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飞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41)
[金融市场]
关于国债通货膨胀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尹燕飞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41)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了重视。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是国债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存在与否以及风险大小的基本依据。对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时赤字规模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从国债应债来源的角度来考察国债发行与资金运用对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将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而提高对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问题研究的系统性。
国债;通货膨胀;文献综述
“国债货币化”是指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公众发行国债,把筹集来的资金用于扩大政府支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然后由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按照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观点,当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作为央行货币政策手段之一的国债买卖、回购,可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实现财政扩张或紧缩政策的有效实施。如果把国债收入变成一种单纯的财政支出,就会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
国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向是评价国债作用的关键论点之一。对国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起步较早,并形成较完整的解释机制。西方国债理论有一系列基本假定,这些假定恰恰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经济现实基础上,如自由价格、私人投资、独立的商业银行体系、发达的证券市场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以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财政、银行体系,决定了我国国债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其成因源于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缺口。现有研究国债规模与通货膨胀的文献集中讨论国债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
国债最初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因此最初对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的分析开始于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长期以来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都有力地支持了“财政赤字是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根源”这一论断,然而,对于财政赤字以对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经济学界一直存有争议。Sargent和Wal1ace(1981)在其论文中引用了如下的公式:财政赤字=铸币税收益+政府借款。其清楚地表明财政赤字若不能由公债发行来弥补,则将转化为政府的铸币税收益。财政赤字以货币发行方式弥补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以公债发行方式弥补在没有引起货币发行或使央行融出货币之前,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以上观点长期以来为许多经济学者所接受,并对大萧条时代以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Sargent and Wallace继续指出对于给定现值的财政赤字,如果现在较少地采用铸币税(也即货币发行)弥补,即一部分财政赤字由公债发行弥补,则将来势必要用比原本更多的铸币税去弥补。意味着由于利息支付的存在,以发行公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最终会导致完全以货币发行方式弥补赤字,从而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Drazan和Elhanan Helpman(1990)支持了Sargent和Wallace的观点,并证明对未来政策的预期也可以引发现在的通货膨胀。他们由于公众预期的作用,以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即使是推迟通货膨胀也不能实现,且政府发行公债当达到一定规模时,无论是否由财政赤字引起,均会因公众产生对货币发行增速的预期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Annicchiarico基于Yaari-Blanchard世代交叠模型,论证了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取决于国债规模的大小,国债规模越大,财政扩张后的物价波动幅度就越大。Vech(1989)从传统财政学将铸币税视为税收的另一种形式的角度出发,将铸币税与财政支出相对应,以实证研究证明与财政支出超速增长部分相对应的是铸币税,而不是其他税收收入。在理论上,财政赤字所对应的政府收入最终是铸币税和超速增长的财政收入,由于财政支出增长的刚性,财政收入极少能在长期相对于财政支出超速增长。Sargent,Wallace,Drazan,Elhanan Helpman, Vech均对此做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财政收入不能在长期相对于财政支出超速增长。因此在长期与财政赤字相对应的政府收入只有铸币税。Sargent和Wallace认为既然财政赤字最终都要转化为铸币税,那么在财政赤字发生的当时即用货币发行来弥补是最明智的,以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只能推迟通货膨胀,并且由于利息支付的存在加大通胀。而 Drazan和 Elhanan Helpman认为由于公众预期的作用,以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即使推迟通货膨胀也不能实现,且政府发行公债无论是否由财政赤字引起,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均会因公众产生对货币发行增速的预期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1994年之后,随着我国立法规定财政赤字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以发行国债的方式进行弥补,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对此,邓燕、高见(1996)认为以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仍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原因是:1.由于国债的相当部分将由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购买,财政赤字的弥补很可能只是由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改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 2.赤字支出的增加会促使社会总需求增加,诱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3.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会促使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加强。马冰(1999)认为物价指数只能测度出通货膨胀压力的“公开性”部分,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标志着强迫储蓄的增加和没被实现的需求的增加,我国经济中存在隐性通货膨胀。于桂琴(1999)则从当时的宏观经济情况出发认为财政赤字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王春武(1999)亦持此观点,理由是如果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政府支出的一次性提高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提高而非通货膨胀,政府支出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孙文基(2001)认为对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分析要分封闭和开放两种不同的经济背景来分析:在封闭经济下,赤字的货币化会引起通货膨胀,而赤字的债务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经济下,不论是固定还是浮动汇率制度,持续大量的财政赤字最终都会引起通货膨胀。张红伟(2002)认为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应视国债的认购主体和国债的偿付活动而不同,当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时,显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阎坤(2002)认为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业务中收购国债,加之过大的外汇储备,从而形成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当国债达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信用就会有所动摇,一旦政府通过国债实现不了预期的效果,就只有靠铸币税(货币发行)来筹集资金,最终无疑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国债发行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纵观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争论的中心是积极财政政策下形成的财政赤字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持否定观点的人相对多一些。如张合金、李力(1999)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过大规模积累,不会引起通货膨胀。马拴友、于红霞、陈启清(2006)认为国债虽对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小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总体是稳定的。
上述文献中作者都是把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来研究通货膨胀效应的,但是弥补财政赤字只是国债一个方面的作用,且这一方面的作用能不能完全揭示出国债的通货膨胀作用机制还有待讨论。
这种研究方法是把国债脱离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来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国债通货膨胀效应理论。Friedman(1982)认为在货币供应量增速极低时,较小规模的国债可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提升到需要的水平,缓解了经济总量的衰退,而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过量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关系。Darby(1984)认为只要国债发行能够与货币增长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协调,那么国债发行即使有货币化的倾向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Barro(1976)在讨论通货膨胀问题时指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发行债券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在这方面我国的学者进行的系统研究非常多。赵志耘(1997)认为从宏观角度,国债的持有人结构角度,国债的期限结构,以及从国债的偿还来看,我国的国债没有通货膨胀效应,或者至少可以说公债融资的通货膨胀效应不明显。但是只考虑了封闭环境下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张秀英(1997)认为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效应的正负取决于国债的运行机制,但只进行了理论说明但没有实证分析。万明国(2003)认为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高培勇、宋永明(2004)认为发行国债本来是将社会消费性支出转化为政府的建设性支出,在我国却被“演绎”成将社会的建设性支出转化为政府的消费性支出,从而直接减少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再加上国债规模的扩张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微观主体不得不通过特有的“倒逼机制”促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两方面作用共同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提高。刘华(2004)认为公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受下列因素的制约:货币需求的国内债务余额弹性,货币需求的国家外债余额弹性,国内债务的消费效应,国家外债的消费效应,国内债务的货币需求效应,国家外债的货币需求效应,投资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以及边际消费倾向。但是他没有给出实证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郭玉红(2005)认为从实践上看,国债与通货膨胀并不是简单对应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体制中,利率对投资需求的抑制作用较低,利率上升反而提高了政府部门(包括国有银行和财政)的融资能力,出现了国债规模、利率水平和总需求、通货膨胀率同步上升的局面。1998年之后,宏观形势发生变化,有效需求不足,民间投资乏力,政府的国债政策成为“剩余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渠道,伴随国债规模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出现总需求扩张和物价上涨的局面。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再一轮启动,如果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就有可能导致总需求膨胀和物价上涨。陈时兴(2001)在分析时加入了对外债的分析,认为国债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耿雁冰(2007)认为目前我国国债的主要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为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筹集资金影响着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有一定推动作用。通过根据1978—2005年的经济数据对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国债发行虽然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但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应该在防范国债发行带来风险的基础之上,满足金融市场对国债的需求。孙玉栋、谭云(2008)在既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国债规模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可能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表明在短期央行不主动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国债发行提高市场利率、压缩货币需求会引致通货膨胀,但在长期内,由于国民收入的扩张、国债资金运用带来货币供给扩大等原因,通货膨胀是否会发生则不确定。卢衍江(2009)认为在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将国债当作应付流动性需求的时候,只要保证国债可以灵活、高效地交易,事实上就存在一个不断增加国债而不会引致通货膨胀的适当的空间,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框架之内。所以,应当加快完善国债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运行效率,从而加速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进程。
[1]马拴友,于红霞,陈启清.国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2006(4).
[2]郭红玉.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时兴.中国转型期国债的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赵志耘.公债经济效应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Sargent,Wallace.Some unpleasantmonetarist arithmetic[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1981.
F812.5
B
1002-2880(2010)11-0099-03
(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