨与侨乡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注]参见徐斌.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其中收录了近代以来海内外出版的有关华侨华人问题研究中文书目达4320条,较全面反映了学界的成果;高伟浓,石沧金.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1979-2000):对若干华侨华人研究期刊载文的摘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其中高伟浓对1979-2000年华侨华人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统计为742篇。。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中,华侨的跨国生存状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然而,在这股研究的热潮中,也存在着学科发展的隐忧,就总体而言,目前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都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对华侨华人研究进行学术反思,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晚清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各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出国移民浪潮,导致华侨跨国生存现象的普遍存在,充分体现了特定区域民众的生存策略选择。在此过程中,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华侨,逐渐成为侨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拓展了侨乡社会的外部发展空间。尤其是1979年以来,华侨与侨乡日趋紧密的多元联系,促成了侨乡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致力海外华侨华人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然而,以往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史的研究,偏重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华侨与中国革命、华侨与中国文化等领域,往往把丰富多彩的华侨史嵌入简单的政治史或国际关系史的论述框架之下,进行简单的事件分析或自上而下的理论推导。
近年来,有些学者尝试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重新解释海外华侨华人的跨国生存状态,集中体现了当前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动态。如厦门大学李明欢教授运用移民学理论分析侨乡“文化小传统”对移民潮的推动作用;旅外学者刘宏运用跨国主义理论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群体;龙向阳则强调世界体系理论对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意义等[注]参见李明欢.“相对失落”与“连锁效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5):83-93;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龙向阳.世界体系思想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意义[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54-59.,这些研究视角都富有启迪意义。
目前华侨华人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依赖现成的理论模式和概念工具,从而陷入以下认识误区:
其一,研究者未能真正把华侨华人作为研究主体,尤其是未能深入了解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内在历史联系。因此,在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华侨华人问题时,难免会用当前的问题意识收集相关资料,追溯或推论华侨与侨乡的生成过程。这种研究方法或许有助于解释华侨与侨乡的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但却难以揭示华侨与侨乡的社会文化传统及其运作机制。
其二,立足于东南亚研究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学者,习惯于从既定的国际体系开展华侨华人史研究,而忽视了对华侨华人具体生存环境与生存策略的研究。其结果是,华侨华人在国际关系体系中具备了某种国家的象征意义,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系被简化为华侨与国家的关系。在这种僵化的国家观念和国际体系的视野中,海外华侨华人也就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存空间,成为无所依托的浪人。
其三,目前的华侨华人研究未有严谨的学科规范,多学科的合作与对话也缺乏有效的学术机制。因此,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难免各说各话,依据各自的学术范式来阐释华侨华人问题,致使研究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受到割裂和肢解,而不关心研究对象本身的生存状态与历史脉络。
近年来,许多学界前辈提出建立“华侨华人学”,并纷纷发表宏论,探讨“华侨华人学”的学科定位、学科构建及学科范畴[注]参见郭梁.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学科建设——浅议“华侨华人学”[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1):1-7;梁志明.试论华侨华人学科的形成与定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4):1-7;李安山.华侨华人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1-7.。在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中,专门列入了李安山主持的“华侨华人学科建设”课题。在李安山的初步研究成果中,将“华侨华人学”定义为以移民海外的华侨(保留中国国籍)和华人(已入居住国国籍)为对象的跨文化、跨族体、跨社区、跨国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其起源、结构、功能、演变及其与各方面的关系,系统探讨其移民、生存、适应和发展的规律。为此,他进而将华侨华人研究归结为作为所属国少数民族的华人经济、华侨华人宗教、华侨华人历史、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侨乡等12个范畴。[1]1-15他提出的学科定位和诸多范畴,几乎涵盖了华侨华人研究的所有学术领域,但并未指出目前华侨华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这恰好体现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华侨华人研究方向的迷失与困惑。
笔者认为,在以往的华侨华人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和丰厚的学术积累,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继承以往的学术传统,才有可能逐渐有所创新,形成新的学术积累与学科发展方向。
陈达于1938年完成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已经成为华侨华人与侨乡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他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收集丰富的华侨与侨乡社会生活史资料,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侨乡社会结构的基本类型,分析了华侨在侨乡和侨居地“两头家”的生活方式,生动地描述了南洋华侨的跨国生存状态。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方法论上给后人以启迪,而且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2]
1970年,李亦园出版了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市镇的人类学著作。他通过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深入考察和分析海外华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承机制,提出了“文化调适”的理论模式。这种从具体的社区和社会群体出发的研究取向,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学术范式。[3]
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10辑),于1980-1984年陆续出版[4]。这一大规模的史料丛刊,汇集了近代普通华侨与侨乡社会研究的基本参考资料,大大推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由庄为玑、郑山玉主编的《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一书,于1994年正式出版。此书采集了泉州地区八个县近二百部族谱中的一万多条有关华侨与侨乡关系的史料,收录了六篇相关学术论文,揭示了民间文献对于研究华侨与侨乡社会生活史的重要价值。[5]此外,荷兰学者包乐史与厦门大学吴凤斌等学者合作,多年来致力于整理吧城华人公馆档案及荷兰相关档案资料,已经出版多卷本资料汇编。在此基础上,他们对18世纪末吧达维亚华人社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注]参见[荷]包乐史,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荷]包乐史,吴凤斌,等.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丛书(1-4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005.
前辈与时贤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积累。这些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呈现了华侨华人与侨乡之间的多层次联系,至今仍可激发我们的学术热情,引导我们探索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以往的学术史表明,华侨华人研究是极为广阔的学术领域,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中找到研究课题,取得富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然而,无论从任何学科的角度研究华侨华人,都必须面对华侨华人特有的跨国生存状态。华侨的跨国生存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只有在历时性的视野下,审视华侨与侨乡的内在历史联系,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华侨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策略,探求侨乡的兴起之源,变化之因。鉴于侨乡社会发展的内在承继性,可以借助于历史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打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人为界限,揭示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根据笔者对旅日华侨亲属网络的调查,早期华侨的跨国网络主要是以“一家两地”为基础的家族关系,目前已发展为姻亲与宗亲关系的“两地一家”的乡族关系。[6]70-77旅日闽侨亲属网络的这一演变趋势,对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侨乡借助于既有的国际网络资源,将把当地民众引入一个四海为家的崭新时期。
笔者认为,华侨华人的跨国生存状态,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独特的生存策略与生活方式,不是一般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的理论所能阐释的。为了深化对华侨华人跨国生存状态的研究,我们提出“跨国生存空间”的概念,以便更为具体地分析和考察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与侨乡的内在历史联系。
这里所谓的“跨国生存空间”,并不是一般地理学意义上的区位界定,而是以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特定人群与具体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社会文化网络中形成的多层次的空间联结形式。
因此,只有把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纳入同一学术范畴,才有可能了解华侨华人的真实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本文拟提出的跨国生存空间的概念,在很大程度就是得益于陈达、李亦园等的先行研究和陈翰笙、庄为玑等编辑的华侨史资料,并期望能把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纳入同一学术范畴,以便分析二者之间的的互动关系。当然,跨国生存空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地理概念,而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建构的社会活动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华侨华人的社会生活史,从通过考察华侨华人与侨乡之间的内在历史联系,揭示跨国生存空间的内涵和外延。换句话说,只有立足于华侨华人的社会生活史,我们才有可能解释跨国生存空间的理论意义,并进而解释特定时代与特定地区华侨华人的真实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我们倡导今后的相关研究能从考察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入手,具体分析其家庭结构、亲属关系、生计模式、社团组织及其与侨乡联系方式的演变过程,力求建构以人为本的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地区,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生计模式也不尽相同。如日本华侨社会由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组成,至少包含来自闽广、三江(浙江、江苏、安徽)的贸易商和来自福建、浙江、山东的小种业者。显然只有将华侨群体同时置于移出地与移居地的历史脉络之中,才有可能揭示其生存策略与发展机制。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侨华人的活动领域日益多元化,其跨国生存空间的内在结构与运作机制必将更为复杂,无疑需要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果不是立足于华侨华人的的社会生活史,不理解华侨华人的跨国生存空间,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就失去应有的基础,仍将难以为继。为此,在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建设中,应当大力推进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或者说是大力加强华侨华人跨国生存空间的研究。与此相关的另一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系统收集海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民间文献和档案资料,建立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研究资料库,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料基础和学术平台。失去基本资料的支持,再好的理论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论从史出也就无从谈起。
最后,我们还应当强调指出,在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与跨国生存空间的学术视野中,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然而,在以往的学科分类或课题设计中,二者却往往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如何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促成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安山.华侨华人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M].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
[2] 陈 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3] 李亦园.一个移殖的市镇:马来西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
[4] 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10辑(八、九、十辑为合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4.
[5] 庄为玑,郑山玉.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6] 许金顶,安井三吉.神户福建籍华侨国内亲属调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