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2010-04-03 05:57邱嗣葵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坝区山区栽培

邱嗣葵

(施甸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施甸 678200)

水稻是施甸县主要粮食植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2010年种植面积4920.8hm2,总产量4.2477万t,平均8632.5kg/hm2。人均占有稻谷约128kg。稻谷生产量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需求量,每年必须从外地调入大量稻米弥补施甸县稻米的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也相应减少,加上粮食生产曾一度被放松,对农业的投入不足,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总体水平不高,供需矛盾不断增大。因此,加快水稻生产的发展,大幅提高水稻单产和总产是当前以至今后极为重要的工作。

1 施甸县水稻种植区域划分

施甸县位于云南西南部,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尾翼。东至柯枯河与昌宁相邻,南至勐波罗河与永德县交界,西隔怒江与龙陵隔江相望,北同隆阳区接壤。地理坐标东经98°55′至99°21′,北纬24°16′至24°59′。境内海拔最低点560m,最高的2895.4m,海拔相对高差2335.4m.年均温17.0℃,年降雨量900~1155mm,全年日照时数2150~2300h,无霜期300d以上。主体气候属低纬中海拔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干、雨季分明,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匀,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气候垂直变化突出。由于施甸县南北全长仅70余公里,跨纬小,而海拔相对高差则达到2335.4m,气候的垂直变化超过水平的变化。根据这一特点,施甸县水稻种植区可相应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稻作区。

1.1 低热河谷区(籼稻区)

主要包括施甸河下游、勐波罗河谷及怒江河谷区,海拔560~1400m。本地区年均温20.9℃,年降雨量800~900mm,全年日照时数1900~2100h,无霜期330h,特点是热量充足、降雨少。可进行早、中、晚稻栽培,栽培稻种以籼稻为主。

1.2 温热坝区(籼粳混种区)

以施甸坝为主,包括海拔1400~1750m区域。年均温17.4℃,年降雨量900~1000mm,全年日照时数2300~2400h,无霜期260~270h。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夏季高温不足,“倒春寒”现象突出,对秧苗有一定影响,8月低温多雨天气,对水稻开花灌浆不利。本区域是施甸县籼稻和粳稻混种区。

1.3冷凉山区(粳稻区)

主要包括姚关、太平等海拔1750m以上稻作区,平均温14.2℃,年降水量1300~1400mm,全年日照时数1400~1500h,无霜期200~250d。特点是:雨量充沛、气温低、有效积温不足。水稻生长易受两头低温危害,严重年份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2 施甸县水稻生产现状

施甸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多时达到7666.7hm2,而目前已减少到4900hm2左右。据统计,2010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920.8hm2,比2000年的6328.3hm2,减少1407.5hm2,平均每年减少约140.75hm2。2010年全县总产4.2477万t,比2000年总产4.633万t,减少约0.39万t。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还将继续减少,稻谷产量与需求量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施甸县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在海拔600~2000m区域,其中,1400m以下地区面积约545.8hm2,占总面积11.1%,主要栽培籼性杂交水稻,是施甸县最适宜开发优质籼稻米的地区;1400~1750m地区面积约3175hm2,占总面积64.5%,可栽培籼型杂交稻、杂交粳稻和常规稻种,属籼粳稻混种区,但该区籼杂的种植容易受阴雨低温天气影响,难以获得高产、稳产;1750~2000m地区,面积约1200hm2,占总面积24.4%,主要栽培一季常规粳稻。

全县水稻生产总体水平较低,且各稻区发展极不平衡,全县平均单产始终在500kg左右徘徊。施甸坝区相对较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广籼、粳稻以后,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平均达到650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900kg/667m2;山区生产水平较低,品种更新换代慢,各种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一般350~550kg/667m2,最高达到700kg/667m2;热区品种单一,产量水平中等,有待优质米的开发利用。

目前施甸县水稻栽培品种近40余个,优质、抗病、高产品种比例不大,而种植时间较长,抗病性、丰产性显著下降的品种和面积过多,特别在山区一些300~400kg/667m2的地方老品种仍有种植,严重制约水稻总体水平的提高。

3 水稻生产存在问题

3.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水利化程度低,沟渠排灌不畅,施甸县水库比较少,蓄水量不足,如遇天旱年景,缺水灌溉水稻不能按时移栽,遇多雨年景则又遭受涝灾,如2010年,由于天旱,水稻移栽推迟7~10d,因此,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施甸县水稻生产的重要障碍原因之一。同时,劳动者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上速度十分缓慢。

3.2 品种布局不合理

籼杂、粳杂和常规稻种布局不合理,以施甸坝为主,包括海拔1400~1750m的温热坝区,杂交籼稻种植面积过大,粳杂种植比例不足。从本区域的气候特点和杂交稻推广情况可见,杂交粳稻较杂交籼稻有较强的丰产性,适宜性和稳产性,杂交籼稻更容易受本地区8月低温的影响,造成结实率低,甚至大幅度减产,2001年开始引入示范推广的“太优2号”推广面积累计达0.14万hm2,单产水平稳定在750~850kg∕667m2,2003年引入示范、推广云南省选育的“滇杂31”,也表现出很好的高产和稳产性,至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近0.17万hm2,单产始终稳定在700~800kg/667m2,最高单产超过900kg/667m2。

籼杂品种在本区域的推广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熟期早的品种受8月低温天气影响较小,能够正常成熟;但熟期迟或适应性差的品种则存在较大风险。2004年种植“金优725”近40hm2,又受到低温天气影响,结实率只有50%~55%,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

3.3 大小春两季矛盾突出

大小春相争是施甸县粮食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两季矛盾突出,小春不能尽早收获,导致水稻不能适时地在最佳节令移栽,而且生长后期容易受不良气候影响。造成这一矛盾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3.3.1气候因素。主要表现在冷凉山区和半山区,由于热量不够,有效积温不足,导致大小春生长发育延长。

3.3.2大小春作物栽培制度不合理。施甸县大小春栽培多采用水稻→小麦一年两熟制,由于水稻小麦都属生长期较长的作物,从而形成了两季相争的矛盾,小麦收获期推迟,水稻也不能在最佳节令移栽,而水稻成熟晚,又影响小麦正常播种,造成了恶性循环,一些地区在采用水稻→油菜栽培制度后,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水稻也就能获得高产、稳产。

3.3.3品种选用不当。大小春作物中,晚熟品种较多,中早熟类型较少,也是造成大小春季节相争的因素之一,中晚熟的小春品种加中晚熟的水稻,矛盾更加突出。

3.4 品种多、乱、杂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水稻栽培品种多达40余个,但各不同气候类型稻区没有主推品种,栽培的品种五花八门,有些品种种植年代久远,抗病性、丰产性严重退化,有些品种混杂严重,无原品种特征。造成品种多、乱、杂的原因:一是对水稻生产认识不足,科技推广力度不够,一些新的优良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二是对品种引进、种子销售缺乏有效的监控,一些未经试验、示范的品种任意涌入市场,加速了品种多、乱、杂进程。

3.5 栽培技术方面的问题

3.5.1偏施氮磷肥,轻施钾肥或重氮轻磷钾。施甸县水稻栽培中,只重视氮肥或氮磷肥,不重视钾肥作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施甸坝区和低热河谷区,只重视氮磷肥,钾肥施用较少,如,施甸坝区水稻本田期,每667m2施纯氮在18.4~20.7kg、纯磷18kg左右,只有极少数田块施用钾肥,山区和半山区偏施氮肥的现象更为突出,只施用单一氮素肥料,磷肥施用不足,钾肥基本不施,由于对磷钾认识不足,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水稻分蘖成穗率低,结实率不高,贪青晚熟,病虫害加重。

3.5.2栽培密度不合理。没有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特性等因素,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是施甸县水稻栽培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施甸坝区密度不足,籼型杂交稻种基本苗一般只有1.4万~1.6万丛/667m2,粳杂种2.4万~2.5万丛/667m2,而常规种也只有2.4万~2.5万丛/667m2。由于插秧密度不足,在短期内不能形成理想的群体。山区密度过大,一般4万~5万丛/667m2,基本苗都在15万~16万苗/667m2,最高达到20万/667m2以上,部分田块有效穗反而少于基本苗。

3.5.3育秧技术落后。育秧技术落后,秧苗素质差是山区、半山区长期存在的不足,也是该地区的通病。山区育秧技术没有较大改变,旱育稀植甚至薄膜育秧、湿润育秧未能大面积推广,老式水育秧方式仍然较多,播种量大、秧龄长的依然存在,秧田播种量仍保持70~80kg/667m2水平,秧龄过大,一般都在50~55d,部分超过60d。由于播种量过大、秧龄过长,秧苗素质差,每丛栽插3~4苗左右,有些多达5苗,移栽后返青期长、分蘖缓慢,长势差。

3.5.4早、中、晚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近年来,各稻作区品种选择上,没有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类型的搭配,影响到水稻总体水平的提高,甚至加重了大小春生产的矛盾。施甸坝区,晚熟品种比例过大,约占总面积的50%。而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中熟品种比例不足,约占总面积的40%。冷凉山区适宜栽培中、早熟品种,但中、迟熟品种过多,大面积种植迟熟品种不仅影响小春生产,而且在山区还容易造成低温冷害,导致减产。

4 发展施甸县水稻生产的措施

4.1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科技培训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打牢农业生产基础,确保旱涝保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及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4.2 调整科技服务重心,加强相对落后地区的科技推广力度

要确保施甸县水稻持续、稳定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基本思路应当是:巩固和保持施甸坝区水稻生产现有成果,提高山区生产水平,挖掘应有的生产潜力,开发低热河谷区,利用热区优势,发展优质米,只有坝区和山区、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协调发展,施甸县水稻生产才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围绕这一基本思路,今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心,应从施甸坝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山区、半山区,在确保坝区现有成果基础上,提高山区水稻生产水平,使这一区域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同时在热区加快优质稻开发利用,使热区成为施甸县优质米生产基地[1]。

4.3 根据气候特点不同的各稻作区进行合理的品种类型结构调整

1) 以施甸气候类型为代表的温热坝区(海拔1400~1750m),主要推广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稻,适当搭配杂交籼稻品种,在熟期选择上,粳稻品种以中熟品种为主,籼杂品种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无论杂交稻和常规稻种都不适宜栽培晚熟种[1]。

2) 以姚关、太平气候类型为代表的冷凉山区(海拔1750m以上),主要推广早、中熟常规粳稻,适当搭配早熟杂交粳稻,淘汰迟熟品种[1]。

3) 以旧城坝为代表的低热河谷区(海拔560~1400m),主要推广籼型杂交稻,并加快优质稻引进力度,逐渐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取代老品种,使热区成为施甸县真正优质米生产基地[1]。

4.4 加大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推广力度

针对施甸县水稻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必须加大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良种推广步伐,使施甸县水稻生产良种规范化,逐渐淘汰生产力显著下降的退化品种和混杂品种,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选择出适合施甸县各气候类型稻作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打下良好基础,逐渐根除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提高施甸县水稻总体生产力。

4.5 调整大小春作物结构,有效解决两季相争的矛盾

目前,大小春生产主要栽培模式是稻→麦两熟制,这一模式季节相争的矛盾在施甸坝区仍然存在,而在山区更为突出,制约着大小春单产提高,因此,必须改变现有模式,推行水稻→大麦、水稻→油菜或水稻→蚕豆的方式,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应对小春作物进行结构性调整。

1) 坝区:大面积推广油菜、大麦,采用油菜→水稻、大麦(主要是二棱大麦)→水稻模式。

2) 山区:推广蚕豆、油菜大麦,减少小麦播种面积。

通过小春作物结构的调整,缩短小春生产周期,协调大小春矛盾,提高水稻产量水平。

4.6 积极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

1) 加快旱育秧技术推广,培育壮秧。施甸县目前育秧方式多为湿润育秧,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又以老水秧最多,秧苗素质差,而采用旱育秧方法,秧苗素质高,移栽后无返青期,分蘖强,生长旺盛,成穗率高,有效穗增加,结实率高,千粒重提高,据多年的试验结果,旱育秧技术,成苗率提高0.8%~5.5%,每667m2有效穗增加0.65万~1.03万,千粒重增加0.4~0.55g,空壳率降低0.2%~3.76%,因此,改革现有育秧方式,大面积推广旱育秧是水稻高产的必要措施[2]。

2) 控氮、保磷、增钾,氮、磷、钾合理使用。施甸坝区在水稻施肥上,偏重氮磷,忽视钾肥的作用,氮肥667施用高达18.4~20.7kg,纯磷667m2用量18kg左右,而纯钾667m2用量不足2kg,多数田块不施用钾肥。在山区和落后地区磷肥施用不足,钾肥未能引起重视。施甸县水稻土壤缺磷面积约占65%,缺钾面积约占57%。只重视氮肥的作用,忽视磷肥功能或忽视钾肥的作用,偏重氮磷肥,并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水稻栽培中应掌握的原则是:坝区控氮、保磷、增钾,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保持现有磷肥施用水平,每667m2增施10~15kg钾肥;山区及其它稻作区每667m2增施磷肥30~40kg、钾肥8~10kg[3]。

3) 合理密植。什么样的栽培密度才算合理,要根据品种类型、熟期、土壤肥力状况、气候特点、施肥水平、育苗素质等因素决定。(1) 冷凉山区,可适当密植,温热坝区次之,低热河谷区适当稀植。(2)土壤肥力高、施肥水平高的稀植,反之适当密植。(3)籼杂稀植,粳杂次之,常规稻适当密植。(4)秧苗素质好,秧龄小的稀植,反之密植。(5)早熟品种、秧龄弹性大的稀植;早熟品种,秧龄弹性小的密植。各不同类型稻作区最佳栽培密度为:施甸坝等温热坝区,籼杂品种1.8万~2.0万丛/667m2;粳杂品种2.5万~3万丛/667;常规品种3万~3.5万丛/667m2;姚关、太平等冷凉山区,要在推广旱育秧,培育壮秧基础上将每丛栽插3~5苗,减少到2~3苗。粳杂品种3万~3.5万丛/667m2(双苗移栽);常规品种4万~4.5万丛/667m2。(6)旧城等低热河谷区,主要栽培籼型杂交稻,移栽1.5万~1.8万丛/667m2,单苗栽插[4]。

4) 改四带八行或满天星栽培为“宽行窄株”栽培法。“宽行窄株”栽培的优点是,通过缩小株距,扩大行距,进一步改善田间小气候,协调群体和个体生长的矛盾,能充分利用水稻的边际优势,达到增产的目的。施甸县从2002年开始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至2009年累计推广面积达0.23万hm2。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宽行窄株”栽培法,成穗率提高11%~14.8%,结实率提高1.5%~2.5%。千粒重增加0.2~0.4g.具体栽培方法为:1.2m栽三带六行,大行距26.7cm,小行距13.3cm,株距应根据品种类型不同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杂籼品种17~20cm、 杂粳品种11~12cm、常规种8~9cm。

5) 加强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必须作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施甸县立体气候的特点,存在多种虫害和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危害现象,搞好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一是要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二是不同稻作区要有各自的防治重点,温热坝区,以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近年来逐渐加重的纹枯病为主,冷凉山区主要以稻瘟病、稻飞虱为主,低热河谷区以螟虫、稻飞虱、稻蝗、稻瘟病及细菌性病害为主。用有效的防治方法将病虫草鼠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4]。

5 结语

水稻是施甸县重要粮食作物,稻米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还会逐年减少,总产量也有所下降,更加重了稻谷生产量与需求量的矛盾,对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极为不利。为了施甸县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应该提高对水稻生产的认识,把水稻生产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来抓,另外,还应加强科技推广力度;进行合理的品种类型结构调整和大小春作物结构调整,有效解决两季相争的矛盾;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使施甸县水稻生产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1]后栋才,卢义宣.云南特种米开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30-138

[2]许世觉.杂交水稻优良组合及其配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12-130

[3]颜龙安,等.优质稻米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98-221

[4]高立民,等.作物栽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50-255,270-290

猜你喜欢
坝区山区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丰收
《山区修梯田》
自然栽培的味道
山区
水库坝区冲刷漏斗的形成机理
夏季苦瓜栽培
柴油基钻井液在涪陵礁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的应用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