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红梅
阳春三月,窗外春雨淅淅,心中春意融融。
感谢互联网,让我们即时在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现场报道里,读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我们仿佛听到他舒缓的语调,浓郁的乡音。
以质量技术监督的目光,报告中质量与标准的内容,自然会引起我们的格外关注。
温总理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振奋人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他紧接着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这里要着重说明,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8%是总目标、大目标,也是统筹各行各业的目标,覆盖全局的目标。8%是数量概念,“好”则是质量概念。“好字当头”,就是质量第一!质量是贯穿2010年一切经济工作的命脉。
多少年来,我们有着太浓烈的“数量”情结。也许是当年短缺日子的后遗症,也许是某些人头脑里的顽疾,才会看到时时被披露的虚假数据,才会出现那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从“多第一”到“好第一”,我们共和国走过了漫长的途程,有过太多沉痛的记忆,积重难返的余绪,绵延至今。所以,总理这里要“着重”说明!
当提到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工作。他具体指出: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温总理既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讲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意义。这第三条,他讲的是质量在产业振兴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里的内涵,需要我们逐字逐句地好好品味一番。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全面,当然全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个产业;全面,自然包括所有产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实物产品、服务产品;全面,还应该有另一重含意:在意经常性的日常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碰上啥东西捅了漏子、冒出事故,就一股脑统统冲上去,狠抓它一阵子。“万事大吉”的过后,产品的质量状态却依然故我。
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
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产品是企业生产出来的,质量是企业管理控制的结果。显然,企业才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可惜,这一点,我们曾糊里糊涂了好长一个时期。企业有意无意地回避主体身份,而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反倒惯于充当这份“主体地位”,辛辛苦苦地“作为”,干了些糊涂事情。
错位,给我们带来了些“神气”的感觉,也带来了很多尴尬。这几年,“按下葫芦起来瓢”的产品质量事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依法行政的“归位”思考。
企业要担当起产品质量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总理讲的,应当走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的堂堂大路。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都是大质量观的题中之义。
品牌,不单单是产品本身质量,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包括诚信、社会责任)。读到这里,有感于总理报告不用“名牌”而用“品牌”这个字眼。我想,二者恐怕大有区别。品牌强调品质,名牌强调名气。品质是产品的灵魂,名气是外在的东西。有“名”的未必是好东西。纵观我们的市场环境,名牌的旗帜往往会被亵渎:(1)被“克隆”使用,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渊薮;(2)被各级各色的机构组织评选、推荐,搞得名牌满天飞,以至于百姓莫名其妙。
总理的话,语重心长:引导企业,引出我们自己的工作质量的考量。打假治劣,监管重要,引导更重要。引导企业上正路,需要我们具备更多、更高、更切实的新本领。
标准,是产品质量的依据,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标准有多么重要,大家讨论的很多了,不必赘述。我最偏爱两句话:一句经典,“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句时兴,“得标准者得天下”。虽是常谈,道理却很深刻。标准的水平决定质量的水平,标准的错误将是根本性的错误!
标准的地位太重要了,标准化工作却似乎有那么点儿寂寞。
总理远见卓识,没有忘记标准,把它放到了突出的地方!
服务,本就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维修如此,三包的退换如此,以及现时的召回都可以算在内。产品的标志、标牌、一纸说明书统统应在服务的范畴之内。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物出门,概不负责”的传统“生意经”,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是行不通了。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早已是人们熟悉的东西。
咬文嚼字起来,我以为,这里的要害是“健全”两个字。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才是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一张证书拿到手,未必真解决问题。
健全,这个定词加得贴切!
理论上讲,这涉及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剖析过国人的“面子观”,至今仍然遗迹犹存。你看企业门口的各色牌子太多了,老总办公室里,墙上各色的证书,各号的金杯也真不少呢。至于产品质量如何,那往往需要另加考核一番。
报告讲到有关农业的段落,对标准化更贴近更具体了。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标准化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技术性标志。这已成为共识。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是近年来颇有成绩的领域。相信标准化进入第一产业的农业,必将会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这里的信息透露出,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欣喜地迎来乡镇基层的从事质量、标准化事业的同事们。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洋溢着与时俱进的豪情;同样蕴含着对质量、标准的深切关心。
他在报告结束时说: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
国家如是,民族如是,我们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未来也会成就伟业,创造辉煌。
作为一位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者,我在细细的阅读中,犹如沐浴着和煦的缕缕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