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高峰
东晋南朝位处南方,北与强悍的十六国、北朝诸“胡”政权长期对峙,生存常有不保之虞;境内疆土辽阔,但编户不多,开发有限,而少数民族人口甚众,据地甚广,因此无论是求生存还是求发展,都必须处理好境内民族问题。东晋南朝政府一面采取“以夷治夷”的羁縻之术,对少数民族酋领大肆封官赐爵;一面采取以武力威慑为核心的强化统治,设置诸多蛮府机构,力图将少数民族纳入州郡(包括左郡左县)体系,加强行政管理。东晋南朝政府在民族聚居的州级单位设置校尉府,在郡级设置杂号护军,对诸校尉府史家多有研究,而对杂号护军,至今未见有专文探讨,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诸杂号护军作一初步考索,以求正于大家。
《宋书》卷 40《百官志》云:“魏晋有杂号护军如将军,今犹有镇蛮、安远等护军。镇蛮以加庐江、晋熙、西阳太守。安远以加武陵内史。”置护军管理南方少数民族始于西晋初年。《华阳国志》卷1《巴志》道:“吴武陵太守孙恢寇南浦,安蛮护军杨宗讨之,退走。因表以宗为武陵太守,住南浦,诱武陵蛮夷。”杨宗本为蜀尚书郎,蜀亡后降晋,晋用他为安蛮护军、武陵太守,招诱孙吴境内的武陵蛮,这应是一个临时机构。诸杂号护军中以镇蛮护军最为著名,镇蛮护军首见于东晋,地点在西阳郡,史籍中所见第一任镇蛮护军为周邵。《世说新语·尤悔篇》“庾公欲起周子南”条注引《寻阳记》曰:“周邵字子南,与南阳翟汤隐于寻阳庐山。庾亮临江州,……即拔为镇蛮护军、西阳太守。”据《晋书》卷73《庾亮传》,陶侃卒,“迁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陶侃卒于咸和九年 (334年),①陶侃卒年,本传为咸和七年,而《成帝纪》与《资治通鉴》卷95作咸和九年,今从《帝纪》。庾亮临江州即在此年,由此可见,镇蛮护军的设立最迟在咸和九年。并且,我们臆测,镇蛮护军就置于当年,因为庾亮前任陶侃,主张“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耳”。江北军事要地邾城也以“外接群夷”,担心“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虏”而不设防,[1]1778将防线收缩到长江一线。而庾亮“有开复中原之谋”,控制西阳蛮和邾城就成为必要。东晋在西阳置镇蛮护军不是偶然的,而是西阳蛮势力扩张的结果。西阳郡为晋惠帝分弋阳郡而设,[2]1127郡治今湖北黄冈,辖境主要是大别山南麓,这一带在东汉是江夏蛮和庐江蛮夷的交汇地。《后汉书》卷86《南蛮传》道:“光和三年(180年),江夏蛮复反,与庐江贼黄穰相连结,攻没四县,寇患累年,庐江太守陆康讨平之。”西阳夷首见于西晋,《晋书》卷 81《朱伺传》云:“时(永嘉中)西阳夷贼掠江夏。”《资治通鉴》卷86系此事于永嘉元年(307年)。十六国前期,晋朝汉水以东地区受到北方政权的进逼,防线收缩到长江以南,西阳蛮夷乘机出山。[3]8陶侃为武昌太守期间,“山夷多断江为劫掠”。平定王敦之乱后,其党羽周抚与邓岳“共入西阳蛮中,蛮酋向蚕纳之”。[1]1582逃脱了晋廷的追捕。同书卷28《五行志中》云:“太兴四年(321年),庐江灊县……为蛮所没。”东晋建都建康,西阳蛮位居建康上游,构成威胁,东晋有必要加以监控,镇蛮护军也就应运而生。
镇蛮护军本置于西阳郡,桓温坐镇荆州时,有意加强对西阳蛮的控制,曾“遣西阳太守滕畯出黄城,讨蛮贼文卢等”。[1]2572因此以桓氏宗亲为镇蛮护军、西阳太守,且兼任江州刺史。《晋书》卷74《桓彝传》附传云:桓云,曾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假节;桓冲,从桓温破姚襄,“寻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领镇蛮护军、西阳、谯二郡太守。……顷之,进监江、荆、豫三州之六郡军事、南中郎将,假节、州郡如故。”桓石秀,“代叔父冲为江州刺史、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居寻阳。”但从整体上说,东晋对西阳蛮主要采取一种防御态势,《晋书》卷85《刘毅传》载毅上书,“寻阳接蛮,宜示有遏防,可即州府千兵以助郡戍。”即遣其亲信赵恢领千兵守寻阳。东晋末年,镇蛮护军向西阳蛮周围发展。隆安四年(400年),执政的司马元显任王诞“领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2]1491晋宋之际,刘裕为防堵西阳蛮,在西阳蛮周围设置了众多镇蛮护军。义熙三年(407年),刘裕令刘敬宣率军伐蜀,败归后曾免其职务,但不久即委任为“镇蛮护军、安丰太守、梁国内史”。[1]260,2192义熙六年,卢循逼京师,刘敬宣领军将其打败,刘“迁使持节、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镇蛮护军、西阳太守,梁国内史如故”。[2]1414义熙八年,向靖“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龙骧将军、镇蛮护军,淮南、安丰二郡太守、梁国内史,戍寿阳”。[2]1374义熙十三年,刘裕曾任庾登之为镇蛮护军、西阳太守。[2]1515义熙年间,还出现了宁蛮护军一职。《宋书》卷 48《朱龄石传》云:义熙七年,“卢循平,以为宁远将军、宁蛮护军、西阳太守”。同书卷49《虞丘进传》云:“义熙八年,除宁蛮护军、寻阳太守领文武二千以征刘毅”。宁蛮护军一职,《宋书》、《南齐书》、《隋书》之《百官志》均未见记载,有人误认为是宁蛮校尉的僚佐。[4]实际上宁蛮护军与镇蛮护军当是一官二名,因为义熙七年,朱龄石为宁蛮护军、西阳太守,十三年,庾登之却为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可见二者是一致的。[5]东晋末年,镇蛮护军发展迅速,与东晋末年,政局动荡,西阳蛮族趁机向外发展有关。西阳蛮的向东发展,对建康政权威胁甚大,政府又无力将之镇压,只能在寿阳、寻阳等要地设镇蛮护军,加以监控。刘宋、萧齐、萧梁史籍中所见镇蛮护军各仅一例。《南齐书》卷 34《刘休传》云:刘宋明帝时,刘休曾为新蔡太守、镇蛮护军;《南齐书》卷 56《纪僧真传》云:建武元年(494年),“僧真启进其弟僧猛镇蛮护军、晋熙太守。”《梁书》卷44《杜崱传》云:太清二年(549年),萧绎任其为镇蛮护军、武陵内史。萧梁这一史例是萧绎割据江陵时所为,应不能与其他史例作比较,当是特例。刘宋以后,镇蛮护军少见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刘宋曾设安蛮校尉。《宋书》卷72《南平王铄传》云:“(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迁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秦、并六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时太祖方事外略,乃罢南豫并寿阳,即以铄为豫州刺史,寻领安蛮校尉。”二十六年,沈庆之率众军讨伐襄阳沔北诸山蛮,其中就有安蛮参军刘雍之统率的一军参战。[2]1977安蛮校尉府在寿阳,能派兵远到襄阳参战,其实力不可小觑;二十七年,刘宋大举北伐,刘铄遣安蛮司马率军参战。《南齐书》卷1《高祖纪》云:“二十七年,索虏围汝南戍主陈宪,台遣宁朔将军臧质、安蛮司马刘康祖救之。”安蛮校尉力量强大,镇蛮护军的作用则显得降低。但安蛮校尉仅此一见,也当是一个临时机构。二是随着西阳蛮自身的进步,刘宋设置了大批左郡左县。据《宋书·州郡志》,刘宋曾设过七个左郡,即南豫州的南陈左郡、边城左郡、光城左郡;司州东随安左郡①《宋书》卷36《州郡二》司州条云:“(义阳郡)环水长,……明帝泰始三年,度属宋安郡,后省宋安,还此。宋安,本县名,孝武大明八年,省义阳郡所统东随二左郡立为宋安县,属义阳。”东随二左郡之“二”当为“安”之误,《南齐书·州郡下》有东随安左郡。东随安左郡当为宋立,但至今未见有人将其计入刘宋左郡数目之中。、安蛮左郡②《宋书》卷36《州郡二》司州条云:“安陆太守,……徐志有安蛮县,……明帝泰始初,又立为左郡,宋末又省。”;荆州的宋安左郡③《宋书》卷37《州郡三》荆州条云:“文帝世,又立宋安左郡,领拓边、绥慕、乐宁、慕化、仰泽、革音、归德七县。后省改。”;郢州的建宁左郡④《宋书》卷37《州郡三》郢州条云:“(西阳郡)建宁左县长,孝武大明八年,省建宁左郡为县,属西阳。徐志有建宁县,当是此后为郡。;左县四十,其中南豫州十一,江州一(南新蔡之阳唐左县),荆州七,郢州二十,湘州一(始建内史之乐化左县),这些左郡、左县除湘州始建内史之乐化左县外,其它都位于西阳蛮分布区。萧齐时,西阳蛮地区的左郡左县得到了更大发展。左郡左县的广泛设置,将西阳蛮纳入了州郡体系,这应是镇蛮护军减少的根本原因。
《宋书》卷 40《百官志下》云:“魏晋有杂号护军,如将军,今犹有镇蛮、安远等护军。镇蛮以加庐江、晋熙、西阳太守。安远以加武陵内史。”《隋书》卷 26《百官志上》云:“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军。”《隋书》较《宋书》多“南新蔡郡”,且有一“等”字,说明有省略,未列全。据以上所举实例可知,设有镇蛮的郡远不止《隋书·百官志》所提到的四个,而有九个,即西阳、安丰、庐江、淮南、寻阳、新蔡、晋熙、汝阴、谯①《梁书》卷46《杜崱传》所见以镇蛮护军加武陵太守是特例,未计入。。这九郡均分布在西阳郡及其东面,北起寿阳、南到寻阳,其目的显然是要防堵西阳蛮向东扩张。
安远护军为杂号护军,[2]1255西晋初年有安远护军郝诩。[1]1039史籍中所见第一任安远护军兼武陵内史者为范汪,《晋书》卷75《范汪传》云:“复参亮征西军事、转州别驾。汪为亮佐吏十有余年,甚相钦待。转膺扬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据同书卷73《庾亮传》,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卒后,亮始进号征西将军,咸康六年(340年),亮即卒,则范汪必在咸和九年至咸康六年中已任职安远护军、武陵内史之职。这应是庾亮兄弟加强控制武陵蛮的一个手段。东晋末年,刘裕掌朝政,任安远护军者较多,《宋书》卷52《庾悦传》云:元兴三年(404年),“高祖定京邑,武陵王承制,以悦为宁远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同书卷43《檀道济传》云:义熙六年(410年),“及徐道覆来逼,道济战功居多。迁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同书卷 45《王镇恶传》云:义熙八年,西平刘毅后,“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直到十二年,刘裕筹备北伐,王镇恶才撤出武陵。连续在武陵地区设安远护军,说明刘裕对武陵蛮的重视。此后,安远护军出现较少,刘宋孝武帝时有王延之,[6]585明帝时有刘悛。[6]649萧齐武帝永明初年,张欣泰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6]881萧绎承圣元年(552年),淳于量任安远护军、桂州刺史。萧绎立都江陵,在武陵设镇蛮护军,[7]642在桂州则设安远护军,可见镇蛮护军和安远护军性质一致,主要是根据其与首都的远近而言的。
为了加大对岭南俚、僚的控制力度,南朝政府在平越中郎将外,设置了诸督护,诸督护也属于杂号护军。《南齐书》卷14《州郡志》“广州条”云:“广州……虽民户不多,而俚僚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附。西南二江,川源深远,别置督护,专征讨之。”诸督护中以西江督护最常见,设置也最早。关于西江督护的设置时间,因同书同卷“越州”条有“宋泰始中,西江督护陈伯绍猎北地”之句,一般推断“此职至迟不晚于宋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8]我们认为西江督护应置于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或四年,现略作考论。《宋书》卷86《刘勔传》云:“孝建(454年)初,荆、江反叛”,刘勔平叛有功,“以本号为晋康太守,又徙郁林太守,大明初还都。”后又参加平定竟陵王诞,封金城县五等侯,“入直閤。先是,遣费沈伐陈檀,不克,乃除勔龙骧将军、西江督护,郁林太守。”刘勔孝建和大明年间两次出任郁林太守,前次无兼西江督护之职,后次却加,这就暗示西江督护置于大明年间,且与征伐俚帅陈檀有关。陈檀事迹,《宋书·蛮传》有载,“世祖大明中,合浦大帅陈檀归顺,拜龙骧将军。四年,檀表乞官军征讨未附,乃以檀为高兴太守,将军如故。”陈檀归顺当出于刘勔的压力,据此可知,西江督护设置应不迟于大明四年。而据《刘勔传》,勔出任西江督护、郁林太守,乃在平定刘诞之后,据《宋书·孝武纪》,平刘诞在大明三年四月,则西江督护的设置不应早于此时,因此,西江督护只可能置于大明三年或四年。
《南齐书·州郡志》“越州条”云:“越州,镇临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宋泰始中,西江督护陈伯绍猎北地,……启立为越州。”这就暗示刘宋明帝时,在合浦郡也曾设置过西江督护。“元徽二年(474年),以伯绍为刺史,始立州镇,穿山为城门,威服俚僚。”越州的设立,也当是西江督护征服俚僚的结果。萧齐末年,有西江督护周世雄,《南齐书》卷29《周盘龙附子世雄传》云:“奉叔弟世雄,永元(499~501年)中,为西江督护。”据《南史》卷51《梁宗室传》,萧梁有西江督护李固、靳山;大同(535~546年)初年,陈霸先为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太清二年(548年),陈霸先就依凭此职起兵而平侯景。梁代在西江督护外,增置了南江督护。《陈书》卷8《杜僧明传》云:“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同书卷1《高祖纪》有沈顗继卢安兴为南江督护。梁或陈代又增设东江督护,《陈书》卷 12《胡颖附弟铄传》云:“随章昭达南平欧阳纥,为广州东江督护。”据《陈书》卷 5《宣帝纪》,章昭达擒欧阳纥,平广州为宣帝太建二年(570年)二月,是东江督护的设立至迟不晚于陈宣帝太建二年。从西江、南江、东江督护的相继设置,说明南朝中央政府向岭南俚僚地区的逐渐深入。
杂号护军,据《宋书》卷 40《百官志下》,为第六品,地位并不高;其兵力据《宋书》卷49《虞丘进传》当有二千人左右;设置目的在于监管其辖区的少数民族。在诸护军、督护中,从东晋后期到南朝宋、齐时期以镇(宁)蛮护军为重,梁陈时期则以岭南西江、南江、东江三督护为要,这种转变是六朝政府对民族地区开发活动从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再向岭南地区的逐渐深入。
[1]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8.
[4] 吴永章.南朝对“蛮族”的统治与“抚纳”政策[J].江汉论坛, 1983(6):67-72.
[5] 王延武.两晋南朝的治“蛮”机构与“蛮族”活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3(3):31-35.
[6]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2.
[7] 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
[8] 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