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云,邓 宏,丁顺斌,李耀东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618000)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常规胃肠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占3%~5%,本院2008年2月以来采用国产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对24例经胃肠镜不能明确诊断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取得较好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选择对象 收集2008年2月至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且经电子胃肠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7~79岁,平均59.4岁。排除吞药困难、肠道梗阻、拒绝手术者、孕妇、安装有心脏起博器者等。
1.2 设备 选用重庆金山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OMOM胶囊内镜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患者吞服胶囊后,胶囊借助消化道自身蠕动的推力向下移动,并以每秒2帧速度摄取图像,同时以数字信号形式传输,并存储于患者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中,检查结束后通过工作站对收集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1.3 方法 检查前3d低渣饮食,8h前开始禁食,4h前口服50%硫酸镁100mL,口服洗肠散30g、水3 000mL做肠道准备后,患者吞服胶囊并允许自由走动,如活动受限者,可在病床上由家属协助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吞服后分别于15、30、45min进入实时监控以了解胶囊所在位置,是否通过幽门,如通过缓慢或通过受阻,可肌注胃复安或使用胃镜予以协助。检查结束后由2名长期进行胃肠镜工作的医师负责读片,经集体审阅后得出一致意见。
2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1例由于胶囊电量原因后补做顺利),在胶囊结束工作前均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胶囊排出体外时间为2.3d(4.3h至3.5d)。胶囊平均工作时间为8.23h(6.3~9.31h),其中1例于2小时30分钟仍未能进入幽门,通过胃镜推送未遂后于2小时55分钟入幽门,但仍在胶囊停止工作前进入结肠。胶囊平均记录图像51 662帧(38 808~58 768帧)。肠道清洁度满意 16例,肠道较多气泡且肠液混浊5例,因出血影响病灶观察3例。
24例患者中检出小肠阳性病变20例(83.3%),其中经手术确诊5例,分别为小肠间质瘤2例,其中1例已出现肝转移;小肠癌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淋巴瘤1例。小肠钩虫病2例,经驱虫治疗后未再出现黑便,贫血逐渐改善。小肠多发及孤立溃疡3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Meckel憩室1例。新鲜出血影响病灶观察3例,其中1例位于十二指肠(因患者之前在外院已行胃肠镜检查,故胶囊内镜检查前拒绝再行胃肠镜检查);另外2例位于小肠。小肠斑片状糜烂2例,考虑与患者出血前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关,停药治疗后未再出血。结肠病变1例(4.17%),为回盲部息肉,顶端糜烂,考虑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不耐受、欠配合未能完成检查有关。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直是消化内科疑难病,出血部位多位于小肠,小肠由于其位置与长度原因是消化道检查盲区,致使不少患者反复出血却不能明确诊断。2001年8月胶囊内镜在美国上市,为探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带来希望,因其无创、简便、能直视全小肠检查等优点逐渐成为该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本院2008年2月开始使用重庆金山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OM OM胶囊内镜,对2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检查,阳性率达83.3%,与国内外报道38%~93%相符[1]。证实了胶囊内镜在该类疾病中的使用价值。
通过开展胶囊内镜检查,作者认为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优点:(1)操作安全、无痛苦,患者只需服用1枚胶囊,易于接受检查;(2)记录可供反复、多人分析研究,避免个人因素影响判断;(3)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4)十二指肠球部或降段、结肠某些疾病由于胃肠镜不能到达或患者难以配合,部分可通过胶囊内镜弥补;(5)对小肠出血诊断是其主要优势,有文献报道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小肠检查手段[2-4]。本研究结果显示,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观察明确,发现病灶后均通过手术得到证实。但因工作原理及食管胃本身解剖因素,胶囊内镜对食管疾病诊断率低,胃窦病灶检出率高于胃底病灶。由于胶囊内镜在体内检查时不能人为控制,不能按照需要改变检查速度及角度,不能对病灶进行定位,不能进行组织活检定性,因此与近年来新开展的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比较,胶囊内镜尚有待进一步改进,但其凭借安全无痛、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可作为双气囊小肠镜的筛检。另外充分的肠道准备对本检查至关重要,检查前低渣饮食、合理肠道准备对改善胶囊内镜图像质量、提升胶囊内镜诊断能力有益。作者采用硫酸镁和洗肠散作为肠道准备,肠道气泡较多,影响观察。陈孝等[5]推荐硫酸镁和二甲基硅油口服,能明显减少小肠内气泡形成,提高胶囊内镜图片质量,值得尝试。
[1]戈之铮,刘文忠,马雄.小肠病学——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396.
[2]Costamagna G,Shah SK,Riccioni M E,et al.A prospective trial comparing small bowel radiographs and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for suspected small bowel diseasa[J].Gastroenterology,2002,123:999.
[3]Hara AK,Leighton JA,Sharma VK,et al.Small bowel: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capsule endoscopy with barlium study and CT[J].Radiology,2004,230:260.
[4]Ell G,Remke S,May A,et al.The first prospective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with push enteroscopy in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Endoscopy,2002,34:685.
[5]陈孝,张子其,张钰,等.肠道准备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及消化道通过情况的影响[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