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200050) 王海萍
2009年春天,我作为上海市教师代表,参与了由华东师大在山东省高唐县第二中学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高中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在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教师同课异构“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及其之后的教学研讨中,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的教学策略形成了一些认识。
与我一起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一位是高唐县二中的吕老师,另一位是济南市第一中学的舒老师。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良田万顷,农产丰富。因此学生对于农业生产均有较丰富的体验,尤其是高唐学生,几乎人人都有农事经历。每逢农忙时节,学校还专为学生放农忙假,以便协助父母春耕秋收。吕老师和舒老师都曾生活农村,熟悉当地的农业生产。而我从小生活在都市,对于农业生产虽缺乏直接体验,但超市内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媒体中丰富的农业报道、快捷的网络信息……却让我间接感受到了农业生产的时代脉搏。
因此,三位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优势构建出的“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课,各具看点。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它能有效激发兴趣、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
同一内容,三个课例,导入方式各异。
课例1和课例2均采用农业生产景观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体会不同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特殊需求,如江南的水稻种植与北方的小麦种植。不同之处在于,课例1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农业生产思考“农”与“地”的独特关系,较贴近学生生活。课例2中的反问“如果各地互换农业生产类型是否可行?”引起学生对“农”与“地”关系的深入思考。
课例3,借《新民晚报》中的一则关于“海宁农民合股投资,去巴西种大豆”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关于“投资最终能否获利?”的激烈争论,由此对“投资前应做好哪些考察?”滋生出强烈的求知欲。
三堂课都通过问题导入,但设疑手段不一,前两例是通过设置有对比性的景观为学生创设出学习情境;后例是通过新闻报道以引起学生充分关注,适时制造思维困惑。三种导入均有效引起了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
农业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孩子拥有更多的实际体验,也更能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如何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源于生活经验的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三位教师在这堂课中均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在关于“农业生产的特点”的教学中:
课例1,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糖料作物分布图”中的“甘蔗”与“甜菜”的分布区域,在发现差异之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简析成因,得出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区域性特点;联系当地冬小麦的秋播、春长、夏收的生产经验揭示农业生产因时制宜的特点。学生们侃侃而谈。
课例3,让学生帮助上海教师在诸多农产品中挑选出属于当地(山东)的特产,并说说余下的农产品为什么不是,可能产自哪儿?在游戏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地域性;教师展现春夏秋冬的四季花卉,在学生观赏中体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室里顷刻间欢腾了起来。
上述两个课例都善于运用“图”来做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但呈现方式有所不同:课例1运用地图反映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地理味较浓;课例3充分借助精美的景观图,让学生在“选特产”与“赏花语”的过程中感悟农业生产的特点,形式活泼,学生喜闻乐见。
教学的成功境界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更多的教师关注学法指导,聚焦学生学力的发展。高中生相比初中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把握教材中的关键词,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更多放手让高中生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学习运用的机会。本课主要涉及“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中的“农业区位”知识,教材中的内容看似简单,容易理解,但内涵丰富。如果由教师按部就班组织教学,不仅枯燥乏味且课堂效率不高。同课异构中,来自山东与上海的教师对此各有“招术”。
如在关于“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教学中:
课例2,教师采用练习→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让学生在“连连看”、“填填看”的基础上板书归纳“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然后引导小组活动——分析课本案例,并以板书形式说明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课堂内学生思维踊跃,板书提纲挈领,交流分析头头是道。
课例3,教师主要以案例为载体,在分析中体现区位因素。在教学结构上,先分类分析后综合运用。如: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个小案例中分析并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科技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然后组织小组针对“寿光农业”、“海宁农民合股投资,去巴西种大豆”等复杂案例展开讨论与交流,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被新鲜生动的案例深深吸引,时时震撼,思维跌宕起伏……
两堂课气氛活跃,均成功摆脱了人文地理教学中易司空见惯的乏味与沉闷的现象,各显特色:
课例1紧紧扣住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简单易懂的特点,教师采取了鼓励学生自主练习与板书归纳、小组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费时短但效率高。
课例3针对教材内容虽简单易懂,但内涵丰富的特点,教师从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思维深层次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教材内容精编精选案例,如为什么加拿利海枣“折翼”上海,而 “梨”落库尔勒却样样皆上品?沙漠中的以色列为什么能成为“欧洲果篮”?在引起学生思维冲突中激发小组深入探讨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利用区位因素优化农业生产”、“发展科技促进生产”的意识。同时,教师结合热点,为课本案例丰富信息,让学生在感受寿光农业区位优势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激发学生攻克农业科技难关的热情。
两课堂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侧重点不同。课例1合作重在对知识梳理与补充,完善对区位因素的归纳;课例2通过合作激发思维,分享智慧。
案例,是将已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它一般具有四大特征:事件体现发生过程、事件中包含问题或疑难、事件具有典型性、事件是真实发生的。
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部分,教材安排了一篇关于“蔬菜之乡——寿光”的案例,并于案例后设置了问题“你能说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该案例言简意赅,且问题设计浅显,答案一目了然。课例3针对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收集相关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有效提高了教材案例分析与研究的价值,增强了案例学习的“厚度”。如:
1.分解问题,增强提问的针对性,为小组讨论提供方法指导。
教师将教材案例后的一个大问题化解成三个小问题,以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讨论,使思考更深入,提高了案例“分析”的价值。如针对教材中寿光农业生产基地区位优势的分析,依次提出:
(1)为什么寿光蔬菜不仅能供应全国各地,而且能远销海外?
(2)地处我国北方的寿光,为什么冬季照样能栽种各种蔬菜?
(3)今天,寿光农民如何确保栽种的蔬菜在销售时能万无一失?
上述问题有效考察了学生对区位因素的理解,避免学生照本宣科地念答案。
2.收集资源,丰富案例,加深理解。
教师增补三例素材,如增补“寿光市农民李多政的一波三折”,以农民李多政从“丰收在菜地,亏本在市场”到“菜地市场双丰收”的真实经历,帮助农村学生理解电子商务在现代农业销售中的显著优势。
3.谋篇布局,增强案例内容的冲突性与启示性。
教师在案例结尾,增补信息“寿光蔬菜遭遇‘寒流’”。让山东学生在为寿光农业基地诸多区位优势引以为傲的同时,却发现“危机潜伏”,有效激发了学生投身农业科技,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热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且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态度。
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因过分追求学生“主体”,使课堂徒留下热热闹闹的外表,而无真材实料的内在效果;或因教师的一味“主导”,使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讲堂”,却剥夺了学生的“学堂”。课例2以学案贯穿于课堂始终。课内教师穿针引线,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活泼有序,教学反馈良好。学案式教学在本课中较好地诠释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其形式值得借鉴。
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教学和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课例2的学案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过程这三大模块。在学习过程的模块中,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了连连看、填填看、归纳总结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我总结、课后练习等六个部分。在其实施中体现以下特点:
1.个人独立活动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
如由学生独立完成连连看等简单练习,小组合作归纳农业区位因素。针对案例分析等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的形式。
2.让规则为活动效果保驾护航
教师为提高学案的实施效果,首先在课前就将全班学生按3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宣布小组活动及其竞赛规则,并在课中履行规则,课尾宣布竞赛结果;其次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分工,3名组员分别担任发言人、资料员、记录员等,保证每名组员在任务驱动下,能有效合作,积极参与过程探究活动。
“布白”,是教师在讲解启发的过程中,有意把一些内容、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地去思考、探讨;让学生通过峰回路转的探索,最终登上了豁然开朗的峰顶,体验认知过程中的喜悦和满足。在同课异构中,三位教师均作出努力,有的联系实际,如课例1鼓励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思考农业生产时存在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课例3让学生在有趣的模拟游戏中(如现代农业的虚拟布局、出租地块等)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将学生意犹未尽的情绪状态延续到课后……
课中巧妙布白,能激发学生充实并填补空白的激情,不仅让学生学有所思,有所探索,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地理学习的持久兴趣。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三堂课的看点还有很多,譬如课件的设计与运用、地理景观图的选择与处理、教学结构的谋篇布局、课内的预设与生成等等,不一一枚举。
总之,同课异构,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均因此受益匪浅,在自我反思或对照反思中能逐渐地提升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认识。作为同课异构的参与者,我逐渐体会郑金洲教授对于“好课”的标准的概括:“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附录1:教材内容结构
问题引入:说说中国“明前龙井”在日本种不好的原因?
一、定义 “农业”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三、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3.技术条件
案例分析:你能说出寿光蔬菜生产及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吗?
附录2:三节同课异构的课例
课例1
1.引入:
展示不同地域农业生产图片,从中辨识当地常见的农业景观,揭示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农业
(1)根据上述图片,联系当地农业生产经验定义“农业”。
(2)观察“我国糖料作物分布图”,判读“甘蔗”与“甜菜”的分布位置,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3)图片展示小麦的种植、生长与收获的生产过程,并联系当地小麦生产的经验,揭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承转:农业生产为了获得最大效益,还要考虑很多因素。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组织讨论: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说明农业生产中要考虑哪些因素?
(2)呈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板书,要求在阅读记忆中提出困惑,并相互释疑。
(3)练习“对对碰”:选择将某一农业生产与其农业区位因素进行配对。
(4)课本案例分析:说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图片说明违反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问题: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过度放牧荒漠化;大水漫灌土壤盐渍化。
(2)组织讨论:结合当地实际思考农业生产时存在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例2
1.引入:
展示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的图片,比较其中的地域差异并分析成因。设问:如果各地互换农业生产类型是否可行?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连连看:将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配对
(2)填填看:根据描述,填写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
(3)学生板书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
①根据材料讨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②小组代表根据板书“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交流分析成果,将原板书逐步丰富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
3.农业地域类型
(1)展示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景观图,解释“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类别。
(2)运用图、表等资料,指导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二):
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探究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
课例3
1.引入
阅读《新民晚报》报道“走,去巴西当‘地主’”,思考“浙江农民投资海外种大豆的举措能否成功?投资前应作哪些考察?”
2.什么是农业
学生观察农、林、牧、副、渔的四组农业景观图,提炼共性并定义“农业”。
3.农业生产的特点
(1)引导学生在若干农产品图中选出某地特色产品,说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2)展现“花季·花语”景观图,揭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3)案例小结:学生根据“南方水稻生产及其生长”景观图,概括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
4.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条件的影响
①解读三组景观图“苹果与香蕉、旱作玉米与水稻插秧、丘陵梯田与平原耕作”,揭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
②案例:为什么日本种不好我国的“明前龙井”?
③板书小结: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
④案例分析:加拿利海枣“折翼”上海。为什么?
⑤案例分析:“梨”落库尔勒,样样皆上品。为什么?
⑥小试身手:将某地特色农业与其主导因素进行配对。
(2)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①案例1《中国蔬菜之乡 ——寿光》,小组讨论:分析寿光农业成功与现存问题的区位因素。教师提供阅读补充材料:“寿光市农民李多政的一波三折”“王乐义,一个村支书的事业心”“寿光蔬菜遭遇‘寒流’”,分析目前寿光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困境。
②案例2《以色列现代农业》:分析以色列创造沙漠农业奇迹的原因。
③欣赏农业现代科技图: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科技因素。
④板书小结: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科技条件。
(3)小组活动:
①预测投资巴西种大豆的未来结局;
②实战演练:农业生产布局的模拟游戏;
③选地块,标地价,规划农业生产的最佳方式。
5.课后延伸,小组合作规划:家乡农业发展的现状、区位优势与不足及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