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从语源上看,成语之“成”实为既定或现成之义,与“成式”(旧有的法规)、“成方”(现成的药方)、“成法”(既定之法)、“成命”(既定的天命)等词语中的“成”一脉相承。和成语相对,古人还有“成句”之说,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有言:“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叠用人名,直书成句。”成语作为一个特定的词汇概念最早出于元人之口,明清学者续有沿用。在此不妨罗列几家的观点:
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
用得古人成语恰好,亦快事……
——明·王骥德《曲律》
凡作倔强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从诸家表述以及他们所列举的实例来看,成语均指习用的古语,并且限于前人诗文中的现成语句。可见,既古且雅是成语本质而初始的特征。因此,早期的成语包罗甚广,只要具备古雅的性质,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也可纳入其中。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成语的概念日趋明确,界限也愈益分明,并逐渐与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相区别,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固定短语。成语的定型性、习用性、历史性、骈偶性、典雅性已越来越为学界所广为认同,而历史性、骈偶性、典雅性堪称成语的区别性特征。
成语的称谓虽然晚出,但作为一种语言事实,成语在汉语词汇史上则源远流长。上古文献中,成语就时有现身,如“唇亡齿寒、狼子野心、利令智昏、华而不实、任重道远”等。不过,这些词语的成语身份是由后人认定的,它们在上古充其量只是一种成语雏形而已。因为一个特定的词语只有经历时间的筛选和文人的推广,才有可能获取成语的资格。这实际意味着上古的词语几乎不大可能在当代就变为成语,而往往要到后世始能实现脱胎换骨。
中古①是汉语发展史的一个关键阶段,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都在此期发生了重要的更替和变化,对近现代汉语影响深远。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富有活力的板块,也在此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就成语的演进史而言,此期可以视为汉语成语的奠基阶段。这一立论的理据有三。
其一,中古是成语数量的高发时期。随意翻检任何一本成语词典,搜检一下各条目的出处,不难发现,其中的多数条目出自中古的文献。我们随机统计了常州市教育局编写的《成语词典》中220条“一”字条成语的所有出处②,结果如下:
出自上古文献的有75余条,出自中古文献的有86条,出自近现代文献的有59条。
除了总量多外,中古很多文献的成语产出率也极高。《世说新语》作为中古一部著名的志人小说,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一直为历代所称道,书中成语遍布,足以编出一本小型成语词典。拿数字起头的成语来说,其中的不少条目即本自或出自《世说新语》。例如:
一斑窥豹(《世说新语·方正》)
一览无余(《世说新语·言语》)
一丘一壑(《世说新语·品藻》)
一日之长(《世说新语·品藻》)
一世龙门(《世说新语·德行》)
一无长物(《世说新语·德行》)
七步之才(《世说新语·文学》)
百感交集(《世说新语·言语》)
千岩竞秀(《世说新语·言语》)
千岩万壑(《世说新语·言语》)
又如,唐诗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题材广泛,意境高远,韵律优美,世代被人传诵不息,自然也是成语的一座宝库。据统计,在朱瑞玟编著的《成语探源辞典》中,出自唐诗的成语就有三百余条③。例如:
火树银花 物换星移 前无古人 付诸东流
两小无猜 桃红柳绿 孤云野鹤 擒贼擒王
花前月下 人面桃花 石破天惊 折戟沉沙
卷土重来 壮志未酬 千言万语 雏凤清声
落花流水 剜肉补疮 回眸一笑 万籁俱寂
其二,中古是成语来源的多元化时期。成语除了少量来自人们的口头俗语外,绝大部分都出自文献,古代成语更是如此。中古的文献不仅卷帙浩繁,而且类型多样,实非上古所能比,这就为成语的诞生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此期成语密集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史书
中古史书如林,著名的有《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等,其中的人物传记既记言又记事,语多精辟,不少成为后来的成语。兹酌举《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宋书》中的部分成语如下:
《三国志》:以白为黑 被褐怀玉 同恶相济
味如鸡肋 阔步高谈 手不释卷
扬汤止沸 折节下士 赴汤蹈火
反裘负薪 刖趾适屦 坚壁清野
《后汉书》:安贫乐道 百世不磨 博而不精
博通经籍 不拘小节 不识时务
不修边幅 不知所终 才疏志大
才兼文武 侧足而立 常胜将军
《晋书》: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拨云见日
悠游自得 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宋书》:以身许国 扳龙附凤 顾盼自雄
乘风破浪 沉密寡言 梯山航海
2.诗文
中古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从魏晋至唐宋,高潮迭起,涌现了无数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传诵既久,其中的精美语句很容易化为成语。此类现象在中古成语中俯拾皆是。兹各举10条如下:
危急存亡(诸葛亮《出师表》)
对酒当歌(曹操《短歌行》)
冰清玉洁(曹植《光禄大夫荀侯诔》)
妙绝时人(曹丕《与吴质书》)
猛志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推波助澜(鲍照《观漏赋》)
鹤发鸡皮(庾信《竹杖赋》)
当机立断(陈琳《答东阿王笺》)
急如星火(李密《陈情表》)
——以上成语出自魏晋南北朝诗文
青天白日(李白《上留田行》)
万水千山(贾岛《送耿处士》)
千呼万唤(白居易《琵琶行》)
鸾翔凤翥(韩愈《石鼓歌》)
山高水长(刘禹锡《望赋》)
南征北战(柳宗元《封建论》)
横槊赋诗(苏轼《前赤壁赋》)
柳暗花明(陆游《游山西村》)
满园春色(叶绍翁《游园不值》)
山肴野蔌(欧阳修《醉翁亭记》)
——以上成语出自唐宋诗文
3.笔记
从魏晋开始,中国文人兴起了写私家笔记的传统,唐宋更是各种笔记蜂起。笔记体裁多样,涉猎广泛,内容有趣,文笔生动,一向为后世文人所重,自然也是成语的重要渊薮之一。例如:
叠床架屋(颜之推《颜氏家训》)
虎踞龙盘(张勃《吴录》)
脍炙人口(王定保《唐摭言》)
囫囵吞枣(朱熹《朱子语类》)
枯树生花(李石《续博物志》)
金迷纸醉(陶谷《清异录》)
挥金如土(周密《齐东野语》)
如出一辙(洪迈《容斋续笔》)
无所不能(沈括《梦溪笔谈》)
无米之炊(陆游《老学庵笔记》)
4.佛典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六朝与唐宋时趋于炽盛,佛教的传播对汉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语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弥补是多方面的,包括不少与佛教有关的成语。这些成语主要有两个来源。
出自汉译佛经:
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
不可思议(《维摩诘经·不思议品》)
大慈大悲(《大智度论》)
天花乱坠(《法华经·序品》)
盲人摸象(《涅槃经》)
出自禅宗语录:
斩钉截铁 雪上加霜 闭门造车 命若悬丝
(《祖堂集》)
回光返照 叶落归根 单刀直入 三头六臂
(《景德传灯录》)
一刀两断 摇头摆尾 逍遥自在 家贼难防
(《五灯会元》)
头头是道 对牛弹琴 七手八脚 三头两面
(《续灯录》)
其三,中古是成语结构的定型时期。成语的构型复杂多样,汉语短语的所有构型在成语中都有反映。这种多样型的局面同样是在中古形成的。扫描一下中古成语即可发现,各种构型的成语都已问世。例如:
联合型: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兰摧玉折
——主谓+主谓
腾蛟起凤 摇头摆尾 飞针走线
——述宾+述宾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南征北战
——偏正+偏正
悲欢离合 之乎者也 生老病死
——联合+联合
翻来覆去
——述补+述补
主谓型:天花乱坠 五体投地 家贼难防
述宾型:不修边幅 叱咤风云 蹉跎岁月
偏正型:无米之炊 满园春色 千里纯羹
述补型:急如星火 束之高阁 迫在眉睫
连动型:横槊赋诗 借花献佛 闭门造车
兼语型:请君入瓮 刖趾适屦 引人入胜
其中,述补型以及由四个并列成分构成的完全联合型的成语均始于中古。可以说,中古是成语构型的集大成时期。
与成语定型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先秦典籍中的许多长短不一的典故在中古文献中往往采用了四字格的表达形式④。这种字面格式的趋同化无疑为成语定型提供了一种强烈的导向作用。例如:
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左传·文公元年》)
若兆者,蜂目豺声。
(《洛阳伽蓝记·城内·永宁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下帷覃思,温故知新。
(《洛阳伽蓝记·城东·景明寺》)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万章下》)
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发。
(《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
因此,中古是成语化过程中一个至为重要的阶段。显然,成语在中古的繁荣与发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相比之下,以下三个因素尤为值得关注。
一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古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时期,外来文化的影响尤为剧烈。东汉末年传入中土的佛教文化彻底摆脱了外来文化弱小者的地位,向本土文化发起了持久的、全面的和强劲的渗透。佛教文化不仅改变了中华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而且也在汉语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佛教给汉语带来的直接造化有二:一是造就了大量的汉语外来词,如“菩萨、沙门、涅槃、阇黎、刹那、由旬”等;二是催生了形形色色的俗语词,其中的大部分都演化为成语,早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二是文坛风气的左右。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文学步入了脱俗求雅的时期,文风因此大变。雅文学的一个标记性特征就是用典。所谓用典就是著文立说时引用前朝的人事和前人的语句。六朝的文人普遍酷爱用典,用典由此成为当时文人炫耀才华的一种手段。这种癖好不仅施于吟诗作文,也见于寻常会话之中。例如,《世说新语·言语》记录的全是魏晋士人的言语,共有108则,其中有48处用典:41处为人事用典(以先秦人事居多),7处为语言用典(主要出自《诗经》、《周易》和《老子》等经典)⑤。时人用典比例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大量而频繁地征引前朝的人事和诗文无疑为成语的诞生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汉语史上最早批次的成语正源于此。
三是文学体裁的推动。中古文学创作中盛行的唯美主义倾向使文人对形式美的追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骈体文和格律诗为主流的新式韵文一下统治了整个文坛。对成语而言,骈体文的作用最为直接而有效。众所周知,骈体文在句式上的突出之点是“骈四俪六”,即基本以四字句和六字句来构成对偶。四字句的盛行为四字成语的生成确立了范式。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四字句有不少在后来都演化为成语。例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俊采星驰 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 达人知命
从节律来看,四字句基本采用的是一种“二二相承”的语步,这种语步不仅符合民族的审美取向,而且信息容量颇大,同时又适宜于各种语法构造的生成,是构成成语的最佳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成语的语法构造尽管不是“二二相承”式,但其实际语步仍维持“二二”式不变。例如: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一无长物 洛阳纸贵
这种状况表明,“二二相承”对四字格的词语具有强制性。学术界把“二二相承”的四字格视为成语的重要形式特征,并以此与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相区别,这种做法完全契合成语的历史状况。
总之,无论从数量、类型、结构、性能、分布哪方面进行考量,中古成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值得相关研究者给予特别的关注。
注释:
①本文所谓的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这一时期。
②常州市教育局:《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00-931页。本文对其中个别条目的出处作了更正。
③莫彭龄、严美:《成语与诗歌》,新时代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
④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76页。
⑤王建军:《魏晋士人语言的共性与个性》,《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