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妊娠的关系研究

2010-09-21 06:12孙卓
当代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显著性体重胎儿

孙卓

近年来随着我国饮食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肥胖人群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城市妇女孕期体力活动减少,并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导致其孕期体重大幅增加。为探讨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加与妊娠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随诊观察,以期为孕妇孕期营养摄取和进行适宜的体力活动提供有依据的、有益的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临床资料2005年4月~2007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登记的单胎孕妇共340例,年龄20~41岁,平均为27.9岁。体重指数BMI参考了身高对体重的影响,更为精确地表达了个体的肥胖程度,我们按孕前BMI随机分成3组:消瘦组(BMI<20kg/m2)、正常组(BMI20~25kg/m2)、肥胖组(BMI≥25kg/m2)。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时孕周为24~36周。依据1979年国际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24例(7.06%),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52例(15.2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24例(7.06%)。建立个人档案,跟踪至分娩期,分娩孕周为33~42周。分娩巨大儿37例(10.88%),阴道自然分娩158例,剖宫产158例,产后出血42例。

1.2 方法 由专人登记资料,包括孕妇妊娠前身高、体重、孕20周后出现并发症类型、分娩前体重、分娩方式、产后2h内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等,分别计算孕前、分娩期BMI以及孕期BMI增加值(ΔBMI=分娩期BMI-孕前BMI)。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孕前 BMI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GDM+GIGT及PIH发生率随着孕前BMI增加而明显升高,3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BMI≥25kg/m2的孕妇PIH发生率为30.43%,明显高于BMI<25kg/m2组。结果见表1。

GDM、GIGT、PIH者孕前BMI比较:GDM、GIGT、PIH和无并发症者的孕前BMI分别为(21.06±2.58)、(20.41±2.01)、(20.62±2.31)和(20.57±2.51)kg/m2,GDM、PIH者的孕前BMI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值均<0.001)。

2.2 孕前BMI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2.2.1 孕前BMI与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 随着孕前BMI增加,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前BMI≥25kg/m2者巨大儿发生率为26.09%,明显高于孕前BMI<25kg/m2的10%(P<0.05),表明孕前肥胖妇女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结果见表2。

表1 孕前不同BMI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PIH的关系

表2 孕前BMI与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

2.2.2 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病例孕前BMI的比较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者的孕前BMI分别为(20.41±2.59)和(20.79±2.62)kg/m2,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无产后出血者孕前BMI分别为(20.51±2.21)和(20.69±2.59)kg/m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娩巨大儿和未分娩巨大儿者孕前BMI分别为(21.80±3.42)和(20.41±2.38)kg/m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表明孕前肥胖妇女的难产机会增加,易分娩巨大胎儿。

2.3 孕期ΔBMI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

2.3.1 孕期ΔBMI与GIGT、GDM、PHI的关系 GIGT、GDM、PIH和无并发症者的孕期ΔBMI分别为(6.61±2.01)、(6.54±2.12)、(6.64±2.01)和(6.41±2.01)kg/m2,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明孕期ΔBMI与妊娠并发症发生并无明显关系。

2.3.2 孕期ΔBMI与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的关系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者的孕期ΔBMI分别为(6.63±2.08)和(6.56±1.93)kg/m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和无产后出血者的孕期ΔBMI分别为 (6.62±1.91)和(6.51±2.00)kg/m2,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育巨大儿和非巨大儿者的孕期ΔBMI分别为(6.55±1.91)和(6.49±1.99)kg/m2,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明显者发生巨大儿的可能性升高。

3 讨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营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肥胖妇女比例也随之不断上升,目前将BMI≥25kg/m2诊断为肥胖[1]。有报道,先兆子痫与孕前BMI成正相关,对妊娠有不利的影响[2]。通常认为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升高,阴道分娩率降低,胎儿巨大使难产及手术产率提高。肥胖孕妇阴道分娩胎儿时产伤机会增大,即使行剖宫产术,也可因腹部伤口不易暴露等引起新生儿窒息[3]。肥胖孕妇引起PIH的主要原因是血脂增高,前列环素分泌减少、过氧化酶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诱发先兆子痫[5]。本组资料中,肥胖妇女的PIH发生率为30.43%,明显高于总的发病率7.06%; GDM发生率为7.06%,GIGT发生率为15.29%,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近3年普通人群约3%的发生率,我们分析可能与目前诊断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产前糖耐量筛查的建立有关[4]。本组资料中巨大儿发生率为10.88%,较国际产科统计组织统计的5.3%高,我们分析这可能与目前生育年龄妇女孕前肥胖、糖尿病发生率升高及妊娠期体重控制不佳有关。本研究发现,BMI≥25kg/m2的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BMI<25kg/m2者(P<0.05),而分娩巨大儿者孕期体重增加明显,与未分娩巨大儿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肥胖应作为高危因素进行监护。对孕前BMI≥25kg/m2的肥胖妇女来说,应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调整代谢功能。正常妊娠期一般孕妇平均增重12.5kg,消瘦孕妇应有较多增重,以适应孕妇本身及胎儿、胎盘发育的需要,而肥胖孕妇体内储存脂肪多,可以供给一部分能量消耗,节约葡萄糖供给胎儿,因此认为肥胖孕妇的孕期增重以7~9kg为宜[6]。妊娠后应加强指导,妊娠32周后应估计胎儿体重,若胎儿过大,尤其已知有GIGT者应控制血糖。临产后分析胎儿、骨盆、产力三因素决定分娩方式,对产道的脂肪垫及胎儿的肥胖应有充分估计,不能从阴道娩出者适时行剖宫产。

综上所述,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糖尿病及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之间有密切关系,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孕前及孕期肥胖孕妇,控制其孕前体重及控制整个孕期体重的增加显得尤其重要。

[1]张志诚.临床产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9-371.

[2]吕淑兰,佘淑勤.肥胖妊娠妇女的危害及处理[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2,21(4):242-244.

[3]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10.

[4]张殊彦.孕妇体重增加与摄取热量[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9,26:355-356.

[5]吴琦嫦,李素芸.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2):81-84.

[6]罗彩红.孕期异常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关系探讨[J].广西医学,2005,27(9):1343-1345.

猜你喜欢
显著性体重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你的体重超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