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芳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自2007年1月至今收治36例成人麻疹,现报告分析如下。
本组36例,符合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诊断标准。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0岁,平均23.5岁,30岁以上14例。发病季节:2~4月10例,5月2例,8~9月6例,11~2月18例;城镇人口10例,乡村人口6例,外来务工人员20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8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10例。
36例患者均有发热及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9.5℃者10例,>40.0℃者26例,最高达41.2℃;持续时间4~6d25例,7~10d6例,11d以上5例;有明显流涕,咳嗽,咽痛的32例;有明显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的10例;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25例;病程中有麻疹黏膜斑者16例;发病1~2d出疹8例,3~4天出疹20例,5~7天出疹8例;出疹顺序由耳后或颜面部开始26例,自躯干部开始6例,有4例以双下肢首先出疹,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斑丘疹;皮疹持续时间4~5d26例,6~10d10例。并发症:并发支气管炎12例,肺炎10例,尿道感染6例,咽喉炎6例,肝损伤30例,心肌炎2例。
白细胞总数<4.0×109/L者20例,正常12例,>10.0×109/L者4例;肝功能ALT增高者30例,胆红素均正常,(肝功能异常排除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炎引起)心电图ST段压低2例,心肌酶谱升高2例,X线检查异常10例,尿常规中WBC(+~+++)6例,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为26例。
本组患者住院期一般为5~14d,最长28d,其中1周内20例,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1954年Enders等因分离麻疹病毒成功,为制备疫苗打下了基础,自1963年起世界各国推广应用麻疹疫苗,使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但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据WHO报道,自1995年以来,全球疫苗接种率已达79%,但每年仍有4400万麻疹病人,大部分是年龄稍大的儿童和少年,成人也不少[2]。
麻疹多发于冬、春季节,但本组资料可以看出,虽发病仍以冬、春为主,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出现麻疹黏膜斑不典型,可与皮疹同时出现或迟于出现,也可不出现。发病以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居多,分析原因可能与接种麻疹疫苗意识薄弱,人口流动性大,接触人员复杂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较多,86%以上的人员出现肝功能损害,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均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41.2℃,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感染多见,临床预后好,本组患者中无一例死亡。
由于我国免疫程序规定7岁后不再复种麻疹疫苗,若7岁漏种再无复种机会,随年龄增长抗体衰退而易感性增高[3]。且有报道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为中国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而且是型内变异最大的基因型,麻疹病毒减毒与其变异密切相关[4]。
麻疹野病毒的变异性,成人接种疫苗产生抗体随时间推移而衰退,目前有很多人(尤其在农村)对麻疹疾病的认识浅薄,基层医院对麻疹初期表现认识不够,存在误诊可能,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患病后不到医院及时医治,造成周围人员的感染等,总之要消除麻疹还有很多面临的困难,医务人员还要面临许多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78.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4-370.
[3]叶俊茂,万炯.麻疹临床特征35例变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44.
[4]杨志伟,张建,张兴录,等.我国不同地区麻疹流动特点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