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Ⅲ类错畸形的致病机制研究

2010-04-03 12:07陈允嘉综述王豫蓉审校
重庆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安氏遗传病下颌骨

陈允嘉综述,王豫蓉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400015)

在胚胎发育期间,全身的骨架系统通过膜内成骨形成或通过软骨内成骨形成。下颌骨的发生与其他骨架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其下颌体部是通过膜内成骨形成,而下颌支及髁突是通过软骨内成骨形成。神经脊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至第一鳃弓形成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此细胞进一步分化为下颌骨-软骨前体细胞,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分别形成下颌体和下颌支。

20世纪初Weinmann和Siche提出遗传控制理论,认为颅面骨骼的生长大部分是由骨组织本身的遗传因素所致。1962年Moss提出功能基质假说,认为颅面骨骼生长过程中,颌骨的形态、大小变化是功能基质作用的结果。Petrovic提出颅面伺服系统假说,认为颅面骨骼的生长改建是一个复杂过程,它受局部与全身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伺服系统。2001年,Obwegeser提出双因素调节假说,认为下颌髁状突是下颌生长发育的中心,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存在两种因素的调控,一种是刺激下颌骨长度生长的L因素,一种是刺激下颌骨体积生长的M因素。

1 安氏Ⅲ类错畸形致病机制中环境因素的研究

环境因素与颌面部功能密切相关,包括各种全身与局部能够造成错畸形的因素。遗传会产生相似,但对于一个群体而言,环境是变化的、复杂的,某些个体会因为环境作用更相似。

1.1 有研究表明,某些创伤、疾病除会对全身健康和发育有影响外,还会对、颌、面的形态、功能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而形成安氏Ⅲ类错畸形;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激素水平失调会直接造成对牙齿及颅面骨骼系统的发育障碍引起安氏Ⅲ类错畸形;扁桃体增大导致口腔功能异常则会成为安氏Ⅲ类错畸形形成的局部因素[4]。国内学者刘来奎等[5]对50例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和50例正常者作病因问卷调查,将结果用Logistic法分析,提取有效病因,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慢性扁桃体炎和经常咬上唇是导致安氏Ⅲ类错畸形的危险因素。

2 安氏Ⅲ类错畸形致病机制中遗传因素的研究

所谓遗传因素是指精细胞和卵细胞在结合时就已经具有的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性状。早在19世纪初Stock和Johnson进行的狗杂交实验就证实面部特征的独立遗传是错畸形的主要原因,从而印证了遗传因素在错畸形发生中的作用[4]。由于受到当时遗传学理论、方法的限制,此后一百多年间并无更多的发现。直到20世纪中期,通过人类学测量、X线头影测量等定量技术,人们对遗传在错畸形发病中的作用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遗传性疾病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前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为4类:(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隐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纯合子时才显示病状;(3)X连锁显性遗传病;(4)X连锁隐性遗传病。该类疾病按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而多基因遗传病是指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该类疾病的易患性是属于数量性状,它们之间的变异是连续的,其作用是累加的,当累积超过一定阈值时,即可出现疾病引起畸形。目前一般观点认为安氏Ⅲ类错畸形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9]。

2.2 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评价其家庭聚集性、遗传度,仅能够对安氏Ⅲ类错畸形遗传模式作出猜测判断,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组织工程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遗传病致病机制的新方法。

国内学者周征和罗颂椒[16]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髁突软骨中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mRNA的表达变化。首次在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中发现有IGF-1 mRNA表达。研究表明,作为下颌骨生长中心的髁突的软骨细胞中不仅存在着IGF-1 mRNA表达,而且其强弱与前伸下颌所引起的髁突软骨细胞增生和改建有关,提示IGF-1可能与下颌骨生长发育相关。2008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Yokota[17]通过细胞体外培养与RT-PCR技术,同样证实IGF-1可以调节髁突软骨细胞的生存,下颌髁突软骨未分化的间质细胞需要IGF-1才能存活。有研究证明,FGFR1、FGFR2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上颌发育不足及下颌前突畸形的Pfeiffer综合征、Apert综合征和Crouzon综合征;PTC基因突变可能引起下颌前突畸形的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18]。周晶等[19]对我国汉族人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析,认为其可能与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相关。王豫蓉等[20]研究GHR的SNP在下颌前突与下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实验结果提示GHR的SNP在下颌正常与下颌前突人群中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

Yamaguchi等[21]从42个家庭中选择了90例下颌前突患者同胞,其中40例来自韩国,50例来自日本。应用GENEHUNTER-PLUS和SIBPAL两种非参数连锁分析,检测到染色体1p36、6q25、19p13.2与下颌前突连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种连锁的最好证据是检测到D1S234(最大Zlr=2.51,P=0.001 2)。此外,还检测到 D6S305(最大Zlr=2.23,P=0.025)和D19S884(最大Zlr=1.93,P=0.008 9)。该研究识别的敏感基因连锁区域为下颌前突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Frazier-Bowers等[22]利用连锁分析技术,分析4个Ⅲ类错畸形的西班牙家庭,认为其Ⅲ类的表现型与染色体5个区域(1p22.1、3q26.2、11q22、12q13.13 和 12q23)有相关性,在12q23区域中,可疑基因包括 IGF1、HOXC和 COL2A1。Cho等[23]从代表成骨细胞活跃的顶骨以及代表骨细胞活跃的骨缝骨质分离总RNA,并使用包含22 690探针的微阵列芯片(Affymetrix),全面分析了它们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当中有一些是已知与骨相关的,如维生素D受体、骨涎蛋白、骨钙素、MMP13等。还有一些基因从前并没有发现其与骨发育的相关性,包括BMP和 FGF家族中的大多数基因以及Runx和Dlx家族的基因。杜娟等[24]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Smoothened(Smo)基因在小鼠胚胎颌面部正常发育中的表达,认为Smo基因可能参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以上研究提示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1] 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 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

[2] 邓诚,肖水生,王涛,等.下颌前突畸形的外科治疗[J].重庆医学,2003,23(5):529.

[3] 杨涛,郭秀芹.安氏Ⅲ类Ⅰ分类错患者亲子间颅面特征相似性的群体相关分析研究[J].吉林医学,2006,27(5):529.

[4]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

[5] 刘来奎,李晓普.下颌骨发生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2):107.

[6] 范红燕,范彩霞,陈志喜,等.安氏Ⅲ类错成因的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4):31.

[8] 徐波,黄吉娜.下颌前突一家系[J]中华医学遗传杂志,2006,23(4):442.

[9] 刘来奎,李晓普,等.下颌骨发生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2):107.

[10]Masayo W.Mandibular prognathism in Japanese families ascertained through orthognathically treated patients[J].Orthod Dent Orthop,2005,128:466.

[11]El-Gheriani AA,Maher BS,El-Gheriani AS,et al.Segregation Analysis of M andibular Prognathism in Libya[J].Dent Res,2003,82(7):523.

[12]Jena AK,Duggal R,Mathur VP,et al.Class-Ⅲmalocclusion:Genetics or environment A twins study[J].Journal of Indian Society of Pedodontics and Preventive Dentistry,2005.23(1):27.

[13]赵红艳,王娜,赵静.安氏Ⅲ类错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5,12(3):120.

[14]王爽,王小荣.骨性安氏Ⅲ类错的遗传度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3):269.

[15]Machado CR,Krieger H,Ferreira R,et al.Major Gene and Multifactorial Inheritance of Mandibular Prognathism[J].Am JMed Genet,2008,146(1):71.

[16]周征,罗颂椒.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激活髁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6):369.

[17]Yokota T.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gulates apoptosis in condylar cartilage[J].Dent Res,2008,87(2):159.

[18]赵计林,陈扬熙,吴拓江.牙齿发育异常及颅面异常综合征致病基因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72.

[19]周晶,吕婴,白玉兴,等.106名中国汉族人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97.

[20]王豫蓉,余兴华,戴红卫,等.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下颌前突与下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2):1522.

[21] Yamaguchi T,Park SB,Narita A,et al.Genome-wide linkage analysis of mandibular prognathism in Korean and Japanese patients[J].Dent Res,2005,84(3):25.

[22]Frazier-Bowers S,Rincon-Rodriguez R,Zhou J.Evidence of Linkagein a Hispanic Cohort with a Class III Dentofacial Phenotype[J].Dent Res,2009,88(1):56.

[23]Cho JY,Lee WB,Kim HJ.Bone-related gene profiles in developing calvaria[J].Science/Gene,2006,(372):71.

[24]杜娟,刘淑红,范文红,等.Smo基因在小鼠胚胎颌面部的表达[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15(1):13.

猜你喜欢
安氏遗传病下颌骨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大块头安氏中兽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新技术可诊断罕见遗传病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非减数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