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集锦

2010-04-05 21:12
地理教学 2010年19期

2009年的极端天气事件

极端天气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气候变暖意味着极端天气现象将更为频繁、更为剧烈。

●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极端降水造成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40人死亡,376,000人无家可归。

●南美洲东南部遭遇了30年以来降雨量最多的11月份,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

●英格兰西北部暴雨淹没了湖区(译注:英格兰西北部的一个风景区,包括坎布里亚山脉和大约15个湖),河流流量创历史新记录,1500处房产遭到破坏。

●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和法国南部,一场北大西洋风暴以创纪录的大风席卷大地,造成电力线路被破坏、机场被迫关闭、铁路交通被堵塞等严重后果。

●在澳大利亚,三次强烈的热浪袭击打破了最高温度记录,其中一次伴随强风燃起了林区大火,造成173人死亡。

●北太平洋中部,包括夏威夷在内,在相对平静多年之后,经历了猛烈的热带气旋天气。

——以上内容摘自NOAA《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

摘自2010年8月11日《文汇报》

全球变暖,科学界有了新证据

“过去30年里,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2000年以来的十年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在变暖的气候模式中,仍会出现一些较冷的时间段。但作为一个整体,全球气候在最近30年里一直沿着持续变暖的趋势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里,在地球变暖过程中,90%的热量都进入了海洋。”

“过去15年里,海平面每年大约上升1/8英寸,该速度是上个世纪的两倍。”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又添力证: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7月2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十大气象衡量指标,地球在这50年间变得愈来愈热,尤以近10年为甚。报告指出,自1980年起,每个十年的气温都较上个十年平均上升0.2华氏度,如此地球温度50年来上升了1华氏度(0.56摄氏度)。专家称,乍看升幅细微,但已足令冰川和海冰持续融化,豪雨频密,热浪迭至。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最近公布的《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证实,世界正在变暖,而最近十年则是最热的十年。

来自48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对37项气象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中与地球温度最直接、也最密切相关的十项指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评估,所有这些都指向了这个无可否认的事实。

一个更暖的气候意味着更高的海平面、空气中更高的湿度、更少的积雪、融化的北极海冰和日益萎缩的冰川。

摘自2010年8月11日《文汇报》

追踪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科学家们利用气象观测站、气象气球、船舶和浮标等观测手段跟踪天气变化。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气候观测设备仪器更是不断地得到提高和改进。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技术、高速数据通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获得大量丰富的气象信息,以跟踪监测局部的天气变化模式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

今天,世界上有7000多个气象观测站为追踪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大量信息的流通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洞察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

另一种跟踪监测全球气候变暖的手段是对海平面变化的精确测量。海水在变暖的同时会产生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还导致陆地冰雪融化(包括冰川和冰盖),也会对海平面上升产生重大影响。卫星上测量海平面变化的水位仪和其他一些仪器的精确度极高,在过去15年里,海平面每年上升1/8英寸(约合0.32厘米)多一点,是上个世纪里海平面上升速度的两倍。

在未来几十年里,如果海平面以目前、甚至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将对世界各地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一些地区已受到影响,包括新奥尔良和墨西哥湾沿岸。这些地区之所以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是因为在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地面也在发生沉降。

摘自2010年8月11日《文汇报》

巨大冰山可能威胁航运

格陵兰岛冰川上周脱落的一座大型岛状冰山11日继续在北冰洋中“游弋”,有可能顺流南下,闯入繁忙的航运海域。

冰山面积大约260平方公里,为纽约曼哈顿岛的4倍多,眼下正向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之间的内尔斯海峡进发。

研究人员眼下无法精确预测冰山漂流方向,缺乏有效手段改变其运行轨迹。

一旦冰山进入内尔斯海峡,将可能随洋流南下,经加拿大东海岸,漂流至海上航运密集海域。欧洲航天局的马克·德林科沃特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非常危险。

加拿大一家冰川研究机构估计,这座冰山可以“生存”1年至2年。漂流过程中,冰山将分裂为几个冰山。受海浪和海风长时间侵蚀后,这些冰山将逐渐在海水里消融、消失。即便这座冰山分裂,形成的较小冰山仍将威胁沿途航运和石油开采。

加拿大冰川研究人员特鲁迪·沃莱本上周借助卫星图像,首先发现这座大型冰山。他介绍,因为冰山面积大,分裂后仍然可以威胁到加拿大东海岸,比如格兰德班克近海的油气开采设施。

按照她的说法,对于小冰山,可以采用轮船拖曳、水炮喷水等方式,改变冰山运行方向,“但对于大型冰山,人们没有办法”。

为了防患于未然,她提醒当地石油开采企业提前准备,“他们也许不得不转移石油钻探设备”。

摘自2010年8月12日《文汇报》

未来几年可能产生极大耀斑

“太阳已经平静了好几年,也到了进入活跃期的时候了。”颜毅华说,太阳活动的上一个峰年持续了13年,前几年太阳活动一直处于低峰期。根据平均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从现在起到2014年前后,太阳越来越活跃实属正常。这次爆发的只是一个C3级别的小耀斑,但这是一个信号——太阳正在“苏醒”。

C3级是什么水平?根据耀斑产生的软X射线辐射强度,科学家将耀斑分成A、B、C、M、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中又划分10个等级,逢10晋级。颜毅华介绍说,一般地球上观测到的弱耀斑是C级,M级是主要大耀斑,而X级则是极大耀斑。“在每个太阳活动高峰期,都会产生10个左右X9级以上的极大耀斑。”而它们所抛射的高能粒子与日冕物质通常都会造成一些重大损失,如卫星使用寿命变短、甚至损坏,有时一些超级太阳风暴掠过地球时,会与地球磁场发生磁重联——将地球磁场完全“撕开”,几天后才可恢复。不过,地球与太阳已相伴至少46亿年,经常会正面遭受太阳风暴,显然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未受到显著影响。

科学家预测,太阳在新的活动周期中,总体活跃程度不如上一个周期,但在未来5-8年不排除产生超级大耀斑的可能。

摘自2010年8月12日《文汇报》

预报太阳风暴比预报地震容易得多

让人类对太阳风暴心有余悸的是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一天,英国业余天文学家卡林顿观测到太阳上有一道亮光,48小时后一次超级太阳风暴袭击了地球,热带地区都看到了极光。而来自美国宇航局和美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称,万一类似卡林顿事件的超强太阳风暴再次袭击地球,会对现有的导航、通信以及北美电力设施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颜毅华认为,太阳风暴影响的主要是从行星际空间到地球大气,由于人类对现代通信、导航与空间技术越来越依赖,才会对太阳风暴的恐惧与日俱增。“但太阳风暴也仅仅是通过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从而涉及这几个领域,包括对太空中宇航员的影响。对空间环境的影响一般两三天后就会消失。”他说,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太阳风暴与地震、物种灭绝有直接关系。

此外,从太阳上发生耀斑到地球上观测到大约有8分钟间隔,这是光从太阳走到地球所需的时间。而太阳风暴中产生的高能粒子,“走”到地球约需半个小时。“我们可以从引起耀斑的太阳磁场扭曲程度,大致判断出即将发生的太阳风暴会有多大。”颜毅华认为,这比预报一次大地震容易许多。

摘自2010年8月12日《文汇报》

老龄社会问题引起日本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测算,在当前日本总人口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同时,日本百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多。据统计,1963年日本百岁以上老人为153名,在20年后的1983年达到了1623人,而1998年已经超过了1万人,2009年则达到了40399人。据预测,日本在40年后的百岁老人将超过68万人。有关数据显示百岁老年人中独身一人居住比例较高,在缺少社会援助情况下,这些老人的生老病死问题将成为日本社会将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摘自2010年8月14日《文汇报》

德国——点绿成金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少数利用环保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德国以环保为重大契机,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获取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向世人展示了点“绿”成金的奇迹。 环保产业发展惊人。1994年,德国环保产业产值33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2%,从业人员17.1万,占总就业人口的0.48%,产值年增长率为10.3%(当年GDP增长率为3.8%)。2007年,其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180多万,占就业总人数的1/20,其产值也约占工业产值的1/20,仅2005年至2007年其产值就增加了27%。环保产业已成为德国经济中的重要行业。

根据德国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报告,2030年德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欧元,超过汽车、机械等成为德第一大产业。

环境技术先进。根据德国环境部委托的一份研究报告,其在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产量、发电设备的科技、包装回收和雨水再利用的比例以及家电的能源使用效率上,全都领先世界。其中太阳能产量占世界的一半。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于2010年底达到总耗电量的14%,未来目标是于2020年达27%,2030年达45%。在环保方面的专利份额德国最高,目前占全世界环保专利的20%以上。

摘自2010年8月17日《文汇报》

英国——低碳先导

英国一直引领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将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英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风能资源约占欧洲的40%;潮汐能和波浪能资源也很丰富。总体上,其海上风能、海藻能源等的开发利用和光伏材料研发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2006年10月,英国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领导编写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堪比一场世界大战,呼吁全球向低碳转型。

2008年11月,英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就此立法的国家。

2009年7月,英国发布了《低碳转型计划》及三个配套文件,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的国家。

英国宣布,到2050年将彻底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届时,碳排放量将比1990年消减80%。它不仅要通过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且要在支持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上成为先导。为此,英国明确了从2010年到2020年的低碳转型路线图:2020年,碳排放要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33%。

为实现上述目标,英国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并为主要政府部门分配碳预算,使其制定相应计划;加大可再生能源比例,到2020年,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30%源于可再生能源;建筑低碳化,投资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九万户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并让使用或生产清洁能源的企业获得补偿;交通低碳化,到2020年使新生产汽车的碳排放标准在欧盟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另外,英国着重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特别关注低收入人群。

摘自2010年8月17日《文汇报》

北京的绿色实践

在中国,绿色现代化正在迅速兴起,付诸社会实践。北京就是一个率先启动和实施绿色现代化的世界级城市。

2000年北京考虑申办奥运时率先提出“绿色奥运”等三大理念。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同年,北京正式提出三大定位: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2009年12月,北京公布了2012年的“绿色北京行动计划”,首次将北京定位为2020年初步建成“绿色现代化世界(级)城市”。该行动计划可概括为三个体系: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产体系就是高端产业、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绿色消费体系包括绿色政务、绿色商务、绿色生活;生态环境体系在碳排放方面,是保证未来几年大幅减少单位GDP的能耗,在能源结构方面是保证煤炭所占比重下降(北京现在是34%,到2012年要降到25%,成为全国最低)。

北京现在的林木绿化率是52%,相当于东京水平,到2012年还会进一步达到54%。五环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首都绿化带。1998年以来,北京140家污染企业搬迁、停产、转产,23条水泥立窑生产线、149家砖厂全部关闭,这直接导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迅速下降。这些行动让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大大增加。1998年1月,市区空气质量只有5天达到二级以上,其中16天达四级以上。10年过去了,北京空气质量节节上升,天空一年比一年透亮。来自市环保局的一组数据见证了北京的变化:年度空气质量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2001年是185天、2002年203天、2003年224天、2005年234天、2006年241天、2007年246天、2008年274天、2009年是285天。

摘自2010年8月17日《文汇报》

应理性看待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针对近日媒体有关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的报道,联合国和俄罗斯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只看经济总量一个指标,而是应当结合人均水平来看,中国在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说,如果不是日元升值,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就有可能超过日本,但是对此应客观看待。应该肯定中国这些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足。从人均角度看,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与日本同为亚洲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口密度大和资源相对有限。中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在创新和环保等领域向日本学习。

对于“中国经济总量很大,已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说法,洪平凡说,这一说法不值一驳。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前列,而中国位列全球排名100位之后。按人均拥有汽车、钢材、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等指标衡量,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有50%的农村人口,离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谢尔盖·卢贾宁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对中国来说值得骄傲,它表明中国经济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不过,经济总量只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项指标,考虑到中国有10多亿人口,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再从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等方面看,中国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中国正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经济增长中高科技和创新技术含量,经济发展从以往追求数量到现在注重质量。中国还在努力改变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状况,更积极地拓展国内市场,这一战略性调整也是为了保证获得“更优质”的经济增长。虽然这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是有益的。此外,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把重心转移到“人”上面,也就是注重社会效应和社会整体发展,而不是追求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纪录。按这种发展道路走下去,中国有望成为真正的名列前茅的世界最主要经济体之一。

摘自2010年8月19日《文汇报》

月球可能正在变小

美国研究人员19日表示,他们对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发回的最新数据分析后认为,月球可能在以极微小的速度收缩。

美国阿波罗15号、16号和17号飞船携带的全景相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月球赤道附近发现名为瓣状陡坡的地质构造。这些瓣状陡坡形成于大约10亿年前,当时月球内部的熔岩状构造开始冷却,导致月球表面收缩、起褶皱,从而形成瓣状陡坡。研究人员根据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的高分辨率图像,在月球发现了14处新的瓣状陡坡构造。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表明,瓣状陡坡在月球全球都有分布,并不局限于赤道地区,这为月球收缩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摘自2010年8月21日《文汇报》

印度舆论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四大看法

借鉴论

资深国际问题记者普拉内·夏尔马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重大事件,值得印度认真研究学习。”他表示。借鉴学习中国的一些经验是记者与印度战略界接触中得到的一个普遍认识。

“在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巨大投入是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借鉴的地方,”即将在中国出版的《追赶中国》一书的作者莫汉·古鲁斯瓦米认为。实际上,“中印比较学”在印度越来越被用来推动政府改进政策的一个“工具”,如提高政府效率、加快吸引外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

人均论

“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仅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目前国际上排名仍徘徊在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前后。因此同印度一样,中国还算不上富国,”古鲁斯瓦米表示。同时他认为,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因为它反映一个政府施政的资源实力,其基础也是人均GDP。从这个比值来看,目前美国的数值是35,而中国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即使到2050年中国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美国那一天,中国的人均GDP仍将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因此也很难说得上是能够与美国相较量的强国,”他认为。

焦点论

成为“世界第二”的中国同时也被放到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尤其是将受到“世界第一”美国的格外关注,印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需要应对的新挑战。《超级大国》一书的作者认为,冷战时期的苏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都被冠以“世界第二”的名头,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他未明说的言下之意很明显,现在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前景如何还不确定。

印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认为,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状况出现之后,中国国内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冷静观察,这种区别本身就十分值得关注。中国出现在西方的“战略焦点”上已有时日,成为“世界第二”只能强化这种关注。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增加在国际社会承担责任等许多问题会更加突出。

压力论

中国的“快速进步”是否对印度构成“压力”?不少印度人认为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印度老人民党主席、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斯瓦米认为,中国是唯一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两个方面都超过印度的国家,这表明中印之间的差距在加大而不是缩小,因此印度人感到压力是很自然的。

拉贾·莫汉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印度的影响包括:政府在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改革等方面的紧迫感会增加,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将会加大,印度的商界、学术界、媒体对中国的兴趣与合作也必将增大。同时,中国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上领先印度,在国际上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也将促使印度以新的视角和态度审视和处理同中国关系。

摘自2010年8月22日《文汇报》

全球冷源:北极海冰“未融先开”

正在北冰洋进行考察的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注意到,今年北纬84度以北海域的海冰呈现“未融先开”的特点,即在海冰还没有显著融化时就已出现大范围的开阔水域,海冰密集度显著降低,甚至低于北纬84度以南海域海冰的密集度。

“这个现象在过去很少见。大范围开阔水域的发生,可能与北冰洋大尺度风系和海洋环流引起的表面辐散有关,是海冰快速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说。

北冰洋是全球气候系统运转的巨大冷源之一,对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有重要和长期的影响。其中,海冰是北冰洋最活跃易变的成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海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气候效应。

摘自2010年8月22日《文汇报》

将“非遗”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23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

草案指出,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教育活动,培养专门人才。

草案规定,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意识。

摘自2010年8月24日《文汇报》

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今天介绍了上个月国务院批复的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纲要》提出,我国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实现全国森林保有量和蓄积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42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耕地有红线,管理的力度、打击的力度要远远大于林地。把耕地这一块堵死了,现在占用林地愈演愈烈。”张建龙说。《纲要》提出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长。通过严格林地用途管理,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减少林地逆转流失数量。《纲要》确立了国家、省、县“三级规划”的体系和林地保护利用责任制,并明确责任主体,提出未来十年全国征占用林地的总额要控制在105.5万公顷以内。

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均占有林地仅0.13公顷,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最新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有832万公顷林地转为了非林地,其中85%属于毁林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