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理
董之林先生的《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200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对1949年到1966年“十七年”小说创作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和研究,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学理论著作。
读董先生这一著作,我感受最深的是其带有深厚理性意蕴的创新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十七年”小说在文学评论界众说纷纭。董先生把“十七年”小说放在时代大背景里加以审视,探讨其成因与成败,作出了独到评价。这一著作序言里,董先生说:“我不期待今天的读者对‘十七年’小说还有兴趣”。然而,“十七年小说覆盖的是一个极为生动而复杂的文化网络,其中不仅有政治和经济,也有艺术和传统,历史与民俗,等等”。
董先生把“十七年”小说分为早期形态(1950-1955),百花时代(1956-1959),调整时期(1960-1966),对每个时期的小说先分析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氛围,再分析其文学性,把“十七”小说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董先生的理论分析超越和突破了关于文学价值与意识形态简单挂钩的文学评论框架,着力于阐释“历史相关性”如何内在地构造了文学叙事。这样,文学并不简单地与历史或意识形态挂钩:肯定某一段历史,就肯定反映这一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否定某一段历史,就彻底否定反映这一历史的文学作品。文学与历史间隔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情感结构与审美感受性。即使否定了某一段历史,也无法否认这一历史时期人的情感认知,心灵体验与审美感受,因而也就不能依据某段历史做出简单的文学价值判断。我认为,董先生这些个性思考具有很高的理论含金量。
董先生对20世纪50年代初期胡风派作家的小说以及50年代后期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的分析,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承继五四传统,写复杂人性的作品与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作品。董先生特别分析了胡风的创作,“胡风于1950年12月至1952年3月陆续创作的一些文学特写《伟大的热情 创造伟大的人》是研究新中国初期当代小说的重要文本”。作品以真实人物为描写对象,不仅表现这些人物艰苦卓绝、不畏牺牲的感人事迹,而且通过采访者细致的观察,发现人物内心细腻曲折的情感波动。董先生指出,这些特写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具备人物、故事、情节这些要素,作品在传统的审美观念里寄寓了对现代人性的理解与把握。尊重人类的感情,进一步探索人物的性格成因与精神历程,是胡风通过作品对自己“主观战斗精神”理论进行的认真实践,在艺术上对中国当代小说是极具意义的。董著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也作了独到的分析与评价。董先生在“沉浸在理想王国的史诗写作——关于5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一节里,对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赵树理《锻炼锻炼》作了精辟分析,她指出,这类史诗写作看似为政治代言,但经小说家之手,却无法再把它们完全定位在政治层面。“周立波毕竟是小说家,而不是政治家,他最想表达的还是感情上特别期许的那一部分。与他可能始终不甚了了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政治内幕相比,他显然更愿意回到浪漫而充满湖湘生活韵味的故事中来”。文学的审美功能在叙述历史时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不能以现成的历史结论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尺度,文学是多元因素所决定的。董先生的这一著作就是试图以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来评价“十七年”小说。董先生建立了一种有深度的文学史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学史视野。
董著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赵树理、周立波、茹志鹃、王蒙、姚雪垠等的个案研究。董先生把上述理论思考转化为富于感受性的叙述与分析。她细致分析了赵树理小说内容与叙事方式上的现代性特质,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茹志鹃小说主人公身上与大跃进时代激进潮流不尽一致的沉静、含蓄与内敛之美所呈现的一种陌生化效应,以写作反抗“幻灭”与虚无的王蒙写作以及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这些经典个案研究正是董先生对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研究作出的独特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