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文 尹开庆 刘猛道 字尚永 李兴秀 赵加涛
(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00)
在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主持下,由保山市农科所牵头,大理、临沧和曲靖等四州市农科所17名科技人员参与的“云南省优质啤饲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在“十一五”期间,由于得到了云南省农林厅有关处、室、站的领导、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各协作单位所在州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经过协作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总结出5个方面的经验,为 “十二五”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啤饲大麦在云南省是小作物,协作组克服人数少、起步晚等不利因素,加强协作、开拓创新,在短短的五年间就取得了显著效益。
“十一五”期间协作组共育成保大麦6号、保大麦8号、保大麦12号、V43、94DM3、凤大麦6号、S-4、临05鉴8、YB32、靖大麦1号和JB05-13等十余个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啤饲大麦新品种,彻底改变了过去云南没有自育品种的局面,其中保大麦8号和V43成为全省主推品种,保大麦12号2009年进入我国南方地区啤饲大麦品种区域试验。
协作组四州市“十一五”期间共推广啤饲大麦新品种55.63万hm2,直接增加总产1亿kg以上,即增加产值两亿多元,其中2010年推广12.1万hm2,比协作组成立前的2004年增3.8万hm2,增45.3%,在协作组的带动下,2010年云南省的啤饲大麦种植面积在全国各省(区、市)居于首位;按云南省农业厅“十一五”期间对协作组累计投入100万元来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200。另外,云南省啤饲大麦主产区都是在中高海拔地区,该区域多少年来大小春两季作物争节令矛盾十分突出,啤饲大麦一般比小麦早熟15d以上,据有关专家研究和我们试验得出结论,种植啤饲大麦比小麦能为后作赢得10%左右的光合潜能,也就是啤饲大麦的后作水稻或玉米比种小麦的增产30kg/667m2以上,如果种烤烟可以增值60元/667m2以上,换句话说,协作组“十一五”以来通过调整小春种植结构至少为后作赢得了增产2.5亿kg粮食或5亿元产值的巨大社会效益。
“十一五”期间协作组共开展科技培训1000余场次,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印发科技材料10余万份,通过科技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广大农民种田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应用在种植啤饲大麦上,而且也会应用到种植其他作物上,这对推动科技进步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协作组科技人员先后在(州)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篇,其中,市(州)级刊物8篇,省级刊物17篇,核心期刊3篇,编入《2010年国家大麦产业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3篇;另外,大理州协作点还制定了高海拔区啤饲大麦种植规程,并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地方 DB53/T146.1-6-2005)。
“十一五”期间协作组在新品种选育、耕作制度改革和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获市(州、厅)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另外还有协作组郑家文同志发表在核心期刊《作物杂志》2007年第1期上《保山市大麦种植区的气候特点与高产分析》一文获2009年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获表彰的人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部级表彰奖励5人次、市(州、厅)表彰奖励10人次,例如首席专家郑家文同志先后获市劳模、市突出贡献奖、省政府诤言奖、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奖。
在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的主持下,各协作单位真正做到了上面负责有龙头,中间合作有伙伴,县(区)、乡(镇)开展工作有目标,通过云南省农业厅搭建的这一个工作平台,有效的把省、市(州)、县(区)、乡(镇)从事这项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网络建立起来,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由于云南省农业厅搭建起这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保山市农科所2006年被国家大麦中心选定为“西南育种试验站”(全国只有4个),2008年保山市农科所和大理州农科所又被农业部选定为“国家大麦综合试验站”(全国只有15个)。
市(州)一级农科所是大家公认的“科研的末端、推广的龙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围绕一手抓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一手抓示范推广这个中心,从而把县(区)、乡(镇)从事这项工作的科技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让基层的广大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即每年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执行当中有检查,工作结束有总结。协作组成立以来,我们做到一是协作组每年都有总的工作计划和各市(州)又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中严格按计划执行;二是在工作进行中的三月份,我们协作组每年都组织相互交叉检查,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创先争优活动,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在当年小春收获结束和下一年小春播种以前的9月份,我们协作组都要开工作总结会,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
这“四个到位”就是“科研资金到位、科技人员到位、科技培训到位、技术落实到位”。一是每年云南省农业厅的项目协作经费都按时足额到位,各市(州)的有关部门根据情况都能匹配一定的科研和示范推广经费;二是协作组成立以来科技人员都能长期固定下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进度,各协作单位每年都组织大量的科技培训,基本上坚持了市(州)级培训到县(区)级,县(区)级又培训到乡(镇)级,乡(镇)级又再培训农户,实践证明这样的培训切合云南省山地农业的实际,体现了云南山地农业的推广特点,这种培训形式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培训效果很好;四是通过上述“资金、人员、培训”的各个重要环节的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最后技术措施就能落到实处。
即“出品种、出产量、出文章、出成果、出人才”,我们通过“十一五”期间协作组的科研推广活动体会到,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项目仅有品种选育成果还不够,还应该有推广成果,一定要强调撰写文章的知识成果,最终达到培养出一批能够真抓实干的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