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

2010-04-04 12:26:40张立菲王晓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高水平科研项目

刁 婥,张 颖,张立菲,王晓辉,刘 敏

(东北农业大学 科技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渠道。高校科研水平高低通常作为该校综合实力的评判标准,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存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向相脱离、科研力量整体不强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学科乃至学校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发展。

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包括:学科方向、研究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其中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具有与人才良性互动、与学科良性互动等循环机制,是影响这种机制是否能良性循环的关键。[1]任何科学研究的新探索、新发现和新成果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学科的改造和学科的融合,还可以引发很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将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和互动。

(一)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产生,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要保证持续快速的发展,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一方面,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到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才能了解自己所教课程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前景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研究能力强的学术队伍,从而使每个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准确地认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从而把本学科的成就及时地反映到教学中去,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的产生,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研条件的充实改善。[2]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术梯队,在学校的资助下可以把本学科建设成为一流的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3]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促进实验室的建设,进而带动其他硬件条件的建设,从而加快学科向重点学科建设的步伐。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是衡量一所高校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争取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形成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事实证明,没有一流的项目和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就缺乏有力的支撑。综上所述,只有始终以科学研究为核心进行学科建设才能使学科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三)科学研究是改善学科软硬件条件的有效途径

科研条件是国家学科评审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科技发展和高校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科研条件支撑。教材体系、情报信息和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院校软硬件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进程,科学研究对改善学科软硬件条件作用重大。[4]在学科教材体系方面,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新方法和其中新的成果能不断更新和充实教材体系,提高了教材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并且教材内容来源于实际的科学研究,更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在促进情报信息建设上,运用凝聚现代技术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增强信息、情报的获取和吸收能力,既突出人才的时代性,又赋予了人才终生学习的能力,为造就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4];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结合科研课题,争取必要的科研经费,从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购置大量必要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创造先进的实验条件,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购置的仪器设备转化为学校教学、科研再发展的基础设施,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物质支撑。

二、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一)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支持

学科建设中的团队建设和条件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人才和平台支持[5]。把学科领域的杰出人才、优秀团队以及成功经验集于一体,充分挖掘现有研究人员、设备的最大使用潜力,以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使用效率,是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杰出的学术团队和一流的实验设备也是申请到高水平科研项目和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条件。

(二)学科群的建设为进一步承担大型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单一学科人员组成的科研组很难承担综合性较强的科研项目,靠单一学科开展新时代的科学研究已经过时了,只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时代的需要。这就导致学科内部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或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促进了学科群的出现。学科群,是指以某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或优势学科为核心,围绕与其相近和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6]学科群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促进了各学科向综合性、高水平发展;学科的充实与发展为学校进一步承担综合性科研项目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提高了高校为国家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各学科的发展历程表明,学科间交叉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与学科群体承担科技攻关任务的频度和难度是成正比的[6]。

三、促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有效路径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活动,有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学科整体力量才会不断发展。以科学研究为龙头,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就必须将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把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联系

学校在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时,必须明确本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整合全校力量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到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课题上。院、系、所、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应对当前本学科的科研需求,以及本学科的前沿现状有一个宏观且清晰的把握,明确本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从而制定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科研方向,并通过有效切实的组织设计,引导教师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现实性,既能充分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又能反映学科发展的高水平的课题。要克服科研选题盲目分散,与学科建设脱节的现象。事实上,一个学科的发展,只有通过若干个重大科研项目的连续集中攻关,才能得以实现[7],才能达到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的目的,形成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心工作始终是教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加快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只有把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才能够实现学科建设的长期、稳步、健康发展;只有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实践科学研究,才能建设一流大学。这也是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所在。而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业务素质的同时提高创新性,加强科研方面的创新、教学方面的创新;所以,提倡青年教师多参加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只有涌现出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师,形成一支年龄梯度、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才能把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真正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的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教学、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三)重视科研成果与教学的联系

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高校科学研究的每一项进步、每一项成果都应该体现到教学内容中。通过科研活动,促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使学生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及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最新的科研内容以及结果分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思路,还可就科学研究中的某些难点,发动学生思考、研究、讨论,既可培养他们的科研攻关能力,也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四、结 语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发挥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必须把创新体系的构建作为首要任务,以凝炼学科方向;必须与学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相结合,以发挥学科效益;必须与学科基地建设相结合,以夯实学科硬件;必须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形成学科特色,争取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跨越;必须与抓好学科平台建设相结合,以构筑学科团队[8]。我校将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紧密联系,学校制定并运行了责任教授遴选制度,要求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必须为责任教授,学科管理采取责任教授负责制,科技处按照各学科的研究方向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科知名度逐年提高,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否能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能否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紧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的需要,抓住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才能使学校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可以说,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互促性发展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及其它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1]蒙丽珍,莫光政.论高校学科与专业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06-112.

[2]鲁双庆,吴庆华.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3):127-129.

[3]孙青,徐宏波.把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加快高校健康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182-183.

[4]张似阳.高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关系探讨[J].闽江学院学报,2008,29(1):116-119.

[5]李沛武,彭聪.高校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与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7(2):10-12.

[6]胡春梅.论高等师范院校如何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52-154.

[7]许春燕.科学研究要为学科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1(12):54-56.

[8]朱慎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5(4):44-45.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高水平科研项目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