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英
11例误吸致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雪英
误吸胃内容物;呼吸衰竭;护理
误吸是指食物、水分、唾液经声带裂隙进入气管。误吸分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两类,伴有咳嗽的误吸称为显性误吸,不伴咳嗽的误吸称隐性误吸,而显性误吸引发的吸入性肺炎病情较严重,发展较快,一旦产生,呼吸困难常是其首发和突出表现,极易由此而诱发重症肺炎、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1]。2001年~2008年我科收治了11例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8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选择2001年~2008年我科收治的11例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病人,年龄62~71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误吸胃内容物3例,溺水5例,脑卒中病人3例。所有患者均为显性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入院后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5例行气管插管,6例行气管切开,所有患者8例痊愈出院,3例因并发急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病人有效呼吸,维持呼吸功能
2.1.1 入院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包括食物、水分及唾液,保持气道通畅。一般每1~2小时吸痰一次,如病人出现呛咳应及时吸出。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心率的变化。如心率加快超过160次/分,应停止吸痰。吸痰时不要过力,以免刺激粘膜出血。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给予0.9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二羟丙茶碱0.25g,糜蛋白酶1支,3~5ml/次气管内滴入。吸痰管粗细要适宜,每次吸痰不能超过15秒。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吸痰前后都要给予100%纯氧2min以提升氧分压[2]。
2.1.2 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要妥善固定好气管切开套管套管系带松紧适宜,以插入一个手指为宜,打死结,以免松开致插管脱出,危及病人生命。所用系带为无弹性布带。病人在意识不清或躁动时给予约束双手。在变换体位时,注意套管的位置,防止脱出。底垫每日更换2次。如潮湿应及时更换,以免损伤皮肤。
2.1.3 带气囊的切开套管,每12h松气囊1次,一次不少于5min。防止气管粘膜长时间受压,气管粘膜缺血坏死脱落。
2.1.4 加强胸部体疗,及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由于病人误吸胃内容物坠积于肺部,通过叩击,松动痰液,便于吸出。
2.1.5 本组2例病人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后,FiO2:45>,SPO2:98>,2~3天后脱呼吸机,给予面罩吸氧,SPO2:98>,病人呼吸平稳。对于6例气管切开病人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后FiO2:45>,SPO2:98>,7~10天后脱呼吸机,更换银质的气管切开套管,雾化吸氧。内套管每天煮沸2次,每次煮沸30min,清理管腔时不要遗留痰液和棉签,以免引起病人窒息。脱机1~2天后,病人呼吸平稳,无紫绀气促,给予封管。3天后,病人无不适主诉,给予拔出套管,改为鼻塞吸氧。
2.2 观察病人有效呼吸
2.2.1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 如病人出现呼吸费力、烦躁、口唇指甲发绀、鼻翼扇动时,给予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充分吸氧,保持氧分压在10.6Kpa以上。
2.2.2 观察病人SPO2,如果病人SPO2低于95>,应注意有无痰液阻塞或病情加重,应立即配合医生处理。
2.3 熟练使用呼吸机
2.3.1 当呼吸机出现低气道压报警时,应考虑切开套管脱出,气囊漏气,气道断开;气道压力过高报警,应考虑气道痰液阻塞,应给予及时吸痰。
2.3.2 当不明原因的出现呼吸机异常或人机对抗时,应立即脱机,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严禁吸痰时关闭呼吸机。
2.4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连续监测心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血压15~30min监测一次。
2.5 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由于病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禁食多日,极易出现负氮平衡,护士应及时查血气分析和电解质。钾离子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钾离子偏低,会引起心律失常和腹胀,所以要根据补钾公式,需补充的钾离子的量(mmol)=(4.0mmol-血钾的测得值)×体重(kg)×0.3+尿中失钾数(mmol),短时间内调整至正常。血气分析是调整呼吸机的有效指标。通过血气分析值调整呼吸机,可以保证病人酸碱平衡。本组8例病人经过精心护理均未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2.6 加强基础护理
2.6.1 本组病人均属高龄患者,皮肤护理相当重要 每2h翻身1次,翻身时防止连接的管道脱落,按摩受压部位。协助病人活动双下肢,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交接班时严格交接皮肤情况。由于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本组病人皮肤无压疮发生。
2.6.2 病室要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室温18~20℃,湿度60>~75>,可以防止气道分泌物因环境干燥而结痂,不易吸出。
2.6.3 减少人员活动,避免交叉感染。
2.7 防治感染 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易发生细菌感染,一旦感染就难以控制。因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护士在护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合理应用抗生素。病情允许尽早拔除各种导管,防止切口感染。
2.8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较重,处于极度恐惧状态。加上使用呼吸机,不能进行语言沟通,这就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对待患者,必要时可以通过纸笔或手势与患者沟通,加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痊愈病人均能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
本组病人11例,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8例痊愈出院,3例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通过对8例误吸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成功护理,使我们的护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时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此类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5.
[2]徐宏耀.心脏外科监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95.
[3]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283.
[4]李艳春,黄翠瑶.老年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5):2523-25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1.092
132011 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王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