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市职业教育中心校(100875) 邵 梅
苏州市的初级中学从2002年9月起,成为江苏省内整体进入实验的几个地级市之一。统一选用《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读本》。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每周开设3节课,另外每周再补充一节《自然地理》课。为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我校特对2008级全体高一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初中学习地理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市区部分学校的《自然地理》课安排原地理老师上,而乡村学校的《自然地理》课安排地理教师上课的就很少。甚至部分学校基本没有正常开设地理课,从而导致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学生初中地理的知识严重缺乏是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鉴于这种原因,我校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做了调查研究,在教材的调整上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以求教于同仁。我们觉得做好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并不等于把初中知识简单的给学生复习一下,而事先一定应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高中教材的内容和高考的要求,确定复习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调查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可采取课堂提问、新生座谈、问卷调查或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地理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2.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高(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高(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后,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3.适当增删,重组教材。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要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高中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确定重点复习内容。例如很多新生对《地球和地图》内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特别是经纬度知识。又如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班上挂两幅地图(中国与世界政区图)。在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1.由于初高中在地理教学上存在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制订,而要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并以此来整合教材。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沿袭了传统教学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过去思想教育的扩展,只有“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是全新的。我们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处理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而事实上,三维目标的划分虽然抛弃了过去的知识本位观,但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均明确提出地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因此,掌握地理基本知识与形成基本地理技能是地理课程的基础目标,整合教材一定要扩展和丰富“双基”,而不可有半点削弱或轻视。
2.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中,知识的衔接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学生地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和地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衔接教学中要注意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要根据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提倡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因为这些往往能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例如:地球的运动,大气环流、洋流、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等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教师如果单纯采用语言描述,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如果恰当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突破难点,还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进而补偿进行初高中知识衔接时需要占用的教学时间。
1. 课内前知后移。教材有些章节的开篇内容就是一些总结性或规律性知识,它们通常要借助对后续知识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如果按教材原有顺序实施教学,会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坠入“云里雾里”,既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会挫伤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将这些内容后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新知。
例如,“全球性大气环流” 第一自然段便阐述了大气运动的意义:“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上课初就试图对此作出全面解释,耗时很多,也很难令学生透彻理解。而在讲完“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之后,再学习全球性大气运动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有根有据地分析这一知识点,并逐步提高他们分析推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2. 课间前知后移。教材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立足已有经验探索新知。但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而常出现实践活动与教学进度不合拍的现象,由于时效性不强,这些实践活动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将那些与后续知识关联不大,且活动周期较长的教学内容后移,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有用的地理知识”。
例如,“地球的运动” 一节中包含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一知识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这一知识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最难理解的部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还没有渡过适应期,马上学习会使许多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所以我们将这部分知识调整到12月中旬再学习,期间布置学生连续观测晴天正午12点进入教室某固定窗户的影长,观测晴天日出时的太阳方位,特别是在关键的秋分日和冬至日这两天,和学生一起记录并总结变化规律。然后再学习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此时学生已近具备了相当的第一手资料,也熟悉的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形成了部分地理思维的能力。通过实践,我们觉得后学这部分知识更符合认知规律,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 课间后知前置。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强化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可以将教材后面章节提前教学。
例如,在“大气环境”单元教学中,可以将“常见的天气系统”调到“全球性大气环流”之前,并将“全球性大气环流”中的“气旋”调到“锋面”之前实施教学。其一,“大气的运动”最后自然段提及实际海平面上的低压和高压中心,随后学习“气旋和反气旋”,可以使前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其二,“全球性大气环流”显著地影响着各地气候,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将它安排在“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之前,便于学生系统理解“气候的形成”这一教学难点。其三,相对而言,“常见的天气系统” 属较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大尺度的大气状况,新的教学次序可以使单元内知识的联系更紧密、分类更清楚。
在新课程教学中,地理教材的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能否激发、教学质量能否提高,于教材整合的程度密切挂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传统课程资源的教材只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而不是必须恪守的。但无可否认教材依然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的是整个教育的理念。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又能够跳出教材,大胆地进行教材整合,才能使新教材焕发出新的光芒,真正成为有效合理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